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永远的关公
5254800000003

第3章 真实的关公(2)

关羽的先祖,是夏王朝着名直臣大夫关龙逢,在历史上是第一个为民请命、不惜身殉的朝廷官员。忠于朝廷更忠于人民,是责任也是一种品质,关龙逢以自己的高尚行为,树立了“为谁当官,当一个什么样的官”的千古标范。他的精神影响深远,历朝历代那些为民请命的官员,我们随意就可想起的比干[商]、包拯[宋]、海瑞[明]……直到当代的人民元帅彭德怀,其忧国忧民刚正不阿的风范都有他的影子。从夏至东汉,期间约两千多年时间,年代久远,漫长的岁月损毁湮灭了多少珍贵史料,关家家族谱系很难准确有据。但有关关羽碑铭书志,都是这样记载。关龙逢的墓冢在今安邑,与关羽祖籍地相距不远,就在东边二十多里的社东村,他们属同一家族是有相当可信性的。也有一种说法,是说关龙逢并不姓关,而是姓“豢龙”,本是为朝廷养龙的职员,后来演化为以职业为姓氏。此说就更无从稽考:养马都知道,养龙究竟养的是什么?到底有没有龙?从何说起?“弼马温”并不姓“弼”,怎么“豢龙”就姓了“豢”?而且“豢”并不发“关”字音;说是古音读关,没有确切记载。更何况夏朝已是我国历史上的半信史时代,其历史事迹的事实成分已占相当比重,所有记述都是“关龙逢”而没有见到过“豢龙逢”的。所以这种说法也就是一个说法,聊备一说而已。而在《唐书》中记关羽后裔、唐德宗宰相关播时,说的关氏家世:“关氏出自夏大夫关龙逢之后,蜀前将军、汉寿亭侯羽,生侍中兴。其后世居信都(在河北冀县)。裔孙播,相德宗”(《新唐书》表十五“宰相世系下”)。证明了官方史书的认可。明朝万历时期,当朝名臣也是后来的着名隐者陈省,曾作《鼎新武安王庙颜歌》,其中道:“于时美髯万人敌,伟哉河东关云长。丹心不忝龙逢裔,骁雄未许马超行。”而明嘉靖年间山西道监察御史(后为知解州事)徐祚为重修关王庙碑记也肯定关羽是“夏忠臣龙逢之裔孙”。以他们着名官员和文章家的严谨,不会是信口开河。从精神遗传的角度看,关羽心系汉室,念天下苍生,与先祖心存一念,精神血脉是相通的。“以忠继忠,异代同心,渊源固有自也”(清·张镇:《解梁关帝志·谱系考辨》)。说关龙逢是关羽的精神渊源,是有道理的。现在,关家多个分支的后裔所持的族谱,都记载关龙逢是关家的远祖。关羽是关龙逢的后裔,应该说是有一定根据的。

——关龙逢也写作关龙逄,这里从《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和《中国人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说。

关羽的祖父和父亲于史传中也无早期记载,记载始见于清康熙年间。祖父关审,字问之;父亲关毅,字道远。来历也还算有物证,只是记载有些迷离,让人感到困惑。康熙戊午年(1687年),解州州守(行政长官)王朱旦在任期间,听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本州一位叫于昌的学士,在这一年夏天,睡午觉时做了一个梦,梦见关羽手写“易碑”两个字,并对他说,你去看殿(指解州关庙大殿)西边有什么东西?于昌随即醒来,即去殿西,原来这里刚好在淘井,捞出一些不完整的砖块,砖块有些字画。于昌与大家把砖块拼凑起来,原来是较完整的字句。偏左有五个字,写着“生于永元二”;偏右有三个字,写着“永寿三”;中间十七个字,写的是:“先考石盘易麟隐士关公,讳审,字问之灵位。”旁边还有三个字:“男毅供。”砖块的背后,有两个字:“道远。”于昌通过州府衙门的办事人员呈报给州守王朱旦,王朱旦看后,用手指着年号说:“这就是关羽的祖父啊。”就把这些有字的砖块带走了。到了康熙壬申年(1692年),江闿来解州担任新一任州守,知道了这件事,就传来长期在解州担任盐池巡检官的王闰询问。王闰答道:王朱旦在任时,我还未来这里。我来后奉张参议命令修石盘沟,挖出了一个墓葬,还有旧碑,碑上刊刻着楷书大字“汉寿亭侯关公祖考石盘公之墓”。有州守潘天植题字“关圣帝君祖墓”。张参议听了有些疑惑。这个新任州守江闿还是比较审慎的,认为不能肯定,认为“阙文可也,可杜撰乎?”(江闿:《汉寿亭侯父祖辨》)这里提到的张参议,当是张鹏翮,担任过解州知州,后来还担任过内阁官员,曾随首相索额图与俄罗斯谈判,签订了还算有大国尊严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就在此次赴俄途中,发现蒙古归化(今呼和浩特)地区也建有关庙。这是文字记载中最北边的关庙了。

