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虹
我的父母亲酷爱秧歌,秧歌是他们人生中不离不弃的信物,是他们常唱常新的艺术品,是他们一生中最美丽的风景线。于是,秧歌在我们家中,有了特别重要的位置。在我们的生活中,她是感情的黏合剂,是亲情的催化剂,是心情的添加剂。因为有秧歌,我们家里常常充满欢笑。
我出生前,胎教还是个新名词,但不难想象,我的胎教肯定是秧歌的主旋律构成。不然,为什么我对艺术情有独钟?对节律有先天到位的感觉?对艺术工作者从心里泛起特别的亲近感而十分的尊敬?
中国有“熏陶”一词,说得太传神太精妙了。在文艺活动内容特别贫乏的时代,作为秧歌之乡的临县,人们的精神滋养极其有限,秧歌队中的伞头远比现在所谓的明星耀眼。我有幸出生在父母都是伞头的这样一个家庭里。父母亲在有意无意中,把生活变成了一首首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听来叫绝、听后又让人过耳不忘、余味无穷的秧歌。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点点滴滴、花花样样,秧歌中应有尽有。我从小就喜欢文艺,记得一年的正月,全县的“三干会”在大礼堂召开,会议期间还穿插文艺节目的演出,年仅四岁的我被幼儿园的段桂英老师和父亲带上了主席台,留在记忆中的就是个子矮得够不着话筒,被抱着站在凳子上唱了一首《我站在虎头山上》,然后就是全场掌声雷动!把记忆的痕迹考证一番,估计不是唱得有多好,而是对那么小的孩子的鼓励和期盼!秧歌、歌曲都是歌,秧歌更难,要求更高。这次演唱使我对艺术有了更深的感情,遗憾的是自己没有承接了父母创作秧歌的才艺,但非常喜欢听秧歌。有了秧歌,我们家的生活有滋有味,家里像是磁场,我喜欢呆在家里看书,饱读了父母亲收藏的很多书籍。这类的书翻开就看,看起来就入迷,不愿意放下。
秧歌是亲情的信物。秧歌是家庭文化的主页,也是引子。因为秧歌的因素,我们家成了人们羡慕的文明家庭;因为秧歌,父母情投意合,相敬如宾;因为秧歌,我们做儿女的更敬重父母。长期作为家庭里秧歌的听众,我们与父母的距离就更近了。在父母亲的言传身教中,我们懂得了做人要诚信,要朴实,要善良,对生活要充满信心,要从从容容,豁达开朗。对事业要全身心的投入,要用事业激活人生。父亲一生工作在文化战线,事业硕果累累;母亲从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到一个裁缝师傅,平凡中印证了伟大的生命。秧歌让家里温暖、温馨!事实上,秧歌成了见证亲情、升华感情、满载真情的信物。
秧歌是人生的规尺。记忆当中,父母几乎没有大骂过我们。父母是我们的长辈,也是我们最知心的朋友。失意时,父母的秧歌可以抚慰心灵,激发斗志;身处顺境的时,父母的秧歌告诉我们要居安思危。父母善良的人生、豁达的人生、奉献的人生成了我永远的参照,永远的榜样。
父母亲对秧歌太痴情了,把相伴人生的秧歌编辑成书,是两位老人家一生的心愿,是我们做子女的共同心愿,也是他们的学生和秧歌迷的心愿。让人痛心的是,两年前,一直体弱多病的母亲在与病魔顽强的斗争中,默默离开了我们。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博学多智而自强不息的音容犹在。父亲的病是并发症,医生曾几次告诉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许是老天不忍心如此对待这样一个温馨的家庭,父亲的病竟然奇迹般的好转。秧歌集出版,母亲在天有灵,定会含笑九泉。
人在旅途中,相逢都是缘,相逢是首歌。能作为秧歌父母的女儿,我倍感珍惜。回望身后,父母疼爱,秧歌做伴的岁月刻骨铭心;凝视前方,亲情呵护,秧歌同行的征程花团锦簇。我坚信,有了秧歌浸染过的筋骨和肌肤,更能笑对人生。
“有过多少不眠的夜晚,抬头又望见满天星辰……永远和你们想伴的是天下的儿女心。”爸爸、妈妈,女儿祝贺你们的秧歌集出版,唱首《人间第一情》,你们就当秧歌听听。
200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