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乱世仁义录
5261600000008

第8章 范延献三宝

帐内众人闻言皆沉默不语。

确实,小峡城有三万守军,而大军连续攻城拔寨,疲惫不堪。峡城一战也损失了不少兵力。敌军以逸待劳,形势的确不容乐观。

贾霸看出了众人心思,说道:“诸位将军,君上还有一道旨意,如果事不可为,不必强求。此番攻伐西谷,已是大胜了!”君上说:“诸位将军连续攻城拔寨,已彰显了我中原军威。现在我军疲惫,如若再与敌军厮杀,我军即使胜了,也是惨胜,得不偿失。”

“君上已经拟好了书信,诸位将军,只要申屠老贼答应了君上的条件,诸位将军就可班师回朝了,君上日夜期盼着诸位将军凯旋而归啊!”说着,从手中拿出了中原君写给西谷君的书信。

慕容英双手接过君上手书,对贾霸说道:“贾将军,请回禀君上,老臣一定不负君上重托!”

却说范延奉命再次出使南国,一路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终于在第三日午时抵达南国。范延也不等南国君召见,直接协重礼在宫外等候。

南国君此时正在逗着宋义献给他的鹦鹉,听闻范延又来了,南国君十分不解。心想:“朕前天刚刚答应了西谷使臣,出兵援助西谷,现在两国交战,中原君派此人来却是为何?”

心下虽然疑惑,却还是对那贴身侍卫说道:“传中原使臣大殿觐见吧!”

大殿之上,南国君还是一如既往的微笑道:“先生,不知贵国国君遣先生来,所为何事啊?”

范延恭敬的对南国君行了一礼,道:“在下上次奉君命前来借粮,君上赠与我国国君珠宝锦缎,我国国君不胜感激。在下此番前来,正是奉君命准备了礼物,特来回赠君上。”

南国君闻言心中更是疑惑,嘴上却说道:“中原君太客气了,贵国有难,朕岂有袖手旁观之理。”

范延却说道:“君上能在我国最为危难之时,施以援手,雪中送炭,足见君上大仁大义。我国国君感激不尽,所以特命在下协礼物前来,回赠君上。”

说着,朝宫门外招了招手,只见一人牵着一匹骏马,一人双手高高托举着一柄宝剑,另一人手捧一张宝弓。

南国君见状道:“不知此三物有何奇特之处?”

范延闻言道:“君上有所不知!此马名为雪蹄乌骓,又名踏雪无痕。君上请看,全因这马四蹄如雪,通体乌黑发亮,四肢粗壮有力,腰背壮硕平直,因此得名。此可日行千里,奔跑起来快如闪电,踏在雪上亦不留痕迹!君上可喜爱否?”

南国君闻言大惊道:“世上竟有如此宝马!”

范延不动声色,又指着那柄宝剑说道:“君山请看,此剑名为御龙!乃是铸剑大师龙武子所铸。相传龙武子大师云游四方,见一处巍峨高山之上,云雾缭绕,隐约化成龙形。瀑布于高山之上倾泻而下,若飞龙在天。龙武子大师在山上寻得龙铁一块,又引瀑布之水于炉旁,乃成此剑。纵观此剑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世巨龙盘卧,因此得名御龙!”

南国君闻言大喝道:“快快呈上此剑,朕要细细观摩!”

小太监赶忙从范延手中接过宝剑,双手高举,呈献给南国君。南国君轻抚剑身,又细细观察了一番,道:“果然是举世无双的宝剑!”南国君一时看的出神,竟把范延和满朝文武丢在了一边,偏偏还没人敢提醒,大殿之上一时鸦雀无声。

过了好一会,南国君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对范延道:“先生,不知这弓箭,又有何说法?”

范延道:“此弓名为百鸟朝凤,非力大无穷者开不得此弓。此弓配有三只羽箭,就算是铁板青石也能穿透。相传上古时期一日,芷落见百鸟汇集于空,竞相争鸣,又忽见一巨鸟由空中俯冲而下。芷落寻到那巨鸟坠落之地,乃得此弓!”

南国君闻言感慨道:“受中原君如此大礼,让朕如何安心啊!”

范延道:“君上严重了,前番我国有难,国君仗义出手,我国国君知恩图报,君上受之无愧!在下这里还有我国国君书信一封,请君上过目!”

小太监赶忙接过书信呈上。

南国君打开书信看去,只见上面写道:“南君如晤,多谢南君前番赠予阎匡的礼物,阎匡不胜感激。今回赠些许薄礼,聊表感激之情!阎匡前番亦遣使往西谷,以礼相邀。然西君辱我中原使臣,欺我中原太甚。我中原先君亦是死于西君之手。杀父之仇,弗与共戴天!我中原此番出兵西谷,全因国仇家恨,不得不报!今南君为何要助西谷?阎匡实不愿与南君为敌,如若两国交兵,双方将士死伤无数,阎匡着实不忍!望南君召回兵马,以免有伤两国和气。若是南君执意要助西谷,阎匡只有被迫与南君一战,望南君三思!”

