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乱世仁义录
5261600000014

第14章 袁公鞅退守淮西

慕容借火光望去,果见袁公鞅帅旗,随即下令道:“大军缓缓进城!”

刘圭闻言大吼一声,一马当先,冲进漠城。慕容见状大惊道:“贤弟,不可莽撞啊!”随即策马紧随其后,突入漠城之中。

漠城之中一片寂静,像是一座鬼城,慕容环视四周,心中升起了一股不详的预感。刘圭却没有什么顾忌,对慕容道:“兄长,敌兵都退出城了,快下令追击吧。”

慕容闻言道:“贤弟,你不觉得有点不对么?”

刘圭道:“兄长何意?”

慕容道:“这里实在是太过安静了,静的出奇,静的不像是真的!贤弟,咱们已经中埋伏了!速速传令三军,缓缓的退出去,千万不要乱!”

刘圭虽然惊讶,却也没有乱了分寸,立即指挥撤出漠城!

刘圭与慕容二人刚刚后退一步,之听得四周喊杀声震天,城墙之上西谷军的火箭亦是倾泻而下。中原骑兵猝不及防,在城中又施展不开,纷纷中箭落马。一时漠城之中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刘圭见状急忙吼道:“全军原路撤退,杀向城门!”

中原军将士得令纷纷调转马头,向城门外冲去。谁料大军刚刚冲出城门,却又遇一阵箭雨。为首的一排骑兵顿时倒下一片。位于中军的刘圭见状不由大怒,策马直奔前军,片刻已至阵前。身先士卒,提枪向西谷大军冲去!

慕容见势不妙果断下令道:“众将随先锋将军冲击敌阵,杀出重围!”

中原士卒见主将如此英勇,也纷纷呐喊着,冲向敌阵!淳于齐见中原军已杀至阵前,当即下令道:“弓箭手退后,长矛迎敌!”不一会,两军便开始短兵相接。双方厮杀近两个时辰,刘圭与慕容终于杀出重围,直奔东南旷野而去!

淳于齐望着慕容武渐渐远去的帅旗不由叹息道:“唉,若吾有一万铁骑,定要杀尔等个丢盔卸甲!”随即收拢大军,向袁公鞅报道:“元帅,你可真是料事如神啊!末将大获全胜,歼敌一万啊!只可惜我军骑兵太少,走了那刘圭和慕容武!”

袁公鞅叹道:“唉,慕容武无愧为当世名将啊!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有此人在,我西谷如何能安?今朝我军兵力不足,未能杀死此人,他必刻骨铭心。只怕来日再无此等机会了啊!”

袁公鞅边摇头边叹息,惹得淳于齐十分不舒服。

淳于齐道:“元帅向来胸有成竹,今日怎说得如此丧气话?”

袁公鞅自嘲的笑了笑道:“将军说得对啊,却是老夫多虑了!对了,淳于将军,你来看看这个!”

袁公鞅将一封信笺递与淳于齐,淳于齐看过后道:“南国君援兵五万?陈相国真的说服南国君出兵了啊!”

袁公鞅点了点头道:“我已嘱咐相国令南国将士先于南国边城驻扎,伺机而动。”

淳于齐道:“中原此次增兵十万,加上在东南旷野的现有兵马,总共有十七万之众。而我军虽和南国联军,却也只有八九万之众,敌众我寡,形势不妙啊!”

袁公鞅道:“若欲退敌,还需奇谋!”

淳于齐闻言道:“元帅已有退敌良策?”

袁公鞅道:“一个字,拖!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淳于齐闻言叹道:“唉,也只好如此了!”

慕容与刘圭收拢败军回到大帐,见过了慕容英。慕容英得知己方中了埋伏,大败而归,当即震怒,责备李衮谎报军情,要处斩李衮。

慕容武急忙上前道:“父帅,此役战败,非是李衮之过,实是那袁公鞅诡计多端,故意引我军前去劫营。”

慕容英遂绕过李衮一命,处军杖五十。

慕容英随即召众将议事,率先说道:“前番我大军西征,歼敌十万,破城五座,不曾损兵折将。此番未破一城,未斩一将,却已损失了三万将士!如此战况,让老夫如何向君上交代?如何向中原父老交代?”

慕容武闻言道:“父帅莫忧,等到援军到来,我大军会和,齐攻淮西,定能使敌人胆寒!”

