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永远的关公
5254800000010

第10章 历史的关公(1)

1、国士,历史给予关羽的准确评价

关羽走了,走得悲壮,也走得遗憾。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的诗,是感慨于诸葛亮的,对于关羽,也一样贴切。

从结识刘备起,关羽一生大多数时间都是金戈铁马,东征西杀,而且愈战愈败。他们出身平民,身份低下,在那个崇尚出身和身份的时代,没有一点可资凭借的名位和势力。刘备虽说是帝王之胄,但早已沦为平民,是“卖履小儿”,社会上承认他是刘皇叔,是很久以后的事。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势力林立,跨州占府,而刘备,兵不过三千,将不过关张,只能在别人的手下,占据一个小小的平原县。他们的起点完全是从零开始,完全是白手起家;起步也很迟,远远地落在所有军事力量的后边。他和张飞,后来又有了赵云,尽管都力敌万人,威武神勇,但他们早期的军事生涯,甚至可以说在赤壁之战以前,几乎都是战无不败。就连刘备在一次被敌人追赶得狼狈逃窜时也说,各位都是王佐之才,不论跟着谁也都会封侯拜将。可惜刘备命薄,连累大家半世奔波。然而,关羽没有动摇,张飞、赵云还有部下们都没有动摇。是忠义二字,把他们连接在一起。关羽熟读春秋,明春秋大义,追随刘备,就是匡扶汉室,就是伸张正义。心怀天下苍生,志在华夏一统,是他一生的追求和志向。他不图安逸享乐,也不图官高位显。为了自己确立的行忠义于天下的人生目标,他艰苦备尝,出生入死,以自己高尚的人格,以自己高超的武艺,感动了所有的人,也折服了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敌人。

因而,他虽苦犹乐,虽败犹荣。

从赤壁之战开始,刘备集团有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有了明确的战略远景和具体的战术目标,以弱胜强,转危为安,很快就拥有了荆州和益州,拥有了自己的战略基地,成为全国第三大军事力量,为统一天下恢复汉室打下了发展基础。在实现这个战略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关羽一人经营着刘备集团的一半事业,虎踞荆州,独当一面。任重如山而独立支撑,真似擎天之柱;两面受敌而战和兼顾,方显英雄气概。因为有他,开疆拓土就有了战略依靠,安全后方;因为有他,北伐曹魏就可以两路并进,遥相呼应。一人肩挑千钧重担,系全军安危;一州独当两国之敌,寄天下厚望。关羽在担当着历史,也在开创着历史。建立蜀汉,承续汉祚,不能说全藉他一人之力,而没有他,则是万万不能的。一旦时机成熟,一道北伐将令,关羽向着乱世奸雄、篡逆首恶、汉室之罪人、苍生之公敌,兴正义之师,讨天下之贼。红旗指处,所向披靡;大刀起落,贼酋授首。威震华夏,英名盖世,羞奸佞之无耻,镇权臣之野心,天下为之振奋,社稷颓势为之一扫,汉室中兴、天下太平就有望实现。谁料变生肘腋,孙权背盟,背后偷袭;守将贪生,阵前降敌。以致功败垂成,大业未竟,疆土三分而终难一统。但是,他的神勇,使国贼闻风丧胆;他的忠义,使奸佞羞愧无地。他的死,让忠义精神更加昭然于世;他的死,让春秋大义更加深入人心。他死得其所,重如泰山。

因而,他虽死犹生,精魂不朽。

然而,关羽毕竟是失败了。他的失败,使扶汉事业遭遇了难以弥补的损失,为实践春秋大义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这是关羽的遗憾,但不是关羽的过失。

关羽死了,他坦坦荡荡,功过且让后人评说。

关羽死了,他光明磊落,功过自有历史定论。

而人民是最公正的。

历史,也是最公正的。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腊月二十二日,关羽的生命戛然而止。

他活得波澜壮阔,他死得辉煌壮丽。

随着他的名字进入历史,他非凡的生命意义,就开始而且越来越凸现出来。

由于英勇和大义,关羽在当时就具有了极高的声誉。不论是本集团还是敌对集团,不论是哪一个集团统辖下的地域,没有不知道关二爷的,相当于如今的国际知名度。世界猛一下失去了关羽,这个世界猛一下就失去了色彩。他的死,吓死了吕蒙,愧死了曹操,悲愤死了张飞,痛心死了刘备。这个三国时期,还剩下多少意思?如果说还有一点意思,那就是还有一位诸葛亮,刘备和关羽、张飞共同选择的革命事业接班人。实际上,比关羽小二十岁的诸葛亮,是拼着自己的生命来完成关羽和刘备的历史遗愿,否则,就无法理解《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法理解他出师前“临表涕零,不知所云”的痛切和“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的悲壮。在关羽死后的十五年,诸葛亮也死了,死于五十四岁,还没有活到关羽的寿限。他是遗憾死了。没有了关羽、刘备和张飞,他背后没有坚强有力的领导,帐前没有智勇双全的将帅。他出将入相,到前线时时要牵挂暗弱的后主,在后方时时要担心粗莽的魏延。他高屋建瓴的战略思想没有实现,他善于治国的政治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他和老一辈革命家的政治理想半途而废,原因是明显的,就是由于关羽的中途逝去。

