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会产生自卑感?你也许能列举出多种多样的理由来,但是从心理因素来分析,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害怕失败"和"缺乏信心"这两条主要原因。当然也有因为生理上的某种缺陷而引起自卑感的。
有些人经受不了过多的失败,当大大小小失败累积起来后,便会形成这些人的自卑感。特别是对于那些神经类型比较脆弱的人说来,如果屡次遭受哪怕是很轻微的失败,也会使他在心理上觉得事事不如别人,"自惭形秽",逐渐地丧失信心,甚至悲观失望,不敢勇于进取。因此,失败的经验是形成自卑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对待失败,我们首先应该弄明确,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上,不可能永远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和失败几乎是必然要发生的。有了这样的认识后,就不会在感情上产生很大波动。英国著名教授汤姆逊,一生发表过六百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获得70多种发明专利,被世界上250多所学校或团体授予荣誉称号。他在祝贺他执教五十周年的大会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两个字最能代表我坚持奋斗五十年,致力于科学发展的艰辛工作特点,那就是‘失败’二字。"显然,汤姆逊教授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正是由于在五十年向科学进军中不断地战胜了"失败"。他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革命老人徐特立1956年对湖南第一师范学生讲话时讲道:"青年们不但应该经常锻炼身体,增进健康,还必须抱革命的乐观主义,不把烦闷困累自己。几十年来,我在工作和事业中不知遭遇多少挫折、打击和失败,但我有一种长处,就是不论在什么恶劣的情况下面,从来不发愁,不着急,不唉声叹气。我是这样想的:失败是一种损失,失败后又来一个发愁,着急,不是再加上一层损失吗?这未免太不合算了!我不干这种傻事!一个人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唯一的办法就是爬起来再走。象小孩们摔了跤就滚地、哭脸,有什么用呢!事情失败了,就只有再干。真有决心毅力的人,失败每每真是成功之母,愁什么!急什么!"敬爱的徐老说得多么好,多么中肯啊我们需要树立这样的信念:在学习上,有几次考试失败,成绩不佳,并不足以说明自己的智力就不如别人,因为影响考试成绩的主客观因素是很多的。在工作上,一时不顺手,没有取得主观愿望上的好成就,也不必因此而畏首畏尾或者怨天尤人,可以振作精神,总结经验,再接再厉,重新做起。在生活上,爱情方面的失意或挫折,也不必因此而失魂落魄、长吁短叹,胆怯怕羞等等。简而言之,不论是在哪一方面遭到失败,都需要打掉自卑感。
青年人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在失败时往往找不到恰当合适的办法去排除自卑感,因而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更加经受不住挫折、困难和失败的打击。成年人由于涉世较久、阅历较深,也就更达观开朗些,他们可以用豁达的态度把失败与"不幸"的苦酒冲淡,借助丰富的生活经验,给予心理上以有力的支撑,泰然处之。我以为这种"磨练"(有些人把它讥讽为"厚脸皮"),在心理治疗上还是有效应的。
在过去那些"左"的运动连绵不绝的年代里,一些久经锻炼与考验的老同志,在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批斗后,照样工作、学习和生活(他们往往被人们误解地讥讽为"老运动员")。他们并没有因为强加给他们的种种莫须有罪名,而受挫,而气馁,而产生自卑感。他们把个人得失看得十分淡薄,因而心情坦荡,保持稳定的情绪,成为控制、主宰自己心理状态的楷模。西方心理学家是无法解释这种"超乎寻常"的对待失败的心理态度的。
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也是著名的学习心理学家桑戴克,曾经提出一条学习规律叫做"效果律",认为人之常情是:不愉快的失败会给人们以不愉快的情绪,使人们对于失败的事情不愿再度尝试。这条规律易为人们所接受,于是乎也就成为碌碌无为的弱者自我安慰的一种借口。但是,如若你要想取得超常非凡的成就,那就得打破所谓的"常规",反其道而行之,要锻炼自己用"愉快"的情绪去对待那些不愉快的失败,越是失败越是要去尝试,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你听过医学上"六○六"药发明经过的传闻吧!人们以讹传讹地误认为,是经过六百零六次的试验后,才发明创造成功的。其实,这是埃尔利希和他的同事一道,经过长期试验研究,于1907年发明的第六百零六号化合物,是青霉素未发明前的治疗梅毒和其他螺旋体疾病的特效药。不必管它究竟是不是经过六百零六次的试验才成功的,只就埃尔利希等人"长期试验研究"而论,也必然地是经历了失败→尝试→失败→尝试→失败……这样一个过程,最终才获得成功的。如果按照美国大心理学家桑戴克的观点:失败会给人们带来不愉快的情绪,因而人们对于失败的事情不愿再度尝试,那造福人群的"六0六"还能试制成功吗?同样的道理。越王勾践经过"卧薪尝胆"式的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吃尽苦中苦、不怕失败,打掉自卑感,最后得以报仇雪恨这段史实,也就不会发生了。
