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5297000000028

第28章 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2)

“土木之变”时,明代宗朱祁钰受命于危难之际,登临大位,然而皇太后孙氏同时懿旨进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濬为皇太子。也就是说,拥立朱祁钰为帝,是在国难当头时的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按照明代皇位继承的程序,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濬才是合法的第一人选。如此,则在明代宗朱祁钰之前,只有明成祖朱棣是通过战争取得皇位的,其他都是按照嫡长子制度传递的。当时孙太后及文武百官之所以拥立朱祁钰为帝,主要是从国家安危的角度考虑的,正如于谦所言“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同时册立明英宗朱祁镇长子而非明代宗朱祁钰长子为皇太子,又保证了皇位正常的继承顺序。然而,这种做法却为明代宗朱祁钰易立太子和随后的复储风波埋下了伏笔。

太子朱见濬为太后孙氏所立,年纪尚幼又没有什么过错,明代宗朱祁钰想要废掉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次,明代宗朱祁钰对司礼监太监金英说:“七月初二日,是东宫的生日。”金英马上对答:“东宫生日是十一月初二日。”七月初二日是明代宗朱祁钰长子朱见济的生日,十一月初二日是太子朱见濬的生日,明代宗朱祁钰借此从侧面试探周围人的意见。金英在内廷的地位很高,他的回答暗示不同意易储,这也代表大部分人的态度。事实上,不但孙太后那里不会同意,就是明代宗朱祁钰的皇后汪氏也反对易立太子。

太监王诚、舒良为明代宗朱祁钰献计,建议笼络朝臣,使他们转变态度。明代宗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正月,明代宗朱祁钰加王文、杨善太子太保衔。四月,赐给内阁大学士每人黄金50两、白银100两。至此,明代宗朱祁钰易储之意为众所知,部分朝官的态度也有所转变。正在这时,黄竑(hong)进呈的“永固国本事”疏为明代宗朱祁钰易立太子提供了契机。黄竑,广西浔州守备都指挥,图谋广西思明府知府的位置,袭杀知府一家。事发,被捕入狱。黄竑为求解脱,派千户袁洪到北京活动。袁洪听说明代宗朱祁钰欲易太子,觉得机会难得,遂以黄竑的名义上疏请易东宫。明代宗朱祁钰见疏大喜过望,不禁感慨“万里之外乃有此忠臣”,将黄竑等人释放,晋升都督,并将疏文交朝臣讨论。文武大臣犹豫不决,但无人敢反对,最后知事已至此,王文等人先后署名同意。四月二十四日,明代宗朱祁钰命王直等18位大臣兼支双俸。五月初二日,册立朱见济为皇太子,改朱见濬为沂(yi)王,同时废反对易储的汪皇后,册立朱见济母皇妃杭氏为皇后。

一切似乎都在按照明代宗朱祁钰设计的路线发展,然而,明代宗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十一月却发生了意外。当月,皇太子朱见济因病夭折,史称“怀献太子”,而明代宗朱祁钰尚无他子可立,这样皇储问题又被提了出来。皇储事关重大,不仅关系到皇权的传承,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历史上不乏因皇权更迭而产生的血雨腥风。

其实明代宗朱祁钰更易太子,朝臣就不是非常赞同,只是慑于皇帝的威严没有敢公开反对。怀献太子刚死,大臣们私下就有复立原太子朱见濬的主张。这些流言传到明代宗朱祁钰耳中,他非常不高兴,怀疑是孙太后和南宫英宗在背后支持。明代宗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五月,御史钟同上疏论时政,提及请求复立太子事。没过几天,礼部郎中章纶也上疏请复沂王为太子,言词更加激烈。章纶指责明代宗朱祁钰皇位得于明英宗朱祁镇却对明英宗朱祁镇十分冷落,在元旦等节日应该带领百官朝谒明英宗朱祁镇;原太子朱见濬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怀献太子夭折是上天的警告,天命难违,应当复立太子。

