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票号鼻祖雷履泰
5325700000011

第11章 相逢恨晚 破茧而出(3)

决心刚刚下,儿子辅昌的影子倏然冒了出来,月儿临终前的再三嘱托又响在了耳边。

雷履泰“唿”地坐了起来,摇了摇头,不行,决不能有所羁绊,只有拼搏才会有胜利,何况儿子有郝氏照顾,只有对不起她了,除非上天不让我去闯。

雷履泰要实实在在地作一个赌注,以定雌雄,他从口袋里摸出了一个铜钱,然后闭上眼睛向上空一扔,心里默默念诵着,正面是:走出去!反面是:留下来。正面走出去,反面留下来。

一刹那,空气宛若凝固了,静悄悄的只有听到自己的喘息声。

雷履泰终于睁开了眼睛,他不相信地揉了揉眼睛,面对着铜钱,铜钱的反面正嘲弄似地为他展示着。

“不!我要走出去,走自己的路子!”雷履泰吼叫着。

雷履泰简直就要崩溃了,他一下子蹦到了地下,再一次将铜钱高高扔下。

展示在他眼前的又是一个滑稽的反面!

再来抛一次,他不相信!为什么命运总是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

雷履泰又一次将铜钱朝天扔去,铜钱在地下不停地旋转着,旋转着……铜钱终于平平展展地停下来了,然而出现在雷履泰眼前的又是一个反面。

雷履泰嗒然长叹一声,颓废地躺倒在炕上,为什么命运总在作弄于我?

訇然,他“哈哈哈”大笑起来,我雷履泰居然玩起小孩子把戏来了,好笑!好笑!这样的大事能当作儿戏?

可是,走西口的人不就是和命运做赌博?

早就听说过出雁门关往北不到二百里有一个村子叫岐道地,在村子的边上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向杀虎口的,一条是通往张家口的,虽然这两条路都可以到达内蒙古草原,然而茫茫的路该通向哪条路呢,人们没办法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到这里后脱掉自己的鞋子向前扔,鞋子指向那个路口便向那里去,这种做法是听天由命?难道不就是下赌注?不正和自己刚才扔铜钱的做法同出一辙?好了,决定了,不管命运如何,走西口!

雷履泰毅然在纸上写下了一笔:嘉庆十三年,雷履泰决定走西口!

雷履泰再次认真地分析了一下平遥的地理位置,平遥古称中都,位于山西腹地,乃大清国的中心地区,这里有着特殊的地理条件,上可溯蒙古、俄国,下可及湖广,东临京都,西通陕川,被人们称为“京师孔道”……

……这样好的地方自己都要放弃……平遥真可谓地处要冲,交通便利,古代传递紧急军情所用的狼烟敦就是在境内的官道旁,多少年来,陕西的青龙大枣、神木碱,北运的药材,晋南的棉花、包烟,府城的小米等等,还有陕甘举子上京应试都要路经平遥……

一想到应试两个字,雷履泰的神经又被触动了,他的思想开起了小差,多少年来不再去想的事又揪心地向他袭来,光宗耀祖是父亲寄托在自己身上的希望,结果自己是功不成,名不就,想做一个好的商人,生意却又做不好,这究竟怨谁?功名利禄,有了功名无形就有了钱,三年清知府十两雪花银……

金庄文庙的故事在他的脑际中来回转腾起来,金庄文庙就是陕西那边的几个学子重新修缮的。

据说几个学子路经平遥金庄时,住在了孔子的庙里,那天晚上孔夫子老先生托梦给他们讲学,上京考试时,这几个学子全都考中了,后来这些学子为了感谢孔老夫子的点化,为孔子重修了金身。

那么自己?自己不是没能力去应考,而自己是没钱去求学,被逼才学做生意的,然而,现在又突然决定去闯西口,在这条路上自己是否能……他的心不停地被煎熬着……

猛地,雷履泰做了一个鹞子翻身的动作,从炕上跃到了地下,既然决定了的事有什么好想的,明日做准备便是了。

目前能聊以自慰,便是老正经了,此刻去金井茶楼悠哉悠哉地品茗,是最好不过了。

此刻的雷履泰虽然觉得头有些眩晕,但精神还是挺不错的,他把辫子猛地往后一甩,轻轻擦了一把脸,身子顿感清爽起来,这才叫真正的生活喔!他调侃着自己。

金井茶楼坐落在平遥南大街金井楼南端的西侧,康熙年代这里便是非常有名的一座茶楼了,说是茶楼,其实不过就是两层阁楼而已。

然而,这小小的茶楼里却是各式品种十分齐全,有大众化的茉莉花茶,有红红绿绿的龙井茶,有云雾、毛峰、毛尖、沱茶、以及荫山的乌龙、苏州太湖、洞庭吓死人香的碧螺春,还有雷履泰最喜欢喝的普洱茶。

