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高情商高智商高财商的孩子
5211800000007

第7章 培养孩子的高情商(6)

有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但是,他却总是希望能够分享他人的东西。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充分了解孩子希望获得他人东西的心理特征,通过移情训练,让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

2.父母要学会分享孩子的东西

由于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会让这个孩子独自包办,而父母根本就不会跟孩子去“抢”食物。慢慢的,就让孩子养成了吃独食的习惯,根本就不知道和他人分享。因此,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最重要的是自己首先要学会分享,坦然地与孩子分享,成为与孩子分享的伙伴,成为让孩子分享的对象。在与父母分享的过程当中,孩子不仅学会了与人分享,而且明白了应该尊敬长辈,关心父母。

3.用交换的方法让孩子学会分享

有很多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自私,希望孩子能够学会与人分享。因此,父母就会通过很多方面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比如,有一位妈妈是这样做的,她每次给孩子买了什么样的玩具或是图书之后,她都会鼓励孩子将这些东西带到学校去,并鼓励孩子与其他的同学交换自己的玩具。并且,她还告诉孩子:“孩子,把你的东西借给别人,再向别人借你喜欢看、喜欢玩的东西。这样,我们花很少的钱就可以玩很多的玩具、看很多的动画片和图书。”这位妈妈的教育很成功,她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和人分享,并且还知道了不能损坏别人的东西,对待别人的东西要像对待自己的东西一样。

4.不要要求孩子和他人分享所有

莉莉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和自己的儿子罗杰玩,总体来说罗杰还是可以允许别人玩他的玩具,但有几件十分出色的玩具,却无论如何都不肯让别的孩子接触。尽管莉莉想了不少办法,帮助他们设好轮流玩的时间,但总是闹得不欢而散。这次,莉莉决定找出儿子不让动那些玩具的原因。

“亲爱的,上几次请的小朋友来都没有玩好,你知道为什么吗?”

“他们动我的东西。”

“请朋友来家里总是要给他们玩具玩啊。”

“我就是不喜欢他们动我的东西。”

“是所有玩具吗?”

“是我的那些动物玩具。”

这些动物玩具每天轮流陪罗杰克入睡,与罗杰的关系似乎更深一些。

“我明白了。如果我们把这些动物收到卧室里,其余的可不可以给小朋友玩呢?”

“只要他们不搞坏那些玩具当然可以。”

“当然不会玩坏那些玩具。”

每个孩子都有一些自己倾注着特殊感情或是对自己有着特殊意义的玩具和用具。在指导和训练孩子与人分享时,父母应照顾到这一个角落。尊重孩子对体现个性延展的小东西的眷顾,懂得孩子们是以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玩具的。

其实,大人们也会有许多认为珍惜的私人用品,不愿拿出来与人共享。只是大人们相对聪明一些,会将它们收得好好的,不让别人看见而没有机会提出分享的建议。

§§§第17节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

父母箴言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合作能力越大,他成功可能性就越大。孩子学会了与人合作,就会懂得谦让,就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被宠爱的环境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而忽略了与别人交往与合作,这个问题让很多父母都觉得非常头痛。欧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家A·阿德勒认为:如果一个孩子不会与人合作,那么他必定会起身孤独,并且会产生深深的自卑情绪,甚至会景致到孩子一生的发展。因此,父母要从小就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

对于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一般来说,如果父母具有什么样的品德,在孩子的身上就有可能会找到。因此,父母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且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要知道,一个天天吵闹不休的家庭,是很难会造就出性格温驯的孩子的。如果父母之间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合作,那么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与人合作。父母要让孩子融入集体活动中去,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的必要性。在集体活动中,如果孩子与别的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争执,父母千万不要过早地干预,要让孩子自己解决矛盾。等孩子实在不能解决的时候,父母再插手。要知道,孩子可以在解决矛盾的时候学会与人相处的经验,也能够知道和人合作的重要性。

