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5293400000013

第13章 驰骋沙场(5)

有人说,从来就没有周仓这个人,根据是《三国志》等史书里没有关于他的任何记载。有人说,周仓实有其人。理由是他在《三国演义》里多次出现,追随关羽鞍前马后,征战多年;在戏剧舞台上的红脸关公戏里,他也是少不了的角色;在民间传说中,周仓与关羽之间发生的故事也很多;在全国众多的关庙中,都有周仓一席之位;如果没有周仓这个人,谁能虚拟得这么多?

清光绪年间的《山西通志》是这样记叙的:

周仓,河东大阳人。从关公,以忠勇见亲。公遇害,仓死之。

旧志:仓,平陆人。有武勇,板筋虬髯,仪容甚伟。初为张宝将,自恨事非其主。比遇关公于卧牛山,翻然曰:“匹夫失所依,今遇将军,如披云雾而见青天,愿步随,虽千里不辞也。”遂相从。当樊城之役,汉水暴溢,魏将庞德乘小舟欲还营,仓深知水性,驱大筏而来,冲翻小舟,生擒德上筏,其骁健如此。后守麦城,忠勇益厉,比闻关公遇害,遂死之。

谨案:将军姓名不见正史。或据《三国志·鲁肃传》:“肃往益阳,邀关想见,各驻兵百步上,但将军单刀赴会。肃因言:‘国家区区以土地借卿家者,以卿家兵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色呵之,甚切。关操刀起曰:‘此自国家事,此人何知?’目使之去。”云。所言“此人”,盖即仓也。《演义》实本以立说。又元鲁贞作《关庙碑》有“乘赤兔兮从周仓”语,则其来已久。不得以史佚其名,遽断为无稽也。然如旧志所称,究当存疑,且直书为平陆人,亦未合。姑附着之。瑐瑦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平陆县志》记叙的与《山西通志》相同,只是具体地说到,周仓是平陆县西祁村人。西祁村位于平陆县(平陆县在汉时为大阳县)城北30里。村里原有古将军城遗址,还有周仓庙,群众称之为周爷庙。明人杨文卿曾写有一首题为《题周仓祠》诗,称道周仓:

壮夫遇知己,愿为马前卒。一死报主恩,身亡名未没。

在周仓庙前十余米处有周仓父母合葬墓,墓前有文字介绍说:周仓父名周子义,母名白海棠。不过,这都是由民间流传下来的,并非见于文字记载。

在周仓庙西有一条沟,叫做划沟。有数十米宽,数十米深,长40多里,北从中条山向南直达黄河边。传说,周仓家里很穷,他为了养家糊口,他就经常徒步翻越中条山到河东盐池去担挑私盐,日久天长,就练就了一副铁脚板,健步如飞;磨就了一对铁肩膀,能挑千斤重担。有一次他又去挑私盐,被官员发现,便追赶来要抓他。周仓快步跑过中条山,快到西祁村时,后边的官兵就要追上他了。情急之下,周仓放下盐担,抽出扁担,在身后就地一划,立马就出现了一条深沟,将官兵挡在了沟那边;周仓这才得以逃脱。划沟便由此而得名。

黄巾军起义时,周仓也参加了,他还是个小头领,归张宝统率。平陆县隔黄河对岸的河南省陕县境内有个黄巾寨,就是当年周仓带领的黄巾军扎过营的地方。

笔者在各地采访关羽历史文化遗迹的过程中,听到许多关于周仓和关羽之间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把周仓描绘为朴实、忠厚、勇猛的人。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笔者认为: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周仓这个人,他的原籍是山西省平陆县西祁村。不能以不见正史便予以否定。因为,在当时来说,周仓地位不高,仅仅是关羽的一个随从人员,地位低,名望不高;后来的史书如《三国志》《华阳国志》等没有给他立传或附录他,是因为他不够规格,并不是因为他的不存在。至于他后来的显赫,如明神宗封他为武烈侯,那无疑是沾了关羽的光;非止周仓,连关羽的坐骑赤兔马也沾了光,被封为追风伯。

