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文化建设管理
5325600000050

第50章 三种常用管理方式的运用方法(1)

六种管理方式,我们在《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岗位员工管理》的第二篇中讨论情感管理的标准时,已经全面作过讨论分析,在此仅就其余的教诲人、激励人和约束人三种方式的具体运用加以分析。教诲人,可以改变被管理者的意志行为,是实施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构筑能激励人的边际情境,才能驱除人的惰性,让人发掘潜能,帮人成就事业。通过约束人这一管理方式的作用,抵制了人的惰性,这也可以帮助人成就事业,实现其自我价值。

一、教诲人管理方式的内涵和实施技巧

通过教诲人,改变被管理者的意志行为,是实施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站在被管理者的立场上,在为被管理者的利益着想的前提下,让被管理者改变其行为选择,以与管理者的希望相一致的一种管理方式。为什么要教诲人,以及如何教诲人,下面略作分析:

1人在四种情况下不免做傻事,必须有人教诲

在缺少信息时,他人给予教诲,提供信息,任何人都可能会心怀感激地接受。在以下四种情况下,人会变得非常愚蠢,更需要有人给予教诲,但通常又难以自主地接受他人的教诲。

(1)即刻的需求满足。

即刻的需求满足总是比久远的利益更具有吸引力,从而往往使人为了即刻短期的利益而忘记根本利益和最大利益,去做傻事。吸毒、酗酒、吸烟、嫖娼的人即是。他们因为即刻的肌肤之利的诱惑,变得愚蠢至极,为了片刻的飘飘如仙的感受和兴奋,使他们忘记和放弃了自己的健康和尊严。健康和尊严是每个人都向往,并且永远向往的根本利益和最大利益所在。

(2)僵化的思维模式。

僵化的思维模式和一成不变的价值观念,总是坑陷人,让人做傻事。思维模式就是一个人反应周围世界和思考分析问题的路线和方式。事物在变化,世界在变化,社会也在变化。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若不变,按照既定的思维模式思考已发展变化的世界,必然导致愚蠢的行为。刻舟求剑让人觉得愚蠢之极,实际上,他只不过是把船已经行离这一变化忽略了。人的思维模式是由过去的经验、经历沉淀形成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讲的就是人的思维模式形成发展的过程。但一朝被蛇咬,就是怕井绳。

(3)一成不变的价值观念。

所谓价值观念,实际上是人的偏好的一种反映,表现的是一种判断和取舍。它无所谓对与错、是与非。对同一事物,是好是坏,是善是恶,是美是丑,各有评说,其依据仅仅是他过去的经验和体会。没有人会觉得蛇漂亮,但它却可以是蛇专家心目中的天使。时代变化了,若价值观念不能反映外部环境的变化,不能与时俱进,永远停滞在过去,死守陈规陋习,也必然会做蠢事。在电已经相当普及的今天,若谁坚持一定要用松明照明,他一定会被人强制性地送进精神病院。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有忠诚于计划经济的大学教授跳楼,以其身为计划经济殉葬,也就是如此。

(4)沉迷不拔的感情。

沉迷不拔的感情总是误人,让人做傻事。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没有感情不如禽兽,只有感情也不如禽兽,是愚蠢得不如禽兽。我所工作的大学,曾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女孩子,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智商还算较高。她以相当高的分数考上了这所大学的一个热门专业,但却因为感情使她变得比驴还愚蠢,做出了连驴也决不会做的事。她因为所爱的一个男同学,追求事业,做报考研究生的准备,冷淡了与她的热恋关系。她认定是他不再爱她而找的借口,因此选择跳水库自杀了。即使这个男生不爱她,她也没有必要选择自杀。世界上好男人多的是,非其不嫁,甚至去死,这就是愚蠢得连驴也不如。为什么愚蠢?就是太爱了,爱得太深了。这也就是让感情把人弄愚蠢了。如果对一个不再爱自己的人却爱得为之去死,相反,却于含辛茹苦,把自己从小养育大,并怀着全部希望送自己上大学的父母而不顾,世界上还有比这种人更愚蠢的人吗?

