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5311300000019

第19章 苍天给你的雨露(8)

母亲狠下心把蒂姆送到了聋哑学校,她知道要想让儿子早日从阴影里走出来,就必须尽快接受现实。医生提醒过,由于年纪小,蒂姆的语言能力会由于听力的丧失而日渐下降,因此即使在家里,母亲也逼着蒂姆用手语和唇语跟她进行交流。在母亲的督促和带动下,蒂姆进步得很快,没多久就能跟聋哑学校的孩子们自如交流了。樱桃树下又出现了蒂姆歪着脑袋拉琴的小小身影。

看到儿子的变化,母亲很是欣慰。和以前一样,每次只要蒂姆开始在樱桃树下拉琴,她都会端坐在一边欣赏。不同的是,演奏结束后母亲不再是用语言去赞美,取而代之的是她也日渐熟练的手语和唇语,以及甜美的微笑和热情的拥抱。

可蒂姆的听力太有限,他很想听清那些美妙的旋律,但他听到的只有嗡嗡声。蒂姆很沮丧,心情一天比一天坏。

看儿子如此痛苦,母亲不禁也伤心地流下泪来。一天,母亲用手语对蒂姆“说”道:“孩子,尽管你不能完全听清楚自己的琴声,但你可以用心去感觉啊!”

母亲的话深深印在了蒂姆心里,从此他更刻苦地练琴,因为他要用心去捕获最美的声音。为了让蒂姆的琴技更快地提高,母亲还想出了一个妙招——镇上没有专业教师,母亲就用录音机录下蒂姆的琴声,然后再乘火车找城里的专家进行评点。为了避免有所遗漏,她还麻烦专家把参考意见一条条地写下来,好让蒂姆看得清楚。

可蒂姆发现,只要自己演奏较长的乐曲,有时明明超过了五十分钟,早到了该翻面的时候,可母亲还看着自己一动不动。事后蒂姆提醒母亲,母亲忙说抱歉,笑称自己是听得太入迷了。后来,只要录音,母亲都会戴上手表提醒自己,再也没出现过任何疏漏。

樱桃树几度花开花落。在法国的一次少年乐器演奏比赛上,蒂姆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昂扬的激情震撼了在场所有的评委,当之无愧地获得了金奖。而当人们得知他几乎失聪时,更是觉得他的成功不可思议。许多人把他称为音乐天才。更幸运的是,蒂姆的听力问题也受到了医学界的关注,经过巴黎多位知名专家的联合会诊,他们认为蒂姆的听力神经没有完全萎缩,通过手术有恢复部分听力的可能。

手术很快实施了,术后的效果很理想,医生说再配戴上人造耳蜗,蒂姆的听觉基本上就能与常人无异了。

这段时间,母亲一直陪伴在蒂姆身边。配戴上耳蜗的这天,蒂姆表现得特别兴奋,他用手语告诉母亲:“从现在起,我要学习用口说话,您也不必再用手语和唇语跟我交流了。”他甚至激动地拉起了小提琴,用结结巴巴的声音说:“母亲,我能听见了,多么美的声音啊!”然后他又问道:“母亲,您最喜欢哪首曲子,我现在就拉给您听好吗?”

但奇怪的是,母亲似乎根本没有听见他的话,她依然坐在那里含笑看着他,保持着沉默。蒂姆又结结巴巴地问:“母亲,您怎么不说话啊?”这时,护士小姐走了过来,她告诉蒂姆,他的母亲早已完全失聪。蒂姆睁大了眼睛,直到这时,他才知道了真相:原来,在那次毒气泄漏事故中损坏了听觉神经的不只是他,还有他的母亲,只是为了不让蒂姆更加绝望,母亲才一直将这个痛苦的秘密隐藏到现在。母亲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蒂姆用手语和唇语交流,因为很少开口,如今都不怎么会说话了。蒂姆想起年少时对母亲的种种误解,不由得抱着母亲痛哭起来。

蒂姆和母亲回到了家中,初春时节,在开满粉红花瓣的樱桃树下,伴着柔柔的和风,蒂姆再次为母亲拉起了小提琴。他知道,母亲一定听得到自己的琴声,因为她是用心去感受儿子的爱和梦想。虽然他当年在母亲那儿得到的只是无声的鼓励,但这其实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奉献给儿子的最振聋发聩的喝彩。