父母要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合作态度。稍微仔细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孩子在一般的体育游戏中会合作的比较好,但是在一些建构的游戏中往往就会出现不愉快的合作。其实,会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孩子合作的态度问题。要知道,孩子之间会发生矛盾,往往是因为游戏的材料比较不足,孩子们都要想把游戏的材料据为己有,他们担心如果合作的话,自己的材料就会不够。在这个时候,父母要及时引导孩子,让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态度。

父母要教育孩子多关心父母、关心他人。要知道,一个知道关心他人的孩子,自然能很好地与别人合作。另外,一定要鼓励孩子在平等的原则上选择朋友,教育孩子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要轻易怀疑、怨恨、仇视他人,更不允许孩子欺侮弱者,培养孩子善于同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孩子合作。广泛的社交、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形成孩子与人合作能力的关键。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及时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根据心理研究表明,如果能够适当地表扬孩子,对孩子塑造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当然,父母还要注意,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表扬的时候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父母可以采取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积极的情感,从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合作行为。

§§§第18节让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父母箴言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习惯一旦形成,用不着记忆就能很容易很自然地发生作用。”因此,父母只要让孩子养成文明礼让的好习惯,这些习惯就会在孩子身上发挥作用,孩子也很容易成为一个有教养、懂礼貌的人。

德里克和同学们一起到约翰家做客,临走时大家都忙着拿书包、穿鞋子,只有德里克留在了最后,他把自己坐过的椅子认真摆好,把弄乱的东西放回原处。这一瞬间的细小行为被约翰的父母看在眼里,很受感动。约翰的母亲赞赏道:“这反映了一个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说明这个孩子很有教养。”

见过德里克的人都说他气质好、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这完全是他的父母辛勤栽培的结果。在早期教育当中,他的父母除了开发他的智力、增加他的灵气、培养他的能力之外,也进行着文明行为的训练。父母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培养出一个聪明的孩子,也要培养出一个文明的孩子。正是因为父母的努力,才使德里克养成了文明礼让的好习惯,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貌要从小培养,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有些父母认识片面,对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习惯不够重视,还有一些父母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貌没关系,只要学习好、有本事就行了。其实只要留心一下周围人物、注意一下大众传媒就会发现,那些事业有成的人都是有文明礼貌的好习惯的人。

现代社会的确尊重个人的选择,个人活动的自由度大了,然而对人的文明礼貌要求也更高了,因为文明礼貌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父母必须教育孩子懂礼貌,而礼貌又是通过动作与语言的运用来表现的,如果只让孩子知道“应该”尊敬别人、对人有礼貌,而不懂得“如何做”才能体现礼貌,结果可能是适得其反。

在教育孩子待人接物方面,父母应成为孩子的老师,比如,在宴席上让孩子坐在椅子上默不作声地吃大人夹的饭菜;如果不小心把饭菜掉在桌子上或地上时,赶忙说“对不起”,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提醒孩子不该随意让别人帮自己做事,若是非麻烦不可一定要说“请”、“对不起”、“麻烦您”、“谢谢”等礼貌用语。

培养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具体来说,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让孩子从小注意个人礼仪

个人礼仪包括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几个方面,从仪容仪表上来说,主要是要求孩子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有狐臭要搽药品或及早治疗;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嚼口香糖;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

从谈吐方面来说,要让孩子做到态度诚恳、亲切;使用文明用语,简洁得体;不能沉默无言,也不能一个人喋喋不休;要认真倾听对方讲话,交谈时忌讳东张西望,翻看其他东西;多人交谈时不可只跟一人谈话而冷落其他的人。

