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林书豪带给年轻人的九点启示
5311500000013

第13章 寻找适合你风格的体制(3)

不要抱怨无人赏识,你要做的,就是先把自己打造成一颗耀眼的珍珠!

在NBA找到了家的感觉∕把擅长的事做到极致

他当时连续两次被裁,说可能打不上NBA了,我说你真要去做传教士了?他说不,他要打球。他就是最聪明的笨人,努力的天才。

--林书豪的大学室友何凯成

2012年是龙年,这一年恰恰是林书豪的本命年。按照华人的传统,对于本命年的计算,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为准,而2012年的立春恰好是2月4日。

2月4日清晨,光线刚刚透进房间时,林书豪就醒了。他从沙发上坐起来,伸了伸懒腰,活动活动筋骨,就麻利地穿上了训练服。这是队友菲尔兹家的客厅--他刚从哥哥家的沙发上搬来这里。他拿起篮球抛了抛,脑子里可能还在思考着如何才能上场打球。

就像他自己说的:"上帝也许另有安排。"上帝觉得是时候了,考验已足够,就让一切在这一天发生了改变。

林书豪的突然崛起,在引来全世界目光的同时,媒体给予他的荣誉与对他的争议也日益增多着。

"没有影响是绝对不可能的,同样作为黄种人运动员,我深有体会,"林书豪的大学室友、前哈佛大学橄榄球队跑锋何凯成说,"但书豪只用比赛说话,在场上击败对手,对手自然无话可说。"不过篮球毕竟不是橄榄球,你不能戴着头盔和面罩出场,人们能清楚地看到你的肤色。林书豪承受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对于好友一夜崛起的原因,何凯成认为极其简单:"他抓住了机会,发挥出了自己的实力,就这么简单。给他10分钟,他能拿10分、4次助攻;给他20分钟,他能拿17分、7次助攻;给他30分钟,他就能拿20+10,甚至30分。他就是这么稳定,给他多少时间,他就能把这些时间转化为自己的贡献。"

和万千中国的同龄人一样,林书豪也爱玩魔兽世界,有时候说话做事更是幼稚得令人"啼笑皆非"。何凯成透露了一件他们之间非常有趣的事:在某一次他和林书豪吃完午饭回宿舍的途中,很少见到雪的何凯成玩性大发不断用雪球砸林书豪,警告无效之后,恶作剧终于激怒了这个出了名的"好好先生"。林书豪纠集了十来个朋友,"埋伏"在何凯成吃完晚饭回宿舍的必经之路上,用同样的方式(只不过是十倍数量的雪球)狠狠地报复了他一顿。报复事件让何凯成整整三个月没有和林书豪说一句话,无论后者如何道歉。

2011年圣诞节,是林书豪的最低谷,何凯成发短信给他:"别放弃,继续努力。"当2012年他在NBA大放异彩时,林书豪兴奋地第一个告诉何凯成,比赛结束之后姚明给他发短信了。

"他在NBA里已经具备了大学中所没有的素质,他更强了,"林书豪的好友、前哈佛大学篮球队的奥利弗·麦克纳利说,"他的信心已经快冲破房顶了。"

说到"房顶",林书豪再也不用担心在何处安身了,也不用把自己难受地缩在沙发里--他将躺在柔软的床垫上,在自己的家中安然入眠。

林书豪出色的表现,使《时代》杂志不得不把亚洲版面给了光芒四射的他。林书豪不断书写草根神话,尤其是NBA生涯前五场首发砍136分创1976-1977赛季以来的纪录后,这一奇迹震撼了篮球界。

NBA成了林书豪挥洒传奇的战场,就连那些曾经光华四射的巨星都成了绿叶。不管是不是神的旨意,他在NBA总算找到了家的感觉。

如果我们能从林书豪身上学到什么的话,"做自己擅长的事"是一个值得吸取的精神内核。

从跨出校园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必须考虑一个问题:拿什么在生存的竞技场上与人竞争?这是每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诚然,我们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才能无怨无悔,也只有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才能在遇到艰辛苦难时坚持下去。

但我们依然无法回避一个事实:同样一个时机,同样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一个人可能做成了,另一个人可能做不成。因此,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必须把喜欢和擅长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永远做不好,但光是喜欢不擅长同样不行。

2008年4月初,在上海交大的一个"创新与创业大讲堂"报告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谈起了自己的创业体会:

