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增强孩子思维能力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5310800000072

第72章 袁滋分析失金案

唐朝人李勉镇守凤翔府时,所辖的城邑中,有一个农夫在耕田时挖到一瓮马蹄形黄金,就送到县府去。知县担心公库的看守不够严密,因而放在自己家里,但隔夜打开一看,都是土块。这瓮黄金出土的时候,乡里的人都来观看证实,现在突然变成了土块,大家都惊异得不得了,遂将此事向凤翔府报告。

知县无法为自己辩白,只有承认将黄金掉包,虽然供词都有了,却没有办法追究到黄金的下落,因而将此案报告给李勉。李勉看了以后,非常生气。不久,李勉在宴席上谈到这件事,大家都很惊异。当时的相国袁滋也在场,低着头不说话。

李勉问他为什么不发表意见,袁滋说:"我怀疑这件事冤枉了知县。"

李勉说:"你有特别的见解,此案一定要请你查明真相。"

袁滋说:"好啊。"

于是袁滋将此案的资料证物调到凤翔府,观察瓮中共有二百五十多个土块,就在市场店铺间搜集同样体积的金子,但才找足一多半,就已经重达三百斤了,讯问当时挑担子的人,是两个农夫用竹担抬到县府的,计算金子的全部重量,不是两个人所能抬得动的,表示在路上的时候,金子就已经被换成土块了,至此案情大白,知县被判无罪,洗清冤屈。

教子建议:敏锐的洞察力加上丰富的物理知识,在办案时,这会成为制胜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