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小学校园安全常识教育
5245300000002

第2章 日常生活与安全意识(1)

一、关于安全用电的问题

1.安全用电小常识

1.1导体和绝缘体

能够导电的物质叫做导体,最常见的导体有各种金属、人体、大地、自然状态下的水等;不能够导电的物质称作绝缘体,比如橡胶、塑料、纸张、棉织品、干燥的木头等,都是绝缘体。

通常情况下,我们接触绝缘体一般比较安全。例如,合格的家用电器表面是绝缘的,我们正确操作家用电器是没有危险的。但是要特别要注意,在特殊情况下,绝缘体也会导电,比如在潮湿的环境中,洗衣机的外壳也会带电,主要原因是由于电线外面的绝缘橡胶皮老化受潮或破损而致。有时,高压电绝缘体受到污染同样也会导电。所以,一个物体是否绝缘、安全,要看它所处的环境如何。

1.2电压与电流强度

电对人体造成损害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电压和电流强度及电流种类等因素。电压越高、电流越强,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就越严重。一定电压和强度的电流能够使人肌肉抽搐、呼吸困难、肢体伤残严重的甚至死亡,同时还会对人的心脏和大脑造成严重损害。

常见电压:一节电池的电压为1.5伏;我国民用电电压为220伏;工业用电电压为380伏;高压输电电压通常都在万伏以上。

1.3安全电压

我们在接触不高于36伏电压的带电体时是比较安全的,例如电话线。可是如果超过36伏的电压就会有危险。因此,36伏电压是安全电压。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器是220伏的民用电,这个电压是36伏的6倍多,所以人触及时,会有生命危险,更不用说380伏的工业用电了。

1.4电弧现象

高压输电线路还有一个更可怕的情形,那就是电弧现象——通过空气也能导电,也就是说,带有高压电的带电体并无需与人体直接接触,电流就能够通过空气将人击中,这已给无数贸然接近高压电的青少年造成了终生的伤痛。

2.家庭安全用电须知

2.1正确安装和放置家用电器,确保安全

家用电器放置时,应避免阳光直射、炉灶热源及潮湿的环境。初次使用或长期使用的电器,使用前应先检测人体可能接触到的地方有无漏电现象,如有漏电应在修理好后再使用。

2.1.1电视机与墙壁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利机身散热,使用后要及时关机并拔下电源插头。

2.1.2电视机冰箱与墙壁两侧物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利通风散热。因为马达、压缩机、风扇及线圈上积落的尘埃、棉绒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所以要保持电冰箱的清洁,清洗时要先切断电源。

2.1.3白炽灯炮与可燃物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白炽灯炮的功率不同,通电后在一般散热条件下其表面温度也不同。如40瓦的表面温度是50-60度,60瓦的为137-180度,100瓦的为170-216度,而一般可燃物的燃点都在这个温度之内。所以使用白炽灯一定要与可燃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2.1.4使用电熨斗烫衣服,要将熨斗放在耐火砖、石板、铁支架上,不要在无人看管时接通电源,用完后要随时拔下电源插头。

2.2安全使用收录机

安全使用收录机、CD机、VCD机、DVD机等音像设备的关键是,不用时务必拔掉电源插头。如果只是关掉而不拔掉电源插头,机内的电源变压器还是通电的,变压器的铁芯和线圈产生的热量就会逐渐积蓄升高,达到燃烧点后便冒烟起火。

2.3安全使用电吹风

2.3.1用完后,随手切断电源,如在使用过程中突然停电,不要忘记切断电源。

2.3.2在使用过程中,不可把它安放在可燃物上。

2.3.3刚用完后的电吹风应放置在不燃物上。

2.4安全使用热电杯。

为了方便有些学生在家中或学生宿舍使用电热杯。一般情况下电热杯10分钟既能煮沸一杯水;如再继续通电5分钟,那么这杯水就会烧干;再通电29分钟,则可引起杯旁的可燃物起火。

安全使用电热杯的关键是杯子接通电源后人不能离开。这样,一方面可防止杯中液体煮沸后溢出杯外,破坏绝缘,造成短路而起火;另一方面,便于掌握时间,及时拔下电源插头,免得杯中液体烧干而导致起火。如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突然停电,也应拔下电源插头。

