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幸福的智慧
5221800000026

第26章 生活艰难,家庭更要幸福(2)

幸福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和感觉,也就是说,只有当事人有真切的体会,才能感受到幸福,而不是别人想当然地去强加给他,他就能幸福的。试想,当一个人的情感受到压抑,兴趣爱好不断夭折,自我主动权受到限制,自身价值得不到肯定和实现时,他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呢?孩子也是人,也需要这种来自自我感觉的幸福感,家长们一定要明白。

孩子的人生,应该由孩子自己来决定,任何人都不应强加干涉,只有这样,孩子的人生才会是他自己的,他才会感到幸福。家长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指路人”,没有任何权利去操纵孩子,要求他们过怎样的人生,强加给孩子某种体验。

如果想让孩子获得幸福和快乐,家长应该做的首先是尊重孩子,让他自己作决定,尊重孩子的选择。当然,前提是孩子的这个决定和选择是正确的,是符合他健康成长规律和要求的。否则,家长就有责任给孩子以及时的指导,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明白自己决定的错误,引导其走向正确的方向。请注意:家长在不满意孩子,孩子有抵触情绪时,切忌使用暴力手段压制孩子,而应该选择循序渐进讲道理的方式,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

聪明的家长,在教育孩子上,会把选择人生道路、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的权力交给孩子。当孩子的选择很不入流,甚至十分荒唐时,他们也不会不问青红皂白地狠批孩子,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而是耐心地询问孩子这么选择的原因。这样的家长首先会给予支持和鼓励,给孩子以必要的肯定,然后帮孩子分析问题所在,让孩子真正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如何改进。如果孩子的理想与父母的设计产生偏差,或者与现实严重脱节,家长也会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绝不会冷嘲热讽,更不会横加干涉,拳打脚踢。因为他们明白,那样只会让情况更加糟糕。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做的并不是为孩子设计人生蓝图,而是引导孩子向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行,做到了这一点,就尽到了作为家长的义务。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是磕碰还是顺利,其中的酸甜苦辣都由他们自己去体会,只有这样,孩子的人生才是完整的,才是幸福的。

孩子并不是父母的延续,他是这个世界的一个新的生命,有他独特的个性,父母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地绽放,而不是把他们强行移栽到自己规定的盆景中。

孩子心理健康,全家快乐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1年发布的世界儿童状况报告指出,全球20%的青少年患有精神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问题是抑郁。早在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对我国中小学生的调查数据则显示,80%左右的中小学生是心理健康的,有16.4%的小学生、14.2%的初中生和14.8%的高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而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不超过5%。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10年来对青少年发展状况的调查看,这组数据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变。

《走进科学》栏目播出过这样一期节目,叫《八岁男孩离奇被僵尸附体》,讲的是一位八岁男童突然犯病,行为举止都相当怪异,出现电视电影中所描述的僵尸所独有的蹦跳的行为,吸血,口吐离奇语言,甚至自虐,还会袭击路人。在孩子发病的时候目露凶光,一切症状和传说中鬼魂附体一样……

医学的初步探索没能将这个谜底揭开,最后一位心理医生揭开了谜底:这是一种心理病,叫癔症。这个男孩发病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直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生活,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需求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与指导。父亲辛苦一年回家后,总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认为孩子不争气,总是打骂孩子。于是,父子关系逐渐恶化,孩子的内心感受不到父爱,也缺乏起码的安全感。后来疼爱孩子的姥爷突然离世,孩子陷入了极大的悲痛当中。而奶奶家里的一口棺材时刻提醒着他,终有一天,疼爱他的奶奶也将离去,这让男孩感到惶恐不安。由于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关爱,孩子对爱的强烈诉求无法满足,最终导致癔症的出现。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孩子潜意识里希望能以此换得父亲和更多人的关注和关爱。

一个13岁的男生,因为母亲的离家出走,长时间得不到母亲的关心和照顾,再加上父亲只是忙于工作,自己经常是一个人独自生活,结果常常逃课,后来逐渐发展到辍学、打架、偷窃……逐渐,他成了大家公认的“坏孩子”。

后来,他遭到自己喜欢的女生的鄙视和拒绝,加上他内心本就对父母的事情存有很大的阴影,渐渐地,他将自己封闭,不再和任何人接触。父母得知这种情况后,非常着急和担心,曾试图通过恢复婚姻、多和他交流等方式来解除他心理的阴影。结果这男孩竟然连父母都不愿意答理。他只是一个人安静地蜷缩在角落里,不管谁和他说话,他都不理。父母为此找了好多心理医生,但都无济于事。如今,他依然还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和外界有任何接触。

