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细节全书
5296500000013

第13章 杰出领导需要高超的人际交往能力(2)

人生在世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于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和欲望,为了实现人生目标,人与人之间会展开激烈的竞争,而人是社会的人,为了生存与繁衍,每个人都需要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协同完成改造自然、实现价值的愿望。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不表现为竞争与协同的关系。只是有的地方更为明显,有的地方有点隐蔽罢了。而同级之间的关系也许正是竞争与协同的典范,同一级别领导者,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我一定要干得比他们强,这样我才有提升的希望,我一定要干得最漂亮,以证明我的出色,这也许是最积极的竞争者的姿态了。即使是最弱的,也会这样想:“千万不能干得比他们差,要不然饭碗就没了”。这就是同级之间的竞争。而同级之间的协同似乎与竞争同等重要,我干好了,他没干好,作为一个集体,我也遭殃,我们一定要配合好。当然也有的人会通过损害同级来达到自己往上爬的目的,这种做法既不可取也不道德,不是处理同级领导关系的可取之道。要处理好同级领导之间的关系,需要领导者放开眼界,认清形势,顾全大局,不要做井底之蛙。要想到,同级与自身之间的竞争是磨砺自身的一个良好的环境,山外青山楼外楼,在这里与同级领导之间进行充分的竞争不断地取长补短,是为了明天与另外的部门更有效地适应。而同级领导者之间的协同又是培养自己配合能力的机会,要善于取己所长、补人所短或取人所长、补己所短。共同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转,这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条重要途径。当然,要善于在同级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但也要善于与其他人员的配合,这样才可能避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遗憾,惟有如此,自己的梦想才能实现。

2.增进与同级的感情

感情是人际关系的“协调器”,同级之间的关系应当融洽,互无“心理防线”,这样自己在工作时也顺当,而且心情愉快。由于自己工作的好坏与同级无直接的利害关系,因而在寻求同级领导的配合或帮助时,你和他之间的“感情”则是他是否乐于帮忙的最重要的砝码,如果你和他感情弥笃,那么问题会迎刃而解,反之,不知道要费多少口舌,所以有经验的领导者总把加强与同级领导的感情放在处理同级关系的首位。

首先要善于主动与同级沟通,需要一个主动者,首先敞开心扉,疏通情感交流的渠道。若此,对方也会逐步开启“心理门户”。这样“一来一往”感情自然会增进。同级之间,相逢开口笑,有助于解决某些分歧与矛盾。鲁迅说得好:“相逢一笑泯恩仇”。

现实生活中,同级之间难免有些分歧与纠葛,但常常都在一笑中了之。这说明笑是一种奇妙的语言,它既能表达敬意,也能表达歉意,还能表达谅解、宽恕等心情。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同级之间难免有分歧,有磕碰,不要表现愤怒,愤怒的情绪常常激起冲动,使同级之间关系僵化,有时甚至导致不可收拾的结果。

每个人都要学会制怒,因为只有这层关系有可能产生“愤怒”,对自己的下级没有必要,对上级不敢。要善于制怒,孙子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特别是当有人别有用心搞自己的小动作时更是如此。同级之间的批评也很重要,但要使这种批评真正得到良好效果并不容易,这里要讲批评的艺术,批评前首先要自问,我批评的是哪件事?是否有“千年谷子万年糠一齐抖”的嫌疑?对方有可能接受我的批评而改正吗?我期望对方改善到什么程度?我选择什么样的时机、方式和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能否对批评的意见负责任?对方有无可能曲解我的意图。

问完这些问题还要注意:

要定准批评的目标;

评语要尽可能明确;

用“我想”、“我觉得”来讲,不要用责备或傲慢的语气;

务使对方明白你所批评的原因;

不要在言语中流露出你心中的不高兴;

善于体谅对方的处境与感情;

一旦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应立即表示赞许和祝贺;

要注意对方的竞争心理和妒忌心理,勿使对方感到你是“拆他台”或“与他争风”;

善于融批评于闲谈、娱乐之中,讲究艺术的批评才能获得良好效果,当对方幡然悔悟时,他就会反过来感激你,这样增进感情的目的就达到了。

注意公共关系的建立

对一个组织来说,它总是随时随地与外界进行接触与交流。组织有纵向的领导上级与被领导下级关系,但也有横向的网状的公共关系。组织公共关系对象一般与组织没有隶属关系,但有利益关联。

一个活跃的组织,就像一个八面玲珑的人一样,在运行起来会左右逢源。为什么一些企业单位要与政府、新闻媒介、消费者搞好关系,道理就在这里。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公共关系策略,组织领导者要根据组织的发展方向选择公共关系的重点,但又要兼顾全面。

