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细节全书
5296500000031

第31章 成功激励需要因人而异(1)

我们已经阅读了很多有关领导的理论,其实作为“激励”的话题来说,针对每一个人做出的不同的激励方式才是最有效的领导艺术。

教导下属做好自我认识

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庙上刻着惟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千百年来,这句话一直是世人所推崇的最伟大的建议之一。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当一个人认识自己之后,他才能客观地评价和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他才能知道自己行为上的不足之处以及情感上的缺陷,也才能有针对性地寻找一些方法来克服这些不足——取人之长,避己之短。认识自己,使自己能够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使自己不断成长。

对于领导者来说必须学会认识自己,同时还要教会员工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和能力。领导者和员工都必须充分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不足,这样才能够在工作中正确地评估自己所掌握的资源。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头鹿来到池塘边喝水。它对着水中自己的影子,欣赏它那对美丽的角,当它看到那四条纤细的腿时却不禁皱了眉头。鹿正在池塘边望影自怜的时候,有一头狮子偷偷地来到池塘边,伏下身子就要向它猛扑过来。鹿撒腿就跑,它用最快的速度,加上前面平坦开阔,轻易地就和狮子拉开了一段长长的距离。但是进入林中之后,它头上的角被树枝挂住了,于是狮子迅速赶上来逮住了它。临死前,鹿后悔地说:“我真是瞎了眼了!我小看了能救我脱险的腿,却去赞扬那让我送命的角。”

其实,在领导中,很多人都将自己的不足当成了能力,从而贻笑大方。

为员工描绘正确的蓝图

有一个人死后升入天堂,圣彼得在天堂的门口迎接他,并带他到处参观。走到天堂的车房,那人看见停泊着的车辆中,有很多架日本制造的小房车,而只有寥寥可数的几部劳斯莱斯大房车。这位天堂最新的公民有点奇怪,为什么只有这几部名贵汽车。圣彼得摊开双手无可奈何地说:“我们也没有办法,下面的人祈祷的时候,绝大多数要求天主赐给他们日本房车,只有很少数的人敢要求拥有劳斯莱斯,所以也就只有很少的人拥有劳斯莱斯了。”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说大部分人都小视自己的能力,自限本身的发展,有小小的成就马上抓紧它,以为自己已经到达巅峰状态,于是不肯再冒险,坚决不再向上爬,结果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潜能,错过了无数向前推进的机会。

领导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也要发挥领导队伍成员的才能。要发挥潜能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拥有潜能,然后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做到人尽其才。人的能力就如一座冰山,已经发挥出来的部分是浮出水面上的那部分,还没有发挥出来的部分是隐藏在水下面的部分。正如台湾“塑料大王”王永庆说:“人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赋予一个人没有挑战的工作,就是害他,他的一生就完了。”

对于领导者来说,要通过不断地强化领导队伍成员的责任感,让他们愿意为学习和工作上创造的成果负责任。在激发员工潜能的过程中,领导者要注意推动员工评估自己的强弱项,对自己个人成长做出百分之百的承诺及肯定,同时也需要让员工认清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描绘一个宏图远景,其中包括他们的价值、原则及目标,将之运用于实际工作当中。

将知识学习进行到底

现代社会,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将是知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资本或者自然资源。企业的知识将成为和人力、资金等并列的资源,并且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对于领导者来说,知识同样重要,如何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和以多快的速度获取新知识已成为领导者对领导队伍进行领导的关键。

知识领导是企业的集体对知识的掌握,然后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去,以实现企业最大产出的过程。知识领导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对众多领导者提出的必然要求:

首先,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结构。作为现代的企业领导者,在变化日益加快的市场环境中,如果没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就等于没有应变能力,就必然会在经营中遭受挫折,甚至惨败。

其次,领导者必须有学习知识的能力。领导者应该有能力从部门外部和内部搜索对领导的现在和未来发展有用的各种知识,这是一个领导者必备的能力。

最后,领导者必须有利用外界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人不一定是知识的拥有者,这是知识领导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刘备在天文、地理上每一样都不如诸葛亮,但刘备有领导的才能,有王者风范,结果使得诸葛亮为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领导者进行知识领导还应该有利用外界知识的能力。既要学会利用企业内部的知识,同时也应该学会借助外脑。如何利用外界知识也就成了一种学习的能力。因此,对于领导者来说,拥有知识是必须的,拥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也是必须的,但同时也应该学习如何寻找知识和利用他人的知识来为自己服务。

记住: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曾经有位领导者十分优秀,企业办得相当红火,有人向他取经。他说他所有的成功经验都体现在两个故事上: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河伯的故事: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得洋洋得意。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有一天,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根本就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河伯不禁慨叹道:“我最看不起那种道理懂得多一点,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的人。没有想到,我居然就是这样的人。”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井底之蛙的故事: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的地方多宽敞、多舒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海龟听了青蛙的话,还真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它连忙后退了两步,向青蛙解释道:“我住的地方叫大海。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止千丈。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一点都没有涨;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旱,海里的水也一点没有减,住在那样的大地方,才叫宽敞呢!”井蛙无话可说。

听者觉得没有任何新意,这位优秀的领导者告诉他说:“领导企业本身就是没有多少新意的事情,所有的工作都是在维持一种秩序。但是有一点你必须牢牢记住,这就是你和你的员工任何时刻都不能自满,因为一旦你或者你的员工自满了,你的企业经营将难以维系。河伯的故事让我明白自己是多么渺小,井底之蛙的故事让我明白世界该有多大。有了这两个故事,我自然能够督促自己和员工一起努力,企业经营自然能够成功。”

不要自满于一鳞半爪的东西

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个人:

他出身贫寒,却靠自学成为了当时最有学问的人。

他一生没有任何著作,可是他的思想却流传了下来,而且影响深远。

他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对生活不太讲究,只是专心地做他的学问。

他倡导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在伦理道德研究方面建树颇多。

他教学有方,从来不教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反问或者反驳的形式,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思考。

他主张专家治国论,主张由训练有素、有知识、有才干的人来治理国家。

他不畏强权,反对专制,坚决不违背自己的信仰。

他最后是被民主判决处死的,但不是因为他的思想太落后太保守,而是因为他的思想太先进,对社会教化意义太大,民众无法理解。

最难能可贵的是: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女祭司传下神谕说,他是最有智慧的人,但他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一无所知。

这个人就是苏格拉底。他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可是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无所知的。对于领导者来说,这个故事的教化意义很大。领导者不管已经拥有了多少知识和智慧都千万不要自满。经营企业和领导员工是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领导者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不要自满于自己所知道的一鳞半爪。

不要让飞翔的翅膀系上黄金

领导者处在逆境往往能够奋起,进而创造奇迹。而一旦处于顺境,情况就大大不同了。

唐代诗人杜荀鹤的《泾流》诗中写道:“泾流石险人竞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思是说人们在行船时,如果有湍急的流水,险隐的暗礁,掌舵人总会小心翼翼,英勇顽强地与困难作斗争,因此越是艰险,越会谨慎,越会无所畏惧。然而一旦到了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们往往忘却了艰难险阻,满以为“那么危险的地方都能过去,这个地方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结果船常常被暗礁撞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