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永远的关公
5254800000023

第23章 文化的关公(2)

关羽参加过这场战斗,当是见过赤兔马了,说不定还心生爱意了呢。这个时候,赤兔马已经是经历过不少战场的成年马了。吕布兵败被杀的事,发生在198年,赤兔马于这一年归属曹操。200年,曹操率兵攻打徐州,刘备兵败,弟兄三人失散,关羽暂时归曹,时值正月。当年五月,关羽奉命解白马围,万马军中杀了颜良,正是骑的赤兔马,而且大大发挥了赤兔马的优势:“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赤兔马快,是关羽斩杀颜良的重要条件。关羽辞曹寻兄,千里单骑,过五关斩六将,骑的当然就是赤兔马。后来刘关张兄弟驻守新野,经赤壁之战,到督董荆州,赤兔马都跟随着关羽,都是关羽的坐骑,而且和青龙刀一样,成为关羽的一部分,成为关羽的象征。明朝第十四任皇帝,就是那位几十年不好好上班的神宗朱翊钧,皇帝做得不好,楹联倒是写得不错。他为关羽写的一副楹联,高度概括了关羽一生的功业和精神,就是从赤兔马和青龙刀着眼的: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趋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直到关羽北伐曹魏,直取襄樊,俘于禁而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赤兔马和青龙刀,仍然陪着关羽驰骋疆场,阵前杀敌。这时候已经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得到赤兔马,已经有十九年了。从吕布得到赤兔马的189年算起,已是三十年。一匹马的生理年龄就算可以存活三、四十年,也已经是恋栈老马了,不可能还在战场上纵横驰趋。

查遍正史野史,没有记载赤兔马归了关羽,更没有追随关羽几十年直到守义而死。传奇中的赤兔马,究其实恐怕也只是传奇。

比赤兔马更具传奇色彩的是关羽和貂蝉的故事。貂蝉本是汉代官帽上的一种饰物,不知怎么就成了三国时期第一美女的名字。这个美丽女子是否实有其人,史书记载不一:“卓常使布守中阖,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三国志》卷七,《魏书》七,《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是说有侍婢而未必是貂蝉;“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献貂蝉以惑其君。”(平步青《小栖霞说稗》引《汉书通志》)却说有貂蝉而未必是侍婢,而且是董卓献于皇帝的。两种说法都难成定论。按野史和民间的说法,当时董卓专权,上欺国君下压臣僚,人人欲得而诛之。可是他的手下有一位勇将吕布,骁猛异常,无人能敌。司徒王允的侍婢就是貂蝉,看到王允为国事朝夕忧虑,自告奋勇愿替主人分忧。貂蝉是一个美貌女子,王允就在她身上打了主意。他有意结交吕布,在家宴上安排吕布见到了貂蝉,答应把貂蝉许配给吕布。后来王允又邀请董卓来家作客,派貂蝉陪酒招待。董卓是霸道惯了的,见到貂蝉这样的美女,当下就索要了,带回府去。等到吕布得知,貂蝉已经是董卓的侍妾了。这一下董卓成了吕布的仇人,吕布就配合王允,杀死了董卓。这就是三国故事中有名的“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还有一种说法是,“貂蝉”是官员帽子上的一种标志性装饰物,朝廷封了官,宫廷有专门人员负责按品级规定把相应的装饰物发放给受封的官员。就像现在管理军衔标志的部门,国家授了军衔,有关部门就把几杠几星的肩章配发给新授的将军。宫廷中的一个宫女,叫任红昌,临洮(今甘肃)人,也有一说是米脂(今陕西)人,是负责管理“貂蝉冠”的专职人员,于是大家都叫她貂蝉,真名任红昌就被历史淹没了。貂蝉在宫廷中,而且掌管官帽子的事务,自然对朝廷的情况十分了解,她的身份和见识才有可能具备实施“连环计”的觉悟和胆略。这样重大的政治行动,王允的一个家伎是很难胜任的。看来这一种说法才是比较可靠的。《三国演义》写到貂蝉坐上轿子被送去董卓府,毛宗岗评点一句:“女将军出征去了。”写得悲壮,评得也贴切。满朝文武眼睁睁看着权奸独霸朝纲而束手无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弱女子身上,直叫天下男儿羞煞。只可惜关羽那时候还在草莽间流浪,历史没有给予他这样的机会。否则,关羽当时若在朝廷,绝不会看着貂蝉去舍身饲虎。杀死专权的奸臣董卓,貂蝉应该说有功于朝廷,有功于天下。董卓死后,貂蝉就配给了吕布。她没有想到吕布也是一个不忠不义的人,最后被曹操打败杀死,她又被羁押曹营。这时候刘关张都是曹操的部下,曹操要破坏刘备弟兄三人的情义,也学王允的连环计,把貂蝉先配刘备,又配关羽。关羽是何等样人?岂能看不透曹操的阴谋?又岂肯为了一个美女坏了兄弟情谊,影响了扶汉大业?就硬了心肠,杀了貂蝉,以绝后患。貂蝉的美丽是每一个男人都无法不动心的,要杀了她也是很难下手的。关羽就乘着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在貂蝉的美丽容貌模糊不清的情况下,眯缝着他着名的丹凤眼,挥动了无情之剑。也有一种说法是,曹操把貂蝉配与关羽,花烛之夜,关羽表示了对貂蝉深明大义计杀董卓的高尚行为的敬佩,也倾诉了对曹操故伎重演企图破坏自己兄弟情谊的忧虑。貂蝉的确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子,为了刘关张兄弟的情谊,为了匡扶汉室的大业,在倾吐了对关羽的钦敬和仰慕之后,从容自刎,用自己美丽的生命,揭露和粉碎了曹操的阴谋。

