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在大会上发表的这种政治性很强的讲话稿要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市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文章自然由市委的政策研究班子和写作班子去起草,我的任务就是联系协调剧院布置会场,选定曲目,安排交响乐团演出。
这次大会声势很好,交响乐也奏得恢宏壮丽。
没想到有些参加大会的基层干部却说,交响乐听不懂,还不如唱几段秦腔呢。这令我倒吸一口凉气。1998年,兰州有些干部还不懂得如何欣赏交响乐。而我却看好歌舞团的这支交响乐队。后来只要是有可能,我就在活动方案中写上交响乐演出。进入新世纪后,歌舞团交响乐队改编为兰州交响乐团,每年都在元旦春节举办新年音乐会,后来还跑到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去过了一把瘾。现在,兰州交响乐团已经成为一个著名文化品牌。
三
1998年,在抓全市文艺创作方面,我做了两件事情。第一,对全市创作队伍和创作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第二,协调召开了1998年全市文艺创作座谈会。
在摸底调查方面,于4月10日召开了一次文化艺术部门和有关单位领导参加的小范围会议。在会上,我说明并解释了有关摸底调查的一些问题。
一是事情的由来。1.市上领导有要求。党的十五大和省市第十次党代会,这三级会议都提出要深入调查研究,这是落实十五大精神的一个举措。2.形势发展的需要。虽然我们对全市文艺创作的状态基本上心中有数,平时工作也搜集到不少情况,但是,面临跨世纪的任务,面对改革开放20周年,国庆50周年,澳门回归,迎接新世纪到来,以及2000年第六届中国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和主题,许多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文艺创作任务需要完成,因而必须集中力量,有组织地完成这一系列重大任务和课题。当然,文艺创作不能靠行政命令,作家的创作不是靠所谓的培养和主观意志能够造就的,但领导同志和领导部门的关心支持无疑能够促使他们尽快成熟,领导部门提供的协调服务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市委和宣传部能够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和条件。搞好这次调查,就是为了研究我市文艺工作和创作状况,使得市委领导对全市文艺创作状况得到更多的掌握,做到更系统,更准确,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突出问题。3.为召开全市文艺创作座谈会做一些准备工作,宣传部今年工作要点提出召开这样一个会议,认真总结一下近年来的创作成绩,提出今后三年的创作规划,加强“五个一”工程建设,因而有必要听听广大创作人员的建议和意见。征求意见的途径无非两条,一是下去听意见,二是“征文”,这次采用了填写调查表征文的方式,使得意见更系统,更有参考价值。我们将对广大作者的创作打算和计划进行统筹,编入“三年规划”,重点作品要列入“五个一”工程计划,予以资助。根据我的经验,可以说,过去产生的好作品,无不是市上支持的结果,比如舞蹈诗《西出阳关》、庆祝香港回归晚会《黄河的祝福》、丝路节开幕式《地球上飘起金丝带》、闭幕式《拥抱世界》,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的《陇原风》和《狂欢之夜》等等项目,无一不是市上拿出资金搞的。这次调研之后,凡是上报的文艺创作项目,只要是好的、有苗头的、有希望的作品,市上将从各个方面予以扶持,并给于适当的经费资助。
二是几点希望。
一、希望各部门,首先是文化局、广电局、报社和文联班子要重视此项工作,其次是各处室、部、协会更要高度重视,认真安排,有必要召开各自的会议,确定填写调查表的人员名单。在报送表格的同时,将人员名单报上来,以便我们掌握哪些人填写了调查表,哪些人没有填写。不愿意填写的,总要有个理由。工作要求专人负责,并向本部门主要领导汇报。各部门要向作家艺术家们解释清楚,做好动员工作,要求认真填写。作家艺术家们常常在这方面大而化之,当然这不是什么毛病和缺点,而是个性特点。所以,一定要做好解释说明和动员工作,使他们打消顾虑,畅所欲言,把表格填写好,确确实实为繁荣我市文艺创作建言献策,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为我市,同时也为作家艺术家们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创作环境。
二、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表操作,实际工作时间只有十天,一定要抓紧。20日(下周一)必须完成。希望大家抓紧布置,尽快展开。
三、名额分配(略)征求大家意见。没有意见就按照这个方案立即展开工作。我们建议的范围和名单可能有遗漏,请大家补充,下发的这个表格可以复制,同样有效。
在各个部门支持下,调查摸底工作搞得很顺利,一共收到200多份调查表,几乎将全市搞文学创作的作家和有成绩的文学爱好者“一网打尽”,我们给每个人都建立了一份基本情况和创作状况档案,我对全市文艺创作队伍的状况更加烂熟于心。同时也掌握了他们今后三年的创作意向和写作计划。这为统筹协调今后三年全市文艺创作和活动奠定了基础。
