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5293400000009

第9章 驰骋沙场(1)

一 屯兵新野县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河北的袁绍与曹操交兵于官渡,结果是袁绍大败。在官渡之战前,投奔在袁绍帐前的刘备,劝袁绍南接荆州刘表,得到袁绍的同意,因此,他趁机带兵南下,活动于汝南一带。袁绍失败后,曹操又派兵攻击刘备,刘备的处境很不妙。他为了生存与发展,便派了孙,麋竺去荆州先见刘表。刘表很敬重刘备,但是,又对他心存疑惧,所以,虽然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待之为上宾,却不让他去荆州,而让他屯兵新野。但是,历史的发展证明,正是屯兵新野,才使刘备得以积蓄力量,搜罗人才,逐步走上了发展壮大的道路。关羽追随刘备,不离左右,他生命的辉煌时刻,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汉献帝建安六年(201年),刘备带领关羽、张飞来到新野县,他们在这里一直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有七年之久。

刘备在结识荆州牧刘表以后,曾建议刘表趁曹操出兵攻打乌丸之际,发兵进击许都,刘表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刘表也是没有远谋,缺乏雄心壮志之人。

刘备屯兵新野,结识了荆州许多豪杰、士人,他的声名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具有相当的号召力。荆州牧刘表及其左右更为疑忌他。这其实是刘表不能用刘备的原因之一。在此期间,刘备的最大收获,就是经徐庶、司马徽的推荐、介绍,了解到隐居在穷乡僻壤襄阳隆中的诸葛亮是旷世奇才,便屈尊三次去拜访,并将诸葛亮请出山来。

诸葛亮字孔明,琅郡阳都县(今山东沂水)人。他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父亲诸葛曾当过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当过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太守。诸葛亮由于父母早逝,是由叔父诸葛玄抚养大的。诸葛玄后来丢了太守职务,便带着诸葛亮兄弟到荆州投靠刘表,在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就在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的隆中定居下来。诸葛亮这一时期的居住地,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诸葛亮似隐伏的卧龙静待天下之变。

诸葛亮虽居村野,“躬耕陇亩”亲自参加生产劳动,但是,他曾努力学习经史诸子百家着作,研究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情况,并密切结合现实,观察研究当时的政治斗争形势,因此,对东汉末期各个豪强武装集团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他和当地的知识分子徐庶、石广元、孟公威、黄承彦等交往密切,关系相当好。他们常常在一起纵论天下大事。诸葛亮自视很高,比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名相管仲,燕国名将乐毅,被时人誉为识时务的俊杰。他是很有政治抱负的知识分子。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当刘备亲自带着关羽、张飞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向他请教在群雄割据的形势下,如何纵横驰聘,称雄天下的大计时,诸葛亮胸有成竹地为刘备勾画了争霸天下的蓝图: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严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当时年仅27岁,相当的年轻。但是,他的这番议论高瞻远瞩,很有见地。说明这是他认真地观察、研究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深思熟虑后得出的认识。

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基本战略思想是:一、在曹操雄踞中原,孙权占有江东的形势下,应占据荆州、益州作为立足之地;二、整顿内政,安抚西南少数民族,稳定后方,积聚力量;三、和东吴孙权集团修好,联合起来,对付曹操集团;四、待时机成熟之后,分别从益州、荆州两路出兵,北伐曹操,最终统一中国,恢复刘氏的汉室政权。诸葛亮的这一战略思想被史家称之为《隆中对》或《草庐对》。他对当时形势的认识分析的确不同一般,有超乎常人的胆实和才华;因此,得到了刘备的赏识,便极力请他出山,并委以重任,成为他的得力助手,重要的谋士。二人关系十分亲密,犹如鱼水。关羽和张飞都年长于诸葛亮约20岁,而且是跟着刘备南征北战多年,感到刘备这样敬重年轻的诸葛亮,心里都很有些不高兴。在这一点上,也可看出关、张与刘备在识人、用人上的差距,他们没有刘备有远见。不过,待刘备解释劝说之后,他们还是认同了刘备的选择。

三国的斗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才之争,谁得到了天下英才,谁就能在斗争中取得优势。势力孤单的刘备得到诸葛亮这一杰出的人才,一个超乎一般的谋士,是他在残酷的斗争中能够顺利发展,终于形成曹、孙、刘三雄鼎立局面的重要因素之一。

刘备三顾茅庐的历史已经过去了一千七百多年,“三顾茅庐”作为传世佳话,至今还为人们所乐道。但是,诸葛亮隐居时的“茅庐”究竟在何处?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曾写道: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驰驱。

晋人习凿齿也写道:

