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5310900000022

第22章 君子阳阳

【原文】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在(寿羽),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注释】

①阳阳:即洋洋,指快乐得意的样子。②左:指左手。③簧:是古时的一种笙类乐器,用于吹奏。④右:指右手。⑤由房:由,同“游”。房,同“放”,指游玩。⑥只且:无实义。⑦陶陶:高兴快乐的样子。③(寿羽):用五彩羽毛做成的扇形舞具。⑨敖:遨游。

【译文】

夫君喜洋洋,左手拿着簧,右手招呼我一起游乐,尽情开心真快乐夫君乐陶陶,左手拿羽扇,右手招我一起遨游,尽情开心真快乐。

【启示】

一位远行多日的征夫,终于回到家中,见到了久别的妻子,他欣喜不已,先是奏乐邀请妻子一起欢唱,之后又邀请妻子和自己一起翩翩起舞,夫妻两人其乐融融,沉浸在重逢相聚的喜悦中。

【典故】

周亚夫从严治军显国威周亚夫是西汉时人,西汉开国元老周勃次子。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周亚夫由河内太守迁职为镇守细柳营的将军。

当时,雄踞北方的匈奴人大举进犯汉朝边境,多次侵扰上郡、云中,都城长安受到了威胁,在这种万分紧急的关头,汉文帝采纳了众臣的建议,在临近长安的三个要地部署重兵、设置军营、守卫都城。这三个军事要地分别是灞上、棘门、细柳营,分别任命刘礼、徐厉、周亚夫为将军。

汉文帝为了鼓舞士气,决定亲自到各个军营巡访、慰劳士兵,好与将士们交流一下感情。于是他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带着随从人员出发了。汉文帝一行到达灞上营和棘门营的时候,人马直驰而入,毫无阻拦,镇守将军和属下将校早已在营门外恭候多时。他们见汉文帝一到,立刻大开营门,奏响鼓乐,将士们欢呼雀跃,热闹非凡。汉文帝在士兵们的热烈欢迎下,骑马飞奔到将士帐前,等汉文帝离开时,将士们又十分恭敬地送了很远的一段路程。

不久,汉文帝和随从们来到周亚夫统辖的细柳营,情景却大不相同。只见守营将士披挂铠甲,手拿锐利的兵器,张开弓驽,拉满弓弦,营门紧闭,完全是准备作战的样子,丝毫没有迎接皇帝的意思。

面对这种情景,汉文帝派先导先跑到军营喊道:“天子就要到了!快打开营门。”把守营门的战士说:“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没有将军的命令,谁也不敢开门。”

最后汉文帝只得下旨,周亚夫这才命人打开营门,不过他仍要求汉文帝进营门要下马,军营内不能骑马快跑。汉文帝一行只得下马徒步缓行。当他们走到将军帐前时,只见周亚夫身穿盔甲,威风凛凛地前来接驾。他见到皇帝时,只是手拿武器拱手作了揖,并没有下跪,说道:“穿铠甲、戴头盔的将士不能跑拜,请允许我军礼参见皇上。”汉文帝见状并没有发怒,而是微笑着表示赞同,并向官兵致敬。

在细柳营,周亚夫陪同汉文帝巡视了各种军事设施和布兵之地,慰问了驻守各处的将士。临走时,营中将士各安其位,也没有欢送汉文帝。

走出军门后,汉文帝的群臣都惊讶不已,议论纷纷。有的大臣认为,周亚夫太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是对皇上的大不敬。但是汉文帝说:“不,恰恰相反。我认为周亚夫才是真正的将军。以前在灞上,棘门军营看到的军队如同儿戏,他们的将军本来可能遭受袭击而做了俘虏;周亚夫却不同他的军营戒备森严,即使匈奴突然袭击,他也不可能被冒犯!”

不久,周亚夫以治军谨严有方,汉文帝予以嘉奖,并要求各营将士都要以周亚夫为榜样,严于治军。他还晋升周亚夫为负责守卫都城长安的最高军事长官。很快,周亚夫统率汉朝大军,经过激烈战斗,把匈奴赶到了长城以外,西汉的政权得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