1998年5月8日,我受部里领导委托,主持召开了全市文艺创作座谈会,60多位文艺创作方面的骨干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全面总结了前一段时间大约十年来的全市文艺创作情况。市委和市政府分管文教工作的领导都来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在这次会议上,马琦明副市长在审阅我替他整理的讲话稿时,提出了“做西部文章,创国内一流”的口号和方针。这对后来的兰州文艺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也在主持会议的时候发了言:
这次全市文艺创作座谈会,是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召开的,是我市文艺界的一次重要会议,这个历史背景,就是包括今年在内的今后三年,即1998年至2000年,这三年,将是我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改革开放的“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要在这三年内完成。这三年对文艺界来说,又有一系列重大活动和主题。例如: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20周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建国50周年、澳门回归、迎接21世纪、2000年元旦春节、第六届中国艺术节,等等。文艺创作方面必须围绕这一系列重大活动和主题,推出一批精品和优秀作品,这是光荣的历史任务,也是神圣的历史使命,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经过市委批准,宣传部主持召开这次座谈会,十分必要,也很及时。
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前一段时间,我们做了一些筹备工作,对全市文艺创作现状进行了一次书面摸底调查,近200位文艺创作人员,包括一部分业余作者,填写了调查表格,目前,我们正在认真阅读和整理这些调查表。
从总体上看,我市创作界热情很高,文艺创作态势很好,绝大多数同志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大多数同志都有一个三年创作计划和设想,有一些很具体,有准备出书的,有准备写电视剧的,创作歌曲的,搞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拍摄系列摄影作品的,搞剧本的,写小品的。总之是人人心里一本账,准备在这三年里大干一场,再上新台阶,创作心态非常好,很令人感到欢欣鼓舞。
未来三年是一个极好的历史机遇,尤其对文艺创作而言,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大家有着共识,或者正在形成共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繁荣文艺,创造辉煌。我想,这也是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的主要目的。为了很好地结合兰州实际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邀请大家来座谈,的确很想听听同志们对未来三年兰州文艺创作发展的想法。原来准备会议规模还要大一些,人数还要多一些,受到客观条件限制,就邀请了现在在座的八个方面60多位同志出席。请接受我们对在座和不在座的创作界、文艺界同志们的敬意。
关于历史机遇,我们都知道,建国十周年的时候,文艺创作非常繁荣,涌现出一大批精品力作,国庆十周年时出现的那些电影、戏剧、歌舞、文学、诗歌、美术、摄影,都有一些成为经典作品,这是重要的历史经验。就我个人所经历的抓住机遇而创造成功,影响较大的创作作品和文化活动而言,就有1979年建国三十周年推出的京剧《南天柱》,1985年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推出的京剧《热血》,1990年的亚运会太平鼓进京,进而演变为1992年首届丝路节气势宏大的开闭幕式,1991年扬州现代戏观摩演出的豫剧《魂系太阳河》,1994年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期间的舞蹈诗《西出阳关》,秦腔《唐太宗嫁女》,豫剧《日月图》,1997年的《黄河祝福》等等,这些剧目和节目取得成功,无疑是紧紧抓住了历史机遇而推出的,这都是可以写进兰州戏剧艺术发展史和文艺史的作品和现象。典型的历史背景和典型的历史机遇,可以激发创作灵感,巨大的历史推动力无疑会感召作家、艺术家为之动情,从而产生创作灵感,推出具有时代精神的佳作精品。这使我想到了1991年我市推出的电视剧《艰难的抉择》,如果放到今天推出,会更有意义。
