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乱世仁义录
5261600000007

第7章 南国君援西谷

淳于震虽死,但仍然虎目圆睁。

慕容走到近前,长叹一声,令人将其好生埋葬,遂领兵回营。

帐内慕容英与刘圭等听闻慕容武回返,忙出账相迎。刘圭见慕容,忙道:“兄长,可曾抓到淳于震那厮?”

慕容道:“那淳于震虽然有勇无谋,却也是个忠义之人,他已经自刎而死了。”

刘圭闻言大喜道:“兄长真是料事如神啊!我大军出征旗开得胜,仅伤亡不足万人,就将西谷众将全歼与这旷野之上。如今淳于震已死,我军可以势如破竹,攻取漠城了!”

慕容英也欣慰道:“事不宜迟,我军应当趁敌军不备尽快攻下漠城。我军占领漠城之后,进可攻,退可守,便可立于不败之地也!”

随即转向众将问道:“何人愿领兵攻取漠城?”众将纷纷抢出一步,道:“末将愿往!”

慕容英见状哈哈大笑道:“董胜,杨平,令你二人即刻领一万步军先行一步,攻取漠城,我等大军随后即到!”

二人齐声答道:“末将领命,即刻转身退走。”慕容英令大军歇息片刻,待军士吃饱喝足,即刻收拾行装,向漠城进发!

却说漠城太守府内,李昂高坐堂上,与堂下一众文武饮酒作乐。堂中舞女个个美貌娇丽,舞姿翩翩。席上众人已然是面红耳赤,醉态尽显。李昂趁着酒兴吟道:“世人只知江山之美,又怎知江山何及我府内美人半分妖娆?”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席上众人纷纷附和称善。正当众人在奉承李昂之时,一名小校急急忙忙的跑进大堂,跪着泣道:“太守,不好了!中原大军已经杀到城下了!”

李昂闻言,眯着惺忪的醉眼道:“胡说!淳于将军正在旷野之上与中原军对峙,中原军怎么会跑到我漠城来?你竟敢谎报军情,该当何罪?”

那小校连忙哭泣道:“太守大人明鉴啊!小的哪敢谎报军情,中原军确实已经到了城下了,小的亲眼所见啊!”

李昂闻听此言面色霎时间变得一片惨白,酒也醒了大半。席上还没醉和半醉的人也都惊慌失措。只有那些已经醉倒的人不以为意。

李昂噗通一声从椅子上跌落,嘴唇鼓动半天却说不出一个字。李昂手下大将陈广急谏道:“太守,如今应当即刻集结兵马,上城防守啊!”

李昂如梦初醒,结结巴巴地说道:“快,组织兵马,严守城池!”

此时,城外却已经是喊杀声震天,有不少中原军将士已经登上了漠城,后续士卒亦纷纷争先恐后,向漠城冲去。陈广带人赶到时,为时已晚,漠城城门已经大开,中原军士卒鱼贯而入,陈广带人抵挡不住,被杨平生擒。漠城中大小官吏,都成了中原军的俘虏。

中原大军占领漠城之后,以漠城为根本,继续向西挺进,又连续攻破二城,其势难挡。

西谷皇宫之中,陈方对西谷君跪拜泣道:“君上,前线急报!前日淳于将军率兵与中原军决战,误中敌军奸计,我军将士全军覆没,淳于震将军也为国捐躯了!敌军趁热打铁,当日便攻下了漠城。方城与淮西相继沦陷,淮西太守因诸将舍命相救,才得以逃脱。信使来报,峡城也已万急啊!”

“啊!”西谷君听完,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昏迷不醒。

众臣大急,忙叫太医诊治,众臣在门外守候。过了半晌,太医从内室走出,众臣急忙问道:“君上情况如何?”

太医答道:“君上只是急火攻心,只需静养些许时日,定无大碍。”

众臣这才放下心来,这时西谷君的贴身宦官对众臣道:“君上宣各位大人到内室议事!”

众臣忙涌进内室,纷纷跪倒在地,叩首道:“君上!”

西谷君虚弱的说道:“诸位爱卿平身。诸位,如今中原军来势汹汹,诸位有何良策退敌,但说无妨!”

众臣议论纷纷,相国陈方跪倒在地,道:“君上,前番淳于将军领兵拒敌,我西谷精锐尽皆折损,中原军却没有大的损伤。如今敌军占领三城,峡城告急。如峡城再失,敌军就可长驱直入,攻进我国京都业城,峡城万不可失!如今之计,应先集结国都内三万大军,火速支援峡城。再令人携重礼,前去南国,晋见南国君。请其出兵援救,如南国君肯出兵,定能解救危局!”

众臣纷纷道:“陈相国言之有理!”

西谷君咳嗽两声道:“好,那就请相国全权负责此事,众爱卿尽力辅佐。孤身体不适,一切就拜托诸位爱卿了!”

众臣齐拜道:“我等一定尽心尽力!”

却说中原军久攻不下峡城,刘圭急道:“兄长,峡城久攻不下,不久申屠老贼定会派援兵来,如果援兵到了,我军就更没机会了!不如令大军一起涌上,尽快拿下城池!”

慕容朝着峡城旁边的两座大山望去,叹了口气道:“唉,峡城地势艰险,易守难攻。敌人以逸待劳,我军长途跋涉。这峡城是座坚城,强攻无用啊,只会白白折损士卒!”

