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说陇南
5256000000062

第62章 诸武将领兵杀敌,众知州勤政护民

南宋沿袭旧制,以路辖州,陇南属利州路。绍兴间,利州(治广元)路分东西两路。文、成、阶、西和、凤州(治今凤县界,辖河池、两当等县)隶利州西路,统制官兼知成州王彦、兼知阶州姚仲、兼知西和州程俊、兼知凤州杨从仪。吴磷为利州西路安抚使,治兴州;杨政为利州东路安抚使,治兴元。川陕最高军事统帅为川陕宣抚使。阶、成、凤、文、西和等州,皆隶于川陕宣抚使,后改名四川宣抚使。陇南的阶、成、西和、凤统称关外四州。关外者,扼守川蜀门户之地也。陇南在战略上的地位无可比拟。吐蕃占领宕州310年,宋将王韶收复后,宕昌归岷州所辖,置宕昌寨。崇宁三年,岷州州治移置祐川(今宕昌理川),又在今宕昌南阳设良恭镇。绍兴九年,岷州由祐川移置长道县白石镇(今西和城关),后改为西和州。原宕州归西和州。

武官打仗,文官治民。南宋时,武官或兼文职,而文职亦有兼武职者。文官治民而能体察民情,解救民苦者,亦不乏其人。

文州知州鲁安仁,在位三年,发动群众抗旱自救,请求朝廷发粮救饥,救活数千人,人民感恩,为其修建生祠。今存《文州太守鲁公祠堂记》,立于绍兴二十八年(1158)十月,记载了鲁公赈灾于民的政绩。“岁大寝,嗣岁之春,民饥,公请于外台大发廪,以赈之,所活以千计”,“君子之于名,视之为外物”,“嗜义如饥食,恶不义如恶臭”。

阶州知州田世雄,为民除害,杀死猛虎,救一方百姓之平安。淳熙二年(1176),阶州百姓立碑惠觉寺,为念及田公刺虎之恩,改惠觉寺为卧虎寺。寺庙尚在,残碑仍存。

《田公刺虎碑》曰:淳熙二年七月,诏以临洮田公守武阶。三年七月,一日,民惊言,群虎暴州北之30里。公曰:“民害乃出,人事所不及,吾政愧矣。狡兽不足孚于人,亦杀之而已已。”老虎4只,母虎外出觅食时,穴中3只幼虎四山横行,对百姓造成极大的威胁。田公率领10数个从卒去扑杀。人们还在猜测用什么办法刺杀老虎,从卒们已经两两成对地扛着4只虎返回了。男女老幼争相迎之,并以笳鼓相助,高兴的人群奔走相告。田公说道:“孔子行三军,暴虎不与也。我的母亲年事已高,盼我尽忠报国,我一心要报效国家,却没有犬马功劳,高墙尚且避之不及,哪还敢尝试老虎呢!我受天子之命任职阶州,就要为阶州百姓的安全负责。老虎残食野兽和家畜,且孕孽疏恶,后患无穷。只要一鼓作气,奋勇向前,就不会惧怕,不惧怕就可以战胜它。战国的勇士孟贲据说能生拔牛角,孟贲虽力气大,光凭力气,一只虎也不能捕杀,何况今天是四只虎!我窥视虎穴较深,栅栏和石头锢锁着洞门。先用石头击,用枪刺,杀死了3只幼虎。愤怒的老虎吼叫起来,山谷震动,我缓慢地拉开强弩,一箭出去,正中老虎前额,老虎四五个牙齿被刺断了。这时老虎已心不顾身,拼命地冲出洞口,扬起的尘土如冲马之尘。我静立洞前,手持白布,用长戈迎着它的喉头刺去。鲜血喷射出来,流满了它的两只前爪。老虎的心已经死了。老虎用了17份力,我只用了13份力。这就是用勇和用智的缘故啊!养勇用智是先圣之道。春秋末年的曾参和战国时期的孟子,教人学会计谋,于是就有兵家吴起和孙武屡屡战败敌人而取胜的事迹。要战胜敌人,在智谋上要遵循圣贤的教诲,在行动上要效法关公张飞的勇猛。只有做到这两点,有朝一日天子震怒,讨伐北单于时,北单于的头不是就和这老虎皮肉一样吗?”

