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5193400000028

第28章 梦百年·寻找回家的路(1)

母校的思念

振华女校在杨绛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成为了她抹不去的回忆。百年老校苏州市第十中学前身为名振于东南大地的"振华女中",学校里有一条"闻道廊",也被大家称为"圣廊",它像一本记录历史的册子。这里有很多著名的校友的头像和介绍,其中包括李政道、彭子冈、何泽慧、费孝通,自然也有杨绛。

季玉校长很喜欢杨绛,当时吃饭的时候,杨绛也与季玉校长同桌进食,季玉先生总从家里带菜来,让桌上的老师们一人一勺,同学各一勺,自己再一勺,剩下的都给杨绛了。

百年校庆之际,众多校友想去探望杨绛先生,不过大家都很担心会见不到她,毕竟老先生已经闭门谢客好多年,很多名人和官员去了都碰了"钉子"。经过联系,杨绛得知是母校来的"朋友",竟然破了例,让大家十分兴奋。

见面的那天上午,杨绛在家突然出了小状况──流鼻血。家中保姆建议她取消下午的见面,但是她执意不肯,她从一早起来就开始坐在桌子面前写当时的"振华校歌"歌词:

三吴女校多复多

学术相观摩

吾校继起

德智体三育是务

况古今中外

学业日新月异

愿及时奋勉精进

壮志莫蹉跎

见到校友之后的杨绛先生十分开心,跟大家一起用家乡话唱起校歌,唱完问大家唱得对不对。大家带来了昔日振华女校的老照片,还带来了苏式糖果糕点和丝绸围巾。大家把围巾给杨绛戴上,要给她拍照,她笑得很开心,照片也是拍了一张又一张。

她跟大家聊起了振华,说振华对她来说有一种特别的"味儿",是一种今后无论到哪里都会带着的"味儿",这代表了振华人的一种精神。

杨绛是老振华女校毕业的最后一批学生之一,那年是一九二八年,学校还位于苏州十全街的旧校址。世上的一切事情都是缘分注定,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是机缘巧合,最开始到振华读书,是三姑妈杨荫榆的建议。当时杨绛的父亲让杨荫榆给自己的女儿们推荐个学校去读,最开始她推荐的是自己的母校──景海女中。

事情发生变化是从几天后的一次演讲,杨荫榆收到当时振华女中校长季玉先生的邀请,这次出访让她改变了主意,她觉得振华比自己的母校还要更好一些,更适合杨绛姐妹去读书。

当时的振华十分破旧,对于见过"世面"的杨绛姐妹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像上海启明女中那样的基督学校设备设施和办学条件都是十分优越的,不过在后来的读书过程中,她也慢慢发现了属于振华的优势,让她一生受益。她曾经说:"季玉先生办学有方,想方设法延聘名师来校任教,教科书采用外国教科书最新的版本,学业成就是一流的,学风朴实务实。"

读书时候的杨绛便与众不同,有着"清水芙蓉"的性格,文笔的功力也初露锋芒。一九二七年振华女校推出了《振华女学校刊》,在第一期中便有杨绛的五言古诗《斋居书怀》,诗中写道:"风响飕飕,岑寂苦影独。破闷读古书,胸襟何卓荦。有时苦拘束,徘徊清涧曲……世人皆为利,扰扰如逐鹿……今日有所怀,书此愁万斛。"

振华对于杨绛的意义十分重大,她不仅在这里做过老师,也做过校长。也是她的努力,让振华的精神和历史没有在战火中中断,在最艰难的时候她一直陪着振华艰难地前行。

如今的苏州振华学校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却处处都有杨绛的气息。校园的西北有梅岭,而梅岭之上有一座己巳亭,杨绛在这边拔过草、捡过砖。她说这是他们那届学生留给学校的一份礼物、一种纪念,这个传统也一直延续下来,现在的每届毕业生都会留下些纪念在母校,作为来过的痕迹,也表达了对母校的一份感恩之心。

