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秋禾话书(《花园丛书》)
5263600000007

第7章 拂尘书林(3)

诚然,《永州旧事》以上个世纪上叶的永州城乡为背景,记录了太多的平民生活面相和底层社会生存智慧,从而写下了一个又一个真实的人间悲欢故事:那个高大英俊,“天天在田里累,田里还是不像个样子”的二伯,由于奶奶做主为他娶了一个丑婆娘而心有不甘,终因拈花惹草落下个终身残疾,直至忧伤而死;“最高大,最能干,又最孝顺奶奶”,在永州北门外做着一份实业的三伯,却因为娶了一个“好吃懒做,还偷他的钱去养汉”的婆娘而对家业伤心绝望,最终出走远方当了红军战士;那个“人漂亮做的事也漂亮”,读书记性还特别好的三姨娘,尽管初嫁非人,但在十来年的生活中增长了见识,终于在二十八岁时“等着了她要找的男人”,并享受到了“老来福”(《亲戚们》)。

作者好像有着一支特别善于写人的妙笔。无论是至亲如健壮时当着家,“做事手脚飞快,最看不得不能干的人”的外婆,“为人慈祥、厚道,从不与人吵架”,对小孙子们特别慷慨的外公;还是远戚如他母亲的远方姊妹团子姨娘、皆皆舅娘……都能着墨不多而栩栩如生。

尤其难得的是,作者的笔触写活了永州潇湘门内外的街坊们:唐书安客栈的住户、雷顺和酒米店老板的大女儿巧玉、儿时的伙伴米贵、房东奶奶的大外孙女李琼、高小毕业后因贫辍学的刘小姣,以及“各有各的活法”的皮老娘、赵跛婆、赵老娘,以及北门街上的糖铺伙计王麻子、祁阳会馆里的“豆腐西施”妹崽婆、当过清朝“把总”的左老爷、自求多福的罗寡妇、理发游匠蒋瞎子,乃至为富不仁的蔡老板、吃了“嫩草”的“老牛”蒋绍德、为人歹毒的周老倌子……

作者写人叙事根本没有定法,她真正做到了无话即短,有话即长。短叙的人物只有寥寥落落的千把字,而有话说的呢,竟能枝枝蔓蔓地写到万字以上。由于作者着眼于记录人在生活中的细节表现,并由其言行举止来勾勒人的性情,进而尽量交代其人其事的结局或下场,所以那“话”其实就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情节,极具可读性,丝毫不令人觉得有随意所致的琐碎。让我们来读读永州老字号“一六酒米店”的兴衰故事:

潇湘门进城门第四号门牌,就是“一六酒米店”。隔着街跟我家对门,那招牌就放在店门口的柜台上,灰灰色的。听大人讲,有五六十年了,现在就剩下那块褪了色的招牌了,别的什么也没有了。

它当年是一家很大的酒米店,是“府官”(永州府)吕四老爷开的。当年的四老爷官做到好大?我们不清楚。只知道他的铺子好威风。铺面后是一正一横的房子,一个有花鸟鱼虫的大花园,又宽大又气派。这在一个贫民区,一片稀烂的房子陪衬下,更是显得阔气了……

作者根据当日道途旧闻,只说“一六酒米店”生意的衰败,是因为有一天被酿酒的小师傅撞破了“销鬼”(当地传说中一种能具有无中生有本领的精灵)玄机,但今天看来,完全可能是由于清廷的覆灭,让官商性质的吕四老爷丧失了把持市场、独占经营鳌头的先机所致。

在“一六酒米店”生意衰败的同时,吕四老爷三个儿子中最会读书的老三,虽然未赶上清廷最后一班科考,但在入了民国以后,仗着自己所有的断文识字能力,居然从小官一直做到了长沙市里的税务局长。他纳了一房姨太太,但不久就被老家赶来的太太把她赶回了乡下,他自己官没有做满三年就被撤了职,于是这吕家最有可能出息的儿子也回店吃起老本来了。

