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三星技术扩张真经
5340000000011

第11章 三星善任人才的策略(6)

经营诊断透过以业务过程为主的鉴定,将焦点着重于关系企业问题发生前的预防上面。劳资问题也一样,应得报酬的年薪制;经营成果达到一定水准之后的生产性激励金、当经营结果比预定目标获利更多时分配其获利的利益分配制以及以优秀经营人才为对象的股票选择制度,等等,大部分成为三星结构本部财务组的主要核心制度,这些是会使韩国国内最先引进的,有助于稳定劳工关系的制度。

人事组则根据各个子公司的专项业务,客观地评定奖励。那些地缘、血缘关系等因素完全站不住脚,这也是人事组多年努力的功劳。对CEO的评定,则是根据收益、经济性附加价值和股价上升率等实际表现的体系化来进行。正因为有这样公正有效的制度,人们有这样的评价——当三星的CEO,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更不为人知的是,移动电话成为三星电子的赚钱事业,一跃成为金牛产品,也是因为有结构本部做后盾的结果。

1996年,李健熙当选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他借奥运提出了加强品牌认知的想法。三星的电子产品,即使在品质上和日本产品不相上下,也无法跨入世界一流的行列。于是李健熙设想利用奥运来摆脱三星电子廉价产品的印象。在结构本部公关组的许多努力之下,三星电子终于成功地在1998年日本长野冬季奥运会挤入正式赞助的11家厂商之列。从此,三星获得一流品牌认定的契机逐渐衍生。之后,在悉尼、盐湖城的奥运会中,三星电子也成为奥运会正式的赞助厂商,品牌印象逐渐提升。美国经济杂志《商业周刊》评论指出,三星电子的品牌价值,从1999年世界第75的排名,一直上升到2002年的第42名。结构本部还提出建议,每周三的总经理团座谈会以及每月两次的集团结构调整委员会,三星电子在内的各个子公司都应该出席这两个会议。

当1991年三星电子和三星电管正为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事业该在哪个地点发展的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出面整顿,解决矛盾的也是结构本部。结构本部调整也干预子公司之间的事业领域,以防止重复投资,并提高共同合作的效果。结构本部还扮演着三星经营总司令员的角色。即使是主要子公司的总经理们,20个人里面也只有1个能进得了结构调整本部。这说明一个事实:结构本部只挑选有能力的人才,对他们进行培养并加以重用。结构本部和各个子公司的总经理们在彼此相互牵引与制衡中,提升了三星的竞争力。

李鹤洙本部长是结构调整本部的核心人物,他比任何人都了解李健熙董事长的心意。有人把他戏称为“李董事长的影子”。他曾经担任三星火灾代表理事,1997年开始担任结构调整本部部长,在集团最艰辛的时期成功地调整了三星的结构,让那些以三星电子为首的子公司的经营能够稳住脚步。凡是改善子公司的财务结构、处理三星汽车等不健全企业、引进世界标准等问题,这些都是由他一手操办的。这些角色与过去扮演参谋角色的秘书室主任们完全不同,李鹤洙近似于CEO。一位结构本部的相关人士表示,他的做事风格绝对不是只列出许多应对方案向董事长报告,而是综合组长和子公司总经理的意见之后,提出方案以供裁决。因此他可以指挥、也可以实际地负责结构调整。在整顿三星汽车事业这件事上,更可见李鹤洙的真才实学。

三星公司方面则表示,李健熙之所以在强烈的反对意见下让步,决定把三星汽车提出法定管理申请以及把自己个人拥有的三星生命股份捐给公司,其实都是根据李鹤洙的建议作出的。甚至于,三星和大宇进行重大合作谈判的时候,三星把原来集团里决定要接受双龙汽车的决策推翻,这个180度的大转弯,也是李鹤洙的提议。而他的右手——财务组组长金仁宙,洞察集团各子公司的经营现状,也极具影响力。三星内部人员对于他能够利落地处理内部持股等复杂问题给予高度评价。他在三星的公司里,自从晋升为总经理之后,机会是以每年提升一阶的最快速度,一路往上晋升。

副总经理李淳东曾经担任过新闻记者、电子公关组长、结构调整本部公关担当理事,等等。他和新闻媒体之间维持着不错的关系,在三星电子它是能够快速又正确地判断情况的宣传人。经营诊断组组长朴根锡,总管集团监察已达五年,因其能冷静并且果断处理业务的优点而入选。人事组组长鲁寅植以人事方面的专长为确保海外优秀人士进入三星,为三星效力而努力。此外,还有秘书组组长、企划组组长、法务组组长等人一起共同辅佐李鹤洙本部长。在主要的子公司里面,也有结构本部派出去的经营管理人员。比如曾经担任公关组组长的裴东万总经理,和另一位裴忠烈总经理分别在第一企划和三星物产担任经营管理的责任。三星SDI的金淳哲总经理和三星创投总经理李在桓则曾经出任过企划组组长。总之,这些三星电子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都曾经有过结构本部工作的经验。

令人骄傲的“三星人”