对于校友的拜访,杨绛从来都是开心的,她们之间用家乡的语言聊天,聊着关于母校的事,让她感觉很亲切,像又回去了一样。她与外界"约法三章":不拍照,不带记者,不写文章,对于校友她都很宽容,跟校友们拍照留影。她跟校友们的合影一直被大家很好地保存,在大家心中,这位老者更像是一位见证了学校和自己成长的长辈,和蔼、亲切,那份笑容和苏州巷中的老人没有区别,充满着如阳光般感召的力量。

校园内闻道廊的东口有一座亭,取名君山亭,是为了纪念沈宗翰、沈骊英的长子沈君山而建。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农学家,也是振华女校董事会的董事长。在与君山亭相对的是近年学校建造的大型文体馆,以"季康"命名,称为"季康馆"。

杨绛先生对学校的近况都很关心,学校也关心着这位老人的近况。在学校的橱窗里,还摆放着老人生日时候的照片,每个学子都很骄傲地称呼她为"我们的杨绛",以与她同校为荣。

校友们离开之际,希望杨绛为母校写点什么,她欣然接受。走进书房,在一张大红纸上写下四个字──实事求是,这是季玉校长每次讲话的开头,也是振华人一直追求的精神。书明"季玉先生训话",题款"杨绛敬录"。最后,杨绛请校友把她对母校的思念带回去,在如今的"季康亭"南面,竖立着一块纪念碑,上面标有杨绛为母校题写的"实事求是"。

一个人的"三人"生活

钱钟书生前出版书籍,都需要自己亲自看过才可以发表。他离开之后,凡是写他的书,杨绛先生都要看过,不对的地方她便会指出,她说:"现在写钱钟书的人很多,这是一个热门题材。汤先生过去只是来信问问题,我一一回答,邮票贴了不少,现在要全部看一遍才能重印。"

人们都羡慕她跟钱钟书的神仙眷侣,想向她讨点婚姻和爱情的秘诀,杨绛说:"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正是这些最简单的"老话",却让我们懂得了婚姻和爱情的真谛,理解、包容和欣赏,做伴侣更应该做朋友,做到这些,婚姻和爱情也就自然顺畅了。

薛鸿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英国小说,现从事英语文学研究工作。他最开始是在外文所当编辑,先是做中文的相关工作,后来学长发现他英文水平不错,便向他约稿。

一次《世界文学》的李文俊主编要他译一篇美国作家门肯的散文。他反复揣摩,依然没有做好的把握,便怀着一颗紧张的心去请教杨绛先生,希望她能帮自己把把关。他带着译完的稿子来找杨绛先生的时候,她欣然同意,抽出时间看他的译文,并在下面写下一些她的意见。

原文中第一句他习惯用"总之"开头,觉得正好与原文"inbrief"对上,但杨先生提出意见,"总之"只能用于总结上文,而原文是对别人提问的书面答复,意思是"你所问我的话,扼要地说……"薛鸿时照她的建议修改了文章的开头。发表之后,薛鸿时意外接到了一封信,来自《作家》杂志王成刚主编,他在信中称赞这篇译文给了他"极大的艺术享受",后来还有多位专家把它选在几种外国散文选里,杨绛先生的意见成了他的点睛之笔。

对于年轻人,杨绛先生总会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也会给一些善意的告诫。有个年轻人高中毕业的时候给杨绛先生写了一封长信,主要表达自己对她的仰慕之心,也倾诉了一下他自己的烦恼。杨绛先生给他回信了,除了寒暄和鼓励话,信里其实只写了一句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杨绛先生的作品,像是一个放大镜,可以透过一个故事看透一个时代,一句话可以点透一个人生。一个微观的故事,讲的却是一个宏观的时代,她用她的笔,记录下属于那个时代的特征。

在她那些记录时代变迁的作品中,虽然社会充满了战争和血腥,但是作品中你却读不到一句哭诉和抱怨,她只是淡淡地描写着属于她的生活,讲述着故事中人物经历的荒谬和无奈。

杨绛不承认自己是"大"家,觉得那些文学家、翻译家的名头不属于她,只是觉得自己干了一些本职工作,杨绛笑言自己"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