有“潇湘门内一枝花”之称的吕四老爷的大孙女荔荔,由于父亲早亡只随着寡母过日子。长成以后,不该错听了亲戚的做媒,远嫁给道州知县的公子去图什么富贵,直到进门拜堂才知是个长着一脸狗蚤斑的人。当衙内为生儿纳妾时,荔荔的妈妈教导了她一席“女儿经”:

不要气成那样,女人家总是受男人的欺负的。你的错就是没有给他生儿子。这有什么法子呢?他当然是要接香火的了。这是你的八字不好,怪不得哪个的……你现在已经不是从前“娘边做女”的时候了,你是人家的西服,又是丈夫的旗子。你要学会做人。

娘是过来人,看得比你多,不要把家拆散了。要保全家。如果那个女人生了崽,千万不要吃醋,一定要高兴,要当做自己生了崽一样的。你才得到公婆的重视,夫妻间的感情不能随便破坏的啊!家是不能随便拆散的啊!要赌气,拆散了,就没有了,再也恢复不起来了。

吕四老爷的孙少奶柏家婆、少奶李家婆,都是在吕家已经完全破落的时候嫁进门来做媳妇的。人穷志短,也就各有各的令人唏嘘的人生故事。

仅仅这一篇《吕四老爷和他的儿孙们》,要是被哪个有见识的导演看中了,拍好了出来说不定就是一部能卖座的好片子呢;要是落到一个蹩脚的电视编剧手里,那么,添荤加素再兑水以后,没有个十集八集肯定下不来!

作者李茵在上篇《永州旧事》里说过“永州是个穷地方,潇湘街上读书的人也很少”,而她自己,其实也并非是一个读过多少书的人。本书下篇的《自传》,就记录了她自己自呱呱落地起坎坎坷坷的人生道路。

她一出生,算命先生就算出了她的“八字”:“满得三朝,难满一七”,意思是小命长不了。她父亲因为人近中年想得子,对于这个女子并不看重,直到长到六岁,结结实实了,才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建明”,表达了他心里想的“贱民”之意。第二年,算命先生推算出她的“命硬”,是个“铁扫帚星投胎”:“她头上戴着铁帽子,脚上穿着铁鞋子,有哥哥姐姐她要顶死,有弟弟妹妹她要踩死”,只有“赶快找婆家,屋里才得顺当!”到了学龄,他父亲有文化却坚决不肯教她:“哼!她不读书就蛮野的了,再读了书,识了字,将来好出我的丑啊!”亏得奶奶的好记性记着好多故事,这才启了她的蒙,让她有了些知识,听得懂戏文。

在家境艰困中长到十四五岁,不幸被强嫁于一个军校教官。寻死觅活,抗婚不遂,却来了“天助”,因为娶妻的张扬,那教官的贪污行为被人检举,顿时弃家逃匿而去。她虽然遇人不淑,却也因祸得福:因为到寡姨家调养了三年,意外地随同已是初中生的表妹识了些字读了点书。随后的抗日夜校,又让她获得了文化上的进修和思想上的启蒙。于是,谋取社会职业,追求人生独立的理想,终于让作者勇敢地走出了永州小城,走向了广阔世界。

尽管走向革命的道路依旧曲折,但磨难最终还是化为了磨练,成为她晚年回忆坎坷人生的珍贵资源。因此,当她从湖南日报社“离休”的时候,终于无声而高傲地向世间宣言了一个永州弱女子坚强地改变了自己的苦命!邓晓芒说:

母亲一辈子所受的屈辱和痛苦也许比别人几辈子加起来都多,但她晚年通过自由写作带来的欢乐,已足以补偿她所经历的痛苦。她完全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改塑自己的人生,最后成功地做到了将一个悲惨兮兮的人生,改变成了一个辉煌的人生。她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一个人即使到了暮年,仍然有机会使自己的一生具有另外一种意义,不同于命运强加给生命的意义,而是自己的自由意志活出来的意义。这就是我的母亲,我以她为骄傲。

中华民族的伟大脊梁中,岂能缺失了如此不仅仅是她的儿女所值得骄傲的母亲!