2.5安全使用电热毯

2.5.1区别类型,谨慎选择。电热毯的性能因其中的电热丝不同而有所区别,主要分为直线型和螺旋形两大类。后者比前者价格高,质量好,抗拉力强,抗折叠性能好,可在各种床上使用;而直线型电热毯不能用在席梦思、钢丝床、弹簧床等伸缩性较大的床上。选用不当,就可能发生危险。

2.5.2不管购买的是高压还是低压、可控温型还是不可控温型电热毯,使用前都要认真阅读说明书,了解使用过程中的有关事项。尤其要注意电源电压是否合适,不能盲目将插头插入220伏插座内。带变压器的电热毯,初级端电压要求与电源相符,次级一端的保护性接地线应严格接地,确保安全。

2.5.3电热毯适合于铺在硬板床上使用,若床铺为钢丝床、弹簧床、棉床等则需要格外小心。因为人睡后必然使身下的电热毯形成局部凹陷,使电热丝中的张力扩大,容易损坏并引起事故。

2.6安全使用空调器

2.6.1使用前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空调器的工作电压(198-242伏)。

2.6.2在使用空调器时,房间的窗户和门不能敞开。

2.6.3制冷过程中,当需暂停制冷时,再次启动时间应间隔3分钟,否则会烧坏压缩机。

2.6.4使用窗式空调器,不要硬把单项三线插头插到380伏的三项电源线上去,否则插头会被击穿,从而引起电源线起火。

2.6.5使用空调器制热时,不要让窗帘和其他可燃物靠近它,否则,这些可燃物会因受热时间过长而起火。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关机,拔下电源插头。

3.触电以后如何急救

3.1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触电人脱离电源

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立刻切断电源。在室内可以迅速拔下插销,关闭电门,把总电闸拉开更安全。如果距离开关较远,应该用绝缘工具割开电线,也可用绝缘体(如干燥的木棍、塑料棒、扫帚把等)挑开电线。千万不要去拉触电者,因为人是导电体,他身上还带电,你去拉他也会触电。

3.2触电人如果出现昏迷,呼吸困难

首先要做人工呼吸,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是俯卧压背法;口对口吹气的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有条件的话,可以立即输氧。如果触电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还要做胸外挤压,赶紧送医院抢救。

3.3在医护人员到来之前的时间里

要认真检查触电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心跳、神志以及有无肌肉抽搐、皮肤灼伤和骨折等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4如果是在野外触电

就要根据周围的设施和环境,立即判明所触电源的种类。假如是高压电,触电者的伤肯定严重,并且其身体会被击出几米以外,在这种情况下,切记不可试图救助伤者而靠近他,因为普通的绝缘材料在高压电面前也能导电的,如果靠近势必会陷入高压电弧的危险之中。所以,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想方设法(如打电话、呼救等)迅速通知有关单位和部门立即切断电源。

二、关于煤气的安全使用方法

1.掌握煤气知识

1.1煤气的组成

煤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有毒的易燃混合气体。它含有一氧化碳,这种气体毒性很大。我们常说的煤气中毒,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

1.2煤气的特性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达到一定浓度会发生爆炸。虽然,它无色无味,但它有很大的隐蔽性,所以煤气常被人们称为“无形杀手”。其他气体成分虽然有一定的毒性,但他们都有很强的刺激性气味,一旦泄漏很容易被人发现。

1.3不同浓度的煤气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

煤气在房间的空气中含量达到0.02%时,2~3小时内人就会出现中毒症状;煤气含量达到0.06%时,人会感到头晕、头痛、恶心并呕吐;如果煤气含量超过0.1%,只要30分钟,人就会陷入昏迷状态;煤气含量达到4%时,就会致命。煤气对婴幼儿和青少年的危害更为严重。

1.4煤气爆炸临界点

煤气在封闭的空间里,如果含量达到12.5%时,如果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2.预防煤气中毒

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预防煤气中毒:

2.1同学不要去厨房动燃气灶和煤气、天然气管道、液化石油气罐的开关,不要在厨房玩火。如果你没有拧紧开关,会漏燃气,屋里有了燃气,人就会中毒晕倒。如果这时再点火就会引起燃气爆炸,蔓延成火灾。

2.2高年级的同学到厨房帮大人做饭,如果点燃了燃气再煮水、做饭,人最好不要离开,以免水溢出来浇灭了火苗,漏气而发生危险。

2.3点燃燃气后,一定要把厨房的窗户打开并开动排风扇或抽油烟机,以保持室内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