半月后虎皮仍然悬挂在那里,方圆数百里的百姓赶来参观。年事已高的老者对田公说:“自公任职阶州,爱我百姓安我人民的事迹举不胜举,而像刺虎这样恩惠于民的事也不是一件两件,我们愿意以公刺虎之事记之于石。”刺虎在十一月二十二日。立碑于十二月六日。

《田公刺虎碑》刻有碑阴,为题额者唐舜恩所记。对田公刺虎之事作了极高评价。碑文把民安和国安融为一体,把刺虎与刺狄视为同敌。田公虽以“不武”自谦,终以试虎而窥见其安民效国的勃勃浩气。田公的“养勇用智”之说,是他安民效国的亲身体验。在你死我活的抗金保蜀战争中,文韬武略是陇南地方官员必须修好的两门课,田公就是其中之一个。

田世雄在抗金保蜀的胶炽时期,一直处在戎马战乱之间。父亲官居刺史,为国捐躯。母亲死后葬于今成县抛沙河畔。今存碑石《宋大宜人刘氏之墓碑》,落款为“孤哀子世雄泣血书”。世雄历任“武节郎、知金州兼管内安抚,被命改知黎州、管内安抚、节制军马、御前右军统制、提举买马”。既为文职,又兼武将。金州,今陕西安康。黎州,今四川清溪。

淳熙五年(1178),阶州暴雨十天,白龙江、北峪河淹没城郭。十一年五月,白龙江翻堤入城,淹毁民房、祠庙、寺观甚多。

朝请郎直秘阁权知阶州兼管内劝农田公事,立即组织福津、将利二县军民修筑。并立碑记之。

武阶为州,倚山并江。旧治北山之上而艰于水,岁有郁回之灾。五代时移就山口矣,而水患滋焉。白江横其前,赤沙翼其左,于是作长堤以为城之护,其来久矣。堤自西而东七百有七丈,赤沙之限;复自北而南,二百四十有五丈。岁役两县勇军士筑而固之。为工七万四千六上者,稍加意焉,益谨其备,而不为患。有位之士,好名而私事不完决坏堤,民受敝矣。且天下之事,不患于不可为,而常患而不为作之于前者,久而继之,后者率多因循而弗治。以来,继之者能如作之因循之病,则斯民也乌有不蒙其利者哉!况二为尤甚……

该碑今存武都安化镇祥渊庙。

赤沙水即今北峪河。赤沙水浩荡之势,源出安化,于是在安化特建保沙湫龙神庙。淳熙十年,朝廷赐额“祥渊庙”。祥者,吉祥;渊者,源也。加封龙神为惠泽侯。其德之威,惠泽斯邦,为帝庇民,每祷必应,故立碑记之,以护州城水患之急。

碑文告诉我们。初,阶州城置坻龙岗,背依仙陵山,面临白龙江。每年江水郁回困扰,进出艰难。五代时移至北峪河山口,时遇水患淹没。白龙江横冲在前,北峪河咆哮其左。淳熙间,阶州知州调集阶州所辖福津、将利二县民勇军士加固河堤。白龙江堤自西而东七百零七丈,北峪河堤自北而南245丈。用工74600多个。

绍熙四年(1193)六月,北峪河大涨,势如雷霆,冲堤淹城在一瞬之间。

立于庆元五年(1199)的《万寿山观音祠记》,比较详细地记载了绍熙四年(1193)北峪河涨溢及知州王翔重修万寿山观音祠事。碑文曰:南宋时,北峪河泥石流已成灭顶之患。“北溪大涨”,其势如排山倒海,泥石俱下,“大石如群羊,奔走前导,洪涛随至,山立雷霆”。北溪之患,如此暴烈,势如高屋建瓴。北宋时曾几移河道,以为缓冲。初在古道,每遇暴洪,河水冲出山口,于卧龙冈受阻后又折向西南流,“水繇城中行”。祥符年间(约1010),太守李公璹斩断卧龙冈,引水向东流,于教场坝入白龙江。改道后水患虽有所息,但忧患仍在。洪水一旦冲毁堤防,向西流去,城郭仍可毁于一旦。因此才有绍熙间的特大洪暴出现。捍护堤防,固城保民,成了阶州人的心头大患。

