书城管理商场经营管理
5341000000025

第25章 商场营销管理(4)

(4)降价营销时的幅度与范围的确定。零售商店在实施降价营销之前,首先在策划时应确定好降价的幅度及降价商品的范围。

①降价幅度:降价幅度直接关系到刺激力及影响力,通常以20%~50%为宜。西方专家经过分析证明,对一般商品来讲,20%以上才会有效果。但商品打八折需要两个条件:a毛利率在25%左右,同时厂商能负担一半左右的折价;b毛利率在33%左右,全部由商店自己负担。只有这样的实力,实施打折幅度才能对消费者有一定的吸引力,且能使企业有一定的赢利。

②降价范围:降价范围以零售店为例,将其中主要产品降价通常可以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有时是换季商品或过时商品。不同商品其降价幅度是不一样的,一个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要比其他产品付出更高的减价优惠才能取得销售的成果。通常,减价越多,销路越快,效果越好,越能吸引初次购买者。

(5)折扣营销的费用及经济效益估算。

①营销活动的费用预算:

折价费用=产品数×单价降价额

间接费用=标签更换费+工作人员和制作人员的工资+资料费+宣传广告费

②营销经济效益估计:由于降价可引起单位时间内的销售数量增加,因此,可以由此预测降价期销售量的增加程度。

降价后销售量=平时销售量×(1+销售量的增加率)

降价后的销售总量=降价后的销售量×营销时间

(6)折价营销的注意事项

①打折营销的举办要慎重,而且不宜经常举办。过多的减价优惠会影响销售量的提升及品牌形象。

②打折营销应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保证折扣商品的质量。我国的《产品质量法》明文规定:在销售处理商品时一定要标明处理品字样。若不做此标明而以打折商品向消费者营销,则属欺诈行为。打折商品不等于处理商品。在实践中许多企业借“打折”之名向消费者销售伪劣残次品,并以“折价品不予退还”为由拒绝消费者的投诉和退换货要求都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③做好打折认证工作,取得消费者信任。

5产品展示

关于产品展示有以下几种:现场演示,店内展示,展览会、展销会,咨询服务讲座,参观总部(公司、工厂)。

6直效行销

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时候,一般的营销工具不能更加直接、有效、准确地面对细分人群的时候,直效营销作为一种新的工具发挥着其应有的优势。

(1)概念。直效营销是一种建立在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系统化和量化的直接沟通,是用一个或多个广告媒体直接影响活动的市场体系。

(2)直效行销执行的关键

①目标:目标消费者名单的来源,一种是企业内部搜集,另一种是行业机构提供。

②诱因:诱因的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消费者的反应。

③设计:礼品和产品设计完美的创意可以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

④时间:指针对产品的季节性及每次沟通的相隔时间。沟通过于频繁容易使消费者产生逆反心理。

⑤回函设备:沟通方式是互动的,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同时也提供消费者回应的机会,如邮寄、电话、传真、网络等。

⑥媒体:确定选择哪些媒体执行沟通。

(第四节)营销效果评估

营销的效果评估分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三类,它们的特点、作用各异。

1事前评估

事前评估就是营销计划正式实施前所进行的调查测定,用以评估该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或以此在多个计划中确定出最佳方案。事前评估主要有征求意见和试验两种方法。

(1)征求意见法:即邀请部分消费者对备选的几套方案发表意见,选出一个普遍接受和相对理想的方案。这种方法得到的结论往往较客观,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试验法:即选择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对备选方案进行短期实验性实施。有时可通过变换规模、水平、媒介、时机等了解消费者的不同反应变化,根据市场记录和信息反馈最终确定实施效果最佳的方案。

2事中评估

事中评估就是在营销活动进行过程中对其效果进行评估,主要方法是消费者调查。调查内容分三个方面:

(1)营销活动进行期间的消费者动态可通过现场记录来分析消费者参与的数量、购买量、重复购买率、购买量的增幅等。

(2)参与活动的消费者结构,包括新老消费者比例、新老消费者的重复购买率、新消费者数量的增幅等。

(3)消费者意见,包括消费者参与动机、态度、建议、要求、评价等。

综合上述几方面的分析,就可大致掌握消费者对营销活动的反应,客观评价营销活动的效果。

3事后评估

事后评估就是在营销活动告一段落或全部结束后对其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估。常用的方法有比较法和调查法。

