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识人用人管人
5306700000021

第21章 善于用人:让员工做最大能耐的事(3)

一打,深知朱元璋为人的李善长察觉到皇上对他的猜忌,一连几天,李善长因患病没有上朝,于是就借机给朱元璋上了个奏章:一来对不能上朝议政表示谦意;二是提出致仕(退休),察看朱元璋对自己的态度。按惯例朱元璋应下旨慰问、挽留。但是,他来个顺手推舟,随即批准了李善长退休,毫不费力地把李善长赶出了相位。

二拉,创夺了李善长的相权,免去了对他的威胁。但不少人心中自骂朱元璋寡情毒辣。为笼络人心,安抚李善长,朱元璋把自己的女儿临安公主下嫁给李善长的儿子祺为妻,朱李两家又成了国戚。

清朝乾隆皇帝对知识分子实行的"胡萝卜加大棒"堪称空前绝后。乾隆在位期间,大兴文字狱,有案可查的竟有七十余次,远远超过他的先辈们。

乾隆这一手也够厉害的,只搞得文人仕士人人自危,几篇游戏文章、几句赏花吟月之词,也往往弄个莫须有的罪名,乾隆就是使用这样无情的棒子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但他并没忘了"送胡萝卜"的重要性,对知识分子采用怀柔政策。他规定见了大学士,皇族的老老少少们要行半路礼,称"老先生",如果这位大学士还兼着"师傅",就称之为"老师",自称"门生"或"晚生",同时一方面大搞正规的科举活动,不断网罗文人加入为朝廷服务的队伍;另一方面特开博学鸿词科,把那些自命遗老或高才、标榜、孤忠,或写些诗文发泄牢骚的文人,或不屑参加科举考试而隐居山林又有些威望的隐士,由地方官或巡游大臣推荐上来,皇帝直接面试。乾隆搞了3次,录用24人。录用者自己春风得意,自然感激皇恩浩荡;落榜的人也无面目自命遗老孤忠去讽刺朝政。乾隆对被自己亲自面试的录用者关心备至,比如:其中有个叫顾栋高的人,录用时,年岁就不小了,当时授予国子监之职;至年老辞官时,乾隆亲自书写了两首七言诗加以褒奖。后来,乾隆下江南,又亲赐御书,跃级封他为国子监的祭酒。

乾隆之所以如此做,全是出于维护他的皇权至上、族权至上、朝廷至上的目的,是要保持"大清"永不"变色"。谁要是在这方面稍有越轨,红脸马上转换成白脸,满脸堆笑换为杀气腾腾。管你是有意无意、或是或非,都立即被逮捕人狱,轻者"重谴"、"革职",重者"立斩"、"立绞",甚至处死后而"弃市"、"寸磔",已死的也得开棺戮尸,连朋友、族人也统统跟着倒霉。

当领导的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恩威并施,拉打结合要有一个适当的度,"恩"重将会使人才产生骄傲的情绪,反使人才偏离群众。"打"重了可能会使人才产生自卑感或逆反心理反而会为企业埋下一个隐患。所以恩威并施,拉打结合时,要保持领导者头脑的清醒。

10、知人善用,洞察先机

"百智之首,知人为上;百谋之尊,知时为先;预知成败,功业可立。"这是成功乃至成大事者的必要条件。

所谓知人,就是善于了解人,有知人之明;所谓知时,就是善于洞察世事,能够掌握作出决断的条件;所谓知成败,就是能够根据上述两个方面,对军事、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作出预测,并同时为取得最好结果而积极准备。

《孙子兵法》里有这样-段著名的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这可谓是古往今来战争经验的总结。

"知彼"的情形十分复杂,包括对对方的将帅、士气、作战能力、所处形势等所有的方面的综合了解。如果说"知彼"难的话,"知己"就更难,所谓"当局者迷",人们往往很难对自己做出客观的了解和评价。如果既能客观地评价自我又能全面地了解对手,那么就会无往而不胜了。

但在"知彼"的诸多方面中,了解彼方主帅的性格、谋略、为人、心态、志向等因素恐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首要的。只要能吃透对手,对他的意图了解于胸,那主动权也就牢牢地把握了。哪怕己方不如对方,只要能把握住对方,也不至于大败,这就是所谓的"惹不起,躲得起"。

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著名的政治家,他们往往有如神算,似乎上知千年,实际上,他们也是平凡普通的,只不过善于根据社会形势、人事去分析得失成败以及各种力量的对比发展罢了。所以,高瞻远瞩就成了统治者必不可少的素质,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中国在政治预测方面的智慧是相当发达的。但具体的世事变化之后,总有一定的发展规律,把握了规律就能有正确的预测。总起来看,不外乎从社会发展、形势变迁、人事转化三个方面人手。

