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重在执行
5339300000021

第21章 团队协作——有效执行的保障(3)

有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但是警察没有充分的证据起诉他们。于是,警方就将两人隔离开,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

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A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如果对方保持沉默而他告发,就可以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所以A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他反正也得服刑,但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坐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与人合作、打交道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也会遇到类似的两难境地,这个时候需要相互之间有足够的了解与信任,没有起码的信任做基础,合作难以进行。

信任是团队合作的基础。它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它能够使团队凝聚出高于个人力量的团队智慧,造就出不可思议的团队表现和团队绩效。一个不能相互信任的团队,是一支没有凝聚力的团队,是一支没有战斗力的团队。

范增是项羽的得力谋士,许多次,刘邦的计谋都被他识破,刘邦要打败项羽,首先想到的就是除掉范增,在陈平的协助下,刘邦导演了一次反间计。当楚汉两军在荥阳相持不下时,项羽为了打击刘邦,便借议和为名,遣使入汉,顺便探察汉军的虚实。陈平听说楚使要来,正中下怀,便和刘邦布好圈套,专等楚使上钩。

楚使进入荥阳城后,陈平将楚使引入会馆,留他午宴。两人静坐片刻,一班仆役将美酒佳肴摆好。陈平问道:“范亚父(范增)可好!是否带有亚父手书?”楚使一愣,突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正色道:“我是受楚王之命,前来议和的,并非亚父所派遣。”

陈平听了,故意装作十分惊慌的样子,立即掩饰说:“刚才说的是戏言,原来是项王使臣!”说完,起身外出,楚使正想用餐,不料一班仆役进来,将满案的美食全部抬出,换上了一桌粗食淡饭,楚使见了,不由怒气上冲,当即拍案而起,不辞而别。

一到楚营,楚使立即去见项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添油加醋地告诉了项羽,并特别提醒项王,范增私通汉王,要时刻注意提防。

其实,陈平的反间计并不高明,如果稍微考虑一下,就不难找出其中的破绽,只是项羽寡断多疑,加之性格刚愎自用,自然也就不会想到这些。

项羽听后,怨道:“前日我已听到关于他的传闻,今日看来,这老匹夫果然私通刘邦。”当即就想派人将范增拿来问罪,还是左右人替范增劝解,项羽这才暂时忍住,但对范增已不再信任。

范增一直对项羽忠心耿耿,他心无二用,对此事一无所知,一心协助项羽打败刘邦。他见项羽为了议和,又放松了攻城,便找到项羽,劝他加紧攻城。项羽不禁怒道:“你叫我迅速攻破荥阳,恐怕荥阳未下,我的头颅就要搬家了!”范增见项羽无端发怒,一时摸不着头脑,但他知道项羽生性多疑而刚愎,不知又听到了什么流言,对自己也产生了戒心。

范增想起自己对项羽忠心耿耿,一心助楚灭汉,他不仅不听自己的忠言,反而怀疑自己,十分伤心。他再也耐不住了,便向项羽说道:“现在天下事已定,望大王好自为之。臣已年老体迈,望大王赐臣骸骨,归葬故土。”说完,转身走出。

项羽也不加挽留,任他自去。

范增悲伤地离开了项羽。在归途中,他想到楚国江山,日后定归刘邦,又气又急,不久背上生起一个恶疮,因途中难寻良医,又兼旅途劳累,年岁已长,几天后背疮突然爆裂,血流不止疼死在驿舍中。

项羽之所以失去了一个得力的谋士,就是源于不信任。一个不信任别人的人总是会疑神疑鬼,也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合作中失去了信任,换而代之的是猜疑,那么也就不会取得成功。

当今社会,不再需要孤胆英雄,而是需要大家的帮助与合作,需要大家团结在一起,而信任是前提;没有了信任,就会产生猜忌,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团结和良好的合作。

赢得他人信任是团队合作的前提,如果团队成员对彼此的个人品质产生怀疑,很难想象他们能为了某个团队的共同目标而毫无猜忌的竭诚合作,他们也势必不敢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合作的事业上。

因此,在团队合作中,我们要建立相互高度的信任,也就是说,团队中每一个人都坚信各自的正直、个性特点和工作能力,要信任自己和周围的同事。只有大家都保持开放的心态——坦率地解决问题,乐于分享相关的信息,并信守自己的承诺,才会建立起团队的信任,减少内耗,让团队变得优秀、敏捷,共同紧张高效地工作,迸发出惊人的巨大力量。

