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生活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5208300000064

第64章 家庭用药(1)

巧选用药时间

用药时间与治疗效果关系密切,但这却往往被人们忽视。有关专家指出:驱虫药,必须空腹服用,而且要在清晨。一般来说,大部分药物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较好。特别是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消炎痛、抗生素等。

助消化药物需在吃饭时服用才能发挥作用,如胃蛋白酶、淀粉酶、多酶片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最好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如七味散、乳酶生等;止吐药、利胆药等都应在饭前服用。

睡前服用的药物一般应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最好,如安眠药等。

补益药宜在饭前服,因为补益药性味甘温、无刺激性,饭前服用既无副作用,又有利于消化。

识别药物批号和有效期

一般药物,在包装上都印有批号和有效期。购置和使用药物之前,应仔细识别一下这些药物的批号和有效期。

批号一般采用六位数,前两位数表示年,中间两位数表示月,末尾两位数表示日,如“010925-1”即表示此药是2001年9月25日第一批生产出来的。

药物的有效期,是从生产出来之日算起,一般以整年来计算。如批号为“010925”、有效期为两年,即表示从2001年9月25日起,到2003年9月25日这段时间内有效。

有的药品标有失效期,如“失效期:2003年9月”,即2003年9月1日失效。药品超过有效期,应停止使用。

家庭常备药有哪些

消炎药品及器械:碘酒、红药水、紫药水、胶布、绷带、纱布、脱脂棉、高锰酸钾、云南白药、体温计、镊子、剪刀。

退热药:APC、去痛片、小儿退热片等。适用于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月经痛等,但这类药物不宜长期服用。使用不应超过1周。

消毒药及止血药:酒精棉球、碘酒、创可贴、云南白药等。

止泻药:如黄连素、泻痢停。病人腹泻不止、粪便带血等应去医院诊治。

抗过敏药:如息斯敏等。这些药物服用后有困倦、嗜睡的表现。

消炎药:如复方新诺明、罗红霉素、螺旋霉素、先锋霉素等。

致泻药:由于发生便秘、痔疮,家庭中应备一些致泻药,如开塞露、甘油栓等。尽量只用于应急,不宜长期依赖此类药物。

特殊药品:冠心病患者应常备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高血压病人应备心痛定、丹参片等;糖尿病人应备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

药物误服急治技巧

如不慎误服了药物,除催吐外,还必须洗胃。洗胃可用清水,有条件时还可用一些洗胃剂,实用的有浓度为0.01%~0.02%的高锰酸钾溶液,它能使有机物氧化失去毒性。茶水也是很好的洗胃剂,茶叶中含有鞣酸,有沉淀重金属和生物碱的作用,能有效解毒。肥皂水和3%~5%浓度的小苏打水也可用作洗胃剂。如果误服碘酒,应赶紧喝稠米汤、面糊或其他含淀粉的液体,淀粉与碘作用后,能生成一种稳定的蓝墨水样的化合物,然后吐出来。这样反复地喝、吐,直到吐出来的东西不再是蓝色,就表明胃内的碘已基本上吐干净了。误服来苏水或石炭酸时,因为它们对食管和胃黏膜刺激性很大,应尽快让病人喝生蛋清、牛奶、稠米汤或豆浆类的饮料,这类饮料可以附着在食管和胃黏膜上,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误服外用药后,一定要重视初步的急救处理,以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腐蚀。初步处理后,要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并将吃错的药物和瓶子或药袋带上,以供医生参考。