诚然,本书作者不仅改变了自己的苦命,而且还为人间缔造了两重新的生命:一是“五个儿女在艰难的环境下一个个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自学成材,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二是为生她养她也曾磨她难她的永州乡土,树起了一座满写着潇湘悲欢和民间血泪的文字大碑。这就是一个中国母亲,用她那艰辛备尝的生命,奋斗进取的生命,对民族做出的报偿,对社会做出的奉献。

(二〇〇五年八月七日)

6、《靖江印象》的印象

很欣赏苏增耀先生在《味觉的故乡》一文中的说法:“美食是味觉的记忆。去乡千里的游子,如果品尝到了故乡的菜肴,那就等于通过味觉重温了故乡;而远道而来的宾客,也许会因着味觉的支配,把靖江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因为阅读速泰熙先生赠送的由他装帧设计的《靖江印象》(作家出版社,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以后,我获得的最深刻的一种印象就是“精致”。

诚然,“精致”是靖江美食的基础,也是游子思乡的载体。惟其“精致”才能积淀成为乡土的文化。“精致”的美食是由追求“精致”、讲究“精致”的靖江人开创出来的。于是发乎情,见于文,教人刻骨铭心,记忆常新:

靖江的美食赢人,除了取得烹饪水平高、独具特色外,还有颇多可圈可点之处。首先是卫生……其次是热情,亲切的话语、可人的微笑和主动、及时、周到的服务,令人赏心悦目——陈社《靖江人》

既然到了靖江,断不能跳过靖江美食而不提。据传数月前,有一拨文人前往靖江采风,返回后相约各写一篇印象记,结果文章出笼后才发现,不谋而合,写的全是靖江美食,可见那美食如何贴心可人,教人无法不爱——秦文君《小城故事》无论是靠江吃江的美食,还是投桃报李的人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育成了一地的文化。难怪陈社在《靖江人》中说:“我总觉得靖江人有不少地方与上海人相似。譬如精明、考究、不畏难、能说会道、好标新立异、不爱管闲事、自我感觉良好,等等,处处讲究、不肯马虎是他们的最大特点。凡事有板有眼、精益求精、善始善终,因而他们的事都能做得像他们烧的菜一样,很精致、到位、上档次,使你感到恰到好处、十分脱俗。”

人不说了,文章也不说了,单道这部书就设计得十分精致、到位、有档次,让人感到一种脱了俗的好处。书衣的云水苍茫中,有四孔圆眼让人过目不忘。

这四孔圆眼寓意何在?一部《靖江风情》(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十二月)给了我答案:原来这是一位叫了凡的崇圣寺和尚雇人挖造的一孔四眼的“便民井”,三百多年来,以其清澈甘美滋润着靖城百姓。如今成为了以“创(意)可(人)贴(近主题)”书装大师速泰熙的灵感之源,透过黑洞洞的四眼望到封底环衬,原来井底藏着的正是本书书名——“靖江印象”四个宋体汉字,奥秘在此!

我们翻开本书正文的随意一页,都可见到天头上“四眼井”在瞅着我们,似乎时刻提示着无论靖江百姓还是靖城游子,都要“饮水思源”啊。

是该“饮水思源”的。所以我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江淮雁斋”,似乎实指我的书房是在扬子江和秦淮河之间的龙江小区,其实虚怀的却是我在长江淮河之域的老家——“树德堂”徐氏,晚清时在靖江县城里开有南货店,祖居今胜利街二百三十六号,乃是五进带两个披房的老屋。我的奶奶是柏木桥刘家村人氏。明年大概就是我爷爷奶奶离开靖城南下苏州九十周年,这个日子之所以值得一说,因为它是这千字文的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