因此,我劝青年朋友们,要抹掉你们头脑里的"失败的记录",不要总是念念不忘过去的失败,不要担心失败、害怕失败,打掉你的自卑感,勇往直前上面说的是由于害怕失败而产生自卑感的种种情况,下面再说说由于缺乏信心产生自卑感的问题。
心理上的畏缩情绪,会使人们对所面临的挫折、困难和失败,感到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如果自己首先丧失信心,自认为已经走投无路,把事情看死,认定绝对不会再改变了,那你在心理上就解除了武装,不会战胜挫折、困难和失败,只有"束手待毙"。张海迪在1981年9月28日的日记中写道:"必须对生活先有信心,然后才能使生活永远继续下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生活实践生动地证实了,成功和自信是互为因果的。可是遗憾的是,人们常常是只看到成功可以增强自信的一面,却往往忽略了自信也可以促进成功的另一面。不少人由于思想上的惰性或懒汉懦夫心理作怪,因而对"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理解,往往误解为偶尔一两次的失败会成为再接再厉的"兴奋剂",但是如果屡遭失败,就会灰心失望,丧失了勇气。因此,我们要强调:百折不挠的意志才是成功的真正动力。
在生活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愈是成功,就常常愈是成功;而一个人愈是失败,就常常愈是失败。有些青年人认为;这是"运气"——总是成功的人交了"好运",而总是从失败走向失败的人交的是"坏运",是"倒霉"。这种理解缺乏心理学上的根据,是唯心的"宿命论"观点。很显然,有了信心你就会成功,成功了你就会更有信心;相反地,丧失信心你就容易失败,愈是失败,你就会更加没有信心。因此,我劝青年朋友,切勿把经常成功或屡遭失败的原因,归之于"好运"或"命苦"上去。
有一位喜爱美国文学的青年人,曾用沉痛的语调问我:"钟为谁鸣?"(《钟为谁鸣?》是美国著名现代作家海明威的一部杰作)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它就为你而鸣!"我对他讲,也想同样地对更多的青年朋友讲:如果你缺乏时代的大钟时刻在为你敲响,钟声正在指引和鼓舞着你前进的意识,那你便会充满被时代所遗弃的孤独感,很有可能碌碌无为地沉沦下去。
再说说"自惭形秽"的问题。
这是一句成语,"惭"是惭愧的意思;"形秽"是不体面的意思。整句成语的意思就是自己惭愧不如别人。引起"自惭形秽"这种不健康心理的最为明显的原因,就是有些人由于生理上有某种缺陷。例如,有些人由于看不见、听不到、做不到普通正常人能够看见、听到和做到的,就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或者是在面貌、身材、体型各方面有些缺陷或不足,就会感到"低人一等"。
生理上的缺陷,并不一定就必然地会导致心智上的缺陷,因为自卑感和自尊心往往是同一个"情意结"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换句话讲,自卑感和自尊心往往是同一个"情意结"的"两极"表现。就是说,有些自卑感来自自尊心,特别是那些强烈的自卑感往往是强烈的自尊心的反映。有些人自尊心很强,他们几乎绝对地不能忍受自觉不如别人,而这种自尊心常常是隐蔽的、潜在的自卑感的暴露。
这里所说的"情意结",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情意结",也可以简称为"情结",又可以叫做"观念复合体"。它在人们深藏的潜意识中,以某一种特定的情感活动为中心,缠集夹杂着另外一种心理活动。这种情意结不是一朝一夕或者短期内形成的,而是日久天长、由来已久,大多是从童年起就形成了。人们的许多挫折,往往会被深深地压抑在意识深层,几乎变成了不知不觉的无意识了。一般讲来,情意结伴随有痛苦、厌恶和惧怕的感觉,这种情意结常常是以不同的方式、不由自主地影响着人们当前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也经常会表现为神经质的自卑感等等。
从积极的方面讲,强烈的自卑感,往往会促使人们在其他一些方面有超常的发展,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代偿作用",通过补偿等适应方式来弥补人们的所短,从而发挥人们的所长。耳聋的贝多芬,成为划时代的"乐圣",就是一个最为有力的证明。因此,生理上有缺陷的青年人要打掉自卑感,把自卑感转化为自强不息的推动力量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有自卑感的人不一定就是水平很差。也有可能是对自己的要求水平偏高,因而产生自卑的劣等感。比如,我认识一位年轻的海员,他对数学很喜爱,并且发表过几篇很有水平的有关现代数学的学术论文,他把全部业余时间都用在钻研高等数学的解题上。但他有自卑感,认为自己的"天分"差,赶不上陈景润。我国有句古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智各有所长,不必相比,更不必产生"我不如彼"的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