情感箴言我们在无声的世界中,体味发自心灵的最美的爱的音符,感受那无声的母爱,无私的给予。这就是樱桃树下诗意的幸福,一份饱含辛苦与期待的幸福。

深夜,那盏灯那年的春天,我被场飞来车祸轧断了双腿,造成粉碎性骨折。医生说,治愈的希望很渺茫。除了整天瞪着天花板挨着以泪洗面的日子,还能做什么呢在小学教音乐课的姐姐给我抱来了高中课本,默默地放在我枕边,我怒气冲冲,一股脑儿地将它们撒了一地,姐姐弯下腰,一本一本拾起来,大滴大滴的泪水从她眼睛里涌出来,我忍不住失声痛哭。

一天夜里,姐姐突然推门进来,把我扶起,指着对面那栋黑黝黝的楼房,激动地说:“弟弟,瞧见那扇窗子了吗?三楼,从左边数第二个窗户?”她告诉我里面住着一个全身瘫痪的姑娘,和她的盲人母亲相依为命。姑娘白天为一家工厂糊鞋盒,晚上拼命地读书和写作。才十七岁,已发表了十几万字的作品……看着那扇窗子的灯光,我脸红了。

“弟弟,拿出勇气来呀!”

打那时起,那扇窗口的灯光时时陪伴着我。只要能看到那束柔和的灯光,我就不由自主地拿起枕边的课本。

在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姐姐为了抢救一名落水儿童,不幸牺牲了!噩耗传来,全家人悲痛欲绝。

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泪流满面,突然,一束灯光柔和地射到我脸上,我心里倏地起了个念头:我想见见那姑娘,把姐姐的故事讲给她听,还要……还要感谢她夜晚的灯光,伴我度过了这个难熬的季节。我拄着双拐,跌跌撞撞地爬上了那幢楼,轻轻叩响了门。

没有回音,我使劲敲了敲它。对面的房门打开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上下打量着我说:“小伙子,别敲了,那是间空房。”我呆住了。

“……从前我儿子住在这儿,后来他调走了,这间房一直空着,两个月前。一个长辫儿姑娘赁下了,可说也奇怪,她并不在这儿住,只是吩咐我晚上把电灯拉亮,第二天早上再把灯关掉……”

我突然扔了双拐,跌倒在那扇门前,失声痛哭起来。耳畔似乎又想起姐姐那叮咛的声音:

“弟弟,拿出勇气来呀……”

情感箴言深夜的灯光点燃了新的希望,唤醒了久违的勇气。伟大的亲情,在传递爱的同时,也把健康的心态和走出苦痛的力量带给了我们,使人沉浸其中,感动非常。

最贵的项链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

店主狐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在柜台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

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

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做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他对小女孩说:“拿去吧,小心点。”

小女孩满心欢喜,连蹦带跳地回家了。

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从这里买的吗?多少钱?”

“本店商品的价格是卖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

姑娘说:“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宝石项链却货真价实。她买不起。”

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有的一切。”

情感箴言真情无价,那是倾其所有的满足,是心血铸就的崇高情感。在微笑与关怀中,我们得到了灵魂深处最美好的祝福与最诚挚的爱。

天性为什么人类会公认母爱是最伟大的爱?就在于它的无私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又非同一般的高风亮节所能比拟,因为这是一种天性,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成分。看了一本杂志上写的发生在日本的一个真实故事,更是让我深有感触:

有人为装修家里拆开了墙壁。

日本住宅的墙壁是中间架了木板后,两边批挡泥土,里面是空的。

他拆墙壁的时候,发现一只壁虎困在那里,一根从外面钉到里面的钉子钉住了那只壁虎的胸部。那主人觉得又可怜又好奇,仔细看那根钉子,他很惊讶,因为那是两年前修那栋房子时钉的。到底怎么回事?那只壁虎竞困在墙壁里整整活了两年!在黑暗的墙壁里生活两年,真不简单胸部被钉住了,一步也走不动的那只壁虎到底吃了什么活了两年?那主人暂时停止了工程:“它到底吃什么?”

