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学会自立的50件事
5235300000028

第28章 让孩子控制看电视的时间

自立心得

很多父母认为,只要自己管得严一些,孩子的自控能力就强一些。其实,父母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听话并不代表孩子的自控能力强,如果父母管得越多,孩子的能力就会越弱。因此,父母应该做的是,将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控制。

“罗星,你怎么还在看电视,快去睡觉。”妈妈从书房出来,看见儿子还在看电视,走过去把电视机关上了。

“妈,明天是星期天,我再看会儿。”罗星拿过遥控器,想把电视再打开。

“不行,星期天也得早点睡觉。”妈妈抢过摇控器,“赶紧去睡觉。”

在妈妈的强烈反对下,罗星无奈地回了房间,心想:今天的球赛是泡汤了。

罗星回到房间,心里怎么也放不下那场球赛,这可是盼望已久的一场比赛啊,怎么着也得看。罗星打定主意,他蹑手蹑脚地从房间走了出来,先到父母的卧室门口听了一会儿,然后悄悄地将耳机插在电视上,慢慢地将电视打开。嘿,正好,比赛刚开始,罗星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正在罗星看得正入神的时候,一句“好球”把罗星吓了一大跳。回头一看,原来是爸爸。看着爸爸,罗星低下了头,准备挨上一顿训。没有想到,爸爸不但没有训他,反而和他一起看起球来。当比赛结束之后,爸爸拿来两罐饮料:“罗星,既然那么想看球赛就该跟妈妈说,不该偷偷摸摸的。”

“可是,妈妈根本就不让看。”

“妈妈为什么不让你看?”看着低着头的儿子,“那是因为妈妈觉得你不能够控制自己看电视的时间,如果你能够控制自己,爸爸保证妈妈不会再干涉你看电视,怎么样?”

“我可以控制自己。”罗星想了想,然后坚定地说。

罗星果然说到做到,除了一些特别的节目之外,罗星从来没有延长过看电视的时间。

延伸阅读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于一个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极为重要,自我控制能力并非生来就有,它是孩子在后天的环境中,随着认知的发展和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孩子这种素质,能使他们在没有外界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进而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

美国科学家曾经做过这么一个有趣的实验:研究人员将几个4岁的小朋友分别请进实验室,每人分发一颗棉花糖,并当即提出两种选择:马上就吃,只能吃到一颗棉花糖,如果等20分钟才吃,那就可以得到两颗棉花糖。

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有些小朋友当即就把棉花糖吃了,而有些小朋友则想方设法抗拒糖对自己的诱惑,熬过20分钟,终于得到两颗糖的回报。

研究人员后来通过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能抗拒糖对自己诱惑的小朋友,长大后多半较受人欢迎,较能适应环境,富有竞争性,自信,值得信赖;而被糖的诱惑征服的小朋友,长大后显得较孤单、固执,比较爱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来的时候他们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因而较易受挫折,不敢面对挑战。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父母要注意对他们进行意志力,特别是自控能力的培养。

1.不要马上满足孩子的欲望

当孩子想要某一样东西的时候,父母不要马上就满足孩子,这样孩子才能够学着控制自己。如果孩子一要什么东西,父母就马上满足的话,只能让孩子越来越不能够控制自己。父母要知道,孩子良好的自制力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因此,父母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在培养孩子自制力的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水平提出要求,务必循序渐进。

2.父母要在生活当中训练孩子

想要让孩子养成自控的习惯,父母可以在生活中训练孩子,比如,孩子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去学校,都应当有要求、有规矩。在这种规范的约束下,孩子就会有意识地克服自己的惰性,努力实现目标。

3.父母不要溺爱孩子

很多父母都非常宠爱孩子,生怕孩子会受到什么伤害。只是,父母的溺爱只能使孩子更加任性、自私、意志薄弱、不善于克制自己。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该坚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不管孩子怎样哀求,父母都不可以迁就孩子不合理的请求。当然,父母也要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并且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溺爱孩子,不管孩子提出什么样的要求都答应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任性,也更加不能够控制自己。

讲给孩子的故事

钉在篱笆上的钉子

有一个坏脾气的小男孩,一天到晚在家里发脾气,摔摔打打,特别任性。

有一天,爸爸就把这孩子拉到了他家后院的篱笆旁边,说:“儿子,你以后每跟家人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上钉一个钉子。过一段时间,你看看你发了多少脾气,好不好?”这孩子想,那怕什么?我就看看吧。后来,他每嚷嚷一通,就自己往篱笆上敲一个钉子,几天下来,自己一看:哎呀,一堆钉子!他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爸爸说:“你看你要克制了吧?你要能做到一整天不发一次脾气,那你就可以把原来敲上的钉子拔下来一根。”这个孩子一想,发一次脾气就钉一个钉子,一天不发脾气才能拔一个钉子,多难啊!可是为了让钉子减少,他也只有不断地克制自己。

一开始,男孩觉得真难啊,但是等到他把篱笆上所有的钉子都拔光的时候,他突然发觉自己已经学会了克制,他非常欣喜地找到爸爸说:“爸爸快去看看,篱笆上的钉子都拔光了,我现在不会乱发脾气了。”

爸爸跟孩子来到了篱笆旁边,意味深长地说:“孩子你看,篱笆上的钉子已经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远留在了这里,其实,你每向你的亲人朋友发一次脾气,就是往他们的心上敲一个钉子。钉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是那个洞永远不能消除啊。”

告诉孩子

学会控制自己,才不会伤害到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