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这些关于诸葛亮隐居躬耕地极为简略的表述,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谜团”。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河南省南阳市和湖北省襄樊市两地都认为诸葛亮隐居地是在他们那里。当今的学术界,为澄清事实,解开“谜团”,确定草庐所在地,先后召开了多次学术讨论会,撰写论文,出版专着。河南出版的有《诸葛亮躬耕地望新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湖北出版的有《诸葛亮躬耕地望论文集》(东方出版社)、《诸葛亮研究新编》(湖北人民出版社)、《诸葛亮在襄阳》(湖北人民出版社)。在这几本专着里,作者们就诸葛亮的隐居躬耕地——茅庐所在处,做了有益的质疑辩难,人们提出了四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认为诸葛亮隐居躬耕之地在襄阳隆中;

二是认为诸葛亮隐居躬耕之地是在南阳卧龙岗;

三是认为诸葛亮隐居躬耕地在汉水以北,邓州以南的邓县境内;四是认为诸葛亮隐居躬耕、受顾于南阳,游学寓居于襄阳。

在这四种不同观点中,前两种是争论的焦点所在。在南阳市卧龙岗上建有武侯祠;在襄樊市隆中山也建有武侯祠。这两个武侯祠各具特色,均享誉海内外。

笔者认为:诸葛亮隐居躬耕地的争论,目前虽然分歧很大,但是,经过学者们的反复讨论、质辨,将来是有可能取得共识的。

诸葛亮生前聪明过人,足智多谋,想不到在他的身后会给世人留下这么一个难解的“谜团”。也可以说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在新野县城内,现在尚保存有一处议事台,也名议事堂。

议事堂在儒学大成殿东。世传蜀昭烈屯兵新野时,徐庶上谒荐孔明之贤于此议事,至今堂址犹存。

刘备在新野屯兵期间,先请出了徐庶,待为上宾。后来,曹操用计将徐庶的母亲骗去许都,徐庶是个孝子,便告别刘备去投奔曹操;临行时,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又请出了诸葛亮。刘备先后与徐庶、诸葛亮、关羽、张飞等文武幕僚,在议事台上说古道今,纵论天下大事,计议争雄神州的策略。在这个议事台上,他们当是经历了许多个绞尽脑汁的日夜,设计着霸业的宏图。

在新野县还有不少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的文化遗迹。但是,最被新野人乐道的并引以为豪的是汉桑城。

汉城路南侧,有古桑一株,相传为关羽手植。树外围以砖垣,名曰汉桑城。

汉桑城现在位于新野县城内中心区的汉城路小学校园里。汉桑城的砖砌城墙高2.42米,墙上还有高0.67米的碟口;城一周长12.6米;城墙上镶嵌有一块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的石碣,记叙汉桑城故事。在汉桑城里,既没有街道,也没有居住人家,仅仅有一株粗壮、干枯的古桑树和从它根部又抽发的新枝绿叶,表现出历史与现时共存,朽木和新芽同在的情景。把这样一个独特的建筑景观称之为“城”,可以看出新野人是多么的富有想像力和浪漫意识。

当地民间传说: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新野屯兵期间,每天都要去校场练兵。有一天,关羽练兵后回到住处,将赤兔马拴在院里的一棵桑树上,便回房休息去了。没料想,赤兔马由于饥饿,竟把桑树皮啃得净光,桑树因此干枯而死。关羽觉得很对不起老百姓,就在原地亲手重栽了一株桑树,并在桑树一周筑了土墙保护它。到了明代,桑树已长得高大粗壮,土墙被改筑为砖墙。

关羽植桑的传说,反映了他宽仁爱民,爱护百姓财物的心肠。因此,多少年来,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在新野县城里,以“汉城”命名的有街道、学校、商店、文化活动园地。可见,在新野人的心目中,汉桑城是他们引以为荣的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奇特的城中城,世界上最小的一座袖珍城。

二 赤壁鏖战时

刘备、关羽、张飞屯兵新野,是他们从涿郡起兵,东奔西走,历经磨难之后,相对安定的一个时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安定的局面便被新的战争所打破了。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20余万大军(号称80万),从许都出发,浩浩荡荡,气势汹汹,南下荆襄,想一举消灭刘备,吞掉东吴,建立其一统天下。当曹操大军压境时,刘备虽竭尽全力,也无法阻挡曹操的进攻,他不得不放弃新野,扶老携幼,一路南下。在刘备狼狈败逃,形势非常危急之时,由诸葛亮和东吴的谋士鲁肃策划,刘备和孙权联合,誓结同盟,组成联军5万人,布阵于长江岸边,合力抵抗曹操大军。曹操这次南征,虽然在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弱点。一是大军远来,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到江南后水土不服,不少士卒染上了疫病,极大地削弱了部队的战斗能力;二是北方兵士不习水战,即使进行培训,也不是一朝一夕见效的事。因此,进行水上战争,就要依靠荆州投降的将士,而这些新降服的将士军心不稳,动摇不定,不肯十分为曹操卖命;三是曹操的后方很不稳定。大军远征,许都空虚。马超、韩遂驻军关西,虎视许都。而在许都的朝廷官僚中有不少反对曹操的人,他们伺机而动,要搞掉曹操。因此,曹操这次率兵南下,也是极有风险的。

