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5311300000017

第17章 苍天给你的雨露(6)

也许是对不幸的补偿,除了那一点缺陷外,儿子几乎完美无缺。他不仅高大英俊,而且对文学艺术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有一天,父亲终于专程去拜访了一位资深的医学专家。了解这位父亲的痛苦后,这位专家同情地说:“只要有人肯为你儿子捐献出耳朵,我不仅负责把它装上去,而且我能做到看起来天衣无缝。”

但谁肯作出这么大的牺牲呢?两年过去了,终于有一天,父亲对儿子说道:“孩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和你妈妈已找到了一个人,他愿意为你捐献耳朵。只是他要我们为他保密。”

手术非常成功,一个崭新的人出现了!完美的外表加上优秀的天赋,让他的中学乃至大学的校园生涯一路凯歌。后来他结婚了,并成为一名风度翩翩的外交官。

现在,儿子已是一个成熟的男子汉了。对现在的他来说,耳朵的缺失已不再像当年那么重要,但在人生的里程中,那一段曾是怎样的痛彻肺腑啊!于是,他对爸爸坚决地说:“爸爸,我必须要知道是谁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一定要报答他。现在我有这个能力了……”父亲说:“孩子,我相信你不能。根据协议,你现在还不能知道。”

这一天终于到了。也许对儿子来说,那是最黑暗的一天!他和父亲站在母亲的梳妆台旁。父亲温柔地、体贴地揭开了母亲那红褐色的、有点花白的、几乎从未理过的厚厚的头发。妈妈,妈妈没有了耳朵……情感箴言父母为子女没有不能割舍的,为了使子女更完美,他们作出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这就是亲情的伟大与无私,这就是生命中最值得珍视的宝藏。

鸭蛋妈用房檐下挂着的一长串苞米换回了四只摇摇摆摆的小鸭子。从此,每天放学后我有了一项放鸭子的工作。妈说:“二勇,鸭子长大了就能下蛋,下了蛋,妈就煮给你吃。”我不由自主地“吧嗒、吧嗒”嘴儿,妈的话里有一股香甜的鸭蛋味。

四只鸭子好像特别理解我的心情,都很争气地迅速长大了。从长着黄绒毛的小不点儿,变成了披着白羽毛的大鸭子。几乎每天我都要问妈,它们什么时候能下蛋。我一问,妈就仔细地看看鸭子们,说:“快了,用不了几天了,二勇就要吃到鸭蛋了。”妈的话让我充满希望,我在鸭栏的角落里放下一捆稻草,对每只鸭子嘱咐一遍:“记住,你有蛋不要随便乱下,一定要到草上去下。”

一天放学回家,妈捧着两只手说:“二勇,猜猜妈手里有什么?”我一下喊出了“鸭蛋”两个字。妈打开手,在她的掌心里果然躺着一颗鸭蛋。鸭蛋是椭圆形的,蛋皮上泛着淡淡的绿光,看上去美极了。当晚,我尽最大的努力放慢进食的节奏,从蛋清到蛋黄,一点儿一点儿地吃下了那只漂亮的鸭蛋。鸭蛋的味道和我想象的一样香甜,仔细品品好像还有一股特别的滋味。妈说:“那是你劳动的味道。”

从那天以后,我放鸭子的热情更高了。鸭子们也善解人意,下蛋的热情高涨,每天放学后,妈都会给我一只鸭蛋。

除了鸭子,我家还养了两头猪。妈每天都要到地里给猪挖一篮子野菜。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妈每天挖菜回来都非常晚,我想,也许是附近地里的菜不多了,妈去了更远些的菜地。

有一天晚上,在河边放鸭子时我遇到一个打鱼的老爷爷。他指着我的鸭子夸它们长得好。我自豪地扬着头说:“当然了,它们每天都下一只蛋呢!”老爷爷看看鸭子,摇摇头说:“公鸭子也能下蛋,没听说过,从来没听说过。”老爷爷走远了,我心里却有些疑惑,难道我养的真是公鸭子吗?那鸭蛋又是哪来的呢我提前赶着鸭子回了家,妈还没回来。把鸭子关进栅栏里,我躲在杨树后,盯着妈挖菜回来的那条路。过了一会儿,妈从路上走了过来。让我纳闷儿的是,她的胳膊上不是一只菜篮,而是一左一右挎着两只菜篮。经过家门口时,妈没进家门,径直向村子里走去。我一路跟着妈,最后来到了小强家门前。妈把一篮菜递给了小强妈,又从小强妈的手中接过了一件东西。我看清了,那是一只椭圆形的鸭蛋。

