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黎嵩
东汉于公元25年建国,经历了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四朝,汉和帝利用宦官郑众打击外戚窦氏势力,从第五代汉安帝时代开始,就出现了”贵戚擅权,嬖倖用事,赏罚无章,贿赂公行,贤愚混淆,是非颠倒“的局面,皇帝身边的亲幸之臣如宦官、保姆,与外戚(皇帝的母族、妻族)交替专权。
面对政治的日趋败坏,一批读书明理的知识分子,承担起社会责任,公卿、大夫如袁安、杨震、李固、杜乔、陈蕃、李膺等面折廷争,”用公义以扶其危“;布衣之士如符融、郭泰、范滂、许邵等,”立私论以救其败“。他们被称为清流。知识分子用自身的名节抗争腐败的政治,承担匡危扶倾的社会责任,最终让东汉政权在无道昏君辈出的情形下,仍苟延残喘百余年时间。《资治通鉴》中评价东汉的清流人物”冒斧钺,僵仆于前;而忠义奋发,继起于后。随踵就戮,视死如归“。司马光赞叹说:”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若有东汉之盛者也。“在东汉的清流运动中,第一位以高位而殒身的,就是太尉杨震。
一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杨震(59-12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郡华阴县人。出自名门,其八世祖是参与分割项羽尸身的赤泉侯杨喜,高祖父杨敞是司马迁的女婿,汉昭帝时代的丞相。其父杨宝,通《欧阳尚书》,在西汉末年隐居,以教书为生。杨震,少而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同时代的读书人称赞杨震是”关西孔子杨伯起“。州郡多次推荐杨震出来做官,都被他拒绝。直到五十岁,才开始担任郡县的官吏。当时执政的大将军邓骘早闻杨震之名,举茂才。
杨震为官清廉,从不接受请托。子孙也是生活简朴,不事奢华。有人劝杨震为子孙留下一些产业,以为将来的生计。杨震认为,让他们被人们称为清官的后人,这个遗产就是最丰厚的。最终,他也没有给子孙留下任何产业。杨震为官,所过之处名声极佳。他由荆州刺史,转任东莱太守,路上经过昌邑县。县令是他在荆州刺史任上,所举荐的茂才王密。王密为了报答杨震荐举之恩,夜里抱黄金十斤前来拜谒,杨震不悦道:”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拒绝他的馈赠,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非常惭愧地退出来。
其后,杨震担任太仆、太常等九卿官,在位期间选贤举能,被人称道。汉安帝永宁元年(120年),经执政的邓太后同意,杨震担任司徒(即丞相)职务,时年61岁。两年之后,转任地位更高的太尉。
起初,汉和帝长子平原王刘胜因久病未能继承帝位。和帝死后,立了出生刚刚一百多天的汉殇帝即位,殇帝在位八个月,未满周岁便去世。和帝的邓皇后只得立和帝之弟清河王刘庆(汉章帝之子)的儿子刘祜为皇帝--也就是汉安帝。
汉安帝十三岁即位,他十岁读史书,能通《论语》《诗经》,即位之时已经”有成人之志“。然而,邓太后一直把持朝政,任用自己的兄弟邓陟为大将军辅政。汉安帝俨然是傀儡皇帝。在安帝时代,邓太后掌权十五年,其间邓太后又宠爱平原王嗣子刘翼,给安帝造成心理上的压力。郎中杜根等上书请邓太后还政,邓太后下令抓捕杜根等人,装在布袋子里,在殿上活活打死,因行刑的人敬仰杜根的名气,才手下留情,放其逃生。汉安帝受制于邓太后,无人可依靠,便依靠保姆王圣、宦官李闰等。等到邓太后一死,保姆与宦官沆瀣一气,在皇帝授意之下诬蔑邓氏,邓陟等自杀。自此,史书称”内宠专横“,倾摇朝廷。拉开了东汉宦官干政,与清流斗争的序幕。
有人向杨震推荐宦官李闰之兄,让杨震辟除其为官,并声称这是皇帝的旨意。杨震严词拒绝,说,”如果是朝廷让三公府辟除官员,请尚书台发诏书。“同时,汉安帝阎皇后之兄阎显也把自己的亲信推荐给杨震,杨震并不任用。司空刘授听说杨震拒绝任用李闰、阎显的亲信,便自己任用他们。旬月之间,都提拔到重要位置。杨震遭到外戚阎氏和宦官李闰等的嫉恨。