在《三国志》中有一篇著名的"隆中对",是诸葛亮在隆中回答刘备有关天下大势的咨询。在这席冠绝千古的谈话中,诸葛亮未出隆中就主张三分天下,而其后的形势也正是根据他的预测发展的,诸葛亮可谓是一位"国际形势预言家"了。但细看这篇"隆中对",就可看出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论断、局势的把握,不是靠能掐会算给看出来的,而是完全依据于对现实形势、人事准备的全面了解和细致周密的分析而作出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一旦出了隆中,就尽心尽力地辅佐刘备,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靠了他的努力,刘备才得以与曹操、孙权抗衡而三分天下有其一。看来,要想做一个政治预测家,不能以隔岸观火的悠闲态度来对待世事,只有参与和投入其中,才往往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与正确的预测。在这个意义上讲,他就不仅是政治预言家,还是政治活动家了。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也可谓有知人之明,亦有政治家的才干。他在派大将钟会和邓艾伐取蜀国时,做了一番细致独到的分析,可谓把钟会和邓艾紧紧地捏在手心里,不论二人反与不反,都逃脱不了司马昭的控制。

当初,司马文王(司马昭)想派遣钟会征伐蜀国,下属邵梯求见文王说:"臣认为钟会的才能不足以担当统帅十万大军征伐蜀国的任务,否则只怕会有不测,请您再考虑考虑别的人选。"文王笑着说:"我难道还不懂得这个道理吗?蜀国给天下兴起灾难,使黎民不得安宁,我现在讨伐他,胜利如在指掌之中,而众人都说蜀不可以征伐,人如何犹豫胆怯,智慧和勇气就会丧失干净,智慧和勇气都没有了,即使他勉强去了,估计也打不了什么胜仗而只会大败而归。只有钟会与我们主意相同,现在派钟会伐蜀国,一定可以灭亡蜀国,灭蜀之后,即使发生了你所顾虑的事情,他又能做什么呢?凡败军之将不可以同他谈论勇气,亡国的大夫不可以与他谋划保存国家,因为他们心胆都已吓破了。倘若西蜀被攻破,残留下来的人震惊恐惧,就不足以与他们图谋起事了;中原的将士各自思乡心切,就不肯与他同心了,倘若作乱,只会自取灭族之祸罢了。所以你不必对这件事感到担忧,只是不要把我的这些话再告诉别人了。"

等到钟会禀告邓艾有反叛的迹象,文王统兵将往西行,邵悌又说:"钟会所统领的军队超过邓艾五六倍,只要命令钟会逮捕邓艾就可以了,不值得你亲自领兵去。"文王说:"你忘记了你前一阵子说的话吗?怎么又说可以不必我亲自去呢?虽然如此,这些话也还是不可分开。我自己应当以信义对待他人,但他人也不应当辜负我,我怎能首先对人家产生疑心呢?近些日子中护军贾充曾向我说:"是否有些怀疑钟会?"我回答说:"如果我派遣你去,难道又可怀疑你吗?"我一到长安,事情就会自行结束了。"司马昭的军队到长安时,钟会果然像司马昭所预料的那样,已经死去了。

司马昭深知二人必反,但又派二人前去,这是用其勇。的确,如果不是邓艾出奇兵从阴平小路偷袭成都,蜀国还不知道何时才能攻破。正是由于邓艾和钟会两人的内外夹攻,蜀国才破于一旦。但二人皆有反心,必然相互牵制,所以,钟会先是逮捕了邓艾,宣布反叛,然后又被部将所杀,邓艾亦被乱兵所杀。二人取了成都,却又拱手送给了司马昭。即使钟会在蜀地反叛成功,司马昭也不怕,因为他早已断定,蜀地人心不可用,钟会成不了大事。况且司马昭听到钟会报告邓艾反叛的消息,即起大兵西去,众将不解,其实司马昭用意不在对付邓艾,而在对付钟会。可以说,司马昭实在是计出万全了。

人们常说:"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这句话与我们俗语中的"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意思相近,即人们为达到一定的远期目标,有时候需要放弃-点眼前的利益。

春秋时期的秦晋关系也很有意思。今天还有一句话,叫做"永绪秦晋之好",实际上,秦晋两国总是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时大打出手,弄得亲戚成了仇家。