南国君看完信笺,一时呆住了,过了一会才明白过来,原来中原君送宝马宝剑与我,是要我撤回援兵。随即对范延道:“先生远来,一路辛苦,且先回馆驿歇息,中原君信中所述之事,待我与众大臣商议之后,定会给先生一个答复。”

范延走后,南国君便让小太监将手中的信笺传与众位大臣观看,待大臣们都看过之后,南国君问道:“中原君信中所述,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尚书孙业率先说道:“君上,中原与西谷素有不共戴天之仇,中原先君阎陆就是死在申屠英手里。如今申屠英又辱中原使节,中原君岂能咽得下这口气?中原君此番出兵为报国仇家很,将士们个个士气高昂,一路势如破竹,申屠英是咎由自取。臣以为,我国当立即撤兵,避免与中原军发生冲突,以免两国交恶。”

南国君闻言点了点头。

此时,侍郎张乌也出言道:“君上,中原君此番献给君上这许多礼物,足见中原君的诚意。我南国与中原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又何必两军交战呢?如果两军真的交战,中原将士人人为了报仇,定然奋勇,我军也恐难抵挡。即使抵挡住了,伤亡也不会小,我军何必去当这挡箭牌呢?不如撤军罢战,免得平白无故,折损了将士的性命!”

这时长史黄敬也附和道:“君上,张乌和孙业两位大人所言极是啊!我军若是与中原交战,只会白白折损将士,又会导致两国交恶,不如就势撤军,也卖给中原君一个人情!”

南国君此时突然狠狠拍了一下面前的桌案,大吼道:“速派快马去前线传达朕的旨意!令蒋忠速速班师回国,不得有误!”

却说前线的蒋忠可不知道南国君已经改变了主意,此刻他正在峡城叫阵。可是不论他怎么叫,中原军就是不肯应战。蒋忠无奈,只得令全军在城外驻扎,暂时休息。

第二天清早,蒋忠又到阵前叫阵,可中原军对他还是不予理会。旁边的宋义急了,对蒋忠道:“将军,中原军定是见将军英武,不敢出阵迎战!将军不如下令攻城吧,定能大破敌军!”

蒋忠心里虽然也很想歼敌立功,但他看了看高大的峡城,叹了口气道:“强攻城池,不知要损失多少兵马,待我再思破敌良策!”

转眼又过去一天,蒋忠还是没有想出什么计策,宋义不由得大急,说道:“将军,不能再耽搁了,只要将军助我军夺回了峡城,我军就可据险而守啊!”

蒋忠听言,摆了摆手道:“也罢,传令三军集合,一个时辰后,攻城!”

峡城上的守军看到敌人在集结,心知不妙,急忙去通知慕容英等将,慕容英闻言大惊道:“什么,敌人竟然要强攻?”

刘圭更是气得破口大骂道:“他娘的,老子去会会他们。”说着就要往出走,却被慕容武拉住道:“贤弟且慢!君上有令,不得与南国军交战!”

刘圭急道:“可是他们已经要攻城了啊,又如何不战?”

慕容道:“待我去看看!”

随即走出了大帐,众人紧随其后。慕容武走上城墙,见南****已经集结完毕,正在搬运云梯等攻城器械。慕容见状大吼一声道:“在下乃是中原征西大将军慕容武!不知南国领兵者是哪员大将?能否出来一见?”

蒋忠闻言道:“我乃南国镇军将军蒋忠!我前番两次叫阵,尔等龟缩不出。此番我率兵攻城,尔却出来搭话,究竟是何用意?”

慕容武道:“将军有所不知啊,贵国国君已经和我国国君达成了协议,贵国国君已经决定撤军了,传令的人马据此应该不远了,我国国君再三叮嘱不可与贵军交战!”

蒋忠闻言一愣,心中不明所以。

宋义见状却大惊失色,忙对蒋忠道:“将军万万不可听信这敌将的胡言啊。他这是在拖延时间,其中必定有诈!”

蒋忠听闻宋义这么说,也觉得有道理,随即不再理会慕容武,转身对副将下令道:“雷鼓,攻城!”

随着战鼓的隆隆作响,五万南国军便向峡城冲了过去。

可就在此时,蒋忠却突然听见身后有人叫道:“快快鸣金收兵!快快鸣金收兵!君上有令,令蒋忠速速率领大军班师回国,不得有误!”

蒋忠闻言立马推翻了那持金的士兵,抢过那士兵手中的家伙,用力大敲了一通!南国众士卒冲到一半,又都纷纷折回。城上慕容武和刘圭等人都长长舒了一口气。

南国撤军,慕容武令刘圭领四万大军威压小峡城,佯作攻势。又遣人协中原君的书信去见西谷君。

躺在病榻上的西谷君听闻中原使臣来见,忙更衣后,在大殿召见。西谷君咳嗽了两声,对那人道:“汝来所为何事?”

那人也不生气,毕恭毕敬的双手递上信笺,对西谷君道:“奉命将我国国君的信笺,交予君上。”

西谷君接过内侍呈上的信笺,只见上面写道:“汝杀我君父,辱我使节,本是罪不可恕。然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见西谷生灵涂炭。尔若能改过自新,献上粮草一百万担,锦缎三百匹,铁器一万斤,黄金一千两。并保证从今往后年年进献如上所述物品,孤就网开一面,罢兵息战。尔若是执迷不悟,死在旦夕矣!”

西谷君看完信笺,用手指着那送信的使者,嘴唇动了半天,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后,竟是啊的一声大叫,吐出了一大口鲜血,昏死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