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文化建设管理
5325600000031

第31章 内部管理模块发展完善管理的标准要求(2)

不过,总经理为人很正派,并能十分严格地要求自己。一次出国考察,同行的几个人都不抽烟,他作为一个已有50年烟龄的老人,却在短短的几天中把烟戒掉了。他自己工作很努力,他的下属没有人敢在工作上怠慢的。在公司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事事管理得有条不紊。他的管理办法就是严格的惩罚,除了扣发工资奖金之外,还有当众呵斥、停职写检查等。

公司的环境也很特别。它坐落在一个海湾的一片荒滩上,方圆5公里内没有村庄人户,公司就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王国。总经理也就是这个王国的国王。

5一定管理模式能否产生最好效益的原因分析

究竟哪一种管理模式最好、最有效?这却是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世界上只有管理得最好的企业组织,没有最好的管理模式。这就像世界上只有个人最喜欢的乐曲,没有最好的乐曲一样。乐曲都是用不同的音阶、音调组合而成的,不存在最好的问题,只存在一定个人喜欢与否的问题。

管理模式是用管理方式组合而成的,能产生最好的效益,也就是最好的管理模式,但不能说这种管理模式就是最好的。如果说有最好的管理模式,那么这种管理模式,就应该是套到任何一个企业组织,都会产生最好的管理效益,否则这种最好的管理模式就是不存在的。

一定的管理模式,能否产生最好的管理效益,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1)这种管理模式能否很好地适应管理者、被管理者、管理目标等管理因素的实际状况。若把惠普管理模式套到贩毒集团的管理中,这个贩毒集团也就不存在了。反之亦然。

(2)企业岗位员工对一定管理模式适应的程度。人的行为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同样一个人,他在一种管理模式下会工作得很好。当把他置于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时,开始可能会很不适应,不能好好工作,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他又有可能创造出非常优异的业绩。

不过一个企业要获得最好的管理效益,只能主要靠调整管理模式,以适应企业的实际,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让被管理者对所凭空构建的管理模式的适应上。当然,对于少数后来者,只能让他们适应已有的管理模式,而不能为这少数人而调整已有的管理模式。

五、管理模式选择的人性认知限制

把人当人管,就会构建出管人的模式,把人当牛马管,也就只能构建出管牛马的模式。管理下属员工与管理牛马绝不一样。

牛马也会帮助你做事,包括耕地、推磨、拉车、驮运等,但它们所做的这些事,与人所完成的工作完全不一样。牛马无法自主地完成某项任务,哪怕是最简单的任务。下属员工却不同,他们不仅可以独立自主地完成一些任务,而且还可创造性地完成很复杂的任务。牛马做事得有人照管,但这种照管远不同于对下属员工的管理。管理下属员工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方式对他们的意志行为发挥诱导和影响作用来实现的。牛马只有本能,没有意志行为。要牛马干活,除了强制之外,别无选择。而要让下属员工做好工作,并不一定需要强制。

1七种人性人格假设的七种不同管理实施思路

对人性人格的认识和假设不一样,其管理实施思路,也就会不一样。七种不同人性人格假设至少可以引出七种不同的管理思路。

这个问题,作者在其《管理学新原理——卓越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一书中,已作过系统分析,现将要点摘录如下。

(1)建立在经济人假设认知基础上的管理实施思路:适时选用激励和教诲、约束管理方式。

(2)建立在动物人假设认知基础上的管理实施思路:就是约束,约束,再约束。

(3)建立在社会人假设认知基础上的管理实施思路:尊重、信任和关怀。

(4)建立在自我实现人假设认知基础上的管理实施思路:尊重、信任,更大的尊重,更大的信任。

(5)建立在复杂人假设认知基础上的管理实施思路:尊重、信任、关怀、教诲、激励、约束六种管理方式的灵活运用。

(6)建立在企业文化人假设认知基础上的管理实施思路:教诲、尊重和信任。

(7)建立在主体人假设认知基础上的管理实施思路:通过规则构筑稳定的情境以尊重人、信任人、关怀人、教诲人、激励人、约束人。

2认同哪一种人性人格假设,是受人生经历左右的

作为老板或管理人员的,都希望他的下属员工忠诚听话、热情积极、能干机灵,但希望只能是希望。你认为人性人格是怎样的,这却不是由你的偏好和希望决定的,而是由你人生经历中的体验左右的。你在长期的人际交往中感觉到人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也就是你对人的性格特征的一种假设和认知。之所以只是一种假设和认知,是因为你的这种感觉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歪曲的。有一个寓言讲,有一个地方与外部交流很少,并且因为缺碘,所能见到的人都是粗脖子。一天从外边来了一个正常的人,人们反而为他的细脖子而感到奇怪,这就是他们的经历使然。对人的性格特征的认知也会如此。

3对人性人格的认知越是客观,构建的管理模式就越能保证高效

在那个都是粗脖子的人群中,他们就认为细脖子是一种不正常的畸形。所以有人非常关切地问他,是不是细脖子居住的地方非常寒冷,一年四季都系着粗大的围巾?是不是生活很艰难,脖子都饿细了。比如,一个企业的一部分员工富有高度的责任心,对老板或主管的不当意见,敢于当面提出不同意见。如果老板或主管心胸宽阔,很欣赏这种人的个性和品质,认为这种不同意见对避免自己的决策失误,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并给予表扬鼓励,这种人在这个企业就会越来越多。相反,如果企业的老板或主管心胸狭窄,认为这种敢当面提出不同意见的人就是顶撞他,是跟他过不去,让他丢脸,也就不会容忍这种人的存在。在此,正常的反而被认为是不正常的了,企业也就不可能构建出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六、管理模式选择的其他限制

1组织目标的限制

围猎不同于钓鱼。组织目标会制约管理模式的选择。组织的性质不同,组织的目标也就不同,这是不言而喻的。红十字会的组织目标与贩毒集团的组织目标绝不会一样。即使是同样的企业组织,其组织目标也会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公司还小的时候,资本积累是首要目标,赚钱也就成了它全部活动的目的。公司发展到初具规模之后,它就要寻求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时,它除了赚钱之外,还必须投资一些公益事业,包括各种形式的捐款、捐物。公司发展为大公司之后,社会责任、人生价值就成了它不可缺少的追求。

组织目标不同,要达到目标的手段途径也不同,所能选择的管理模式在性质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黑社会组织就不可能主要通过尊重人、信任人来实现其目标,而修道院如果主要通过惩罚来约束,那它也就只能关门了。

2管理人员素质的限制

担着骨头带着刀的屠人不怕狼,肺活量大的人声音才洪亮。管理主体自身状况和所处的情境会制约管理模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