明代宗朱祁钰见到这份奏章非常恼怒。当时天色已晚,宫门紧闭,明代宗朱祁钰命人从门缝中传旨,立即抓捕钟同、章纶。锦衣卫的校尉使用各种酷刑,逼他们说出谁是幕后主使,是如何交通南宫的。二人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但拒绝承认有人主使。七月,南京太常寺少卿廖庄上疏请求善待朱见濬,以备将来明代宗朱祁钰无嗣时沂王即位,不报。次年八月,廖庄因母丧赴京师,在东角门朝见皇帝。明代宗朱祁钰记起了他一年前的奏疏,十分生气,当即廷杖八十。有人提醒是钟同、章纶首先提起复储的,明代宗朱祁钰命人将狱中的二人各杖一百,结果钟同死在了狱中,时年32岁。章纶虽然幸免于难,但被关在锦衣卫狱中,直到明英宗朱祁钰复辟才被放出来。

从明代宗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五月到景泰六年(公地1455年)八月,皇储问题在明廷闹得沸沸扬扬,掀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自始至终,明代宗朱祁钰就没有复立明英宗朱祁镇太子的想法,甚至以杖杀大臣的手段来钳制人言。但是,明代宗朱祁钰没有做得更绝。历史上为了争夺皇位而对骨肉兄弟痛下毒手的皇帝史不绝书。

明代宗朱祁钰虽然也想保住皇位,但并不忍心对自己的兄弟和侄子斩尽杀绝。明代宗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七月,刑科给事中徐正上疏请求将沂王迁到他受封的地方,以绝人望,同时还要加强对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镇的看管。明代宗朱祁钰非常惊愕,将徐正贬为云南临安卫经历,后来又以小事将其谪铁岭卫充军。只要竞争者在世一天,危险就存在一天,这是物理;不忍心残杀兄弟,这是人情。明代宗朱祁钰想兼顾物理与人情,然而这两者对于皇室中人来说,似乎并不那么容易兼顾。事情的发展正如徐正所预料的那样,明英宗朱祁镇人望不绝,得以寻机复辟,而明代宗朱祁钰的下场就没有那么美妙了。

到了明代宗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得了重病,立储的问题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众大臣的意见不统一,有的主张复立沂王朱见深,有的主张立襄王。这时,内宫传来明代宗朱祁钰病体好转的消息,于是众大臣准备第二天上朝时与皇帝商议。明代宗朱祁钰由于大病初愈,第二天早上起床后不久就又睡着了。群臣没有等到皇帝,于是相约明天早朝再来,谁知就在这天夜里,爆发了著名的“夺门之变”(也称“南宫复辟”),明英宗朱祁镇复辟。

第二天,明代宗朱祁钰被废为亲王,软禁于西山,一个月后去世(虽然正史不说,但谁都知道景泰皇帝朱祁钰是被明英宗朱祁镇害死的,就连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明宪宗都承认,只是碍于情面没有直说)。明代宗朱祁钰生前为自己修建的皇陵寿陵,也被明英宗朱祁镇下令拆毁。这就是明代宗朱祁钰没有自己的皇陵的原因。朱祁钰在明宪法规定宗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才恢复帝号,被追谥为景帝,庙号代宗。

千秋功过

临危受命,迎还英宗

明代宗朱祁钰继承皇位后,重用忠臣于谦,将之由兵部侍郎升为兵部尚书,并对明朝政治、军事进行了一些改革,以防御瓦剌军队的侵犯。在也先率领瓦剌精锐骑兵浩浩荡荡杀奔北京后,由于于谦战前准备非常充分,北京军民空前团结,领兵将帅作战勇猛,终于在北京城外给也先军队以沉重打击,顺利地解除了对北京的军事威胁,迫使也先不得不退回草原。危急一时的大明政权终于在这一战之后稳定了下来。

明代宗朱祁钰在位期间,许多被太监王振排挤的忠志之士重归庙堂,吏制为之一新,因而这一时期与明英宗朱祁镇执政时期相比,政治上较为清明。但是,朱祁钰在处理自己兄长、太上皇朱祁镇的问题上,尤其是在更换太子的问题上犯了重大的错误。

明代宗朱祁钰在坐稳帝位之后,就不愿迎接太上皇朱祁镇回京,害怕会影响自己的地位,并因此与朝臣发生了一些冲突。这时又是兵部尚书于谦站了出来,他向明代宗朱祁钰保证,“天位已定,宁复有他”。意思是说朱祁镇归来不会影响明代宗朱祁钰的位子,希望能遣使去迎接。最终,明代宗朱祁钰被说服,但他只是派出使者打探消息,并没有提出迎接。谁知派去的使臣杨善随机应变,竟真的将明英宗朱祁镇迎回。生米煮成熟饭,明代宗朱祁钰也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