晋国曾经一度动荡不安,国君屡有变动,持续了将近20年直到重耳成为国君才安定下采。晋公子夷吾在秦国,想借助秦国的力量回晋国即位,于是发生了下面-段故事:

晋国人岭芮说:"别人把国家都占去了,我们爱惜什么钱财?回国后能得到民心,贿赂些土地又有什么?"夷吾听从了。

齐田的隰朋率军队会合秦国送夷吾回晋国即位,夷吾就是晋惠公。秦穆公对淙芮说:"公子依靠的是什么力量?"答道:"下臣听说逃亡的人没有党羽,有党羽就一定有仇家。夷吾小时候不喜欢玩闹,能够斗争但很有限度,长大后这个脾性也未改。至于其他方面我就不是很了解了。"穆公又问秦国大夫公孙枝说:"夷吾的位子能够稳固吗?"公孙枝回答;"下臣听说只有合乎准则才能安定国家。《诗经》上说:"无知无识,适应自然规律。"这说的是文王。又说:"不弄虚做假,不残害人民,就很少有不合乎典范的。"不爱玩闹也不爱争斗,个性自然是少猜忌也不争强好胜。现在他的话里边充满猜忌和好胜,要安定国家,恐怕很难呀。"秦伯说:"猜忌多则怨恨多,又怎么能成功?正好可以为我所利用。"

穆公是一位很有头脑的国君,他不立好的,反立一个坏的,其目的就是利用坏国君搞垮晋国。夷吾回国果然是弄得天下大乱,同秦国发生了以下的战争:

鲁德公十四年(公元646年)冬,秦国发生饥荒,向晋国请求粮食援助,晋国不给。晋大夫庆郑说:"前年晋国灾荒,秦国救济了我们大量的粮食和钱财。现在我们不去救援他们,就应该算是幸灾乐祸,忘恩负义。我们忘恩负义,就会失去亲附的人;幸灾乐祸,是没有仁义;爱惜财利是不祥;激怒邻邦是不讲义气。这四种德都失掉了,凭什么保卫国家?"晋大夫虢射也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八字进谏。庆郑说:"背弃信用,背叛邻邦,谁来周济患难?不讲信用,祸患必至;失去后援,必定失败。这一定会应验的。"虢射说:"即使支援秦国也不会减轻对我们的抱怨,反而会助长敌人的力量,不如不给。"庆郑曰:"忘恩负义,幸灾乐祸,是百姓所唾弃的。亲近的人还会因此结仇,何况冤家敌国呢?"晋惠公听后依然不予理睬,仍是一意孤行。庆郑退出公室,说:"国君肯定会为此后悔的。"

当初秦国送晋惠公回国即位的时候,秦穆公把贾君托附给他,并且叮嘱:"让众公子都回国吧。"晋惠公曾答应送给中大夫器物,不久也违背了诺言。他曾向秦穆公许诺送给秦国黄河以外的五座城邑,东到虢略城,南及华山,还有黄河之内的解梁城,也没有兑现。晋国闹饥荒,秦国向晋国输送了粮食;秦国赶上饥荒,晋国却不伸出救援之手。秦穆公考虑到晋惠公做了这么多的不义之事,认为时机已到,决定大举讨伐晋国。

九月,晋惠公迎击秦国军队,先派出韩简观察敌情。韩简回来报告说:"敌军人数虽少,然而斗志昂扬,我军恐怕抵挡不了啊。"惠公问:"什么原因?"简单回答:"国君您当初逃离晋国是得助于秦国,回晋即位也是由于秦国的宠信,闹饥荒时吃的是秦国粮食,秦国三次有恩于我国却不思图报,所以才起兵来攻打我们。现在我们又迎击他们,我军松懈,秦军振奋,斗志差一倍都不止啊。"

十四日,秦、晋两军战于韩原。此一役,秦国虏获晋惠公而回师。

其实此次秦晋之战秦穆公已是胜券在握了。秦穆公早就做好了打算,这不仅仅是单纯的预测,而且一步步地实行了自己的方案。秦穆公从对晋惠公夷吾的性格分析人手,再经过几次外交攻势,已经完全占据了主动的地位,更何况秦国的军队并不比晋国弱,一战而俘获晋惠公,就不是意料之外的事了。

司马昭平钟会邓艾之叛和秦穆公捕获晋惠公,这两个例子,均是把政治预测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通过努力来实施自己的预测,最终达到预测的结局。这是一种主动性极强的预测,能够进行这种预测的人,一般来说都能取得成功。

在企业发展中,对未来经济的走向和市场的变化,也要做一些科学预测,才不会对企业的重大决策出错,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