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说说我一个朋友的经历,他学习勤勉,资质上乘。他的人生选择可能更加有借鉴意义。我的这个朋友(这个朋友曾经数次出现在我的文章中,大家也许可以猜到他是谁)本身学理科出身,考运不佳才来学审计。理科基础好原来对学会计也有帮助,我视如蛇蝎的数学经济学(经济学老师每次考试动不动就要斩落二三十个人头,实在也算心若蛇蝎),他都从容以对。我们在大学的几年,一直是很好的朋友,出于对他的了解,他决定考研我一点也不意外,在当时的环境下,找工作已经不那么容易,考研算是很好的一种考虑。当然,那个时候谁也不知道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将会如何。我们那几年考什么都在一起,但是面对考研里的数学,我还是打了退堂鼓。中间备考的艰辛我就不说了,本身也只是一个旁观者,说也说不出什么,最终他靠着自己的天分和努力顺利考上了我们学校的研究生。由于我这篇小文并不是关于如何让人考上研究生的,所以这只是故事的开始。
研究生的三年,在课程设置上很轻松——我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中国的研究生要三年——完全可以缩减到一年,不知道是不是出于缓解就业压力的考虑。现在我来说说他的三年是怎么度过的。
我当时马上就要离开“火车驴拉”前往北京,所以我们部门急需一个接替者,全职愿意做萨班斯的人不好找,于是我的领导放出话说,兼职的也可以。我觉得这也算一个历练的机会,就把这个朋友推荐了过去。没想到他一直做了一年多,做得还相当的不错,临走的时候还拿到了一个杰出贡献奖。我觉得这样一个工作机会,给他的决不是简历上面的两三笔这么简单。当时我们用Oracle(甲骨文系统,一种主流的ERP系统),同事之间的纸面交流全部都是英文完成的,不时的会有来自北京和新加坡的同事来给他做培训。他所学到的,其实是一个对真实商业环境的感觉和一些良好的工作习惯。我相信他学了一肚子的理论知识,也确实需要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来相互参详。
说到这里,我需要辩明的是,我并没有希望所有考上研究生的小朋友全都去“火车驴拉”做兼职,估计“火车驴拉”也承受不了这样的负担,我的意思是,你考上了研究生,有了三年的缓冲时间,那么,或早或晚,最好能找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去感受一点真实的商业氛围。
我们现在招了好几个实习的小朋友,全都是本科即将毕业或者研一研二的学生。他们进来的时候,我就说得很清楚,我并不期待他们能在这里学到什么复杂的审计技术,掌握多少税法知识——这需要系统的学习和相对漫长的时间,所以这些不是对实习生的要求,我希望他们能在这几个月里学习到的,就是一些基本的sense。sense这个词不太好解释,那就认为它是领悟的意思吧,希望你能在一个真实的商业环境里,领悟一点基本的东西,比如,和同事的交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准确理解上级的意思……这些都是在学校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无法学到的。
还有一点就是,我希望小朋友们能在实习的这几个月里学习一点良好的工作方法。有了这样的工作方法和习惯,不管今后到哪里就业,你所呈现出来的,都是曾经接受过严格系统的训练,那么,比起那些背景纯净的同年,你是不是可以占到一点先机?
现在再来说说他第二年做了些什么——他去考注册会计师。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多么的正确,前几天新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办法出台,我看骂声一片,我想他得知这个消息,当然不会幸灾乐祸,但是也会为自己没有浪费时间而感到欣慰。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过程我不多说了,相信他的感悟良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不离不弃的坚持。我毕业很多年了,对人生也有了一点自己的看法,觉得隐忍和坚持的确是成功的关键,大部分的情况下,你最想要放弃的时候,其实也是最接近成功的时候。而且他在考注册会计师的同时,并没有耽误学业的精进,其间还帮助我的一位大师兄——当时已经是副教授了,完成了一本学术著作并付梓出版,虽然那本书注定了不是畅销书,但是每次路过书店,看到自己的学术体会也能占据一个小小的角落,想来心情一定不错。
我听到很多小朋友都在抱怨学会计专业的艰辛——要终生的学习,不能有些许的停顿。我觉得其实这都是懒惰思想在作祟——在给自己犯懒找借口——不是我不好,而是专业不好。我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测试,大家可以扳着手指算一算,除去那些偏重技术的理工学科,在社会科学的范畴里,有几个专业是资历越高,价值越高,可以作为安身立命的本钱的?我相信大多数人都能把会计专业包括在内——你该相信这就是终生学习的好处,因为别人休息的时候你在辛勤的投入。就算不把这个问题拉到如此的高度,那么按照老肖的话说,至少当会计的不会得老年痴呆症——你看,这样的教育意义就现实多了,对不对?