事无确证,但毕竟有清代发现的墓碑和字砖,也难以完全否定。不论是官员还是学者,一般还是有着基本的文化素质和学术态度,加上对神明的敬畏,在这个问题上,不可能完全出于哗众取宠,草率行事。而全国包括海外关氏后裔的族谱,则都持此说。《关圣帝君圣迹图志》和《解梁关帝志》等志书对关氏谱系记述甚详,也持此说。如此,我们还是尊重关氏后裔的谱系所载,基本可以肯定关羽祖、父的名讳和生卒年代。同样,根据谱系所记,关羽的家宅居于解县常平,清代置为下冯村宝池里五甲,即今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常平乡常平村。现在的常平家庙,即关羽祖上的住宅。源远流长,而遗址确凿,至今为乡人和关氏后裔确定不疑。

即使有所不确,对于关羽的历史功绩和忠义精神,也没有什么必然的影响,我们就不必要胶柱鼓瑟了。

关羽的家庭,是一个耕读之家,属小康农户,也是书香门第。祖父关审,生于汉和帝永元二年(90年),是个乡间知识分子,治《易》、《春秋》之学,做过当地蒙师。东汉末年的混乱形势,使他绝意仕途,就在家宅五里处石盘沟里择地建筑茅舍,静心学问,专心教子,因而又称石盘公。他于桓帝永寿三年(157年)逝世,享年六十八岁。三年之后,关羽才出生,没有能领受祖父的教诲,但家学心传,关羽后来对祖父的学识还是有所继承和接受,特别是祖父毕生专攻的《春秋》。父亲关毅,对关羽寄予厚望,严格要求,激励以始祖的忠烈之风,传授以《春秋》家学,使关羽从小就受到忠义思想的熏陶。忠义思想的种子,很早就植进了少年关羽的心田。祖辈父辈皆治《春秋》,这一点对关羽太重要了。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青少年时期非常关键。关羽的家庭熏陶和幼年所学,加上始祖的血脉及精神遗传,还有河东历史文化大环境的浸润濡染,天造地设般成为关羽精神形成的必然条件。

168年(建宁元年),东汉王朝第十二任皇帝刘宏登基,是为灵帝。桓帝和灵帝,就是后来刘备经常提起并叹息痛恨的两个皇帝,东汉就是在他们两个手上崩溃了的。关羽在家乡学习识字,随父耕读,开始感受和接触这个纷扰混乱的世界。家谱记载,关羽原名叫长生,174年(熹平三年),他十五岁,正式入村塾读书,改名关羽,字云长。正是这一年,他开始学习《春秋》,也开始练习武艺。我们知道,这对他的成长和以后的人生道路是至关重要的。

关羽十八岁娶妻胡氏,是他的塾师胡先生的女儿,可见先生对他的器重,也可见他在村塾中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一年后,生子关平。十九岁的关羽已经耳闻目睹了朝廷的暗弱和百姓的疾苦,已经立下了报国安民的远大志向。他向父母妻子表示,自己已经生了孩子,算得上成家成年,也算得上对家庭有所交代,他就要开始实现报国安民的抱负和理想。深明大义的家人支持了他的志向,同意他走出家乡,去闯荡外面的世界。尽管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不是一个精彩的世界,而是充满了艰难和风险的世界。

关羽开始有意地去县城谋取机会。他没有想到,很快地他就遇到了一个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事件。县城的一个豪绅恶霸,名叫吕熊,趁着社会混乱,官府腐败,勾结官员,在当地胡作非为,欺男霸女。关羽在县城里偶然听到一位穷困老人哭诉,他的女儿被恶霸吕熊强行霸占。关羽是个血性男儿,性情刚烈,疾恶如仇,又是极易冲动的年龄,怎能容忍如此恶行?就乘夜黑风高,杀了恶霸吕熊一家,顾不得回家向家人告知原委,匆忙逃离家乡。官府到他的家乡捉拿逃犯,他的父母把他的妻儿委托给其娘家,双双跳井身亡。事后乡亲就以井为墓,在井上建了一座砖塔,以为纪念。

如今,这座砖塔还保留在常平家庙里,是关羽故里的重要遗迹。

还有一则流传民间的说法,说关羽本姓冯。在家乡杀了恶霸后,逃到潼关(一说为大庆关,即蒲津关),城门已有官府派出的缉拿逃犯的士兵把守查验。关羽无奈,急中智生,一掌打破了鼻子,以鼻血涂面,成了一个红脸汉,士兵认不出相貌。问起姓名,关羽指关为姓,这才混出关去。从此以后就改姓为关了。这个说法被文人录入了杂书如《归田琐记·三国演义》(清·梁章钜着),流传就更广了。我们已经通过有关史书、典籍、碑刻、族谱基本清楚了关羽的家世谱系,这个说法就不足采信了,虽然很有故事性,但也只能是个很容易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而已。