还有一种说法是更加完美的结局。关羽和貂蝉在花烛之夜,互相倾吐了双方的钦敬和爱慕,共同展望了刘关张兄弟高举义旗匡扶汉室统一天下的远大理想,毅然做出了就此分手永远诀别以粉碎曹操阴谋的决定。貂蝉要以自杀来实现对汉室的忠诚和对关羽的爱情,而关羽决不能眼看着一个深明大义的美丽女子在自己面前香殒玉消,也决不能眼看着一个无辜的女子落入野心家阴谋的陷阱而蒙受耻辱。于是关羽设计,护送貂蝉到郊外江边祭祖,假称貂蝉不慎落入江中,实际上是乔装改扮,逃离虎口,从此流落民间,不知所终。一个美女爱英雄,英雄救美女的故事的圆满结局,让我们看到关羽的钢铁意志,也让我们看到了貂蝉的侠骨柔肠。一个伟丈夫刚强铁汉而又满腔仁爱,一个奇女子满腹柔情而又大义凛然。三国时期的一双最完美的爱情派对失之交臂,中国历史上两个最优秀的英雄美女天各一方。

历史总是让人惋惜,让人遗憾,但历史却又成就了关羽,使关羽更加凛然无私,更加伟岸磊落,使关羽成为一个完全舍弃自己的一切来追求正义理想实践春秋大义的真正的英雄。

关羽一生戎马倥偬,但他由于从小出身耕读之家,征战之暇除了熟读左氏春秋,还练就一笔很好的书法绘画,特别是画竹,竟是我国画竹的始祖。相传羁留许昌时,身在曹营,郁郁不乐,每日画竹消遣。得知刘备下落,拜书辞曹,还把两副图画留给了曹操,以表心迹。一副为风竹,描摹竹枝竹叶在风中摇曳之状,仔细观摩,能够发现参差的竹叶组成了一首五言诗,在画中暗藏着: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

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另一副为雨竹,画着竹枝竹叶在雨中飘零之状,细看去,依稀也有暗藏的诗句:

大业修不然,鼎足势如许。

英雄泪难禁,点点枝头雨。

另有说法是关羽逃离故乡,夫人胡氏带着儿子关平隐藏在中条山中,教他习文练武。关平长大后,关羽已在荆州,生活已经安定下来,也已经有了很高的社会声望。胡氏就派关平去探望父亲。临行时,胡氏在山上采撷了杏梅和竹枝,让儿子带给关羽。关羽见到这些杏梅和竹枝,明白胡氏对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心中漾起难以平息的波澜,当下画了两副风竹雨竹,并藏了两首诗,暗寓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这以后自然是接来了胡氏,在荆州团聚,后来又生儿育女:二儿子叫关兴,年轻轻地在蜀中做了大官;女儿便是关羽被人诟病虎女不嫁给犬子的银屏小姐。两种说法,其诗意就是两种解释,我们也难以确定。不过风竹雨竹的笔迹后来都被刻在石碑上,现在都有实物留存,千古不朽了。

关羽先随刘备在新野驻军,有七年多时间,后在荆州镇守又有十一年。生活相对稳定,妻子儿女当在一起生活。关羽对子女教育严格,特别是对关平,硬是把一个细皮嫩肉的白面少年训练成为一个刀马娴熟的武将。如今荆州城外尚有一处跑马坡,相传就是当年训练关平骑马射箭的地方;还有一处黑土坡,原本是黄土坡,关羽要求关平练武之余,还要习文练字,每天洗笔的墨水,就泼在坡上,时间长了,黄土坡竟被染成了黑色,到如今黑土坡遗迹尚存。对二儿子关兴,也一样严格,以后关兴在蜀汉担任高级职务,也许都得益于少年时期的训练。为教育儿女,关羽曾写了十二个篆字作为他们的座右铭:

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白话口语,近乎现代。篆书倒有些古意,只是能否肯定为关羽亲笔?实在难说。但是古人们是确信不疑的,至迟宋代着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就予以肯定并大加赞赏,而且还写了赞词。以朱熹的至高的学术地位和严肃的学术态度,至少可以证明宋代以前人们对这十二个字是关羽的训诫,也出自关羽的手笔,是认同的。

关羽的二儿子关兴,字安国,是一位少年才俊,关羽死后逃往蜀中,“少有令问”。年纪很轻就有很好的声誉,深得诸葛亮器重,以为他不同常人。二十岁时,关兴就官拜侍中,中监军,是国家高级官员了,负责皇帝的政策咨询和安全警卫。只可惜英年早逝,不几年就逝世了。关兴的儿子关统娶了后主的公主,是个驸马爷了,官拜虎贲中郎将。他和公主没有生育,死后由关兴的庶子关彝承袭爵位。从史书的记载看,关兴是个文职官员,似乎没有统兵上阵的经历,但在民间说法和演义中,他却和张飞的儿子张苞一起,随着刘备征吴的大军,斩将夺旗,建功立业。刘备征吴,没有带诸葛亮,也没有带赵云,只带了黄权、张南、冯习、陈式、傅彤等一些二流的将军,只是中将、少将的级别,仗打得很是窝囊,最后还失败了。但因为有了关兴和张苞,征吴战争就有了许多亮点。特别是关兴在阵上见到杀害父亲的仇人潘璋,拼死追杀,终于俘获了仇敌,在父亲的灵位前斩首祭奠,还追回了父亲的青龙刀。关羽的大刀就这样到了儿子的手中。以后关兴仗着父亲的青龙刀,和张苞一起,成了诸葛亮后期军事行动中的两员骁将,成为诸葛亮六出祁山讨伐曹魏的重要将领。这些传奇情节,人们明知是一种演绎和传说,但还是宁肯信其有而不肯信其无。在人们的心目中,东吴不顾同盟而暗地偷袭,是太无耻和卑鄙了。曹操是汉贼,孙权也是汉贼,他的罪责犹在曹操之上,“吴之贼甚于魏之贼也。”(清·卢湛)千古以来,人们对关羽正在讨曹伐魏连连胜利的关键时刻被东吴偷袭而功败垂成,十分痛惜:

欲除曹瞒眼前害,岂料吴儿肘后欺。

——元·何溟

三国鼎足今犹恨,不恨曹瞒恨仲谋。

——明·袁翔

惜我壮缪功不就。

——金·张洵

至今遗恨使人悲。

——明·侯加采

关兴手刃杀父仇敌,夺回父亲的青龙刀,实在太解气了,对人们仇恨忿怒的情绪给予了一种报复的快意,对人们痛惜叹惋的心情给予了一种精神的抚慰。

——传奇虽然是传奇,但它确实有着必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心理依据。

关羽的女儿传说叫作关银屏,名字是张飞给起的,深得刘关张赵老一辈的喜爱。银屏小姐在父亲死后辗转回到蜀中,刘备、张飞自然更加视如亲生,关怀备至。但银屏小姐果然将门虎女,要跟着赵云老将军学习武艺,将来为父亲报仇。诸葛亮对这个失去父亲的女儿也十分呵护,在刘备、张飞死后,亲自主持了银屏的婚事,把她许配给大臣李恢的儿子李蔚。当初刘备攻取成都,困难重重,是这位李恢策动了马超投奔刘备,促使了刘璋的献城投降,功勋卓着,在蜀汉后期是一位重要官员。他的儿子李蔚,聪明英俊,关银屏嫁了他,琴瑟和谐。后来诸葛亮南征,李恢带领一支方面军配合行动,李蔚和关银屏都随军出征。南方平定,李恢做了地方首长,银屏夫妻就在南方定居下来。关银屏虽然一个女子,却也同样深明大义。她能够深切领会诸葛亮的安边抚夷的民族政策,能够深刻理解稳定的后方对于诸葛亮出兵北伐的重要意义。她全力辅佐丈夫、公爹,团结边境民族,帮助南方人民耕种纺织,深得南方少数民族的拥护,为安定南方,巩固边境,解除蜀汉后顾之忧做出了贡献。

几十年后,曹魏大军(实际上这时候曹魏天下已经名存实亡,政权已为晋王司马昭把持)派出钟会、邓艾攻击蜀汉。随军的将领中,有一个特殊人物,即当年支援襄樊战场的曹军先锋大将庞德的儿子庞会。当年荆州部队水淹七军,俘获了于禁和庞德。关羽还是很爱惜庞德的武艺,很是希望庞德归降的,并亲自劝说。因为庞德的哥哥正在蜀汉做官,庞德又是马超的老部下,而马超这时候是蜀汉地位很高的领导成员。应该说,关羽劝降庞德是很有诚意的。谁知庞德拒不投降,而且态度恶劣,关羽只好很惋惜地杀了庞德。战场法则,战争行为,关羽只能这样做。可到了蜀汉被曹魏大军攻破的时候,庞会早已不顾国际公法,也顾不得什么不准滥杀无辜的军纪,“尽灭关氏家”(《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蜀记》)。但是,曹军攻蜀汉,并不是空降伞兵和摩托化部队,关氏后裔,最少有一些可以有时间逃离成都;当初荆州被东吴袭取,关平的夫人赵氏(据说是赵云之女)就带了儿子关樾逃到乡间隐姓埋名躲藏下来,直到东吴灭亡形势完全安定后才迁移洛阳,为关羽守墓。传说中关羽还有一个儿子关索,从荆州逃到蜀中,正赶上诸葛亮征南,就随军当了先锋,战功卓着,在云南、贵州一带有很大影响,至今还有许多诸如关索岭、关索桥等遗迹,还受到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祭祀。

关兴一支后裔据说是逃回了原籍解州,而北魏大儒关朗,唐德宗时宰相关播,都史载凿凿。如今临猗县关原头村和盐湖区西古村的关氏族人,自认为是这一支脉,有《家谱》可证。而洛阳关氏家族,当是关平一支。

忠义之后,天不斩其世。关氏后裔,如今遍及全国和海外。

传奇乎?真实乎?真实已演化为传奇,而传奇毕竟还是有些真实。

2、从民间到经典

英雄崇拜从来就是中国底层群众由来已久的民族精神和心理情结。关羽作为一个最好的历史标本,立刻成了这种民族精神和心理情结的寄托。关羽的种种经历和事迹,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迅速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