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文化建设管理
5325600000028

第28章 企业文化构成要素设计、构建管理的标准要求(3)

伦理道德与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的关系也是一种抽象与具体的关系,道德准则是直接按照特有的价值观念演绎而形成的,其形式虽然不像规章制度那样需要具体化为明确的文字界定,但也需要通过拟订统一的宣传提纲来实现。也就是说,为了保证企业的这种伦理道德的统一性,必须在拟订伦理道德宣传提纲后,交由各级管理人员对照进行宣传教育。

5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指在企业内部已经形成的并且相对固定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内化为人的潜意识,并由潜意识主导的行事规则。也就是说,一个人按照这种规则行事,已不再是出于一种功利主义的考虑,也不再考虑是否应该如此,而是感觉到本来就是如此。这种规则已不需要外在的强制和约束,外在的强制和约束已经达不到这个规则的控制范围。如果有人违背了这种风俗习惯,外在的强制作用已经降低了,人们不再用指责的口吻来谴责他的行为,而仅仅是用一种疑惑的眼光去打量他。似乎是在告诉他“你这种行为与他人不一样,让人不好理解”。当然,这种疑惑的眼光对这种违背风俗习惯行事的人也有一种约束作用。这个人会被他人列为异类,从而疏远其关系。这对一个具有社会性的人而言也是一种很大的处罚。

作为企业文化实体层的风俗习惯的形成,是与价值观念具体化、标准化形成的流程标准和规章制度持续不断地作用相关的。通过二者不断重复的外在约束作用,逐渐使被约束人习以为常后,不再觉得外在强制和约束的存在,这种风俗习惯也就构建完成了。

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满足一个重要前提,这就是流程标准和规章制度所界定的行为规则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没有人敢违背,也很少有人违背。这一前提不满足,是不会有企业组织内部风俗习惯的设计、构建和形成的。

6企业文化实体层构成要素设计、构建管理的具体要求

企业文化实体层的这四个构成要素,都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从而使得人们不得不按照它们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的内容和性质要求行事。也正是它们的这种约束作用,才使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管理功能,使具有这种文化的企业不仅能凝聚人,而且也会约束人、激励人。因而只有企业文化实体层的构成要素设计、构建得完备完善,企业管理活动才会变得简单、有效。

企业文化实体层构成要素设计、构建管理的具体要求,主要有以下15个方面的内容:

(1)必须明确实体层的每一个构成要素,与核心层和理论层的构成要素之间的承袭演绎关系,以使实体层的每一个构成要素,都直接是核心层和理论层在企业组织成员具体行为要求上的展开。

(2)在实体层的四个构成要素中,必须明确各自的作用及其相互补充的关系。流程标准、规章制度、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所限定的内容都有各自不同的适应范围和对象,并且实现其约束作用的方式也不相同。正是这种不同使它们相互之间具有明确的互补性。

(3)要根据企业文化核心层的价值观念,通过对实体层的四个构成要素定期进行自查分析,消除那些与价值观念不相吻合的内容,以保证实体层直接是核心层和理论层所界定、论证的价值观念原则要求的具体展开。

(4)从伦理层面分析,流程标准直接界定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具体要求。这种具体要求,一般都会对应到管理过程的责任关系认定上。这种责任关系认定必须明确、详细,必须用文字的形式明确界定,以约束行为关系的双方。

(5)从技术层面分析,流程标准直接界定了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具体要求。这种具体要求,一般都会对应到相应设备的操作规程上去。这种操作规程必须明确、详细,不仅要用文字的形式予以界定,而且必须绘制成流程图,置于醒目的地方,以起到时刻提醒操作人员的作用。

(6)对于违反操作流程的行为,无论是否直接造成严重后果,都必须有相应的惩处约定,防患于未然。

(7)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实体中最重要的一个构成要素,并且都是由人自主设计形成的。其具体内容在正式讨论拟订之前,必须对它与企业文化核心层的价值观念的内容和性质要求之间的一致性进行论证,以避免任何与企业核心层相矛盾的内容存在。

(8)规章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约束,对其违反者要追究责任。在其责任界定中,必须明确承担责任的方式和程度,以避免有禁难止、有激无励的情况发生。

(9)任何一个规章制度都包含强制约束的内容,要使这种强制约束能够全面兑现,必须有专职机构或人员负责贯彻落实检查和监督的工作,以保证对违犯者及时地进行约束兑现。

(10)对规章制度的专职机构或人员的“有法不依”行为,必须有事先确定的惩处约定。对于“有法不依”者的任何宽容和放纵,就是降低规章制度的应有权威性,甚至导致一种与企业发展要求相对立的虚浮文化。

(11)伦理道德是对规章制度的重要补充,凡是不必通过强制约束落实的行为要求,都必须以伦理道德的方式予以约定。

(12)伦理道德的约束虽然不具强制性,但对于每一个需要由它限定的内容,也必须作出明确具体的界定,并撰写成宣传提纲。

(13)已内化为潜意识行为的风俗习惯,往往具有很大的刚性,其形成难,改变也难。这就要求对已经形成的风俗习惯定期地进行清查,对于与企业发展价值目标的达成有冲突和危害的内容,必须通过规章制度来强行更正,以消除和改变制约阻碍企业发展的陈规陋习。