1.新闻单位

大众了解信息的窗口就是各种新闻媒体,关于组织的新闻宣传是否对你有利,对组织的发展甚至将来的生存具有重大影响。

2.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是国家方针、政策的最终执行者,同时影响国家方针的制定。与政府部门的广泛联系则可以掌握政策变化的新动向,便于灵活改变组织策略。

3.大众

任何组织,它的设立与运作不可能独立于大众而孤立起来,如果它存在,它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为大众提供服务,领导者在处理与大众的关系时必须处理好众口难调的矛盾。寻找一种使大多数人都能接受而对组织又有利的组织策略。

4.其他类似组织

这些组织的存在对本组织的发展构成挑战,这是显而易见的,故所有类似组织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是竞争关系。但是一个有眼光的领导决不会忽略由于组织的相似性而生成的可以借鉴的东西,这些东西一般可直接拿来使用,而不存在适合于它不适合于我的情况。如果有可能或者有必要的话,应该与同类组织之间加强联合,产生规模效应,如果不可能,也要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

至于不同的组织在处理公共关系时候的具体策略,领导者要根据组织特点的需要制定,但最基本的公共关系轻视不得。

作为领导者要有团结能力

领导首先是一个团队的领导。团体与个体有内在联系,团体是若干个体的有机组合,团体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个体生存和发展;个体是团体的组成要素,个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对团体的效能发挥的好坏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个体的领导是对团体领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具体来说,对团体的领导艺术和对个体的领导艺术又有所区别。领导活动的重要一环是充分发挥团体的效能,以实现预定的团体目标。

为了认识如何发挥团体的效能,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个人与团体的关系。人们在生活中,总会和各种团体、组织和单位发生联系。对这些团体、组织和单位,可以按照它们和各人关系的密切程度分为“我群”和“他群”,从而产生我群感和他群感的概念。例如,人们在看体育比赛时,总是喜欢看有自己单位参加的比赛,并且会对本队的胜利和失败发生强烈的关注,这就是强烈的“我群感”在起作用;而对其他外单位之间的比赛则不感兴趣,这是“他群感”在起作用。

人们对某个团体产生“我群感”和“他群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如果某个团体和其成员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密切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能正确地表现出来,则这个团体对他有吸引力,使他感到某种程度的满足,于是他就会对这个团体产生“我群感”。

第二,这个团体与人们无密切关系。即当一个人不是这个团体的成员,并且和他没有密切联系时,这个人就不会对这个团体产生“我群感”。

第三,当某个团体与其成员之间不仅实际上存在着密切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也能正确地表现出来,还要看其成员是否实实在在地体会到。

因此,领导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采取各种措施来增强下级对所属团体的“我群感”,一个团队成员对其所在团队的“我群感”越强,那么他为这个团队认真工作的愿望就越强,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就越会得到更好地统一。作为领导者如何才能增强其成员的“我群感”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发挥主人翁地位和实际经济利益的吸引力

在企业里,工人是企业的主人,但这一点工人感觉并不明显,只有当他们认识到并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体会到了这一点,这个团体才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例如,当他们对企业的事情都有发言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并且企业效益好坏又直接影响他们的切身利益的时候,大家就会很自觉地对这个企业十分关心,这个企业也就会对大家有巨大的吸引力。

2.发挥团体目标的吸引力

任何一个团体在一定时期内都有其特定目标,如果这个目标是在大家参与下讨论确认的,并且对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那么,就会对人们具有吸引力。对目标理解得越深刻,讨论越充分,它的吸引力就越大。这种目标是使人们形成各种热点的基础,它的吸引力越强,人们对实现他的愿望就越强,吸引人们为之努力的功效就越持久。

3.发挥团体温暖的吸引力

每人都生活在团体之中,个人和团体融为一体,个人为团体做贡献,团体为个人创造机会和温暖。团体对个人的吸引力是由领导者充分发动群众共同来创造。因此,领导者必须做一系列的工作才能提高大家为团体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团体温暖的吸引力,领导者要以平等的态度待人,关心体贴群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成员之间要志同道合,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这样,人们生活在这个团体之中,就会感到心情舒畅、温暖如家,团体的事情就会对他们有吸引力,就很容易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和为之努力的对象。

4.培养良好的团体心理和投入感

所谓团体心理是指一个人认为他属于某个团体,这个团体能够支持他,使他不至于陷入孤立,并有利于他个人的发展。因此,团体心理是人的一种精神支持力量。培养良好的团体心理是从成员角度增强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方面。

增强团体成员对团体事业的投入感,是搞好团体工作的关键。所谓投入感是指人们对所从事的工作或进行的某项活动热爱和尽心尽力的程度。要增强团队成员对团体事业的投入感,具体做法可以是使他们看到事业的目标和成功的希望,培养其对这项事业长久的兴趣,增强团队的主动作用,使各成员之间互相鼓励、互相推动、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