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小学校园安全常识教育
5245300000024

第24章 体育活动中事故的处理(1)

一、球类运动

球类运动是中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主要包括足球、篮球和排球。玩球要求有一定的动作技术和好的身体素质,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大小不等的伤害事故,例如挫伤、擦伤、扭伤、碰撞致伤等。

1.球类活动中有哪些事故隐患

准备活动没做好或准备活动针对性不强是引发事故的最普遍原因。没有做准备活动或者是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准备活动内容与球类基本内容结合得不好,就特别容易引发伤害事故。

1.1技术动作做的有缺陷和错误

因某些技术动作没做好而导致受伤,在中小学生各种球类活动中经常发生。例如,在做传接球练习时手的动作不正确就会接不住球从而造成手指挫伤;防守或带球过人时动作稍有过大就会造成冲撞人犯规而使人受到伤害。技术动作如果出现错误,违反了身体结构机能的特点和运动时的力学原理,因此也就极易发生伤害故事。

1.2场地不合标准设备不安全

在球类比赛中,场地有坑洼很容易造成踝关节扭伤等身体伤害。还有就是,球架的安装不结实或安放不稳或年久失修,也常常会带来危险。

1.3动作过大或是犯规

在进行球类比赛时不遵守规则,或者比赛进行中互相逗闹,动作粗野或过大都会引发伤害,这在球类比赛中最为常见,事故伤害程度比较严重,常见的有上臂或小腿骨骨折。

在某学校组织的一次足球比赛中,比赛到尾声时由于学生体力不足,技术动作不正确导致双方球员撞在一起,一名队员受伤。幸亏裁判的哨声及时响起,检查伤势,学生才得以恢复。

1.4组织方法不妥当

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过多,而场地十分有限;教师组织管理的学生过多;球类比赛日程安排不当,比赛双方体力悬殊大、技术差异大,也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事故。

在许多球类比赛中,经常会发生球员拌倒或关节受伤等状况,学校在组织球类比赛时要做好充分准备。

2.事故隐患的预防

2.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

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球类活动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关系不大。”尤其是中小学生,争强好胜,经验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教师在这些球类活动中要经常教育学生树立“宁丢一球,不伤一人”的思想。

2.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运动场地始终要保持平整,遇见有坑洼就铲平、看到石块石籽就清除。地面不宜太硬、打滑。球架、球筐要经常检修;其他设施也应有专人保管、维修、更换。室内球场要注意通风、采光。

2.3球赛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

教师应根据上体育课内容和天气情况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严禁在不做任何准备活动的情况下就进入正式球类比赛,另外准备活动必须要充分,有针对性。例如,练习排球传球练习前应充分做好手指、手腕的准备活动。天气较冷时,准备活动要做得时间长些,以身体觉得发热最为适宜。

教师要认真掌握好病愈后或患有慢性病的学生参加球类活动的情况。

学生应掌握些最基本的医疗保健常识,掌握适宜的运动量、练习适度的机体的局部反映等。

2.4加强具体保护措施

裁判要严格禁止粗野动作,不准使用错误的推、拉、撞等危险动作,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使用必要的护膝、护腿、护踝等,教师应让学生学会冲撞摔倒时如何正确运用缓冲动作,例如屈膝、团身、以肩背时顺势滚翻,而不是要直臂撑地。

二、体操运动

中小学校体操运动项目(器械体操)平常有单杠、双杠、支撑跳跃、垫上运动、跳绳、爬竿。

体操是中小学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中最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的运动。体操的技术动作也比较复杂,而大多数是在器械上练习,极容易受伤,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较差的学生受伤的机会更大些。

1.体操项目有哪些事故隐患

1.1体操设施设备不安全,措施不到位

练习前教师没有认真检查各类器械的稳固性,造成练习时器械松动或断裂而引发事故;垫子安置不正确,例如垫子之间留有缝隙,落地时踝关节容易造成扭伤,严重的还会造成骨折;助跑道地面不平整,地板太滑或踏跳板破旧,都有可能引发伤害事故。

1.2技术动作做的不规范

因某些技术动作做得不熟练或者犹豫,造成腹部撞击器械后而受伤;急性颈部扭伤是中小学生垫上运动中最易发生的伤害事故。滚翻时身体偏斜、团身不紧是引发颈部扭伤的根本原因,腾越时双手在器械上支撑用力不当很可能会发生腕关节受伤。

有个别学生在做跳箱、跳山羊时因为精神紧张造成动作不连贯,也容易发生危险。有恐高症的同学,最好不要参加爬杆练习等活动。例如某中学学生体育课后做前滚翻时,因为精神紧张,动作不连贯,颈椎断裂导致死亡。

1.3老师教学方法不当,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

提前学习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上课时组织纪律松散,练习时精神不集中;特别是在分组练习时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有些练习方法不当容易造成学生从器械摔下,会发生腕部或肘部或韧带损伤,严重的会造成前臂骨骨折或脑震荡。

2.事故隐患的预防

2.1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

在体操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按预告制定训练计划,组织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动作学习应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逐渐增加难度,初学者首先从低杠开始练习,身体素质与技术动作同步发展。

2.2增加保护措施,加强器材维修保养

学生从器械上脱手摔伤、扭伤或落地不稳定都是因缺乏保护与帮助,因此采取正确的保护措施对避免体操项目练习中受伤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例如,学生做双杠支撑时,老师应把手放到横杠下面,从而起到扶持和帮助作用。此外,器械设备老化不符合要求的应该及时更新,器械安装时要考虑到合理性和稳固性。

三、田径运动

田径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也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主要项目,是锻炼身体最基本的运动项目。

田径运动项目有:竞走、百米跑、马拉松、中长跑、越野跑、接力跑、跳高、跳远、推铅球、掷铁饼(标枪)、投垒球等多项内容,锻炼形式各种各样,便于广泛开展,田径运动具有强度大和使神经、肌肉、内脏等活动的特点,需要运动员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力量更强。所以,在学校的体育课教学和锻炼活动中会造成一些伤害事故,轻则挫伤、擦伤碰伤、关节损伤、扭伤肌肉抽筋、拉伤,重则造成骨折、呼吸紊乱,严重时休克甚至丧失生命。可是,只要我们能够认真预防,学校的伤害事故还是可以减少和避免的。

1.田径运动有哪些事故隐患

1.1运动场地不平整,设施设备不完善

操场是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组织学生做广播操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地方。经过多年努力,学校的场地设施已有很大的改观,可是不少隐患还是存在。有的学校场地高低不平坑坑洼洼,满地沙石子,暑假开学后,长满杂草。有的学校把操场出租出去,或者停放车辆,严重影响了正常体育课的教学秩序,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1.2活动安排不合理

上体育课前准备不足:体育课教学、训练等活动需要在课前做大量准备工作,如规划、安排布置场地、检查设备、器材。有的教师做得不够认真,仓促上课,选配器材心中没底,随意改变教学计划,不做课前准备,既没有布置场地,又没有器材准备,教学过程组织纪律松散,学生无序,教师不做讲解和示范,学生没有练习要求、练习顺序,体育课教学训练没有一点顺序,其结果不仅是教学质量无法保证,甚至容易造成学生伤害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