中央提出了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人民日报》5月6日发表了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的文章。中共中央发出通知,纪念活动的主题是“通过回顾和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与实践经验,使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自觉用党的十五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因此,中央提出要努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宣传教育,中宣部安排了六项活动,其中第四项是“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组织创作一批反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光辉历程并具有较好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的影视文艺作品和出版物,”同时还安排了召开纪念大会,理论研讨会、座谈会、出作品,新闻单位组织一批文章,出专题邮票等项目。中央要求各地在隆重热烈节俭,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的原则下,也要安排好自己组织的纪念活动。中央有要求,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但是,这绝不是“写中心”“唱中心”,而是要在这种大背景下,激发热情,有所作为。上午,王振军书记讲了话,过一会儿,马琦明副市长也要讲话作指示。那么,作为担负协调全市文艺创作重要职责的宣传部文教处,将一如既往,为大家做好服务工作。我们将在会后整理出一个好的会议纪要,做出一个好的创作规划和工作计划。全力以赴,支持大家完成各自的创作计划。
四
1998年的这次文艺创作座谈会,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后来三年的文艺创作活动。看上去,座谈会谈论的似乎只是一些创作理念和题材概念,却很好地指导了整个文艺创作界后来的创作活动。一旦明确了思路,便激发起冲天干劲,座谈会之后,各个方面都动了起来。上报的文艺创作和活动选题达到20多个。经过筛选,有13个项目列入迎接国庆50周年活动范畴。我的工作就是一一协调落实这些项目,并给予指导。
比如,儿童艺术剧团创作的一部儿童剧原名《神鹰与豆豆》。我看完排练之后,提了一些很具体的修改意见。我很随意地对儿艺团长、编剧兼导演孙理中先生说,你看,你的这部戏的故事围绕一架水车展开,这是核心情节。你现在的剧名像童话和小说的题目,不像戏剧,为什么不叫《金水车》呢。结果我这一句话,把剧名就给定了下来。后来这部戏演了二百多场次。获得各种奖项,醒目的剧名无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马琦明副市长不但提出“做西部文章,创国内一流”的口号,并且亲自深入到剧团去定选题抓创作,将省委宣传部提出的“敦煌、丝路、多民族”的文艺创作指导思想真正落到了实处。琦明曾经不经意地问我,搞个舞剧需要多少钱,我随口就说,最少一百万。结果,作为掌握大权的副市长,他居然大笔一挥,第一笔钱就拨给当时的市歌舞团创作启动资金200万。随后又追加100万,这笔钱,有力地保证了歌舞团邀请国内著名舞剧编导张继刚、陈维亚,作曲家张千一,编剧赵大鸣和舞美设计师高广健等人参与创作活动。终于催生了舞剧的世纪经典《大梦敦煌》。
作为宣传部抓文艺创作协调工作的文教处长,我自然就成了这部舞剧的“监制”之一。
五 辉煌的《8·26庆典》
一
1999年,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和兰州解放50周年。在兰州,庆祝活动被简称为“双庆”。在1998年的文艺创作座谈会上,我们理清了庆祝活动的基本思路,各项活动的筹备工作在1999年年初就开始了。庆祝活动大多都以文艺形式展开,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文艺活动的组织筹备和策划协调工作自然而然就交到宣传部文教处来了。
为了更好地组织协调各项活动的开展,市委成立了“双庆”活动领导小组,书记挂帅,副书记和副市长直接抓,宣传部部长牵头具体抓。当时,原来分管文教处的副部长已经离开,另有任用,新的副部长尚未到位,我就直接听从部长指挥调遣,兼任了“双庆”领导小组下设的“双庆”活动办公室主任,统一协调各项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
首先是起草了“双庆活动”的总体方案,以市委《通知》形式发到各个部门。这样,所有的大型活动就都“统”到文教处来了。我的工作,就是统筹协调。审定各个方面上报的活动方案。工作重心则放在策划一次主题性纪念活动方面。
4月22日,兰州电视台上报了一份专题报告。他们准备在体育馆举办一场大型歌舞庆祝晚会。晚会的主题是庆祝国庆和兰州解放五十周年,设想的形式以诗歌舞蹈节目为主。
5月17日,民政局上报了兰民优发[1999]105号文件,其中提出:
1.上午9时,在烈士陵园召开纪念大会,组织8260人参加大会。请市领导讲话。
2.10时,搞一个兰州战役纪念馆开馆仪式。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
3.以市委市政府名义邀请参加过兰州战役的部队首长和老将军、老战士参加这个活动。
我看过他们上报的材料之后,觉得两个方案各有长处,但都有不足。主要是形式上没有突破,都显得单调了一点。民政局的活动设想缺乏色彩和氛围,过于政治化。电视台的设想艺术上很好,但缺乏足够的政治元素,而且体育馆的歌舞晚会演出形式有比较大的局限性。
经过一番思考,我逐渐形成了将两个活动合二为一的初步想法,但尚未考虑成熟。便约请他们来谈谈。
6月18日,民政局叶宏昌副局长和优抚处魏小文处长来文教处,向我汇报了民政局方面准备在烈士陵园搞一次大型集会的设想。6月21日,兰州电视台大型活动部主任汪小平来汇报了体育馆演出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