东吴孙权虽然采用了吕蒙的计策,置关羽于死地,但是,他也知道,这事非同小可,孙、刘两家的联盟会被破坏,而且,刘备也不会善罢甘休。孙权也很狡猾,他杀死关羽以后,一方面以诸侯礼葬关羽身躯于章乡,一方面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将关羽的首级送到洛阳献给曹操。曹操对关羽的死自然是高兴的。但是,他也是聪明人,也便在死人身上做文章,捞好处,以王侯礼葬关羽,表现了他的大度和对关羽的敬重。关羽的躯体葬在当阳,首级葬在洛阳,所以,在当阳和洛阳两地都有关羽冢。

湖北当阳县关陵,在关羽初葬时仅为一个土冢,后来,由于历代皇帝对关羽的倍加推崇,封谥有加,所以,墓地规模、建筑不断扩大、增加。

关陵在县西五里,背西向东,门临沮水。陵为土阜,高二丈,甃(音皱·治也)石为垣,上加扶栏。周二十余丈。墓门有碑书汉时官爵。考吴历,孙权以诸侯礼葬之。邦人墓祭,岁以为常。宋开宝(宋太祖年号),诏置守冢三户。淳熙(南宋孝宗年号)中,襄阳太守王铢始建祭亭。环以垣墙,树之松柏。元至元(元惠宗年号)中,玉泉僧慧珍作祠门以表之。明成化三年(1467年)诏修武安王墓,邑令黄恕请立庙,春秋祀之。此庙祀之始。墓前数武为寝殿,范铜为神像,冕旒执圭。殿前左右廊各五间。又前为大殿。又前为拜殿。左右廊各十二间。又前为戟门,为马殿。左右有门。门前左右为钟鼓楼。又前为三元门。门前为汉室忠良坊。左右列华表。又前为神道碑,覆以亭。寝殿左为启圣宫。大殿左为八角亭。中勒辞行像。后为春秋楼。楼下为承祭官斋宿所。亭前为斋房,为庖厨。大殿右伯子祠。祠后为佛堂拜殿。右为僧房庙,左为博士署。垣环绕袤三百余步,广二百余步。瑐瑧关陵现在的规模,大致就如上述记载。

当阳关陵又被当地人称为大王冢。

进入关陵,首先有神道碑亭,亭内矗立有“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汉前将军汉寿亭侯墓道”碑一通。亭前有一幅楹联,写道:

滩水夜号蛟龙饮泣三分恨,秋山昼啸草木声诛两贼魂。

从神道碑亭走过“汉室忠良”石牌坊,便是仪门。仪门后有马殿,殿内塑有关羽的赤兔马和其子关平的坐骑白马像。

马殿后是祭殿,殿的右方为斋房,过去是拜谒香客斋戒处;左方为签房。祭殿西厢为碑廊,保存有一批很有史料和艺术价值的珍贵碑刻。

祭殿后是大殿,殿门上悬挂有清同治皇帝手书的“威震华夏”匾额。殿里塑有关羽坐像。

大殿右前方为圣像亭,因亭内保存有“关羽辞曹行”像碑而得名。圣像后为春秋阁,原有关羽夜读春秋塑像。塑像已毁坏不存。大殿左边有伯子祠,也名关伯子陪享祠,祠内有关平塑像,现也不存。

大殿后是寝殿,殿内有台湾统天宫于1991年捐赠的一尊关羽铜像。

寝殿后边,左为佛堂,是陈、隋时期高僧智(智者大师)为关羽亡灵授菩萨戒,尊关羽为玉泉寺伽蓝神的纪念处所。右为启圣祠。

寝殿后便是关羽墓。墓高7米,周长68米,甃石为垣,上加石雕栏杆。墓前有祭亭,亭里有明万历四年(1576年)墓碑一通,上书“汉寿亭侯墓”,祭亭石柱上有一幅楹联:

杯土涵太虚,群山拥神宅。

当阳关陵里有一些奇特的自然生态景象。一是关陵里的树虽然长得挺拔苍劲,但是,所有的树都没有树梢,传说是葬埋在这里的关羽无头,所以,这些树也不长顶梢(头);二是陵墓周围的古树,都一致向陵墓方向倾斜,形成一种朝拜、护围的姿态,人称“百龙捧圣”;三是关陵墙里墙外的树木,虽是同一品种,仅一墙之隔,长势却然不同,长在墙外的光秃,长在墙里的葱绿。这三种自然生态现象,被人们称为“关陵三怪”。除此之外,在陵墓周外,还生长着一种一人多高的节香树,从上到下,每一个枝都分为三个枝,而且,自然地扭曲在一起,当地人说,这是象征着桃园三结义。据说,这种节香树在外地栽不活,即使栽活了,也是只开花不结果,只有在这关陵里,才开花又结果。这些自然生态的奇异现象,需要研究、破译。