发挥团队每个人的优势

世界上各种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各有所长,又各有其短,唯有互相取长补短,才会相得益彰,各显千秋。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瞎子和一个瘸子过独木桥,当他们一起都到桥边的时候,瘸子就说:“你我单独过这独木桥有很大的困难……你的脚是好的,我的眼睛是好的,不如你背着我,我在上面指路,你就照我的意思走,行吗·”瞎子说:“好!”结果,两个人很顺利地渡过了独木桥。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优势互补。瞎子的优势是脚,拐子的优势是眼睛,将瞎子的脚的优势和拐子的眼睛的优势有效地组合在一起,便弥补了瞎子的眼睛的劣势和拐子的脚的劣势,劣势便变成了优势,成为一个新的优势形象。

因此,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一定要注意与其他人的配合、互补和相互取长补短,达到绝对的默契。正如一位老板对员工们告诫的那样:“这个世界是瞎子背着跛子共同前进的时代!”

在团队协作中,优势互补应该成为一条重要的原则。我们知道,企业里的每一位员工都有他们各自的优势,不可否认,他们也都有着各自的劣势。正如一个人不可能是一个完人样,他们的优势也不可能是完美的优势。因而,在团队中,要有效地进行互补导向,以便使优势得到强化,使劣势得到削弱甚至消除,形成优势形象,提高工作绩效。

有一次,A队和B队做攀岩比赛。A队强调的是齐心协力,注意安全,共同完成任务。B队在一旁,没有做太多的士气鼓动,而是一直在合计着什么。比赛开始了,A队在全过程中几处碰到险情,尽管大家齐心协力,排除险情,完成了任务,但因时间拉长最后输给了B队。那么B队在比赛前合计着什么呢?原来他们把队员个人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精心的组合:第一个是动作机灵的小个子队员,第二个是一位高个子队员,女士和身体庞大的队员放在中间,垫后的当然是具有独立攀岩实力的队员。于是,他们几乎没有险情地迅速地完成了任务。

优势互补的要义,在于合理地取长补短,变劣势为优势,发挥团队整体的力量。

曾有位博士颇有感慨地对朋友说:“在这个竞争的社会里,什么人都不能忽视。”的确,在一个大集体里,干好一项工作,占主导地位的往往不是一个人的能力,关键是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配合。团结大家就是提升自己,因为别人会心甘情愿地教会你很多有用的东西。毕竟一个人不可能独自承担一个项目,特别是在程序化、标准化极强的行业里,每个人只能完成一部分的工作,团队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公司发展的命脉。无法想象一个只会自己工作,平时独来独往的人能给公司带来什么。

二战时期,美军司令部是一个由艾森豪威尔、巴顿、布莱德雷等人组成的优秀团队,他们性情各异,个性鲜明,但又和谐互补,相互取长补短,从而成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联合舰队。

艾森豪威尔注重大局、运筹帷幄、富有远见,性格又和蔼可亲,是一位第一流的协调者,但却缺乏具体执行的能力。巴顿性情暴躁、雷厉风行、爱出风头,这种个性非常适合领导作战和进攻部队,他是一个战争天才,随时准备去冒险,他以率领坦克军大胆突进,攻城掠寨而闻名。他生动活泼的个性能够感染士兵们的想象力,但他却个性极强,常常凭借自己的意愿办事。如果只是艾森豪威尔与巴顿组合,那么,局势就会因巴顿的个性而失去控制。于是,布莱德雷加入到了这个组合之中。布莱德雷性格沉着稳重、爱护部下、注重小节,虽然在战争中缺少创意,但却能坚决贯彻上级的命令。当诺曼底登陆最初阶段的地面部队指挥权问题提出来的时候,马歇尔对约翰·埃德温·赫尔将军说:“巴顿当然是领导这次登陆战役的最理想人选,但是他过于急躁,需要有一个能够对他起制约作用的人来限制他的速度,因为炽烈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会使他追求冒险的高速。他上面总要有一个人管着,这就是我把指挥权交给布莱德雷的原因。”

但如果仅仅是布莱德雷与艾森豪威尔组合,那么,美国军队无疑将死气沉沉、毫无建树。如果只让布莱德雷与巴顿组合呢·那么,美军就将各自为战,谁也不服谁。然而,艾森豪威尔、巴顿、布莱德雷3人组合在一起却彼此克服了对方的缺陷,成为一个成功的组合。巴顿使这个组合富有了战争创意和生气;布莱德雷使这个组合有了秩序和规则;艾森豪威尔使这个组合具备了长远的目光。所以,一个成功的人并不是一个没有缺陷的人,而在于他寻找到了一个没有缺陷的组合。

人们常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在现代一些大企业中,企业内部分工也越来越细,任何人,不管他有多么优秀,想仅仅靠个体的力量来完成一项工作都是不可能的。能够吸引老板注意的也是那些能够与同事友好协作,以团队利益至上,在合作中淋漓尽致展现个人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