关羽杀人也还有许多说法。其中还有一种说法是,解县县令看到天下大乱,就心怀异志,得知关羽武艺高强,希望得到关羽扶助,乘乱割据一方。乱臣贼子,正是关羽无比痛恨的,怎能容得?就杀了县令,而后出逃。哪一种说法最准确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不论哪一种说法,都是义所当为,都是除暴安良。这是关羽大义人生的第一块基石,是他济世救民的第一面旗帜,是他忠义思想的第一次实践,是他纵横天下的热身和预赛。

关羽杀人的时间,据现存于解州关帝庙碑载:“关圣于灵帝光和二年己未(179年),愤世嫉邪,杀豪伯而出奔。”说是179年。《华阳国志》记载刘备“中平元年(184年),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此时关羽当已追随刘备,此说似可证明关羽就是179年杀人出逃,“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三国演义》语)。多数史书采信此说。但据《解梁关帝志》记载,“中平末,关帝自解至涿,始事昭烈。”中平末为189年,关羽已二十九岁,似乎走向社会太迟了些,追随刘备的时间也推迟了五六年。但“自解至涿”语气确切,而《解梁关帝志》编撰于治史甚严的清代,似乎更应采信。两种说法,难以确定。但不管什么时间,“自解至涿”,是完全肯定了的。

关羽终于逃离了家乡。他向着东汉末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奔去,向着自己辉煌壮丽的人生际遇奔去。这一去关山重重,路途迢迢;这一去风雨飘摇,前程难料。然而,那不可预知的历史舞台天高海阔,可以任他横刀立马,纵横驰骋;那向往已久的人生际遇风起云涌,可以任他建功立业,叱咤风云。他是去完成时代交付他的扶大厦之将倾的伟大使命,他是去攀登历史赋予他的实践春秋大义的人生高峰。

虽然去意已决,而回首告别河东大地,关羽也会是清泪潸潸,乡情依依。这里是生他养他的故乡,这里有父母妻儿父老乡亲。中条山的沟沟壑壑,留下他多少砍柴割草的足迹?盐硝池的坑坑洼洼,流过他多少背盐拉硝的汗水?在蒲坂古城,他也许曾瞻仰过尧天舜日的远古遗迹;在安邑故都,他也许曾领略过前贤义士的高风亮节。黄河曾洗濯过他劳作之后的尘土和疲惫,涑水曾滋润过他读书之后的焦渴和困倦。故乡的山,松涛阵阵,仿佛在深情地挽留自己的优秀儿子;故乡的河,波浪滔滔,好像是殷切地鼓励自己的出征战士……

有道是穷家难舍,故土难离,而关羽毕竟是民族的关羽,毕竟是历史的关羽。为了实现报国救民的远大理想,为了伸张天地之间的春秋大义,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奋不顾身地去了。

这一去,竟是生死永别。

他再也没有能够回到故乡。

整整四十年后,故乡迎回他的,只有英魂一缕。

2、扶汉兴刘,关公忠义思想的最高体现

根据179年出逃、184年遇到刘备的说法,关羽有五六年时间流浪江湖。

根据189年“自解至涿”的说法,二十九岁以前关羽一直在家乡解州。

流浪江湖也罢,一直在家乡也罢,这期间关羽做了些什么,正史、野史都没有记载,甚至也没有什么民间传说。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已经成年的关羽,已经继承家学、熟读《春秋》的关羽,对黑暗和混乱的社会,对于生于乱世的普通百姓的艰难与疾苦,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和体验。十多年前与西羌作战有功的董卓,这时候是河东太守。董卓专横跋扈,气焰熏天,在他的统治下,纵兵扰民,无恶不作,老百姓的境遇可想而知。富庶的河东地区,也满目凋零,饿殍遍野,关羽是身临其境的。即便如此,董卓还被当作朝廷的救星,被征调进京,去帮助朝廷解决宦官。关羽逃亡涿郡的千里路途中,正是河南、河北军阀割据互相残杀最为严重的地区,情况比河东地区还要糟糕得多,老百姓的境况比河东地区也还要凄惨得多,关羽更是感同身受。

朝廷的情况也不断传来。宦官们把持朝政,国家大事已经完全由十个主要宦官“十常侍”来决定。朝臣对宦官不满和反对,都会被“十常侍”蒙蔽皇上或者自作主张杀害。哪怕是最高级别的朝廷官员,也对“十常侍”为代表的宦官们无可奈何。士大夫们没有办法,只好故伎重演,推举外戚出头,与宦官作反复的斗争。国是日非,民变蜂起,黄巾起义势如烈火。天下更混乱,百姓更遭殃。

这一切,关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乱世用武,学得满身武艺的关羽,一种浩然之气涌上胸臆间:匡扶朝廷,济世救民,大丈夫此时不挺身而出,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