毕业的时候他顺利完成学业,考下了注册会计师,考完了大部分的ACCA,找到了一份很体面的工作,现在在京城的一个角落冒充青年精英。这就是我的这个朋友的故事。其实故事还在继续,咱们下次再说吧。
现在回过头来说说本文要解决的问题,那个朋友的问题是:“即将毕业要考研的小朋友需要注意的问题。”我拉拉杂杂的说了上面那么多,答案很简单,小朋友们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你三年黄金一般的年华,准备如何度过呢?
二 鱼与熊掌
上
中秋前两天,我约了一个朋友在国贸写字楼门口见面。那个时候正是黄昏时分,天色已经慢慢暗下来,国贸A座的门口有一家哈根达斯店,暮色中不断有国贸里面出来的职员行色匆匆走进冰淇淋店,出来的时候手里都提着或大或小的一袋月饼——想来是公司的中秋福利。遥想当年,我们公司在中秋时节发的月饼——堪称节俭过节的典范,上面还印着FESCO的LOGO,表示这是选用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服务的好处。我想这盒月饼其实值不了几个钱,但是实在彰显一个公司的气派。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想到一个新的话题,可以像之前的一篇一样,啰啰嗦嗦地和刚毕业的小朋友说说我个人选择公司时的考虑。同样要唠叨一句的是,我所说的这些观点还是很自我的看法,我一直都鼓励小朋友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我的这些闲言碎语就算做一个供大家参详的信息吧。
首先说说去国企、私企还是去外资企业的问题。
就我个人而言,我毕业的时候从来没有萌生过去国企或是私企的想法,当时的想法当然很幼稚,就是简单的认为,那样的企业实在土里土气。这样的观点估计会遭人愤恨,要知道,当时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去了国有银行。所以在当时,这样的心思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说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观点倒是没有改变,不知道是不是被会计师事务所洗脑的缘故。但是在我心里还是认为,如果有可能,最好还是去外企锻炼一下(当然我这里和后面所说的外企全都指相对纯正,具有一定实力的外企,假洋鬼子开的外企不是外企)。如今我已经30岁了,想法当然应该成熟一些,为什么如此主张当然和是否土里土气没什么关系。
我坚持大家在职业生涯之初到外企锻炼一下的理由稍后再说,先说说我前几天看到的一篇好文章。那篇文章是一个跨国公司的老总写的职场心得,观点新颖,语言清新,实在是一篇好文章。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正吵着要换行业,因为她是我的朋友,所以虽然想法愚蠢,我也不好意思用拳头恐吓或者以大棒要挟,只好找来这篇文章推荐她看,我想可能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旁敲侧击更加利于她幡然悔悟,浪子回头(她是一个女子,可是我若说她是浪女,估计她不会满意)。
没想到这位朋友看完了此文,对我抒发自己的读后感,竟然是小朋友毕了业千万不要去外企,因为外企剥夺你最好的青春年华,外企的规模越大,你从事的工作可能技术含量越低,十几年之后,你的竞争力会不断下降。到时候若是没有好机会,难免不下岗。我听了这样的观点大为意外,一方面为她没能看出我想让她看的那一部分感到深深的遗憾,另一方面,我稍感欣慰的是,虽然她得出的观点有点偏激,但是至少体现了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古人说鱼与熊掌只能考虑一样,那么,作为我的朋友,她可以不听话,但是至少要有脑子。
现在我来说说我对于她的观点的一点思考。在某些方面,她的顾虑是真实情况。我身边有很现实的例子,当年我在“火车驴拉”工作的时候,我所供职的部门有个气派的名字叫作“全球会计业务中心”。这样的名字很有威慑作用,别人想来都要觉得这是一个堪比FASB的部门(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但是你若身入其中,便会感到深深的失落,觉得这个部门可以改名字,叫作全球最傻会计业务中心。因为里面的200多位同仁,所从事的全都是不需要动脑子的会计处理,我相信经理级别以下的同仁们,平日中用到的会计分录,可以不超过4个,经理的责任重大一些,但是也不超过6个。在这样一个声名显赫的公司旗下工作,但是每日里做的全都是些最初级的会计处理,心里难免不能够保持平衡。这样的工作,在很多跨国公司都有,你顶着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帽子出门,但是回家之后就要穿麻袋,这样的心理冲突,需要员工有很高的EQ。