二多次犯颜直谏
汉安帝亲政之后,宠幸保姆王圣。王圣的女儿伯荣可以出入宫廷,帮助官员传通消息,请托贿赂。杨震对此极为反感。他上书直言,说保姆王圣出身贱微,虽然养育汉安帝,有”推燥居湿“之勤苦,但是前后获得的赏赐,足以报答她的劳苦。但是王圣贪得无厌,帮助官员谋取利益,收取好处,扰乱了朝廷的行政秩序,应当将王圣从宫廷中赶出去,和伯荣一起不得再进入宫廷与枢机重地有所往来。皇帝应当”绝婉娈之私,割不忍之心“,杜绝恩倖对于政治的干预。
汉安帝接到杨震的奏疏,并没有认真处理,而是拿给王圣、伯荣等看,内宠们更加愤恨杨震。此时,伯荣嫁给朝阳侯刘护的从兄刘瑰。刘护已逝,因伯荣的关系,刘瑰承袭了刘护的朝阳侯爵位,并且得到侍中的头衔,可以出入宫禁,参与机要。杨震深疾之,再次诣阙上疏。杨震在奏疏中说,刘护的同胞亲弟还活着,没有能承袭爵位,而刘瑰仅仅因为是皇帝保姆的女婿,没有任何功劳,就承袭从兄弟的爵位,还位至侍中,这样的政治行为”不稽旧制,不合经义,行人喧哗,百姓不安。“这一次,皇帝根本就没有搭理杨震,而刘瑰封侯已成定局,杨震的奏疏留中不报。
不久,汉安帝宠幸王圣等又有了新动作。在洛阳城内津城门内,给王圣修宅第,将两个宅子合二为一,超过应有规制,且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伎。当时,正值盛夏,为修宅第迫使数十处工匠攻山采石,耗费巨亿。而宦官樊丰等人,又请托州郡,卖官鬻爵。杨震再次上疏极谏。王圣、樊丰等人看到杨震多次切谏并无丝毫效果,于是更加肆无忌惮,伪造诏书调发国家由大司农管理的钱粮,大匠管理的工匠材木,各自为自己家建造私家园林、住宅、别墅等,役费无数。
河间百姓赵腾,看不惯宦官内宠横行无忌,诣阙上书,指陈政治得失。汉安帝大怒,以罔上不道的罪名,抓捕赵腾。而杨震又上疏解救赵腾,希望安帝听取民意、广开言路。然而,安帝终究下令让赵腾伏尸都市。此后,杨震又借地震等灾异,多次上疏,言辞越来越切至,而汉安帝却不加理睬。樊丰等人虽然侧目愤怨,因杨震是名儒又是高官,不敢擅自加害。
三死者,士之常分
延光三年(124年),汉安帝出都东巡。樊丰等人借着皇帝出游在外,在洛阳城里竞相修筑豪宅。杨震的下属官员太尉掾高舒,召大匠令史核实宦官樊丰等人假传圣旨,调用国家物资为个人修筑宅第的事实。案卷已经调查清楚,就等汉安帝回来上奏弹劾,彻底清算。
樊丰等宦官害怕恶行暴露,就先借着太史观察到星变逆行的情形,向皇帝报告说:”自赵腾死后,深用怨怼;且邓氏故吏,有恚恨之心。“宦官将杨震的直言极谏,多次上疏批评政治的做法,说成杨震本是邓氏故吏有恚恨之心。这一陷害果然刺痛汉安帝,回到洛阳的当天,汉安帝没有回宫,先到太学暂驻。当夜,遣使者收杨震的太尉印绶,并命令杨震不得与宾客往来。随即勒令杨震回本郡居住,将他赶出洛阳。
杨震出都,行至洛阳城西几阳亭,慷慨对其儿子、门生说:”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遂饮鸩自杀。并遗令: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能盖住形体即可,不埋入祖茔,不设祭祠。
宦官们并没有因杨震之死而放过他。杨震老家的弘农郡太守移良,秉承宦官樊丰旨意,派人在陕县截停杨震的灵车,将杨震棺椁暴露道旁。罚正在居丧的杨震的几个儿子做苦役,代替邮差往来送达文书。来往百姓见此情此景,无不为之垂泪。
杨震死后一年多,汉安帝病逝。另一派宦官孙程等十九人诛杀江京、樊丰等宦官以及安帝时代掌权的外戚阎显等人,拥立顺帝。杨震门生虞放、陈翼诣阙为杨震讼冤。汉顺帝这才给杨震平反,赐钱二百万,以礼改葬杨震于华阴县潼亭。杨震改葬之时,远近士民毕至。下葬十多天前,有只高一丈余大鸟,落在杨震棺柩前,俯仰悲鸣,泪下沾地。等到杨震安葬已毕,才飞去。时人就刻了一只石鸟的形象,立于杨震墓前。
四不怕死的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