药物变质巧辨别

片剂:凡变色、发霉、有臭味,药片松散或变形,表面出现斑点或出现结晶,糖衣片发生粘连或出现较多斑点的药品,不可再使用。

丸剂:出现发霉、变形、变色,有臭味的,表明药物已变质。

针剂:药液颜色有变化或色度异常、发浑、沉淀或盛药瓶有裂纹,有絮状物出现或有结晶析出时,表明已变质。

胶囊:发霉、变软或碎裂者,说明已变质。

内服药水:出现发霉、变色、有絮状物或沉淀者,说明已变质。

眼药水:变色和色度异常、发浑、有沉淀物等,千万不可再用。

眼药膏:出现颗粒、有败油臭味或出现液状物时,表明已变质,不能使用。

家庭存放药品常识

家庭药箱里的药品应放置整齐,外用药和内服药要分开摆放,箱内不要放置自己不知道用途的药物。

盛药的药瓶或药盒上应贴有该药的正确名称标签,并标明标准的服用方法、用量、失效日期等。

用药前要仔细看好药品性能说明、用量、出厂日期、失效日期。过期药物要坚决扔掉,千万不可服用,尤其是水剂。

家庭药箱应选择避光和温度较低的地方保存,但要防止冰冻。

家庭药箱不应上锁,但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煎中药的技巧

中医处方一般都包括好几种药物,煎药时应该按照药物性能、药质分别处理,不可简单划一进行煎煮。常见的煎法是合药,就是把药物放入容器里混合,加清水到恰好把药物淹没,浸泡30分钟,再添水高出药约3厘米,然后加热到沸点,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用煤火加热,约需30分钟,用煤气加热,只需15分钟左右。煎成后,倒出药汁,过滤,取汁150毫升(约1茶杯),这就是头煎药。二煎药再次加水,高出药物1厘米,加热至沸点,加热过程中作仍需经常搅拌。用煤火需煎煮20分钟,用煤气只需煎煮10分钟以内,将两次所煎煮的药汁混合均匀,每天1剂分2次或3次温暖服用。除合煎外,根据药物不同性质,还有分煎法。先将处方上的矿物药、贝壳药及其他质硬药先放入容器,一般要加4茶杯的水,加热至沸点,延续30~60分钟,然后再加入其他药,按合煎法煎煮。若遇有气味芳香或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则还要晚煎一些时候,一般情况下,其他药物按合煎法煎煮25分钟后,再加入这些药,搅拌均匀,过5分钟即可倒取药汁了。

煎中药,讲究一个“火”字。党参、黄芪、何首乌、枸杞子这类益气固本、滋补肝肾的药,药质较重,煎煮时间短了不易煎透,要多加些水,煎1小时左右。煎时要用“文火”,就是微火或弱火。相反,对那些体轻质薄、气味较香、解表发散,清热理气的药,要用“武火”煎煮。所谓“武火”即为急火或冲火,只要煎煮20分钟就可以。至于煎药容器,可用沙锅、搪瓷锅或铝锅,而忌用铁制容器,铁器容易与药物中的化学成分起作用,使药汁变质。

如何让中药不苦

1.中药煎好后,应把汤药晾至低于体温时再服用。人的舌头味感同汤药的温度有关系。当汤药在37℃时,味道最苦。因此,服药时应等药的温度降至37℃以下。

2.可在服药前几分钟口中含些冰块,这样可使味蕾麻痹,服药较易。

你是否用药有瘾

1.习惯性是指病人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从而产生了精神上的依赖。停药后,病人主观感觉“不习惯”,并希望再次得到满足。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都能产生习惯性。

2.成瘾性是指病人在药物产生了生理上的依赖,停药后会产生戒断症状。如长期服安眠药的患者突然停药,出现乏力、焦虑、恶心呕吐、肌肉震颠,严重的还可发生神志模糊。成瘾性和戒断症状是临床用药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因此,用药必须遵照医嘱,不能滥用某些药品。

家庭用药不要求贵

其实药价的贵贱,不是根据药物对某一疾病的疗效而定,而是根据其原料成本、工艺过程、销售环节等因素决定的。如螺旋霉素的售价,约等于红霉素的几倍,而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仅是红霉素的1/23。又如十几元的麦迪霉素、先锋霉素对感冒的疗效,还不如只有几毛钱的病毒灵和扑热息痛。这么算起来,买高价药的钱花得可就冤枉。

当然,不能说贵药都不是好药,贵药对了症,自有贵的价值。人参价钱贵,在危证救治方面,与功用相同但价格低廉的党参比,人参的疗效显着。然用人参去治疗感冒却不仅无效,或许还会带来副作用。所以,治病不在于药贵不贵,而在于对不对症。治疗对症,疗效显着,吃贵药当然更值得,但如果只片面强调贵药便是好药,那就错了。

人参是否人人都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