(14)对于能推动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风俗习惯,必须制定一些倡导和激励的办法和措施,加以巩固和发展。

(15)不同的企业文化模式,在实体层的四个构成要素的集合构建上,有不同的要求。对于这四个构成要素的集合构建,不必强调按照统一的要求实施。

五、企业文化表象层构成要素设计、构建管理的标准要求

1企业文化表象层构成要素设计、构建管理的内容分析

在企业文化的四个构成层次中,能够相对独立于企业组织另外四个构成部分而存在的,也就是企业文化的表象层。它是企业为了让所确定的价值观念,论证这种价值观念的思想理论,以及由企业文化核心层的价值观念具体化而形成的企业文化实体层的标准要求,变得形象、生动、活泼,使之能激发人,让人喜闻乐见而创造的两个企业文化构成要素。它是把企业文化的其他三个层次所分析界定的内容,通过一种艺术的形式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使之又反过来推动前三个层次、七个构成要素的完善和发展。企业文化表象层虽然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效益和利润,但它并不会因此而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没有它,企业文化所体现的规则和要求,必然会变得像一堆冰冷的钢骨铁架,让人毛骨悚然。从而使人感到自身渺小,没有价值,进而产生压抑抵制情绪。这就必然会使企业文化的种种规则要求对成员个人行为选择的诱导影响的作用降低。

表象层的两个构成要素无法对人的行为要求作出具体的限定,而仅仅是通过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典型事件、典型语言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事方式。当一种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典型形象塑造形成时,这种典型形象也就为人们的善与恶、美与丑确立了标准,会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行为选择,形成企业共同价值观念、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行事习惯。

由于企业文化表象层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很多企业把企业文化等同于这种表象层上的艺术形式的存在。企业文化构成的表象层与其他三个构成层次,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如果企业文化表象层不是对企业文化其他三个层次的内容的艺术化表现,这种艺术表现也就不是特定企业文化表象层的构成要素了。同时,在形式上没有艺术感染力的内容,也必然会显得干瘪,没有生机和活力。

这两个要素的形成必须通过自主地创造、归纳、整理和提炼,以保证它们二者能准确地表达企业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及其展开形式的具体行为要求。在这里,形与实必须高度统一。实,就是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及其展开形式的具体行为要求;形,就是以形象艺术和语言艺术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蒙牛和东航的企业文化是有形没有实,所以它不可能结出管理作用的果实来。要构建出能推动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企业文化,这两个要素的设计、构建也很关键。如果规划设计不当,形象艺术无法准确传达所要表达的内涵,或者过于矫揉造作、牵强附会,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种制约、阻碍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虚浮不实的企业文化。语言艺术也需要精心规划设计,尤其强调要通过对企业内部所有的新人、新事、新典型的艺术表现来构建企业文化的语言艺术形式。

在企业文化表象层的两个构成要素中,二者并不存在主次关系,其作用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企业对不同艺术形式的选择和运用能力,以及在这两种构成要素的集合构建上的资源投入。一般而言,语言艺术的投入比形象艺术的投入要省得多。形象艺术相对比较直观,而语言艺术却能更准确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2企业文化表象层构成要素设计、构建管理的具体要求

企业文化表象层构成要素设计、构建管理的具体要求,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

(1)表象层的两个构成要素,所表现的内容必须是,也只能是企业文化其他三个层次、七个构成要素所已界定的内容,不能另外加进任何与之有矛盾和冲突的内容。

(2)艺术表现形式要自然流畅,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穿凿附会。否则,内容和形式分化为两张皮,就会失去其意义而形成一种虚伪造作的企业文化。

(3)艺术形式的选择本身也要体现一定的价值观念要求。不能用与价值观念要求相违背的艺术形式、艺术风格来表现企业文化核心层的价值观念及其展开的具体行为要求。

(4)所选择的艺术表现形式必须雅俗共赏,具有感染力,能普遍地给人的心灵造成一种冲击或洗礼。

(5)形象艺术与语言艺术必须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进行组合,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感染力和艺术作用。

(6)两种艺术的创造往往都需要费用投入,而这种投入在具体项目上所带来的效益也不相同。因此,必须通过预算进行控制,以保证其投入效益。

(7)各种艺术典型都要充分利用和挖掘企业内部的原型,并以企业的现实为艺术创作的第一源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真实性和感染力。

(8)艺术夸张必须把握好度,对典型形象的提炼要避免无限拔高。否则会给人造成脱离实际、假大空的印象,引起员工的反感,降低自身的感染力。

(9)艺术形象的创造活动要有广泛性,即要求企业组织成员广泛地参与到这种艺术创造过程中来,以发挥和展现其艺术才能。同时通过这种广泛参与降低投入成本,增加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10)对于企业文化的表象层的集合构建,必须有专门的人员对它负责,以进行筹划、组织和协调,保证这两种构成要素在作用和形式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