金井茶楼特别就特别在烧茶的技艺非常讲究,这里烧茶不但在煮、泡、烧、冲上下功夫,而且在茶具的应用上也颇有说法,用紫茶壶沏的茶香醇芳馨,韵致无穷,还有隔夜不溲,能保养身体的作用。

若用紫砂壶煮沸普洱茶,那就又是一番感觉了,酽酽的茶味浓郁而略带苦味,余香甘醇却饶口不绝,令人难以忘怀,而且还可以起到消食醒脾的作用,真乃一举两得。

苏东坡的“从来佳茗似佳人”便道出了饮茶的意境,品茶的风度、品茶的趣味了。

于是金井茶楼的知名度越来越让人青睐了。

金井楼位于平遥的中心,很早以前便是平遥人捐资修建起来的,它是纯属群众性市井装点的饰物性建筑,故又俗称市楼。

雄踞平遥中央的金井楼高楼耸立,驻足楼内有一种驾辇长驱之慨。登高远眺,可尽览全城景色,东西南北大街车水马龙,铺面屋脊尽收眼底,极目处,城垣四周青山隐隐。市楼下设有甬道,人与车辆可以跨街而过,这里如同龟城龟背脊的一个重要集中点。

据说修建金井楼时古人便采纳了《易经》中阴阳五行之道,因此这座古楼又深深包含着古老的文化韵律,古时这里又是平遥人集中贸易活动的重要场所。

金井楼下有一口井,那水清澈透明,每当雨后雪霁阳光照射时,井水金光闪闪,特别的耀眼炫目。

古老传说让人耐人寻味。传言井中有一宝物,乃金马驹一匹,此宝物是被南蛮子发现的。南蛮子选好了黎明时辰,偷偷地来到井边,然而取宝物的事不是一个人所能奈何的。正好有一拾粪老汉路过这里,南蛮子哄骗拾粪老汉说他有一件东西掉井里了,要拾粪老汉帮忙。拾粪老汉二话没说便要跳下井去为他打捞。南蛮子忙拉住他说,我下去吧,只要你看到我的手上来,拉我一把就可以了。南蛮子进入水中不一会儿,拾粪老汉耳朵里便传来了“哗哗哗”的水声,水声波澜壮阔,如江河湖海里发出的波涛声,而且水中还挟杂着一阵阵马的嘶叫声,拾粪老汉惊讶不已。蓦然,从井里伸出一只绿色大如簸箕样的手朝着拾粪老汉使劲地摇晃着……拾粪老汉一下子吓晕了。天亮了,当人们发现拾粪老汉救醒他时,他把发生的事告诉了人们。一位老学究对人们说,咱们晋中有三件宝,第一便是平遥金井中的金马驹,第二件是介休的金车儿,第三件便是大禹治水时在灵石留下的那块灵石了,要想盗宝必须三件宝物配齐,方可成功。第一关便是盗上平遥的金马驹,套上介休的金车儿,才可以拉走灵石的灵石。南方人无疑是来平遥盗宝的,可他还是斗不过金马驹,让金马驹把他活生生地给吃掉了,要不怎么连死尸都漂不起来呢。

从此,金井的水更加清澈透明了,人们饮用时会感觉到特别清冽甘甜余味无穷。金井茶楼便是用了金井的水来冲茶、泡茶、煮茶的。

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茶的味道便发挥的更加馥郁醇香,真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金井茶楼沾尽了金井的光,因此名声大噪。

当雷履泰走进金井茶楼时,茶楼高掌柜笑容可掬地和雷履泰打着招呼,然后以蛮有韵味的声调喊到:“雷掌柜到,小二好好伺候着。”