"百度始终没有去做其他事情,不管那些事情多么赚钱。短信曾经非常赚钱,游戏到现在仍然非常赚钱,门户可以做得非常大,我们都没有去做。因为我的理想并不在那些领域,我喜欢的东西是通过我的技术让更多的人更容易地获得信息;作为一个工程师出身的创业者,我希望把自己的技术运用到社会上去,让更多的人从中获得收益。这么多年来,我之所以在大家看来没走什么弯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只做自己理想中喜欢的并且擅长的事。"

开始的时候,每个人一定要想想自己最擅长做什么。当前除了少数垄断行业之外,整个商业社会竞争是非常充分、非常激烈的,如果说这件事情别人做起来比你更擅长,那你再喜欢它也没有用,你是做不过人家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考虑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你再去做。

这是个成功人士辈出的年代:刘翔是短跑冠军,王励勤是乒乓球冠军,乔丹是飞人,巴菲特是股神……他们之所以成功,正在于他们都是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都是在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较量。他们本来是普通的人,但因为在某一点上超过了所有的人,因而获得了成功。

恰恰相反,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却仅仅是凭着一腔热情,在自己的短处上拼命努力,盲目地与别人一争短长,这样的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了。

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歌德一直梦想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像达·芬奇那样杰出的画家。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一度沉溺于色彩的世界中难以自拔。为了提高自己的画技,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收效甚微。

一个偶然的机会,歌德到意大利游玩。当看到那些大师的杰出作品之后,他才如梦方醒:以自己在绘画上的才情,即使穷尽毕生的精力,也很难在画界有所建树。

从那时起,歌德毅然决定放弃绘画,把文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成功之后的歌德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总不忘告诫那些头脑发热的青年,不要盲目地相信兴趣,跟着感觉走。他感慨道:"要真正地发现自己并不容易,我几乎花了半生的光阴。"

有些事情是自己能做的、也能做出成效的,而有些事情是自己永远都不能做成的,了解这一点,对于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至关重要。

人人都有自己特有的天赋与专长,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人都可以称为天才。但只有少数人发现了自己的天赋,并把它充分发挥了出来,他们获得了成功,成为真正的天才。而大多数人直到暮年也没有发现自己真正适合做些什么。不难想象,每天有多少天才带着他们尚未演奏的人生乐章进入了坟墓!

"认识你自己。"这是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镌刻的一句著名箴言。认识自己的难度远远超过认识世界。要想做成一番事业,我们就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发现自己的长处,对于我们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可以避免我们盲目地进入一个自己并不适合的领域,或者在一个并不具备任何优势的位置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从国内某知名学院毕业后,小何被直接分配到某大型国有企业担任一名工程师。若论专业对口,他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是两年过去了,小何发现自己越来越与工作格格不入。

原来,小何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往,四处活动。而作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更需要一种平和安静的性情和严肃认真的作风。这些都是小何所缺少的。

显然,工程师的工作并不适合他的性格,再继续工作下去,也只是使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根本无法取得丝毫进展。

认识到这一点,小何果断地放弃了工程师的工作。朋友们都说他傻,竟然放弃这么一份既安定、收入又高的工作。单位领导也极力挽留,希望他能够站在对自己和企业负责的角度上再适应一段时间。但是,小何心里十分清醒。

后来,小何找到一份电视制片的工作。在这里,他终于找到了如鱼得水的感觉。凭借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小何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成为一位业界知名的电视制作人,并且拥有了自己的一份事业。

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没读完的时候,就经营自己的电脑公司去了。在计算机软件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他蝉联世界首富数年之久,然而谁也没有在意他只有高中文凭。

约翰·梅杰,近百年来最年轻的英国首相。在47岁的时候,他就登上了首相宝座,成为举世瞩目的风云人物。然而,梅杰在学生时代并无超人之处:16岁的他甚至因成绩太差不得不退学。还有一次,他因为心算不及格未被录取为公共汽车售票员。好多人怎么都想不通:一个连售票员都不能胜任的人怎么当得了首相?对此,梅杰巧妙回应道:"首相不是售票员,用不着心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也无法在所有方面都超过别人。事实上,只要我们能够在某一个方面、甚至仅仅是某一个点上超过别人,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不断地弥补自己的短处,而是去悉心经营自己的长处。

林书豪就是个把自己擅长的事做到极致的典范:

他擅长篮球,就进入了NBA;他擅长得分,仅仅五场,就拿到了136分,成为NBA历史上的第一人;他擅长助攻,就刷新了自己职业生涯最高的13次纪录。

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找到一个最佳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所长,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我们就一定能够有所突破、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