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小学校园安全常识教育
5245300000031

第31章 学生交通事故的处理

一、学生道路交通事故如何防范与处理

如今全球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超过100万人,平均每50秒钟就有1人死于交通事故,每2秒钟就有1人遭受车祸。因此,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一杀手”。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位,死亡率约为发达国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在所有交通事故中,道路交通事故占绝大多数,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总死亡人数的80%左右。

1.影响学生交通安全的主要特征

青少年学生在意外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事故与他们的年龄增长成反比。青少年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青少年的视力夹角小于70度,成年人则超过80度。由于视角方面的影响,他们的视力只看见局部物体,看不到整体物体。

青少年看到一辆行驶的汽车大概需要4秒钟,而成人只需要1/4秒。儿童在判断车辆的速度时需要借助固定的物体,而成人的目测力强,容易看清来往车辆和判断车速距离,儿童在这方面稍差。

青少年的感知系统还不能把眼前的情况与危及自身安全的信息串连起来,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青少年身体矮小,目标小,视线容易被其他障碍物遮挡住,司机也很难发现,他们往往也看不准汽车的确已经到眼前。

青少年的注意力和精神集中力的时间低于成人。他们走路开始时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稍长,注意力就开始分散了。

学校的老师要特别注意青少年的以上特点。

2.学生交通事故有哪些隐患

青少年学生发生的交通事故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2.1第一种情况突然出现在车行道被车撞倒

青少年活泼好动,腿脚特别灵活敏捷,他们尤其喜欢相互打闹、相互追逐。有时光顾着玩得痛快,往往情绪高涨、激昂不顾来往车辆,突然奔到马路中央。有时为了拾一只滚到马路上的皮球,也会不顾疾驶的汽车冲到马路上。

2.2第二种情况从车前车后猛跑

青少年学生从车前车后猛跑而发生的交通事故为数最多。大多发生在高年级学生身上,主要原因是学生们生活经验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交通安全常识,对机动车这种“危险”的“铁老虎”认识不足,也有个别学生由于赶时间心里慌张,麻痹大意,没有观察来往车辆,乱穿马路而被车撞。

2.3第三种情况骑自行车发生的交通事故

青少年学生骑车事故经常发生,主要是由于骑车骑得太快经验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太差,如有些学生骑自行车左转弯时,没有伸出手示意;青少年学生好胜心强,在道路上相互追逐或骑快车、飞车都可能造成精力分散,发生车祸。

3.学生在上学放学和外出活动道路上的安全防范

3.1学校要经常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学校要经常利用班会课、生活常识课和有关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帮助他们学会交通规则和正确穿马路的方法,从小就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2道路旁边要建立合适的交通安全标志

学校门前马路上要划横道线,在离学校百米处设立警示标志提醒司机慢行。低年级学生上学放学横穿马路时,学校要安排护送教师,设立专门标志,定时、定点护送学生安全往返。

3.3学生过马路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过马路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并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3.3.1过马路必须走在人行横道上斑马线上,严禁在横穿马路时打闹、追逐。雨天撑伞行走别让雨伞遮住视线。

3.3.2如果没有人行道或人行道上有障碍物时,可以在距路边缘或者障碍物边缘一米宽度内慢慢行走。

3.3.3横过车行道必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指示;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来往车辆,不准追逐、猛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要在车辆快到跟前时突然猛跑,特别注意要从走过街天桥或过街地道内通过。

3.3.4不在交通拥挤的地方聚集、停留。列队通过道路时,横列不能超过二人。儿童的队列须在人行道上行进,要自觉遵守纪律,不要随便离队,不互相追逐嬉闹。

3.3.5不得贪近翻越道路隔离护拦、护网。因为有了路中央的隔离设施,通过的车辆速度一般都比较快。如果有人突然翻越隔离设施,很可能快速行驶的车辆避让不及造成车祸。

3.4上学放学家长最好不要用助动车、自行车带学生

1998年冬一个下午放学后,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王某放学时,由她的父亲用助动车带她回家。正值下班高峰期,来往车辆很多,交通非常拥挤,在路口不幸与一辆15吨自卸载重卡车相撞,结果父女当场被撞死。

1997年春,一所小学的学生外出春游归来。有位家长用一辆自行车带着两个学生回家(前面坐邻居的孩子,书包架上坐着自己的孩子),经过一处集贸市场时特别拥挤,再加上骑车技术不强,不慎将坐在后面的自己的孩子摔了下来。后面跟进的货运卡车避让不及,当场将孩子压死。