人陷入这四种迷茫之后,尽管没有人从旁教诲,他自己也有可能从挫折中醒悟,不再继续做傻事,但会在什么时候醒悟却不确定。他人的教诲至少可加快他醒悟的速度,让他少受挫折。

2人非圣贤,做管理者的责任重大

人人都会陷入这四种愚蠢之中。如何才能使人从这四种愚蠢之中摆脱出来?唯一的途径就是有人给予教诲。所以,做管理工作的和做领导的不知怎样去劝说和教导他人,他也就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管理人员和领导者。人一旦陷入四种愚蠢之后,除了做傻事,绝不可能做好工作。所以做老板或主管的,还必须是一个优秀的传教士。作为管理人员以下四项工作必须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履行。

(1)随时随地分析和告诫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断提醒下属员工的已有经验,可能与已变化的外部环境不再相适应,搬用、套用过去的经验必须慎重。

(2)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灌输给下属员工,让他们接受其价值判断和选择,这样他们才会按照其要求把工作做好。

(3)准确地把握下属员工的长远利益和最大利益,并且不断地讲说,使之摆脱即刻得利的诱惑,理性选择,少做傻事。

(4)及时发现下属员工的感情陷阱,并及时循循善诱地把他从感情的迷途中拯救出来。

3忠言要不逆耳,教诲人要有技巧

尽管人人都需要他人的教诲,并且只有他人在自己需要教诲时,及时给予教诲,才会少做蠢事和傻事,但人却又讨厌他人的唠叨和说教。孔子能以七岁的项槖为师,这是圣人的选择,也是古今中外少有的美谈。正是因为远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孔子一样,所以教诲人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使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教诲人的技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1)以关心而诲。准确地把握下属员工的长远利益和最大利益,真正站在下属员工的立场上来教导下属员工,让下属员工感觉到教诲完全是出于对他的关怀,并且分析说明要尽可能简洁明了。

(2)以夸人长处而诲。通过夸奖下属员工尽管细小但却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行为,诱使他按照企业发展的目标要求方向行事。夸奖其长处和优点,就会使其长处更长,优点得以发扬光大。

(3)以批评自我的短处缺点而诲。批评自己的短处,使他人自省,明白管理人员所不期望的行为和作风是什么。

(4)以行而诲。即通过自己的行为带领下属员工,让他们从自己的行为举止中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

(5)以向对方学习而诲。即拜对方为老师,使对方从教中学,实现教学相长。

(6)多用比喻诲说。让人从简单的故事中明了深刻的道理,并让他人自己做结论,以避免让人感到是上司主管把意志强加于人,使忠言不逆耳。

(7)通过环境诲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之创造一个特别的环境,使他受到众多人的感染而改变自己的意志行为。

(8)不以师长的口吻教诲。以师长的口吻教诲,则会让人有受屈辱的感觉,使之产生逆反心理,对很好的意见也听不进去。

二、激励人管理方式的内涵和实施技巧

人在可以懒和勤劳无益时,就不会不懒,而又是懒使人的很大一部分智慧和潜能没有被发掘、发挥出来。把人置于生与死、荣与辱、升与降、得与失的边际情境之中,激励他,他的潜能才可能发挥到最大。

有些人相信人本善,另一些人相信人本恶;有些人认定人是积极主动的存在物,另一些人却认定人是被动懒惰的存在物。其实人既不善也不恶,既不是积极主动的,也不是被动懒惰的,关键是他所处的情境。积极主动非常有益时,他会积极主动;能够散漫懒惰时,他就会散漫懒惰。这一切都是依周围情境而选择的。所以构筑能激励人的边际情境,才能驱除人的惰性,让人发掘潜能,帮人成就事业。

散漫懒惰浪费掉人的很大一部分潜能,使人的潜能大部分都一直处于潜在状态,最终也没能发挥出来而白白浪费掉了。有人作过测算,人的智力潜能一般人大约只发挥了5%,爱因斯坦也只发挥了30%;体力潜能一般人发挥不到50%。一个跳高冠军所跳过的高度早已突破了2米,但普通成人跳跃的高度平均不到1米。

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就必须把人置于一种边际情境之下。而人的潜能又只有处于一种生与死、荣与辱、得与失、升与降的边际情境之时,才能发挥到最佳状态。古时候,军事家背水列阵,把士兵置于生与死的情境,使士兵不得不奋勇向前,从而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运动员创造最好记录也都是在全世界,至少是在全国的大型比赛中。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在大型比赛时,他们被置于了一种边际情境。要么得冠军,名扬天下;要么,成绩平平,一辈子默默无闻,让几年,甚至十多年的训练都有付诸流水,白白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光阴。因此,要想发挥发掘人的潜能,让人创造性地工作,就必须随时随地为下属员工构筑欲懒不能的边际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