当天晚上,妈把鸭蛋放到我面前,我看着她被挖菜刀磨出一排老茧的手,哽咽着说:“妈,我都看到了,以后再也不想吃鸭蛋了。”妈没说话,紧紧把我搂在怀里。妈的怀抱很温暖,我知道那就是母爱。我还知道,这份母爱能产生奇迹,它能让公鸭子下出蛋来。

情感箴言“公鸭下蛋”,这种荒唐的现象却发生在平凡的母子身上。母亲的辛劳换回的是儿子的心疼和理解,在这幸福的谎言背后,我们体味更深的是亲情的可贵。

第一次抱母亲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母亲。轮到我守护母亲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需要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下床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我左手揽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揽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朝后摔倒。护士在后面托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

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一百多斤。”护士笑了,说:“你妈这么矮小,别说病成这样,就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我猜她也到不了九十斤。”母亲说:“这位姑娘真有眼力,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八十九斤。”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取笑我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多重担。”

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你啊!”

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

母亲笑一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地说:“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你就让她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作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

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里流了出来。

情感箴言生活塑造了伟大的母亲,无怨无悔、倾其心血的操劳耗损着她的心力。儿女些许的回报使她宽慰。让我们怀着那份迟来的感谢与爱,拥抱自己的母亲。

牵着母亲过马路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

我便说:“我陪你去吧!”

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到菜场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我耐心地听她诉说。

穿过马路,就是菜场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牵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有车来就别过马路”,“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进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却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母亲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情感箴言母亲过马路简单的动作,充满了对儿女无限的呵护。舐犊情深,学会理解母爱,学会感恩,才能体味到爱的深沉,才能感受到真正的人间真情。

妈妈,我爱你当你一岁的时候,她喂你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晚哭着。

当你三岁的时候,她怜爱地为你做菜,而作为报答,你把她做的一盘菜扔在地上。

当你四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下彩色笔,而作为报答,你涂满了墙与饭桌。

当你五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既漂亮又贵的衣服,而作为报答,你穿上后到附近的泥坑去玩。

当你七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皮球,而作为报答,你把球投掷到邻居的窗户上。

当你九岁的时候,她付了很多钱给你辅导钢琴,而作为报答,你常常旷课并且从不练习。

当你十一岁的时候,她送你和朋友去电影院,而你要她坐到另一排去。

当你十三岁的时候,她建议你去剪头发,而你说她不懂什么是现在的时髦发型。

当你十四岁的时候,她付了你一个月的野营费,而你没有给她打一个电话。

当你十五岁的时候,她回家想拥抱你一下,而你把门插起来。

当你十七岁的时候,她在等着一个重要的电话,而你捧着电话打了整个晚上。

当你十八岁的时候,她为你高中毕业感动得流下眼泪,而你跟朋友聚会到天明。

当你十九岁的时候,她付了你的大学学费又送你到学校的第一天,你要求她在离校门口较远的地方下车,怕被朋友看见会丢脸。

当你二十岁的时候,她问你:“你整天去哪里?”而你回答:“我不想说。”

当你二十三岁的时候,她给你买家具让你布置你的新家,而你对朋友说她买的家具真是糟糕。

当你三十岁的时候,她对怎样照顾婴儿提出劝告,而你说:“妈,现在时代已不同了。”

当你五十岁的时候,她常患病,需要你的看护,你反而在读一本关于父母在孩子家寄居的书。

终于有一天,她去世了。突然你想起了所有从来没做过的事,它们像榔头痛打着你的心。为我们洗澡穿衣,牵手走路,为我们远行牵挂的母亲,是我们一生的财富,你是否尽到了你的孝道?关心母亲吧,别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在”时,才体会到母亲的深情。

情感箴言母爱陪伴人一生的成长,在风雨共济中,那份深情厚意滋润着我们。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时,才开始爱你的母亲。珍惜眼前与母亲共享的时光,这是人受用一生的财富。

母爱的“传呼”

一日,我接到一位远在广东的朋友打来的电话,他以无比悔恨的心情告诉我一个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有一年除夕,在外奔波的他关了手机,只开了呼机。午夜,忽然接到一个传呼留言:“独在异乡为异客,生意第二,身体第一。祝春节愉快。王小姐。”