位于北峪河出口的阶州城,不知建于何时。据碑文载,已有200年间。斯城也,有堤有城,“堤防虽设,旋葺旋决,患无终穷”,“二百年间,智殚力尽”。绍熙大涨,“长堤数十丈一瞬而尽”。城郭亦初具规模。“公登城视之”,或谓登城墙是也。“岁将触郛而西入”。郛者,或为外城,或为堤防屏障。“岂特捍水患,卫郛郭而已乎”。郭者,外城墙也。郛郭之意,或外城墙,或曰堤防。“一城生齿,不葬鱼腹得乎”。城内居民很多,“一城数万众,遂逃堙垫”。说有数万之众者,虽为俗称,大抵也不会太少。淳熙间,江水决堤入城,“民房、祠庙、寺观多毁。”说明城内寺观、祠庙,应有尽有,非权宜之设。

城内百姓智殚力尽,于是利用神灵的威力以祈之,在万寿山建观音祠。万寿山在卧龙冈断冈余址,即今万寿台。“前临北溪,后俯民宅,四望空阔,为一城胜绝。”父老所指城上小峰即万寿山,州城当在万寿山下,其东已有民宅居住。观音祠因水患而设,时日已久,将就颓圮。太守王公为免遭城内生灵涂炭,遂捐俸重建。

据今存袁家坝《袁氏先代事略碑》载:“宋庆元年间,有袁桂者,一名进士,先在华阴、同谷任通判,后除阶州牧,为政几载,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视北溪之患,危害甚大,于是邀集城乡士绅及富裕之家乐资助款,兴工筑堤,是辛酉庆元七年事也。公有是举,北溪之不为患者四十余年矣,民赖以安。”袁桂筑堤在修庙后二年,所以北峪河涨溢时才有城内百姓安然无恙的情景。

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西和祖师殿建有一祠,名德政堂,记知西和州军事兼管内劝农邵俊“宽以容众,仁以爱人,不屑于刑威,惟以德礼化民”的德政。《德政堂记》曰:“西和古之巨郡。圣天子总核名实,亲察贤否。绍兴己亥春,以中卫大夫、泉州观察使、阶、成、凤、西和兵马都铃辖、御前左军统制军马邵公,知西和州军事兼管内劝农”。“邵公,讳俊,躬受简命,来牧斯民,旌旆西引,下车视事,廉能公正,练达治体,而善政及民,班班可考也。”

邵俊德政曰:“苟有所利,则因而兴之,苟有所害,则革而除之。民有冤讼,则听断如神,其明决有如此者;雨汤顺序,百谷用成,其气和协应有如此者;躬诣亩田,集诣父老,勤以力穑务农,其敦本有如此者;郡民白氏孝善于家,爵而未举,闻诣朝廷旌之,其彰善有如此者;锄击凶顽,而盗不入境,路不拾遗,其瘅恶有如此者;民有梗,比谕以礼义,劝以孝弟,而民率其化有如此者;夏麦熟将获,夜梦异人告曰:‘天将大雷雨以风。’公速令民收刈,方卒其事,后果如之。而爱民之心,交感神明有如此者;冬秋春夏不易,故寒谷生禾,其动化群物有如此者”。由于邵俊能“旦夕惕励,苦询民瘼”,时时处处为民谋利,“于是士饮其仁风,农乐其耕桑,工悦其技艺,贾安其市肆”。庶民爱之如父母,敬之如神明。

邵俊知西和,在抗击金兵的严酷日子里,如此关心庶民疾苦,抑恶扬善,勤耕乐桑,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好官。庶民被其泽而德其化,立祠以颂,以报其德,是情理中事。

食盐是军需物资,也是百姓急需,不可一日无盐。淳熙五年,暴风毁坏盐官盐井,井水枯竭。盐务官刘规上奏调长道、天水(今天水市小天水镇)、大潭三县民夫修复。长道县知县宋珏负责重建盐官盐井,恢复生产。为减轻百姓负担,将盐官卖盐价减半,百姓称快。

辟山开道始终是陇南州县职守的重任,战争年代更为如此。绍兴二年(1132),重修宕昌两河口栈道。绍兴三十二年(1162),修筑上禄(今西上六巷)栈道。皆有碑石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