①比较法:即比较营销活动开展前后销售额的变化情况。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对销售额增幅与营销投资进行比较,以判断和评价其实际效果。

②调查法:即对参与营销活动的消费者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对营销的意见和受影响程度,以及他们由此获得的利益。

(第五节)营销活动的过程管理

在每次营销活动中实施严格的管理工作以确保企业营销的效果,它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成败,而要做到严密管理,主要是在三个时段来分别工作。

1营销前

(1)营销计划的审定。营销计划是营销策划的具体文案及实施措施和行动指导,所以营销管理应包括营销计划的管理和计划实施过程的管理。

①审定计划是否严密、可行。主要包括营销活动的执行方式、人员组织安排、执行时间、活动设备等。

②审定计划是否有可比性。审定营销计划的定位、目标消费者、活动执行时间是否合乎营销目标。

③审定计划是否有一定的适应、协调能力。营销活动对竞争者是否有竞争力,是否适应市场前景。

总之,营销计划是监督控制的依据,所以该计划必须满足以上三方面的基本要求,才能完成好营销工作,也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2)营销手册的制定

①营销手册是在企业执行特定的营销活动之前制定的手册,目的在于协助营销员更好地完成营销任务。营销管理人员及营销执行人一定要熟悉营销手册的具体执行细节。

②营销手册的内容要详细、具体。不同的营销方式,营销手册的格式也有不同的要求。具体涉及以下几部分:

a公司、产品介绍;

b活动主题;

c活动执行方式:采取营销的方式(工具);

d活动执行流程说明;

e活动执行日期、执行工作日、每日执行时间;

f执行城市、执行场地、执行店数等;

g活动所需设备布置说明、清单;

h营销员要求、奖惩制度;

i营销员日、周报表。

(3)营销制度。企业内部的营销制度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以及相关制度确定的。它主要包括:

①制度的要求、目的以及同其他制度的关系。

②营销制度:营销项目经理制度、业务人员制度、监控人员制度、营销财务制度、宣传及信息管理制度。

③营销辅助工作制度:辅助人员工作制度;仓储、运输管理制度,营销信息、档案管理制度。

2营销中

(1)营销过程中的调查

①消费者的反应。目标消费者对营销活动的看法、意见、倾向和态度,目标消费者的相应行为,购买情况和其他表现,目标消费者在市场的影响趋势。

②社会公众的反应。市场扩展的情况,广大公众的意见、行为和态度,消费者社团的反应。

③竞争者的反应。由于企业开展营销对竞争者的刺激较大,竞争者相应可能将要或已经开展对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对未来市场发展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2)实行营销活动过程的监督。营销过程中的监督工作目的在于组织保障沟通,了解营销进程,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营销活动顺利进行。具体而言,一般监督的内容有:计划的执行情况、人员执行的情况、物资控制情况、实施中的不良倾向。

如果发现实施中同计划有偏差,或计划同实施有较大差别,营销管理人员就必须立即对营销进行调整,以改进营销方式、方法,必要时甚至可以终止营销活动。

通常来说,营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种:

①活动不能得到消费者认同。

②企业营销人员出现违法乱纪情况,导致营销活动不能按原计划执行。

③企业营销货物出现问题,包括数量、存货、供给、质量、品种、品牌等,以致营销宣传、传播等受到限制。

④企业决策者的态度、观念和管理方式发生变化,以致必须要调整现行营销活动。

⑤企业营销预算出现短缺。

⑥竞争者的对抗措施迫使企业必须调整现行营销手段、措施、内容。

诸如此类的情况出现时企业就必须进行调整,以使企业更有效地适应新的环境和条件,从而最终达到既定目标。当然,如果环境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也不排除企业当机立断地停止营销活动的可能。

3营销后

一项营销活动经过精心策划、严密组织、认真实施以后完成了使命。就营销活动后的管理工作,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①营销收益的核算分析。营销活动进行的根本目的是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所以,在营销活动终了时,进行这项工作是营销管理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②营销人员的业绩评估与奖惩。根据每个营销人员在营销活动期间的工作绩效,实施一定的奖励措施。

③营销活动的总结。归纳营销活动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为以后的营销工作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