前面我们也提到,在韩国,“三星出身”、“三星标签”就是商界和职业生涯的通行证。如果一个人在三星工作,不仅他的工作令人羡慕,他今后的职业生涯也将大大得益于三星。三星人给人的印象是,西装革履,步伐匆匆,长相帅气,业务能力一流,工作起来干净利索,事业前途无限。如今,三星出身的人在韩国商界、金融界成功的大有人在,在韩国COSDAQ上市的公司中,相当一部分老总都出自三星。“三星标签”在韩国商界、财界备受欢迎的原因,在于三星人深谙一流的价值和分量。三星的工作经历,让他们深深懂得,为了在社会上和业界达到“一流”、保住“一流”地位,就要努力去实现目标。因此,社会一致认为,三星出身的人不仅目标明确,而且他们一旦确定目标,就会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地为实现目标而奋斗。这种“一流主义”来源于十多年前三星会长发起的一场“新经营运动”。

“我就任以来,一直在思索当今世界的情况以及三星所处的位置,我深刻认识到,三星如果不能成为一流企业,就将陷入危机。”从1992年6月开始,上任只有5年的三星集团李健熙会长先后在伦敦、法兰克福等地演讲。他说,尤其是从1992年开始,“这种危机感常使我身冒冷汗,彻夜不眠。三星如果安于现状,别说是想发展成为世界超一流企业,就连三流也保不住,我们的确处在悬崖之巅”。1993年,李健熙会长提出了以“质量管理”和力求变革为核心的“新经营”管理原则,彻底改变当时盛行的“以数量为中心”的思想,而且强烈的危机意识促使三星进行了事业结构,人才培养,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控制等各个方面的变革,从而成功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并在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成为亚洲经济的奇迹。通过1993年到2003年10年的“新经营运动”,三星成为韩国的第一大企业集团。在这10年中,三星的销售额增长了3.4倍,而资产负债率却从291%降低到了68%。这10年也是三星人拼命奋战的10年,“那时我要和女朋友约会,约了三次,都因为工作忙取消了约会,直到第四次才见到了,那位女朋友就是我现在的夫人。”三星一位员工以自己的事例说明了那时三星的工作状态。

哪一档电视节目最类似三星电子的形象呢?2001年三星电子为了品牌行销,所实施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是MBC所推出的“成功时代”。郑国铉协理表示:“透过彻底的自我管理、不断的努力,以及对组织的忠诚,最后达到成功的任务故事,让观众觉得最符合三星形象。”比方说三星的职员和其他公司的人在一起时,不会批评自己公司,也不会随意透露公司的重要信息。L集体C次长剖析道,“虽然经过金融危机的大量裁员之后,这样效忠的‘传统’应该减弱不少,但和其他企业比起来,三星职员对于组织的忠诚度还是很强的。”三星职员能具备如此高忠诚度,最主要的原因首推进入公司为期一个月的彻底教育训练。三星所有的新进职员,都必须接受为期四周的集体人文教育。

能以一个月的时间,实行集团共同的住宿教育计划,在韩国国内企业中也只有三星。入门教育的难度,即使是出自ROTC(储备军官训练团)的人也都只能摇头,可见其“恶名”昭彰。课程从清晨五点五十分到晚上九点,每个时间点都排得满满的。即使是星期天,除了宗教活动的时间之外,也都安排固定的教育课程。三星人事教育组的相关人士表示:“其他企业的新进人员教育训练,充其量不过是一般大学生新生训练的水准而已,而三星的入门教育则是比新兵教育训练还要严苛。”第一周的教育训练重点是教导新进社员成为社会人的基本技能。从衬衫的适当长度、打领带的方法,到喝酒的规矩等教会新进人员最基本的商业礼仪,这是为了从头到脚完全地塑造三星人所应具有的品行与规则。一项名为“挑战者课程”的团队训练课程,也是必修科目之一。这个课程以20个人为一组的方式,进行攀岩、体格训练,而且不能有任何一位队员落后。透过互相勉励鼓舞的过程,让职员自然产生归属感与同事情。第二周则针对三星风格的经营观,实施教育课程,集中于三星对韩国经济的影响等大企业角色,以及三星所具备的竞争力根源等教育课程。教育课程不是单方面授课,而是以彻底的答辩讨论形式进行。志愿服务与挑战、主题活动等第三周的教育课程结束后,最后一星期的课程则是整理与评论时间。同时也透过与派驻海外的前辈的对话,各自设定自己未来的展望。为期四周的教育课程结束后,新进人员如同脱胎换骨,也消除了原有的紧张与生涩感。这正是每位“三星人”蜕变的过程。“三星要求所有的组织成员都要对三星企业的存在理由有明确的认识与了解,”担当副总经理的李铉奉说,“这也正是维持公司骨干的秘诀。”

被认为是三星电子内部核心部门的资金管理人员,每年管理数十兆韩元的现金进出,并且掌握公司的资金政策,但看看这些核心人员的履历,会发现非毕业自一流大学的情况比比皆是。资金小组组长A专务,是地方私立大学毕业;经理小组组长B专务,是地方国立大学经营系毕业。2002年年初正式人事编制当中,新进高阶主管一共有58名,其中国立汉城大学毕业的不过5名而已,延世大学(4名)、高丽大学(3名)等所谓的三大名校毕业的新进人员,合计不过12名,占新进人员20%的比例。与其他韩国国内上市公司中毕业自三大名校的录用平均比例47%(上市公司协议会调查)相比,三星的比例还不及一半的水准。相反的,录用地方大学毕业的比例则超过30%。其中以录取庆北大学6名为最多,其他依序为任荷大学(5名)、釜山大学(4名)、光云大学(3名)。也有录用高中毕业的人员。现今领导整个三星电子的总经理级以上最高经营团队阵容10人中,有2位是毕业于地方大学。不在乎学校派系等背景,三星以个人的能力表现作为升迁的考虑准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