关羽之死,给予历史留下的遗憾,是无法弥补的。

因为关羽活着,在维护着历史,扞卫着历史;关羽死了,某种可能的历史结局因之失去了可能。他的死,结束了历史,结束了天下一统大汉朝的颠覆和振兴的斗争史。

中国历史的断代和冠名在这一阶段实际上是不准确的。关羽死后第二年,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推翻了汉献帝,建立了曹魏政权。但此后,刘备很快就在四川即皇帝位,国号和宗庙仍然承袭汉朝:高举的是大汉的旗帜,继承的是大汉的国体,用汉朝正朔,存故国衣冠。汉朝在形式上和实际上都没有灭亡,只不过是变换了皇帝和国都。曹丕的政权国号称之为“魏”,随后建国的孙权东吴政权国号称之为“吴”,刘备的政权从没有称为“蜀”,而是明确宣告继承汉统。曹魏和孙吴,一个是篡逆,一个是偏霸,不管他们占据了多大的地盘,都无法和刘备为皇帝的汉朝相提并论,都不应该共同称之为“三国”。

现当代的史书,只有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把刘备集团在四川继承汉统的政权国家称作“汉国”,而不称作“蜀汉”。范文澜先生的历史见识,是最中肯而洞明的。

没有什么“三国”,只有汉朝和两个伪政权。汉朝亡于东汉末年的混乱、割据和曹操的篡逆,随之被晋取代。这才是历史的真实。

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以后叙述到这个历史时期,还只好继续长期以来习惯的语境,继续称之为三国。

关羽逝世后四十四年,蜀汉被曹魏灭亡,时为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煌煌汉朝彻底结束了四百多年的历史。两年后,东吴灭亡,时为公元265年。同年,晋王司马炎重演曹丕故事,取代曹魏,成立西晋,三国正式结束,历时六十年。以中平元年(184年)的黄巾起义为发端算起的前三国时期,还有三十六年,共九十六年。前三国时期也是人们对这个历史时期的约定俗成,因为人们无法把曹魏篡汉前的曹操、关羽、周瑜等人物排除在所谓的三国之外。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一切都成为过去。白天,依旧一天云锦;夜晚,仍然万颗奔星。

十五年之后,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原任蜀汉观阁令史的陈寿,在西晋朝廷担任着作郎、治书侍御史,撰写了《蜀书》、《魏书》、《吴书》,《蜀书》里有关羽的传记。关羽的事迹,还分别记进《蜀书》刘备、诸葛亮,《魏书》曹操、程昱,《吴书》孙权、吕蒙、陆逊等人的传记里。关羽这时候就正式进入历史。陈寿写书时做的是西晋的官,西晋接收的是曹魏政权,表面上是禅让的,历史就从曹魏续写。曹魏是西晋的先朝,魏的君主曹操、曹丕就称帝(分别是武帝、文帝),纪录他们的篇章称作“纪”;蜀汉、东吴的君主刘备、孙权不能称帝,只是蜀主、吴主,纪录他们只能称“传”。帝魏寇蜀,完全颠倒了历史是非,蜀汉成了伪政权,刘备、关羽、诸葛亮匡扶汉室的正义事业被诬为贼寇。陈寿在晋朝做官,官方立场,也是不得不如此。他将刘备父子继承汉朝的政权史写作《蜀书》,这种妥协和从权我们是能理解的。这时他是晋朝的官员,是无法和主流话语权抗衡的。出于史家的职业道德,他对蜀汉的基本事实和评价,纪录还算是忠实的。时过八十多年,到东晋太和年间,公元366-371年,史学家习凿齿编着《晋汉春秋》,则站在民间的正义立场,以人民的是非观念判定是非,记载历史,尊蜀汉为正统,曹魏和东吴理所当然是篡逆了。刘备、关羽、诸葛亮等英雄人物的伟大事业,终于还原为正义事业,蜀汉的历史也理所当然地还原为汉朝的延续。帝蜀寇魏,历史恢复了本来面目。

时间又经过了七八百年的漫长岁月,南宋大儒朱熹简化北宋史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撰《通鉴纲目》,改《通鉴》以魏纪年为以蜀纪年,以春秋笔法,辨名分,正纲常,在汉献帝被废黜之后紧接刘备继承汉统,理直气壮地尊刘贬曹。这当然是朱熹封建正统思想及其史学观的反映,但也符合民族分裂时期对忠义精神的现实需要,符合民族感情和人民愿望。朱熹的大儒地位对历史的评价影响巨大,使关羽顺理成章地成了历史上的忠义标本和英雄人物。