以上的例子,我用来支持我朋友的顾虑,但是我也得说这并不是普遍现象,我相信很多外企还能够保持水准,令人尊重。比如我在K记的时候有很多外企客户,刚进去的一两年也要打杂,但是如果你能忍过前两年,那么后面还有很多有挑战性的工作等待你,很多时候,还需要你有理解力和创造力。你若想上位,那么在可预见的未来,公司也可以给你提供无限多的机会。
下面我来说说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外企情结。若是几年之前,我所列举的外企的好处,可能不够有格调,但是确实很现实,并且吸引人。比如你在公司的时候,有很多讲英文的机会,要是你10年前在“火车驴拉”供职,你会发现连流水线上的Line manager都是美国人。还比如,公司内部有很多全球的培训,每年的年初,公司的网站上面会列出课表,你不选都不可以。里面不乏一些很实用的课程,比如,美国证监会最新政策的解读,美国会计准则的释义,还有一些公司高层的演讲,虽然空洞乏味,但是可以当作练习听力的材料;再比如,你出门的时候,你可以住很好的酒店,吃到很体面的食物,作为你辛苦出差的酬劳。此外,公司的福利也不错,午餐是免费的,好得可以让你的体重直线上升;公司的住房公积金是社会平均水平的两倍,你要是做了一个小项目,还能得到一张奖状和一笔小小的奖金。
当然这些恩惠,并不是支持你做出选择的重点。更加重要的是,你在一个相对纯正的外企中,可以学习到很多好的工作习惯,培养很多好的工作思路,这些才是对你日后职业生涯产生推动作用的强大动力。
我有一个小小的本领,从电脑打印出来的英文文档,我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什么字体、几号字。这样的雕虫小技很让我的一些同事惊奇和羡慕,其实这只不过是我接受的若干训练中的一项,好的外企可以给你这样的训练,让你做起事情来思路清晰,井然有序。
我面试过无数的小朋友,虽然他们背景资历全都各不相同,但是我聊聊天,就能知道谁是受过系统训练的,要是发现了这样的人,我一般都会留下,就像我们盖房子,一个方案是从头开始,另外一个却把地基打好了,要是你,你选哪个?
下
接着说我的那个朋友,他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遇到了职业生涯的选择问题。
我理解选择本身就是一种痛苦,有的时候简直比没有选择还要痛苦。我们吃饭穿衣,遇到了A、B的选择,还可以安慰自己,这顿吃饺子,下顿再吃米饭。唯有感情、职业,不会给你这样从容的决断。
我的这个朋友,当时拿到了两个offer,一个是大名鼎鼎的普华永道,审计部的初级职员;另外一个是一家国有银行的总行,财务部的初级职员。我们两个算是多年的莫逆,有的时候长久不得相见,可是见到了却一点生疏的感觉也没有,所以算是彼此了解。他在做这样选择的时候,根本没有征求我的意见,事后他解释说,我在这样的问题上可能会表现得太左,会出一个馊主意。
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前些日子他太太弄璋之喜,他想请我帮他的公子取个名字,我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来报复的机会,于是发表意见说,这孩子可以起名字叫红军,长征,卫东或跃进……以此印证我的左倾思想——这是玩笑话。
现在说说我的这个朋友做了一个什么选择,他选择去那个银行。我当时对这样的选择表示出了困惑,但是我的这个朋友自然有他自己的考虑。他言道,在外企工作,环境过于单纯,一点也不利于个人思想的成熟,不管是哪个银行,到了总行的水平,也一定是群贤毕至。我听到这里插嘴说,也有可能是官僚毕至。他好脾气地反问我,现在“四大”里面也有那么多的税务局、财政部、证监会的人士,还有香港人、新加坡人、马来人的勾心斗角,那里算不算官僚毕至?我感服他这样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所以对于他做出的该项决定,我虽然不能心悦诚服,但是表示真心尊重。
我在这么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遇到过很多国有企业的客户和朋友,除去令人不快的少数例子,我感觉国有企业是一个可以让人迅速成长的地方,我遇到过几次类似的例子,客户派来的协调人员处事老到,长袖善舞,让我以为对方一定是长兄或是大姐,没想到询问之下竟然是小弟、小妹。
现在说说对公司规模的选择问题。我自从毕业之后一直在规模比较大的公司打工,从K记出来之后,机缘巧合到了一家小公司,所以两厢的体会都知道一些,所以随便说说供大家参考:
大公司的好处其实我在上一节都说过了,除去那些可以满足虚荣心的东西之外,完善的培训系统,循序渐进的培养体制,多年积淀下来的企业文化(原来我不相信这个东西,但是现在相信,所谓的企业文化在我理解,就是这个企业呈现出来的气质。它的产品,它的人,它的每一条广告和标语),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