过了不久,不知从哪里又爬出来一只比较大一些的壁虎,看样子,是这只被钉住的壁虎的母亲——这也是主人猜想……啊,母爱,那无比高尚的动物母性!为了被钉住胸部不能走动的小壁虎,另一只大壁虎这两年来一直在喂它……多么让人不可思议的奇迹,而那只母壁虎又多么的理所当然,这就是母爱的真谛。天下所有的母亲,未尝不是如此,这使我想起了一位哲人说过的一句话:“宙斯的儿子安泰力量永不衰竭,就因为他的双足立在他的母亲——大地的身上。”

情感箴言母爱是发自心灵的天性,是创造奇迹的根源,母爱自然纯净,不掺杂任何功利色彩,那深厚浓郁的情感,是孩子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

母爱的力量他母亲是在四十岁的时候生下他的。小时候,他身体不好,多病。为了壮筋骨,母亲让他去学拳击。

他因此变得不乖,常常惹事生非。

母亲几乎天天打他,而且是边打边哭。

二十岁那年,他得了第一个冠军。第二天,他又干了一件事,在公交车上把一个霸占“孕妇专座”的男人打得头破血流……母亲按惯例举起拐杖打他,他照旧老实地跪着认错,但这回他哭了,第一次在母亲的棒打下哭了他一点也不疼,所以哭了,是因为他突然发现母亲已苍老得再也打不疼他了,虽然她是那么竭尽全力、气喘吁吁地打在最后一次告别赛中,他反败为胜,震惊拳坛。接受采访时,他说,母亲是他永远的楷模,甚至会赋予他神圣的力量。当他倒下,裁判在旁边读秒时,只有一个声音可以让他爬起来,那就是母亲的话。

问他,母亲的哪一句话最让他难忘。他说:“打死你!”我禁不住笑了,多么亲切而沉痛的一句中国母亲的口头语呀母亲打儿子,儿子打世界。母亲哭了,儿子笑了。

力量的源头,是爱;力量的秘密,还是爱。

情感箴言力量的源泉是什么?是爱。爱中最深沉的是什么?是母爱。母亲在打自己孩子的同时,她的内心何尝不经历着一次痛苦的煎熬?这就是隐忍深沉的爱。

紫竹鞭子许多年以后,我在冗繁的公务之余抽暇重回故里。我那些淳朴的乡亲们一提到我妈时,脸上总是写满感激与尊敬,“嘿嘿,李老师,可是个大好人呢!”乡野之人,肚里没有多少文墨,赞美一个人不会使用那些华丽优美的词藻,只是朴素的两个字:好人,却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在乡亲们的心目中,我妈是个有满脑子好文墨又善良和蔼乐于助人的知识女性,故而她在乡亲们中赢得一片好名声。

小时候,我一直搞不懂,有一副菩萨心肠的我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却是严厉得近乎苛刻。

我妈有一根教鞭,紫竹做的,拇指精细,二尺来长,天长日久与手掌摩娑,竹身紫亮光滑。我妈是个慈祥的老师,在她的教书生涯中,这根紫竹鞭子从未一次真正落在一个学生的身上。但是,在我儿时的记忆中,这根紫竹鞭子曾有三次结结实实地打在我的屁股上。

第一次,是我七岁那年的冬天。

那天,一大清早,邻居王二婶就来到我家,期期艾艾道:“李老师,真不好意思,孩子他爹昨儿老毛病又犯了,您能不能再借五十块钱?”

王二叔是个病秧子,常犯病,这之前王二婶向我妈借了好几次钱,至今尚未归还。刚才,王二婶一进我家,我就猜她准是来借钱的。果不其然。那时,我妈一个月的工资才十六元,五十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再说,把钱借给王二婶,不知她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归还。

我人小鬼精,不等我妈答话,忙接过话茬:“二婶,你来得真不巧,要过年了,我家做新衣购年货,钱都用光了。”言毕,我得意扬扬地瞧着我妈,还向她眨巴了两下眼。

没承想,我妈却狠狠瞪了我一眼,道:“小孩子家知道个啥。妹子,你等着,我这就拿钱给你。人吃五谷杂粮,谁没个三灾两病啊。”我妈进了屋里,拿出一叠钞票,塞给王二婶。王二婶千恩万谢走了。回过头,我妈脸刷地拉下来,操起放在桌上的那根紫竹鞭子,厉声呵斥道:“扒下裤子!小孩子家不学好,倒学说谎,长大后还了得!”我从没见过我妈如此严厉,怕极了,连哭都忘了。

这一次,我挨了我妈的一顿痛打,屁股疼了三天,蹲茅厕更是疼得呲牙咧嘴。从此,我刻骨铭心地记住了我妈的教训,再没有说过谎。

第二次,是我九岁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