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5310900000027

第27章 子衿

【原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①子:你,指恋人。②衿:此处指衣领或衣襟。③悠悠:指忧思不断。④纵:虽然。⑤宁:难道,怎能。⑥嗣音:指传递音信。⑦佩:佩玉的绶带。⑧挑兮达兮:指焦急的来回走动。⑨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译文】

你的衣襟颜色青青,忧思不断啊我的心。虽然我没有前往,你为何不能给个音讯你的绶带颜色青青,忧愁不断啊我的思念。纵然我没有前往,那你为什么也不来焦急啊往返走动,站在城门的观楼上啊。一天没有见面,就好像隔了三个月之久。

【启示】

一位处在热恋中的少女,和情人约好了在城阈下相会,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情人的身影,急得她来回走个不停。才一天没有看到情人,她觉得却像是隔了三个月之久,因为想得入神,少女仿佛看到了情人的衣着、配饰,心里还有些埋怨:为什么你迟到这么久,也不托人捎个信来告诉我一声,免得我干着急,却不知道你何时能来和我见面。

【典故】

戴胄高压之下不退缩唐太宗在位时,戴胄担任大理寺少卿一职。当时唐朝的法律《唐律》已经出炉,共500条,这为审案判刑提供了客观凭据。

戴胄任职期间,秉公办案,执法甚严。他以《唐律》为判刑依据,即便是皇帝的圣旨,如果与《唐律》不符,他也不予理睬,依然照律办案。

唐太宗曾经发布了一道圣旨,说凡是在科举考试中伪造出身和资历者,要立即坦白自首,否则判处死刑。

不久吏部查出有个已经金榜题名的举子,出身和资历都是伪造的。唐太宗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立即下令革去这名举子的功名和官职,将他投进大牢,交由大理寺审判,责成戴胄将这名举子判处死刑。

然而,戴胄在查明了犯罪的情由和事实后,却根据《唐律》的有关条款,把他流放到边荒去了。

唐太宗得知此消息后十分恼火。他差人把戴胄叫进宫来,很生气地质问他为何要自作主张违抗自己的命令。

戴胄解释说他只是严格遵从《唐律》办事,害怕失职。唐太宗更加生气了,让戴胄重新判处举子死刑。

戴胄面对唐太宗的强大压力,丝毫没有退缩,他将《唐律》和皇上的命令作了鲜明的对比,在他看来,《唐律》是国家参照前朝法典,依据本朝实际,是集中众人的智慧,经过反复研究推敲制定出来的,而且是通过皇上批准才得以颁布实施的。而皇上的命令是凭一时情绪发布的,不如《唐律》那么客观。皇帝的小信用和国家的大信用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

唐太宗听了戴胄的答辩之后,觉得言之有理,就不强逼戴胄改刑了,并对戴胄的做法表示了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