3.5对骑自行车学生加强管理

3.5.1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12周岁以下的学生社会经验特别少,遇突发情况应变能力又差,特别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某年春节期间,有所小学四年级学生王某在过春节时收到了一千多元压岁钱,就买了一部梦寐以求的山地车。家长认为孩子长大了,骑自行车单独外出不会出问题,但是家长不知道12周岁以下的孩子是不准在马路上骑自行车的。有一次返校他也把自行车骑到学校里,被老师发现后批评了一顿。事后老师还告诉了家长,家长觉得老师有些小题大做,只是嘱咐孩子骑车时要当心,尤其别让老师看见。王某便把老师的警告当耳边风,一天为了走近路在马路上逆向行驶,那时正值下班高峰,王某被车子夹在了中间,这回可慌了神,躲避不及被公交车撞倒,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3.5.2对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促使他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学校有责任管理好学生存放的自行车,家长应该经常检查自己孩子自行车的制动部件,保证自行车在路上不出故障。

3.5.3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必须养成一个习惯,经常检查自行车的安全状况,制动系统、车铃、车座是否完好。

3.5.4严禁学生骑自行车在道路上相互追逐、曲折竞驶、逆向行驶、大撒手骑自行车、扶肩并行、单手脱把另带自行或撑伞骑车。不准在车行道上停车观望或闲谈。不要在人行道上骑车。不准在公路上学骑自行车。骑自行车转弯或调头时要伸手示意一下。

3.5.5在车行道上推着自行车进行时应遵守下列规定:紧靠右侧边缘顺向行进,按照道路上交通指示标志所示推行。横过车行道时,按照人行道路规则推行。不准并排推行。

4.学生发生交通事故如何处理

4.1在学校附近发生的交通事故

负责疏导学生上下学的老师或者其他发现交通事故的老师、同学都应该立即示意肇事司机停车或拨打110报警,记住事故车车牌号码。同时招呼同学或老师将受伤害的学生赶紧送往医院。马上联系学生家长,然后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4.2学生骑自行车上下学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

学生在骑自行车上下学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一般都与学校无关,学校也无法顾及,只能依靠社会上有公德的市民帮助。学生也应有自我保护意识,竭力呼救,请求路人帮助。

4.3在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的交通事故

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进行施救,既要抓住肇事司机,又要及时把受伤害的学生送往医院救治,之后还要及时通知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并及时将交通事故的情况报告给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二、学校车辆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利用校车接送学生上学放学已经不是空谈。学校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学生在上学、放学时乘坐安全。

1.如何预防校车交通事故

学校必须制定好校车接送学生的一些规章制度,并亲自告知学生、家长。乘坐校车上下学的学生必须熟悉有关的规章制度。

校车接送学生上下学要严格做到定时、定点;中途不准随意停车。尤其是不能随意提前开车。曾经发生一位学生赶来乘校车,发现校车开始起动(开车时间整整提前了两分钟),该学生不顾一切地跑过马路去追,不料撞上迎面过来的自行车,造成全身多处骨折的事故。车门没有关好时,不准启动。制定出校车特殊情况的紧急处理办法。自觉遵守学校纪律,车内没有专人管理。

乘车学生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不要在车行道上候车;坐车时不得将身体伸出车窗外,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不得在机动车行驶中和驾驶员谈话;在车行道上,不准从车辆左侧门上下车;机动车未停稳不准打开车门上下车。

校车必须要经常检修,不准驾驶带病车辆接送学生。

对校车驾驶员要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一定要保障学生在路上的安全。如果学生上了校车就意味着已经到了学校,一切都要按学校的制度来管理,不能有半点马虎和疏漏。

有所中学全校师生外出搞活动,向公交公司临时租借了几辆公交汽车。其中一辆车况不强,位子很少,有一个女同学就坐到了汽车最后排的横栏上,因为汽车窗玻璃已经松动,结果这位女同学往后一靠,连人带后车窗玻璃一起掉到了马路中央。

2.校车发生交通事故如何处理

当事人应当保护好现场,并寻找路边证人。

及时抢救受伤学生,一般应及时送到附近医院进行求治。

立即通知学校,学校领导应尽快赶到现场协助公安交通部门的调查处理。

尽快通知受伤学生家长到医院,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