“来了,来了,”店小二边应声边踩着碎步,一阵风似地从后面的茶房跑来了。

“雷掌柜来了?”小二边说边习惯性地把毛巾往肩上一撩,满脸笑容地迎接着雷履泰的到来,并熟悉地把雷履泰让到了靠窗户的位子上。

“雷掌柜,您今天来点什么茶呢?是不是还是……”

“老规矩,还是普洱茶。”

“好唻,上等普洱茶一壶。”店小二边喊边将茶盏盖子轻轻打开,又是一阵风地走进后堂拿出一个方形的嘴子有点翘翘的泥精紫茶壶。

只见小二手挽着茶壶把子“噗噗噗”将茶水不偏不倚地倒在了青瓷茶盏里,然后把盖子款款地盖上:“请雷掌柜慢慢品尝。”

看得出来,雷履泰是这里的常客,茶楼的每一个人似乎都知道他的特点。

雷履泰兀自坐在那里,看着南大街的景观。

来来往往的人群与车辆不停地掠过了他的眼帘,这是一副繁荣的景象,抬眼望去,金井楼的对联恰好映入他的眸子朝晨午夕街三市,贺凤桥台井上楼。雷履泰轻轻地读到,然后又轻轻地吟到,五行正气民生遂,百尺楼高物象雄。北端这副对联虽然坐在茶楼里看不到,但他却是非常熟稔的,这副对联不知读过多少遍了,古陶胜境的横批恍惚就挂在他的眼前,清代以后的平遥发展是比较迅速的,平遥人的脑瓜子比较活动,也肯下苦,平遥走西口走出了多少酸苦,同时又走出了多少荣耀……

雷履泰思绪万千,一下子跌进了历史篇章……

市楼的起源与古代的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古代人各居一隅,各司其业,大家都需要经常交换日用物品,遂设有市,故这两副对联正如《易经·系辞》所云:“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平遥昔日古城中心朝、午、夕三市的影子象一副明清上河图似的在雷履泰的大脑中游移着转动着。

思索仿佛已形成雷履泰的一种亘古习惯,只要往这里一坐,一些新奇古怪的想法总会跳跃出来,而这样的想像正是自己所喜欢的。枯坐,然后有着许许多多的遐想,与各种各样的梦想,何尝不是一种最佳的享受!

就这两副对联来说,自己读过多少遍,想过多少回了,每一次都能挖掘出它的内涵。细细琢磨推敲,作为一个平遥人,对此宛若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这两副对联仿佛与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相连。

今日的平遥毕竟走出一些来了,好多人在外面赚了钱然后回来重建自己的家院,光宗耀祖不正是每个男子汉的梦想么。走出去,再回来,这是一条艰苦而拼命的过程,平遥好多人能这样干,那么自己……

一缕夕阳软软地斜照在茶楼的窗棱上,也照在了雷履泰的手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很自然地跃入了他的脑细胞。

不!可以东山再起!他不由的用拳头捶了一下桌子。

高掌柜警觉地抬起了头,同时笑了笑,他知道雷履泰有这毛病,想问题想到激动处总免不了要出现一些小小的动作,于是便埋头又去干他的了。

想这些干什么?今天最好什么也别想,好好静一静心,以后要想的事要干的事太多太多了。

前程无量,前程无量!雷履泰强迫着自己的大脑思维,一壶酽酽的普洱茶足足可以让人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雷履泰轻轻地揭开了茶盏,用盖子轻轻拂了拂上面的浮茶,款款地呷了一口:“嗯,味道不错,煮的不文不火,好手艺。”紧接着,他又呷了两口,心中似乎爽快了许多,烦恼顿感云消雾散了。

“承蒙雷掌柜夸奖,有一事我想讨教于您,不知肯否赐教。”看着雷履泰逐渐舒展开的眉头,高掌柜用商量的口吻说。

“高掌柜客气了,只要雷某知道的,哪有不说之理。”雷履泰爽朗地说道。“高掌柜,请讲喔。”

“雷掌柜,我知道您是有学问之人,世事样样都挺精通,可我又觉得您是大忙人,知道您脑子里总是装着好多事情,话一出口便觉得这样的事也来打扰您,怕您不给我面子,还真还有点说不出嘴呢,问的不对请见谅。”

雷履泰微微一哂,心想,我真的有学问?我真的有那么高傲?