当东吴孙权差人将关羽的首级送到洛阳献给曹操时,曹操便将他安葬在洛阳城南门外,即现今的洛阳市南14里的关林,民间呼为关冢,可见,关冢在最初的规模不会很大。至于修庙,据说是在明代万历年间。建庙经过被镌刻在清康熙五年(1666年)立的一通碑上。

万历中,有皇华如秦,道出于洛,夜宿邮亭,梦帝求构新宅。及觉,询及父老,遂展拜于冢下。时有白气腾起,直凌霄汉,见帝隐耀云间,与梦相符。乃移之抚按司道,请敕褒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加冕旒十二,如帝制,遣使致祭于墓,特建庙貌。

这个记载是说庙宇的建筑起因是朝廷使臣(皇华)路过洛阳夜宿驿馆时,梦见“关帝求构新宅”,这才施工建筑。这种传说不可信,但是,倒可以佐证洛阳关庙建筑成型是在明代万历年间。清道光元年(1821年)洛阳关庙才被称为关林。

洛阳关林的规模,以前的志书有这样的记载:

雒阳(按:雒阳原名洛阳,三国时魏改洛阳为雒阳。)关帝冢祠在城东南十五里。季汉书云: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操还雒阳。权袭害帝,传首至雒。操以王侯礼葬,故无祠。今祠制:中为正殿五间,后为寝殿五间,寝殿之北为帝冢。周甃砖,垣外植松柏。正殿之南为仪门三间。又南为大门三间。左右回廊四十余间。东偏有道院,司香火者居之。又巽隅有坊,题曰:关圣帝冢。瑐瑨现今的关林规模要比上述记载大一些。它占地百亩,有殿宇廊庑150余间,古碑刻70余通,石坊4座,大小石狮110多个,古柏800余株;在全国现存关庙中是比较大的一个,被誉为全国五大关庙之一。

关林的大门为五开间三门道硬山式建筑,门额上悬有“关林”金字匾额。

进入大门后,便是仪门。再往后走,便是大殿,两者之间有一条石雕栏板护围的通道。从通道两侧东边有钟楼,西边有鼓楼。从通道走前去,先有一个长方形月台,月台后边有拜殿,也名启圣殿,是每年举行祭祀的地方。拜殿上方悬有清乾隆皇帝“声灵于铄”题匾。殿前同时还镌有他书写的一幅楹联:

翊汉表神功龙门并峻,扶纲伸浩气伊水同流。

拜殿后是大殿,内有关羽坐像,头载十二冕旒帝王冠,身着锦缎滚龙袍。关平立于左,周仓站于右,还有文臣武将侍立在旁。

大殿之后,依次为二殿、三殿(寝殿)。在三殿后有石牌坊,三门道,正中题的“汉寿亭侯墓”。石坊后边是一座八角亭,亭里有石碑一通,上书“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碑阴镌有清康熙五年(1666年)董笃行撰的《关圣帝君行实封号碑记》,记叙了关羽生平事迹和历朝封谥以及建庙的情况。

关羽的墓在八角亭后,呈不规则的八角形。占地250平方米。墓高10米,一周有砖砌围墙环绕。墓上边长有许多树木。墓前有一块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修筑的石墓门,额题为“钟灵处”,旁有一幅楹联:

神游上苑乘仙鹤,骨在天中隐睡龙。

洛阳关林里的800多株柏树,都有300多年的树龄。树干粗壮,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柏香袭人。“关林翠柏”被誉为洛阳小八景之一。

笔者在考察众多关庙时发现,但凡那里有古树,便会有一些神奇的传说。在洛阳关林,也不例外。洛阳关林众多的柏树中,也有自己奇特的故事。

在关林大殿前,西边有一株龙头柏,东边有一株凤尾柏。龙凤柏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种传说是:每年在关林祭奠关羽的时候,天上的龙,地上的凤,都赶来参加;他们分别落在东西两株柏树上,年复一年,就分别长成了龙头凤尾。