关羽注定是当然是也应该是历史英雄人物。他的忠贞,他的大义,他的英勇,他的磊落,他的威武,都是史无前例的。他对于春秋大义的理解和实践,也是史无前例的。他的许多经历和行动,在他生前就被人们津津乐道;他死后,这些人生经历和精彩表现就成了人们经久不衰的历史话题。

最被人们称道的是关羽的大节。下邳失守,兄弟失散,关羽身负保护皇嫂的重任,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只好有条件地暂时投靠曹操。在回许昌的路途中,借口军队行军条件简陋,曹操给关羽和二位嫂嫂拨付一个宅院,联想曹操的一贯作风和人品,其用心是昭然若揭的。曹操以自己患头风病需要放松调养为由,把姬妾带入军营,成了军纪严明的曹营的唯一例外。在出生入死的战场上,曹操还忘不了随时渔猎女色,常常把被俘的敌方将领家属占为己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以为这样就能使关羽乱了君臣之礼、兄弟之谊。行军途中,确乎不能苛求住宿条件,关羽没有说什么,只是站在皇嫂的宅院之外,秉烛达旦——手持烛灯,一直站立到天亮。一来兵荒马乱,要小心谨慎,保护皇嫂;二来烛光之下,肃然站立,不给曹操等屑小之徒一点亵渎自己品格和兄长尊严的可乘之机。不论当时还是后世,秉烛达旦,都是人们崇敬关羽的着名事件。这件事正史没有记载,但陈寿《三国志》中对关羽的传记过于简略,挂一漏万的事件太多了,人们还是相信这是关羽人生经历中发生过的,以曹操的品行和心机,也是很有可能的。

秉烛达旦,成了关羽大节的表现。

其实,秉烛达旦,只能说是操守的必然,道德的底线,还说不上是大节。纵观关羽一生,高风亮节,光明磊落,要说大节,我们以为,要到离开许昌辞曹寻兄的时候。

关羽的大节,是唯知有汉,唯知为汉讨贼,选择刘备,追随一生,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就在下邳失守,不得不归附曹操时,约定的三个条件足见他的严正立场:

第一是降汉不降曹,体现了他的政治原则和人生原则;

第二是尊重和保证皇嫂的尊严和待遇,体现了他的责任意识——他就是因了保护皇嫂的重任才不得不屈身曹营的;

第三是保留了日后追随刘备的权力,显示了他忠贞精神和尚义品格。

这些虽然都是《三国演义》的描写,但从关羽的真实经历来看,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后来,得知了刘备的消息,他决然留书辞曹:“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子女玉帛之贶,勒之寸丹”。“每留所赐之物,尽在府库封缄”(《关圣帝君圣迹图志》载“关羽辞曹书”,“又致曹书”)。暂归许昌到离开许昌,临来临去两个事件才完整地表现了关羽的大节:

数行辞曹书千载不朽

一支达旦烛日月同辉

——佚名:许昌山陕会馆楹联

这是古人的评价和书写,我们不妨也续貂于后:

数行辞曹书英雄气概

一支达旦烛男儿本色

辞曹书与出师表共千载不朽

达旦烛及禳星灯并万世同辉

——差强人意。

“身在曹营心在汉”,身在曹营,只是权宜之计,只是虚与委蛇,只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心在汉,心念刘备,则是毕生的信念。别说曹操虚情假意,即使真心实意,也动摇不了关羽的铁石心肠。因为道不同不相与谋也,政治信念,社会理想,道德操守,人生观念,处事方式,关羽和曹操水火不容。尽管曹操对于关羽多方示好,不乏真心爱才和器重之意,关羽也是不会就范的。别说让关羽和二位嫂嫂共处一宅院,就是后来曹操赠予的美女,关羽也全部打发去服侍嫂嫂了。以那个时代的道德观和普遍的蓄养姬妾的现实,关羽就是收下这些美女也算不上道德污点,但是,关羽没有收下,离开曹操时,又全部留给了曹操,而且在辞曹书中正式地作了交代。除了三项条件,曹操的额外待遇关羽一点也不要。这是一种必要的态度,一种无声的宣言,一种凛然的立场。既不肯降曹,不肯事曹,怎么能接受曹操的声色之赠呢?在那个时代,收纳几个美女不是污点,但接受敌方的拉拢与软化之举,就是一种苟且。这对于铁骨铮铮的关羽,是不可想象的。关羽也是血肉之躯,也与常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长期戎马倥偬,也需要女性的温暖与体贴。早在征战吕布时,吕布部将秦宜禄到曹营联系投降事宜。关羽得知秦宜禄抛弃了妻子杜氏,另攀高门,就向曹操要求战争胜利后娶杜氏为妾——杜氏是当时有些名气的美丽女子,而关羽兄弟曾与吕布一起共事,想来可能是认识杜氏的——曹操表示同意。这时候关羽的妻子胡氏还在家乡解州,关羽至此已经独身生活了十五年。而曹操见关羽要求娶杜氏,猜想这个杜氏可能是格外漂亮,就派人把杜氏先行接去,见到后果然是超级美丽,就自己霸占了——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第六,裴松之注引《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