“是有关养活百灵鸟的事,有人送我一只百灵鸟,可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养它,刚才一时兴起冒然向雷掌柜讨教。”

“喔,百灵鸟。”一说到百灵鸟,雷履泰的兴致一下子提起来了。“今天闲来无事,好在你这会儿生意也不太忙,那我就给你说叨说叨。”

“好,好,我们就洗耳恭听了。”雷履泰正说着,从楼梯口走来一位阔少模样的人突然插嘴道。

雷履泰瞟了他一眼,不屑一顾地说道:“谈百灵首先要知道它的产地,它的习性乃至它的特点。”

雷履泰打心里最讨厌这些不学无术的公子哥们了。

这边高掌柜正要招呼这位阔少时,只见那少爷紧走两步在高掌柜耳边耳语了几句,高掌柜便宁声息气地不吭声了。

这个当儿雷履泰不由的打量了他一下,只见那阔少穿着蓝贡缎袍子,外套天青蓝马褂,脚蹬千层底黑色缎鞋,圆圆的头上戴一顶黑缎瓜皮帽,帽子顶端有一红红的帽珠,帽子的前方却缀一块椭圆形的翡翠,瞧这身打扮,一看就是有钱的主。

少爷兀自找了一个座位,静静地坐了下来。

雷履泰懒得管他们这些事,今天实在是憋的慌,想倾诉又找不到合适地方,在此借题发挥不也很好喔。

“养鸟确实是门大学问,就产地而言,画眉最讲究要四川产,鹦鹉鸟却要青岛所产,说到这百灵鸟喔,则是内蒙与张家口一带了。人称这些为地道货!”

雷履泰故意把嗓门儿拉得长长的,给人以说评书的一种感受。

“养鸟不就是为了观赏它,欣赏它喔?一只好鸟你首先要看它的毛色、身架,姿态,更重要的是听它的声音。上好的百灵身形要俏丽,毛色要油光闪亮。真正玩儿百灵鸟,最好选雄性的,成年的雄性百灵全身的羽毛色泽鲜明,强光下还可以看到金属光泽,胸的两侧黑斑色深,静立时头微微向上昂,而最后的几片飞羽色白而淡,尖尖的小嘴,眼到口角处带有棱角,眉纹粗而长,尾巴要色白细腻,尾羽要挺而不拖地。所以说行家选百灵必是先看嘴,再看眼,最后看尾巴。”

雷履泰说着容容然地啜了一口茶,缓缓地道:“如此的百灵那可才叫漂亮,然而光漂亮还不够韵味。百灵的欢蹦乱跳,多嘴滑舌,还有它那犹如会说话滴溜溜转动着的眼珠子,让你站在鸟笼子面前仿佛永远都欣赏不够,那才叫耐人寻味喔。百灵是种好胜的鸟儿,几种鸟儿撞到一起比赛开来,它是轻易不服输的。好的百灵叫声宏亮悦耳,音色优美多变,时而高亢,时而低语,甚至还有一种趾高气扬、傲气十足的感觉。而养百灵的行家最讲究鸟儿的调教了,调教十三套可真是绝活儿,它可以模仿喜鹊、画眉、黄雀、燕子,甚至还有蝈蝈叫,那惟妙惟肖的鸣叫声简直是韵味无穷。有时听得入了迷,竟会忘记这是出自鸟儿之口。”

说到这里,雷履泰眼睛里的亮光竟一闪一闪的,听得人都有些痴迷了,一个个抬着眼睛直定定地望着他,等待着他的下文。

“然而,”雷履泰却话题一转,“养百灵最大的忌讳就是莫让鸟儿学到口臭,若是口臭了,不管你有再漂亮的羽毛,再鲜明的色泽,再好听的声音,它的身价也会大跌。所谓口臭,也就是指避免它学到不祥之音,如猫头鹰之类,所以养百灵必须要注意夜晚把笼子盖好,并妥善放在家中。还有养百灵是要喂肉食的,如不食肉,它的膛音可就不亮了。未成年的百灵要用豌豆粉或绿豆一份和了鸡蛋三份喂……这个要讲起来可就多了。总而言之,要想真正玩百灵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尤其是鸟行头,鸟笼、鸟抓,那是一样也都不能含糊的……鸟儿养好了,从它的叫声里,还可以从中得到好多好多的感悟。”

雷履泰戛然把话打住了,轻轻地呷了一口茶,下意识地扫视了一下高掌柜,只见高掌柜听得呆呆的,口中却喃喃地:“继续讲,继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