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小学校园安全常识教育
5245300000001

第1章 强化中小学生安全意识

一、惊人的数字

在当今社会中,高品质的现代生活给我们增加了不少乐趣,但由此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我们的生活中有了越来越多的不安全因素。火灾与爆炸、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环境公害、流行病、中毒、触电等人为事故和灾害呈上升趋势,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增加了做好青少年安全的难度。此外,自然灾害和犯罪等都时刻危害着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平均每年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仅2004年,中小学生因自然灾害、触电、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大概有40人,也可以说,我国每天都会有接近于一个班的中小学生因多种原因死去。

据资料显示,在家庭中,有将近一半的青少年有过摔伤经历,30%的青少年有过烫伤和烧伤的经历,有20%的青少年有过触电的经历,还有的青少年有被猫狗等动物弄伤的经历。

从以上这些数字,已充分说明了我国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提高我们生存环境的安全系数,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做好学生安全工作,是学校、家庭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二、对中小学生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

导致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原因很多,而这些原因往往又交织在一起,使问题变得比较复杂。经过粗略地分析,主要有下面几点:

1.中小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所导致的伤害。比如,对电、煤气等认识不足从而导致的触电和煤气中毒现象;还有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因为没有相应的知识和经验,比如遇到火灾和洪水等自然灾害,未成年人所受到的伤害令人痛惜,这是因为中小学生所处的心理和生理状况所决定的。

2.社会原因所导致的伤害。比如,交通运输的日益发达,中小学生在车祸中的伤亡数字不断上升;信息网络迅速普及,网络文化中的黄色游戏对中青少年身心的伤害已日显突出,这也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对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3.犯罪在青少年中呈上升趋势。在这一方面,除了校园打架斗殴以外,网络犯罪、吸毒等新型犯罪,也在许多青少年中蔓延。目前,有些中小学生也逐渐成为吸毒、“黑客”等犯罪的主角。无论是作为犯罪的实施者还是被侵犯者,中小学生都深受其害。

4.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在悄悄地威胁着中小学生的安全。

2003年,河北省三鹿奶粉事件,致使全国几千名婴幼儿深受其害。这主要是不法商为了蝇头小利,在鲜奶中掺入了三聚氰胺有害物质导致的。同时,社会上的其他不良风气会以种种善意的诱惑伺机伤害青少年。对此,全社会应该保持高度警觉。

三、加强安全教育,避免伤害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加强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既是对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负责,也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然而,这些工作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学校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在这个问题上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始抓。

1.要提高认识,严格管理

从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的角度来看,首先要提高认识。参与青少年安全问题调查工作的焦解歌教授曾说过:“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孩子们本身安全意识就不强,而负责监管他们的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青少年安全问题认识不足,对安全教育也相对忽略。”因此,只有提高了安全意识,我们才有可能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把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放到议事日程上。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名研究员说过,发生在中小学生身上的意外伤害事故,有很多是能够避免的。在对有些学校的楼梯拥挤事件的调查中了解到,事故主要是因为楼梯过窄引起的,假如在建学校时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建筑的用途和中小学生的活动特点,学校再辅之以有效的管理措施,情况肯定会完全不一样。像这种事情在个别家庭和有些游乐场都有存在。因此,所有涉及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有关场所,在设施建设上一定要统筹兼顾,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特点,一切都应该从保证青少年人身安全的角度出发。

还有一样就是制度建设的问题。应明确地告诉中小学生,什么事情能够做,什么事情不能够做。比如,在水塘边如果没有设置禁止游泳的警示牌就非常危险;在上化学实验课时,如果没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要求,同样也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作为学校的老师和家长,真正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有必须认真学习安全知识,创造安全环境,建立安全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中小学生发生安全事故。

2.要强化意识,遵守规则

从中小学生自身来讲,遵守学校纪律和一些规章制度,对保证自身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制定规章制度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有些规则甚至是血的教训。比如说,交通法规就是根据以往交通事故制定出来的,青少年只有严格地遵守交通规则,行路才可能安全无忧。有个别学生不愿受制度的约束,有时甚至不把制度当一回事,这是非常危险的。在我们身边,这样的实例数不胜数,例如,交通法规明确规定行人不准翻越公路护栏,可现实生活中就有人抄近路翻越护栏;再比如说,学校明文规定宿舍中不准胡拉乱扯电线,有的同学还是明知故犯,悲剧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发生了。特别要让青少年牢记,遵守制度和纪律不仅是社会公德的要求,也是自身安全的最好保证。

因此,作为学校和家庭,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和培训,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