可见,一旦孩子有了心理阴影和仇视心理,会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关注和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青少年因心理危机造成的自杀、校园暴力、沉迷网络等事件不绝于耳。有关专家表示,我国三亿多未成年人,他们最弱的是心理健康。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的“教养”方式不当,引发的心理健康危机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我们应该坚持“成人大于成才”的教育观,只有孩子健康了,家庭才会有欢乐。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学校和家庭都有责任。只有家长和老师相配合,对孩子进行及时引导和教育,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从学校一方来说,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除了给学生灌输必要的知识之外,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引起关注和重视。在具体做法上,可以采取开设一些心理课程、开放心理问题咨询室、疏导室和开展心理问题知识问答竞赛等方式,使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和认识心理问题及其危害。

从家庭一方来说,家庭对于孩子心理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学校和老师。因此,父母的教育十分重要。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行为表现、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父母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及其方式,注意给孩子留下好印象,帮助孩子形成健康良好的习惯。

然而,许多父母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教育方式上的错误和危害。比如,现今的互联网时代,大部分家庭都有电脑,很多小孩能够熟练地使用电脑,有的小孩甚至比父母都要精通。但是因为他们本身自我约束力差,再加上对网络的不良信息没有辨别能力,于是,网恋、网瘾、网上犯罪等问题层出不穷。

很多孩子,由于沉迷于网恋,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大多数父母在得知自己的孩子上网成瘾时,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孩子,逼迫孩子写保证书,提出发誓不与网友见面、成绩要考到前几名、各科要考多少分等要求;有的家长一时生气,会对孩子拳打脚踢;甚至有的家长将孩子送往“戒除网瘾的行走学校”。所有这些制止办法,往往起不到好的作用,相反,会把孩子逼上反面,甚至步入歧途,给父母留下无尽的悔恨和痛苦……

性格内向和自制力差,容易让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雷雳博士发现:自制力较差的孩子非常容易受到网络的消极影响。那些注重现时享乐的孩子极易出现网络成瘾的症状,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因为在现实的交往中处处碰壁,他们常常求助于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以此建立起自己的交往系统。

有趣的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琳达·杰克逊对平均年龄为13.5岁的130个美国孩子进行跟踪调查表明,美国孩子对于网上聊天工具并不是很依赖。在她的调查中,很多小孩表示,自己身边既然有父母和朋友,为什么还要和陌生人交流呢?

其实,孩子有网恋、网瘾这些问题,并不完全都是孩子自身的问题。大多数是因为父母对子女的关心不够,或者是单单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成绩好,他们就满意;孩子成绩不好,他们就对其责备或打骂。很少有家长会冷静下来思考为什么孩子会沉迷于网络,为什么网恋,为什么学习成绩会直线下降这些问题。在生活中,家长们也很少和孩子沟通交流,对于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想法根本就不了解。

正是因为家长的这种态度,造成了孩子害怕他们,遇到什么问题都不愿意跟家长交流,害怕被父母责备和打骂。于是,终日沉迷于网络世界,在虚幻的世界里寻找一些安慰和理解。所以说,孩子有网恋、网瘾等问题,首先应该好好反省的是父母。父母应反省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反省自己对孩子的态度。

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让孩子摆脱网瘾呢?作为父母,应做到以下几方面:给孩子应有的关爱;尊重孩子,给他足够的自我空间;与孩子平等地交流,不摆家长架子;多给孩子一些微笑,多鼓励表扬孩子,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积极的暗示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起孩子的独立人格和健康心理,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快乐,从而摆脱对网络世界的依赖。

有的父母在处理孩子的心理问题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态度,是值得很多父母借鉴和学习的。正是因为他们这样做,才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使孩子愿意和他们分享自己心中的秘密。

一个小女孩很害羞地告诉妈妈,她暗恋他们班的一个男孩。她觉得他长得很帅,特别愿意和他在一起,心里每时每刻都在想着他,因此,学习成绩下滑了。

这位母亲在听完女儿的叙述后,并没有恶狠狠地责备或是大讲早恋的危害。而是特别高兴孩子愿意将内心的秘密告诉自己,认为自己被孩子信任很幸福。然后她让女儿拿一张那个男生的照片回来。

女孩果真将照片带回来给妈妈看,这位母亲语重心长地跟女儿说:“世界上存在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你现在年龄还小,随着你不断地长大,对美的认识也会随之而改变,你还会遇到更加美好的东西,你确定自己会一辈子喜欢这个男孩吗?以后不再喜欢别的男孩?”