刘圭急道:“那又该如何是好?”

慕容道:“令士卒分成十队,五队白天轮番攻城,五队夜晚轮番攻城!峡城虽险,但却只有一万五千守军,我军只需将其拖跨,峡城一攻可下!”

南国皇宫之中,宋义道:“西谷使臣宋义,拜见南国君!”

南国君微笑道:“先生免礼,朕听闻中原出兵攻伐贵国,可有此事?”

宋义道:“确有此事!在下此来,就是请南国君能够出兵相救,以解我国之危!“说着,又挥了挥手,令人将三样东西送进大殿。

南国众臣打眼看去,竟是一只穿着衣服的猿猴,一只色彩鲜艳的小鸟,和一个十米长大蚌!宋义又道:“这是三件当世奇宝,是我国国君送与君上的!”

南国君好奇道:“这三物,有何奇特之处?”

宋义打开那猴子的牢笼,那猴子兴奋的跳了出来,冲着南国君就跪倒在地,磕了一个响头。此时,那小鸟也应声叫道:“君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南国君见状不禁哈哈大笑道:“果然是好宝物啊,西谷珍宝果然奇特!先生,这第三件又是何物?”

宋义走到那大蚌前,轻轻拍了那大蚌三下,那大蚌竟然慢慢张开,南国君与南国众臣看去,竟见一颗硕大的珍珠,在大蚌之内。那珍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浑然天成!

南国君惊道:“果然是好宝物!”

宋义道:“我国国君素知南国君仁义,两国一向交好。如此宝物,是我国国君的一点心意,请南君笑纳!

随后又声泪俱下道:“君上,如今中原君不义,兴起刀兵,讨伐与我国。导致天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我国众将奋力抵挡,奈何中原军狡诈,我军屡屡战败。如今中原军已攻至峡城,我国国君因此重病,我军恐怕再难与其抗衡,只能恳请国君出兵相助啊!”

南国君闻言佯作大怒道:“中原君如此不仁不义,妄兴干戈,真是伤天害理啊!”

随即道:“先生请放心,朕这就调兵遣将,相助贵国!”

宋义闻言大喜道:“君上真是仁义之君啊!”

南国君令大将蒋忠,率五万大军,支援西谷。蒋忠骑在马上,对宋义道:“先生放心,只需再过三日,我军即可抵达峡城外围。到时与贵国大军前后夹击,中原必败!”

宋义道:“将军勇武,中原军见了,定然不敢与敌!”

蒋忠哈哈大笑,心中甚是快活!

中原皇宫之中,中原君将手中的竹简重重摔在地上,怒喝道:“南国竟然出兵了,要援救西谷!”

中原君大口喘着粗气,过了半晌又大喝道:“贾霸,令你领三万大军,以为后援!”

此时,李富早已捡起掉落在地上的竹简,看罢以后,对中原君道:“君上,南国君收受了西谷使臣的礼物大喜,这才答应西谷使臣出兵相救。以微臣看来,或许可以不动刀兵,使南国军队不战自退!”

中原君闻言道:“哦,相国有何良策?”

李富道:“前番君上向南国借粮,南国君赠与君上珠宝锦缎。此番,君上可回赠南国君重礼,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定能使南国君回心转意,罢兵息战!”

中原君道:“那依相国之意,该如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李富道:“君上只需修书一封,如此……”

中原君大喜道:“好,就依相国所言,令范延协寡人书信与礼物再赴南国,定要使南国君改变主意!”

范延立即跪拜道:“微臣此去一定不辱使命!”

“贾霸,令你传令与元帅,如果南国大军抵达,万万不可与其交战,以免白白折损士卒!”贾霸领命而去。

经过三天三夜的轮番攻城,峡城守军终于抵挡不住,中原军队占领峡城。仅距峡城一百里的西谷大将百里穆听闻峡城已经失守,只得退兵驻守小峡城。

占领了峡城,中原军诸将纷纷大喜,刘圭道:“我等大军势如破竹,如今峡城已得,百里穆驻守在城池低矮的小峡城中,我等只需将其歼灭,就可直捣西谷京都业城了!”

慕容武却愁眉不展,不知在思索何事。慕容武正思索间,却听得门外有人叫道:“元帅,诸位将军!”慕容英回头望去,竟是贾霸,惊疑道:“贾将军,你不是应该在中都带兵么,怎么到了这里?”

贾霸道:“南国出兵援西谷了,在下传来君上口谕!”

帐内众人闻言大惊,慕容英忙问道:“南国出兵了?多少兵马?何日启程的?现在兵至何处了?”

贾霸见状忙道:“元帅不必忧虑,君上和相国已有退敌之策,只需元帅暂避锋芒,不与南国军队交战即可!”慕容英和帐内诸将知晓后,都长舒了一口气。

慕容武道:“如今,只有令三军各自坚守城池,避免与南国君交战。只是夏季将至,西谷炎热,恐我中原将士水土不服,易生疾病。我军长途跋涉,粮草辎重运输多有不便。再拖些时日,敌军戒备更严,我军恐怕难以攻破小峡城!而我军两月以来,歼灭西谷军主力,又连下五城,已疲惫不堪,急需休整!不可能再一口气攻破拥有三万守军的小峡城。再过些时日,到时恐怕只得引军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