在这合家团圆之时,漂泊在外的他接到这样一个传呼,心里感到特别温暖。他开始猜想是谁打来的,可想来想去也没想出能有哪个姓王的异性朋友会在此刻为自己打来这样一个特别的传呼。

按理说这是一个平常的传呼,可在除夕之夜就有些特殊了。他开始翻通讯录,但翻来翻去仍没有想出那个王小姐是谁。于是他决定,凡是姓王的异性朋友,不管年龄大小,都打个电话过去,一旦找到这个人,以后自然要高看一眼。

无奈朋友的电话打了一个又一个,却没有一个人说给他打过这个传呼。朋友也够犟的,把电话打到传呼台请求帮助查询,仍没有查到。朋友只好作罢。但临睡前他的传呼又响了,还是那句留言,还是那个王小姐打来的。

良言一句三分暖,朋友顿时感到心里热乎乎的,刚才还被异乡的孤独纠缠着的阴郁心情一下子变得无比的灿烂。当时朋友正准备与一家大公司谈一笔很大的业务,这笔生意直接决定着他今后的发展壮大之路。由于朋友心情愉快信心倍增,这笔生意很顺利地就谈成功了。当他急于想把成功的喜讯告诉远在西北的家人时,电话那头的亲人早已泣不成声。

原来除夕之夜母亲的心脏病间歇性发作,送进医院后家人要打电话叫他坐飞机回来,却被母亲劝住了,理由是:“儿子马上就要谈判,不能影响他的事业。”

弥留之际的母亲用残喘的声音给他打了两个传呼,打完传呼后母亲就在痛苦中闭上了眼睛。

朋友把故事讲到这里时,在电话那头已是语气哽咽:“传呼台的小姐把’女士‘误写为’小姐‘,而我查遍了通讯录,就是没有想到我母亲也姓王。我母亲也曾美丽过,也有过被人称为’小姐‘的青春岁月,但我却从没有想到这一点。现在我后悔自己没在母亲病危时见上她一面,没有对她说一声’母亲,在我心目中您最美‘。这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放下电话,我陷入了沉思。在这个喧闹、追求时尚的时代,我们越来越刻意关注自己伴侣的美丽。可有谁又曾想过自己的母亲也曾年轻美丽过,更有谁又曾静下心来体味过饱经沧桑的母亲对子女们厚实凝重的爱——无论何时何处,无论身处何地。

情感箴言两次深情的传呼,把母亲至死方休的爱子情节突显出来。岁月掩埋了母亲的青春,在凝重的爱中回味母亲曾经的美丽与老去的伟大,把母爱的信息传播到四方。

真爱无声离家时间长了,让人最难释怀的是思乡之情。晚风悠悠,在远离家乡的城市,我依然能闻见木桌上饭菜的香味,依然能望见母亲的身影,往事如昨,挥之不去……十年苦读,当我终于接到省内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家里人确实高兴了一阵子。然而,离家前的情景却让我永生难忘。记得那天晚上,父亲蹲在门槛上,“叭嗒叭嗒”地抽着老卷烟,母亲将新旧衣服和无穷的牵挂打点了一大箱,她一边收拾一边向我叮嘱:离开家没人操心,要照顾好自己,冷了穿暖和,饿了吃饱点,别怕花钱,记住,千万别和同学怄气……末了,还拿来针线,慎重地说,衣服哪儿破了,自己先学着缝吧。看着母亲忙这忙那,我默默无语。平日里,母亲那没完没了的唠叨此刻变成了殷殷的亲情,在我的身体里暖暖流动,我说不出是感激还是愧疚,二十年的春夏秋冬,自己从未发现,母亲的这份爱如此沉重却又那么琐碎,就像秋天田野里的玉米、洋芋,极其朴素,却又深情。

第二天天刚亮,我一起床,就看见母亲半夜起来弄好的一桌饭菜。我机械地吃着,母亲静静地坐在对面,我的每一个动作都会牵动母亲的眼神,我的心一下子酸楚起来,我不敢正视母亲那慈爱的目光,只把泪水和饭菜一起哽咽着吞下……离别之时,天下着小雨,母亲在秋雨中向我挥手,她踮着脚尖伫望的身影,定格在我的心中。于是,在异乡的每个星辉闪闪的夜晚,躺在宿舍床上的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寻找母亲那双慈爱的眼睛,寂静的夜里,母亲星星般慈爱的眼神领我走向甜蜜的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