从仪态举止上来说,主要从站、坐、行以及神态、动作等方面对孩子提出要求。古人对人体姿态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优美的站立姿态给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觉;身体直立、挺胸收腹、脚尖稍向外呈“V”字型,忌讳无精打采、探脖、耸肩、塌腰;正式场合不能叉腰或双手交叉,坐姿要端正,挺直而不僵硬,不能半躺半坐,两腿间距与肩同宽,不能叉开,双手自然放在膝或扶手上,大方得体;走路时要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神态要表现出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带微笑;忌讳随便剔牙、掏耳、挖鼻、搔痒、抠脚等不良动作习惯。

2.要帮助孩子掌握必要的文明礼貌常识

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语言和行为。文明礼貌语言要求不说粗俗的话,日常用语包括“您好”、“早上好”、“见到您非常高兴”、“欢迎光临”、“晚安”、“再见”、“欢迎再来”、“对不起”、“没关系”、“谢谢”、“请”等。文明礼貌行为包括交往行为和环境行为两种,交往行为包括见面或分手时打招呼、握手,与人交谈时眼神、体态和表情要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环境行为要求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如爱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遵守交通规则;购物时按顺序;观看演出和比赛时不起哄骚扰,做文明观众;乘车时主动购票,给老、幼、病、残、孕妇及师长让路让座,不争不抢座位;爱护公共设施、文物古迹等。

3.帮助孩子确立自尊与尊重他人的意识

文明礼貌习惯看起来是一种外在行为表现,实际上它与人的内心修养、与人是否具有足够的自尊与尊重他人的意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不容受到侮辱和歧视。每一个正常人都有自尊心,但要想实现真正的自尊须先尊重他人,遵守社会秩序,注意文明礼貌。文明礼貌习惯实际上是人满足自尊心的一种重要手段,很难想象,一个丧失了自尊心的人会具有文明礼貌习惯。

4.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一个总的原则是以正面诱导为主、批评教育为辅。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在日常行为习惯方面尤其如此,父母要做到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还应与学校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保持一致,力争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第19节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父母箴言

父母管孩子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不管孩子则是父母的失职,这是常理。然而管要有度,不要把孩子管死,要让孩子对自己负责。只有在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基础上,孩子才会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负责。

齐瓦勃太太曾讲述了发生在邻居家的一件事情:他们家不满20岁的女儿突然失踪了,经调查知道,他们的女儿在学校和一个男孩子相恋了,怕父母不同意选择了离家出走。事情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邻居家的父母已经知道了女儿的下落,但那种切肤之痛久久挥之不去。想一想确实挺让人心寒的,自己含辛茹苦那么多年把女儿拉扯大,没想到女儿竟狠下心来不告而别,做父母的除了生气,更多的是伤心和痛苦。

齐瓦勃太太在谈到这件事情时这样说道:“邻居家发生的不幸对同样身为人母的我来讲震动很大,快20岁的孩子做事竟如此轻率,这种行为确实不负责任。但是这件事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我觉得父母也有不能推卸的责任,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固然重要,但教会他如何做人更重要。我从小就教育我的女儿离家出门一定要告诉父母,因为我想让女儿知道父母时刻都在为她的安危担心,更重要的是我想让女儿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对父母负责、对家庭负责、更对自己负责。”

作为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日本,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孩子多么小都要背一个小背包,父母的理由是: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利用课余时间在外边打工挣钱,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工作挣自己的学费。

在“柏林墙”倒塌之前,联邦德国的法律规定孩子长到14岁时,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性,从不包办代理。选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意识和责任感。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生活自理,是对孩子的一项基本要求。生活不能自理,样样由别人操心代劳,势必造成孩子的懒惰、无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父母把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人,像对待其他人一样对待孩子,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谈,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父母还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会给生活带来许多乐趣。

比如,父母可以为孩子的玩具和物品准备一个专门的放置地方,让孩子知道这些东西各有各的“家”,每次玩好用好都要把它们送回“家”去;要让孩子意识到收拾玩具是自己的事,父母只是帮忙而已;要尽可能地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参与收拾整理,并坚持不懈不断强化,让他们最终形成习惯。

2.让孩子自己安排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