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电影《天下无贼》中黎叔的经典台词”却道出了中国企业管理者们的心声与无奈,因此这句台词也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并迅速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事实上,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就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技术创新与进步是由核心的人才来来完成的。因此,技术的较量归根到底就是核心员工的较量。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核心员工,日益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这种核心员工的供需缺口,以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为核心员工的流动创造了需求并提供了可能,核心员工日益频繁的全球流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核心员工流动的一大特点。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不可避免地与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争夺核心员工。在这种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如何留住本企业的核心员工,尽量不让本企业的核心员工流失,降低流失风险,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管理者所必须解决的一大课题。
留住自己的核心员工已经成为中国企业与世界500强较量的开始,对此,预防和规避核心员工流失的第一道防线就尤为重要,如果一旦第一道防线失守,后果就不堪设想。北京华夏圣文管理咨询公司对1500个企业的核心员工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更让中国企业担忧。调查报告指出,核心员工的流失不仅带走关乎企业的商业机密、核心技术、合作客户,更为严重是核心员工除了自己空降他乡,还往往会带走其他的核心力量。比如,2004年3月,南极人常务副总洪一清出任上海波司登董事、总经理之职。并迅速集中了一个由20多名原南极人负责产品、生产、销售的技术高层的精英管理团队。李小平对媒体宣称:“对一个职业经理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个有实力、有发展、有能力承担大型飞机的‘停机坪’。”;2004年4月5日,海信正式宣称:原方正助理总裁周险峰出任海信数码产品公司首席执行官。此外,方正科技的PC部门的多名部门骨干,其中包括方正科技产品中心总经理吴京伟、销售平台副总经历吴松林、产品总监、人力资源部门主管也分别在海信担任要职;2004年5月11日,原健力宝销售公司总经理蒋兴洲离职,和他一起离开健力宝的还有当年他带来的20多个销售经理。类似的实例有很多。事实上,“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产品、技术、渠道等竞争因素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人才成为企业之间差异化竞争的焦点。因此,加强对核心人才的管理,提高核心人才的忠诚度,如何留住核心员工,做到“相推而不相碍”,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根据“20/80定则”,我们应重点寻找、培养、关注20%左右的核心员工,这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重点。留住核心人才不仅是现在,在中国古代的君王中,他们同样知道核心人才的重要性。在这里,我们从刘备为什么从一个编草席为生到一代君王谈起。
公元一八四年,黄巾起义爆发,十八路诸侯借镇压叛乱为名,纷纷拥兵自重,东汉政权由统一走向分割。经过一番角逐,董卓、袁术、袁绍、刘表等军阀政权相继土崩瓦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靠东汉强盛根基在北方建立霸业;孙权凭父兄经营东吴多年,借长江之险及土地肥沃而独霸一方;刘备,早期靠编草席为生,却通过自己独特的经营思路,白手起家,最终建立了西蜀,与北魏、东吴成三足鼎立之势,开创了一个具有76年历史的三国时期。
刘备与曹操及孙权相比,既无“金融资本”,也无“一城一域”,个人能力更不及曹操。他少时不喜读书,只喜弄狗养马,谋略及学识都远在曹孙之下,但其为人忠厚、侠义、善交友,更长于“人力资本”运营投资,这正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以现在人力资源角度看,刘备不愧是一位英明的董事长,一位“聚才高手”。
刘备在选人上不重多,而在精,要求所用之人都在某些方面具卓越之能力,能独当一面,横扫千军。孔明及“五虎上将”都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在选人才时,他能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礼请诸葛孔明出山,“隆中对”奠定了立国纲领,已成为尊重人才之美谈,也应成为我们企业招聘时注意的重点。他还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存在种族地域歧视。当时西凉不属中原,但收服马超后委以重任,封为“五虎上将”。通过一系列人力资本组合,刘备组建了他的创业团队。开始了攻城掠地,创建了割据西域的蜀国。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刘备用人的策略。他对属下一群文武众臣充满信任,而不像曹操那样生性多疑,处处设防。充分授权也是刘备用人的一个成功之处。三顾茅庐,请得孔明出山,刘备就把军中大事一概交给他打理,很少干预,这样才使当时最优秀的执行官,有机会把才能挥洒的淋漓尽致。桃园三结义后,刘备虽得了关张俩虎将,但个人势力仍是非常弱小,于是就先后投奔公孙瓒、袁术、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军阀豪强,但都又相继被出卖追杀,东奔西走如丧家之犬。这使他吸取教训,意识到如没有一位能谋略善统筹之高人,是不能取得长足持续发展的,所以就设了丞相之岗,然后广发英雄帖,四处揽才,最终锁定诸葛亮。这也是他在用人方面因岗设人,适才适所的体现。
刘备还能取人之长,优势互补。关张赵黄马及诸葛亮都是个性非常鲜明之人,能攻能守。刘备注重平衡,岗位设置互不重叠,权责明晰,使他的团队达到了最完美的人力资本组合,形成了核心的竞争力。敢用比自己强的人,也是刘备的高明之处。
刘备为什么会成功?如果仔细地分其中的原因,不过就是刘备能够发现核心人才,能够留住身边的核心人才。经营企业,就如同经营国家。凡事都兴于人,败于人。我们不但要知人善用,尊重人才,更应注意人才的培育工程,做好HR持续运营计划,建设培养人力资本梯队。使人力资本增值,产出高效益。因此,商场如战场,得士则胜,失士则败。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估算,物力投资增加4.5倍,利润相应增加3.5倍;而人力投资增加3.5倍,利润将增加17.5倍。人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具有创造力的要素,高素质的核心员工更是如此。企业核心员工占到企业总人数的20—30%,他们集中了企业80—90%的技术和管理,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财富和利润,他们是企业的核心和代表,是企业的灵魂和骨干。因此,核心员工争夺实际上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身竞争优势的较量。我们可以试想:外资企业要依靠什么挖走核心员工?中国企业又要靠什么留住企业的核心员工?被挖的这个核心员工会考虑哪些要素决定去留问题?那么中外企业各自存在的优势有哪些?为了更好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用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所采用的钻石理论模型来进行分析。
波特提出的钻石理论模型是在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竞争优势时使用的,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一是生产要素;二是需求条件;三是产业链——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四是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与之对应,比较中外企业各自竞争优势也需要考虑四个方面的要素:一是生产要素;二是需求条件;三是供应链;四是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
生产要素比较。生产要素一般包括人、财、物、技术、土地等要素。外资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因此会借此优势通过高薪聘请核心员工。而国内企业一般资金缺乏、技术算不上优势,但是在土地方面存在一些优势,尤其是国有企业,根据国家政策可以以较低价格为核心员工提供福利房。
需求条件比较。需求条件主要指目标市场内客户的需求形态。虽然外资企业可能介入已成熟市场的竞争,如家电行业、手机行业、食品行业、IT行业,也可能介入不成熟市场,如汽车行业,都可用品牌的知名度从侧面反映客户需求潜力的要素。外资企业往往具有较长的品牌发展历史,这一点与国内企业相比是占有优势的。
供应链比较。依据美国资源管理协会所下的定义:供应链指一个整体的网络用来传送产品和服务,从原材料开始一直到最终客户(消费者),由一个设计好的信息流、物流和现金流来完成。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倚仗的只能是原材料便宜、人工便宜。也正因为如此,日本企业亮出了战胜中国制造的五张王牌;同样因为如此,产品的设计能力,知识产权,以及专利权构成了中国企业在供应链上的弱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