孙权和刘备联军在兵少势弱的情况下,利用曹操的这些弱点,使用火攻之法,击败曹操的水师。随之,又乘胜水陆并进,大败曹军;这就是着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从政治上说,是诸葛亮在《隆中时》中构思的修好东吴,联合起来对抗曹操的一次成功的实践,从军事上说是孙、刘联军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战例,鼓舞了士气,挫败了曹军不可一世的锐气。

赤壁之战,是诸葛亮出山后作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进行策划取得成功的一个杰作。以这场战争的历史事实为基础,又演绎了许多有关诸葛亮神机妙算,诸如借东风、乘船借箭等故事,还有曹操、周瑜等人的故事,都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关羽也参加了赤壁之战,而且,他是带领水军万余人参加这场鏖战。在赤壁鏖战中,关羽具体参战情况缺乏详细记载,所以,很难评估他所发挥的作用。但是,仅从他能够督率水师万余人沿长江而下参战这一情况看,就说明关羽随刘备来到荆州地区以后,是熟悉了水军的。作为一名北方出生的将领,又长期驰骋在马背上,能够在不太长的时间里熟悉掌握水军,足以看出他的军事才能。

赤壁古战场在何处?世人又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二:一是文赤壁,也名东坡赤壁,在湖北黄州,以苏东坡写了《赤壁斌》而闻名于世。二是三国赤壁,就是孙、刘联军与曹操对垒的赤壁古战场,位于湖北省蒲圻市西北长江南岸的赤壁境内,由赤壁玑、南屏山、金鸾山组成。

赤壁之战,曹操兵败。从华容道遁兵,据记载是这样的:

操行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言雷、瘦弱)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是雄才大略的曹操军事生涯中失败最惨的一次,他带着残兵败将从华容道遁走。就是在这条华容道上,又发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就是《三国演义》中第50回中的“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这一回也是写得十分精彩动人的。诸葛亮料定曹操兵败后要从华容道遁去。但是,事前他夜观乾象,知道曹操命不该亡,就故意差关羽把守华容道,让关羽做个人情,放走曹操。俩人为此还立了军令状。后来,曹操果然来到华容道,关羽眼见曹军将士惶惶如丧家之犬,曹操又说出大丈夫以信义为重,求他网开一面,使关羽想起曹操当日对他的许多恩义来;于是,动了恻隐之心,便勒回马头,让众军散开,放曹操过了华容道。为此,他险些被诸葛亮依照军法处斩。由于刘备的出面说情,才保住了脑袋。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又一次说明了关羽重义气的品质。“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罗贯中这样评价了他。后世之人也因此大做文章,颂扬关羽的义行,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

然而,看过前边《三国志》那一段关于曹操从华容道败逃北去的叙述就可知道,尽管曹操当时处境十分狼狈、危险,但是,并没有发生过诸葛亮派关羽去华容道布兵挡曹的事,所以,“关云长义释曹操”完全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根据历史有过的事实,又虚构了关羽义释曹操的情节,这是作者为了刻画关羽这一文学人物形象的需要。

但是,由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的着力描写,以及其他文学作品如戏剧《华容道》等的渲染,华容道故事便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华容道遗址在湖北省监利县境内。南起车湾镇曹桥村外,北至毛市镇,全长约20里。道路狭窄,坎坷泥泞,沿途又有许多沼泽,芦苇丛生。曹操选择这条路退兵,是吃了大苦头的。笔者在华容古道上进行实地采访时发现,在这条路上,流传的曹操故事最多,与曹操有关的地名也最多,如马鞍桥、救曹田、曹鞭港等等。

在华容古道北端毛市镇北不远处,有一个陡坡,名叫放曹坡,就是《三国演义》里写的“关云长义释曹操”的地方。这放曹坡的来历,无疑是当地民间的附会,看那陡坡,并不险要,但是,它却是从华容古道北去的必经之地,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说,关羽在这里“义释”曹操,而毛市镇当地的民间传说,都说不是关羽有意放走曹操,而是由于他喝酒误事,让曹操溜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