慕容英又道:“诸位将军可能还不知道吧,南国出兵五万,援助西谷,与我军为敌了,现正在南国边城驻扎,随时都可能从侧面突袭我军!”

众将闻听此言皆是诧异不已,谁也没料到南国君竟会出兵,这确实出人意料!

刘圭顿时义愤填膺,道:“纵使南国出兵,又有何惧?我中原共有大军十多万,难道害怕他些许兵马么?”

慕容武闻言叹道:“贤弟啊,决胜之道不在兵多,而在天时,地利,人和!袁公鞅极善用兵,不可小觑啊!”

刘圭闻言摸了摸脑袋笑道:“兄长教诲的是。”

慕容武继续说道:“我军连日作战,已经疲惫不堪,如今应当先行休整,等援军赶到,再作计较。”

慕容英道:“好,让大军驻扎漠城休整三日,等君上援军到来,即进军淮西!”诸将领命而去。

三日后,慕容英于漠城点兵,训示道:“此次进军,定要在十日内攻破淮西,生擒那袁公鞅!”十七万将士齐声高喊道:“踏平淮西,生擒袁公鞅!”沉闷的号角声再次响起,中原十七万大军向淮西进发。

西谷皇宫之中,国舅高参此时正在观赏歌舞,与台下一众宾客玩的是不亦乐乎。一名仆人急匆的走了进来,在高参耳边低声细语了一番。高参听过那仆人的话之后,笑着对一众宾客说道:“诸位,袁公鞅兵败,撤出漠城了!”席间众人闻听此言,顿时议论纷纷。高参大笑道:“怎么样,本国舅说的没错吧!一介草民竟然也敢领兵拒敌,真是贻笑大方啊!”

其弟高展闻言道:“兄长说的极是啊!陈方那个老头子竟然还在太后面前极力推荐此人,真是让人笑掉大牙啊~哈哈哈哈!”席间一众宾客也是大笑不止。

“兄长,趁此机会,正好可以除掉陈方这个老头子!”

高参道:“这个老顽固,处处与本国舅作对,这回,我要让那老东西吃不了兜着走!参弟,你我二人即刻进宫,求见太后,狠狠地参他一本!”

就这样,高参和高展二人一路喜笑颜开地来到了皇宫后花园,对内侍说道:“快快通禀太后,国舅高参高展前来给太后请安了!”

内侍不敢怠慢,急忙向高太后禀报道:“太后,二位国舅求见!”

高太后淡淡道:“让他们二人进来吧!”

高参高展二人走进花园内,行礼道:“臣弟高参,高展向太后问安。”

高太后看也不看二人一眼,对二人道:“吧,你二人找哀家有何事?”

高参和高展对望了一眼,高展上前一步,说道:“太后,袁公鞅兵败,漠城失守了!”

高太后闻言,并没有回应,还是看着满园的花朵。高参也急道:“太后,袁公鞅一介书生,怎能领兵打仗呢?臣请即刻将袁公鞅召回京都治罪!”

高太后好似没有听见二人在说什么,还是看着满园的花朵。高参又道:“太后,据臣所知,漠城并不是被敌军攻克的,而是那袁公鞅弃城而逃啊!上次袁公鞅还信誓旦旦,说什么与将士共存亡。可是真到了这节骨眼上,却跑的比谁都快,如此贪生怕死之人,怎能领兵啊?”

高展也急忙附和道:“对啊!对啊!袁公鞅当即刻押解回京都治罪!”

高太后终于转过了身子,严厉的目光望着二人,让二人不禁打了个寒颤。厉声喝道:“撤回袁公鞅,难道让你们两个草包去领兵么?如今国难当头,你二人却还在此聒噪!你二人要是真有本事也罢,偏偏没有那个本事却还要在此乱嚼舌头。哀家怎么有你们这两个草包弟弟啊!你二人要是再不思为国谋福,休怪哀家不念手足之情!”

高参高展二人听闻此言吓得是一身冷汗啊,连忙跪地叩首。

高太后见二人如此,又喝到:“还不快退下!”

高参高展二人闻言连忙起身,躬身退出。

二人走后,高太后独自一人立于花园内,昂首望向天空,口中喃喃自语道:“夫君,你在天之灵,可要保佑西谷基业,保佑元帅凯旋而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