另一传说是:关羽的神灵每天晚上都要在在殿里秉烛夜读《春秋》。有一次,东海的龙王和南岭的凤凰来到这里,看见关羽夜读烛光很暗,便分别栖息在大殿前的两株柏树上,龙眼如灯,凤尾放光,将大殿映照得通明透亮,使关羽夜读时不再吃力。日久天长,那东海龙王就长在树顶,成了龙头;那南岭凤凰长在树根,成为凤尾;岁岁月月,日日夜夜,陪伴着成了神的关圣君。

美丽的传说,寄托着人们对关羽的一处爱慕之情。

笔者在洛阳关林实地采访期间得知,在洛阳,关羽首级的葬处还有一地,是在偃师县佃庄乡关庄村。

偃师县属洛阳市管,在洛阳市东部。关羽在这里的葬处称关冢,位于207国道上跨越洛河的洛阳桥南,路西侧紧靠洛河河堤下边,关庄村外的烧砖窑院里。据偃师县志等有关资料记载:关帝冢高约10米,直径20米。明代嘉靖年间,墓前立有一通石碑,上书:“汉寿亭侯武安王协天护国大将军关侯之墓”。佃庄乡关庄村原名潘窝,因为村里有这座关帝冢,才改名为关庄。关庄村里没有关姓居民。

1979年,关帝冢塌陷,经考古队发掘,冢内有石砌的墓道,墓道有两米宽,墓道前有石门两扇,每扇都重约千斤。在墓室里没有发现棺木,只有一个人头骨,没有躯体或配制的躯体。还发现了一些陪葬的陶制猪、羊、酒具等器物。

在关帝冢的北边,原先还有一个高大的台子,老百姓叫它实圪塔。兵荒马乱的年月,是村民躲避乱兵和土匪的处所。有人说这土台子是疑冢,不大可信。因为,如果这里果真是关羽首级葬处,何须用疑冢?而且,谁又会为他修疑冢?

当地民间传说:以前村里人办红白喜事,待客需要桌椅和盘碗之类的用具,只要事主事前去关帝冢前烧一炷香,说明情况,求告一番,第二天,所需要的什就会如数出现在冢前,事主用完后再送回去,对群众很是方便。后来,有一家人很贪财,用完以后,却没有送回去,据为己有。从此之后,谁也从关帝冢借不出来什了。真是一个贪心人,祸害了全村人。

洛阳关林和偃师县关庄村关帝冢,哪一个是真冢,哪一个是假冢?笔者曾就这一个问题求教过洛阳市一位文物工作者,他认为:偃师县关庄村关帝冢可能是真的。

从洛阳古城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她曾先后建筑过东周王城、隋、唐洛阳城、明、清洛阳城。这三个时期的洛阳城都位于现今的洛阳市区;而关林正好位于她的南部。另外,还有汉、魏时期建筑的洛阳城,其遗址在洛阳市的白马市东,孟津县的金村一带。偃师县关庄村关帝冢正好在魏、晋洛阳城遗址的南边,与传说中曹操葬关羽首级于洛阳城南5里是相符的。

偃师县关庄村帝帝冢是关羽首级的真正葬处,可能性极大。但是,她也有令人不解之处。一是,发掘出仅有一个头骨,既无棺木又无配制的躯体,与传说中曹操为他配制了沉香木躯体,并予厚葬的情况不符;这也可能是曹操并没有厚葬关羽,也没有为他配制躯体。所谓厚葬与配躯之说,是曹操散布的假象,或者说是民间流传的一种想象。二是,既然偃师关庄关帝冢是真墓,为什么会长期受到冷落?而关林却特别得到重视和扩展,成为世人心目中关羽首级葬处?一方面可能是与汉、魏、晋时期洛阳故城败落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人为地在关林方面宣扬有关,造成喧宾夺主之势。

洛阳市近郊有两个关帝冢——关羽首级葬处,这是客观存在。谁真谁伪,是未解之谜。也许有朝一日能够得到破译,解开其中的奥秘。

笔者还注意到:有人写文章称:在关羽的故里解州(今属山西省运城市)也有关帝冢,并说这是:“身葬当阳,头在洛阳,魂归故乡”。说关羽在故里解州有葬处是不确的。关羽自从在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年)杀人出逃后,就再也没有回过故乡。他在当阳身亡之后,也没有迁葬故里之说,甚至,在他的故里连衣冠冢也没有建过。所以,笔者认为:称关羽在故里也有墓地,是讹传,没有任何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