女孩摇摇头,于是母亲接着说道:“因此,你不是非要争取到这个男生,这个男生也没有那么重要。你没有必要为了他,将自己的学业荒废掉,对吧?”

女孩点点头。母亲又说:“看来已经不再需要我多说些什么了,你好像全都明白了!”

这位母亲很轻松地解决了孩子遇到的早恋问题,同时也没有伤害孩子的幼小心灵,反而让孩子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因此,父母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

只有父母改变自身错误的教育方式,建立起好的行为榜样,生活中多和孩子交流沟通,耐心听取他们的疑惑和烦恼,孩子才会信任自己的父母,才会将内心的烦恼和痛苦与父母一起分担。只有父母和孩子彼此信任,才能创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才能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整个家庭也才会洋溢着和谐与幸福。

关爱孩子,从自身做起。也许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放下你家长身份的架子,放下你高高在上的姿态,俯下身来,与孩子保持平等,倾听他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孩子分享彼此的小秘密,孩子才会有幸福感,家庭才会更幸福。

“啃老族”,该断奶了

有一个谜语,谜面是: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猜一种社会现象。

谜底是:“啃老族”。目前社会上的“啃老族”已引起人们关注。概括起来,他们可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一等:能正常劳动有收入,并且能按时交纳生活费,但是要依靠父母出钱供其买房买车或者其他奢侈品的;

二等:能正常劳动有收入,不交给父母生活费,甚至连其妻儿也跟着吃喝父母的;

三等:无工资劳动没收入,一切生活开销都由父母供给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孟子的理想。倘若孟子地下有知,恐怕也不会想到,当下的“啃老族”会兴起甚至膨胀到一个庞大的群体。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这是一个非常让人心寒又震惊的统计结果。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尴尬的世相存在?难道仅仅归咎于年轻人“不知道奋发”、“没有进取心”、“不孝顺”等表层理由吗?显然不是这么简单。

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每个社会都会有一定的失业群体存在,存在的这个数量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行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一定数量的失业人群,还不足以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也不足以对社会老年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构成大的威胁,因为这部分失业人群,多是由年迈或者技能过时的人组成的,而这部分人又没能及时得到培训,所以导致了失业的产生。

但如今“啃老”的这批年轻人,跟上述的这些情况不同。据统计,这批“啃老”的年轻人,多是大学学历或具有一定技能,但却失业在家或不愿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他们思想上不愿意接触社会,拒绝融入社会,不能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工作责任、人际交往等;他们行动上不能与同事和领导搞好关系,和谐相处,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不能客观而正确地看待。所以说,这部分人,实际上是被社会淘汰的一类人。

春节时亲朋好友相聚一堂,谈及生活少不了的话题就是下一代,谁曾想,几位朋友谈及这一话题,便面有难色,赶忙将话题转移。事后才了解到,他们的孩子大学本科毕业或研究生毕业后,一直赖在家里不肯出外工作,整日里只知道玩游戏,成了名副其实的“啃老族”。

老王的儿子是个个子高高个性腼腆的小伙子,平日里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但学习方面没得说,从小学到大学又到研究生,可谓是“一路顺风”。一直以来,儿子唯一要操心的就是学习,因为父母将他生活的全部(吃喝拉撒睡)都大包大揽了下来。

可谁曾想,儿子研究生毕业后,一走向社会就打起了退堂鼓:到国企上班,一不满严格的劳动纪律,二不满较低的劳动报酬;到外企上班,不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同事和上司之间相处得都不是很融洽。找了好几份工作,他都没干几天。最后干脆来了个“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整天宅在家里不出门了。老王两口子把嘴皮子都说破了,也不管用。年近三十的大小伙子,赖在家里不工作,终日就知道晚上上网玩游戏,白天呼呼睡大觉,老王两夫妻实在是无可奈何。

老李的儿子是位颇为英俊的小伙子,人聪明敏感。儿子的听话与乖巧一直是老李引以为傲的资本。从小到大,在老师的心目中儿子一直都是好学生,从不与人发生争吵,更没有打架的记录,学习优秀,是老李两口子心中的乖儿子、好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