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干部能力新观
5168500000016

第16章 知人善任能力(1)

知人善任,包括知人与善任两个相互联系的层面。“为政之本,在于选贤”,选贤务必知人善任。知人善任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是实现领导决策的根本组织保证。

领导者必须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知人善任,广纳群贤,努力开创人才辈出的局面。

领导者要努力提高知人善任的能力,善于发现人才,正确识别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科学评价人才,努力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汇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第一节 知人善任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

领导者要完成所肩负的各种艰巨复杂的任务,要进行各项领导活动,都离不开正确的选人、用人、育人。选人、用人、育人在领导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之一。

一、领导者的人才观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领导干部要真正覆行好选人、用人、育人的职能,首要的是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胡锦涛在2003年12月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当前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

1.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最贵。一代伟人毛泽东可谓重视人才的典范。在建国前28年的革命战争中,以工农红军为主体的革命力量明显弱于包括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反革命势力等在内的侵略力量和反革命力量,敌强我弱是当时力量对比悬殊的真实写照,这种反差突出表现为经济条件和武器装备的悬殊。基于此种状况,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仅与反动势力拼经济、比武器恐实为下策,中国革命必须寻找自己的优势,这种优势正是毛泽东所看重的占中国人口4/5的“兵”与“民”。他由此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等著名的军事论断,将中国革命的倚重对象定格在广大的兵民身上。毛泽东说:“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针对在物质条件上敌强我弱的力量悬殊,毛泽东突出强调:“战争的胜负,固然决定于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援助诸条件。然而不仅仅决定于这些;仅有这些,还只是有了胜负的可能性,它本身没有分胜负。要分胜负,还必须加上主观的努力”。因此,毛泽东主张“唤起民众”,他把动员起来的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战争的人民群众看做是任何力量也打不破的“铜墙铁壁”,是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在大革命时期和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损失较大,但令毛泽东欣慰的是“留下了宝贝,这个宝贝就是人”,“不是金,不是银,比金银还贵重。”因为在毛泽东看来,“失地存人,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仍然坚持这种观点,认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正是在毛泽东正确人才观的指引下,中国革命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在当代,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形势下,领导干部更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巨大作用,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营造出尊重人才、重视人才、招揽人才的良性氛围。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是人才理念的新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们发现高层次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魔瓶”资源。人才资源作为“核聚变”资本,早已超过了土地和资金的意义,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资源,一种流动的活资源。当今时代,正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知识的创造、发现、发明为基础,而知识的创造、发现、发明、应用和传播都取决于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修改“移民法”等法律的形式去争夺人才,就是直言不讳地在掠夺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没有一流的人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企业;没有一流的学术大师,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没有一流的科学家,就不会有一流的科研机构。同样,不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不可能启动和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没有人才,实现科学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今世界和中国,人才在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必须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人才建设,尊重人才的浓郁风气,努力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各类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推动科学发展。

2.人才问题事关社会进步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人才是人民群众中的精华,它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劳动者在生产力中起着首要的和主导的作用,而人才则是劳动者中最有创造性的一部分。人才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是决定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范围的一切竞争,归结为人力资源的竞争。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所认为,在21世纪,自然资源不再是竞争的要素了,拥有自然资源不再是致富的保障了,不拥有自然资源也不会成为致富的障碍。日本没有资源也富了,阿根廷拥有自然资源却富不起来。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把人才资源作为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作为建立社会经济、政治并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可以这样认为,大力培养人才和选拔使用人才,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当今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进步发展的越来越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3.人才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看重人的作用,尤其是看重顺乎历史前进潮流、具有创造性贡献的各种人才,认为他们是人中之菁,是人民中的优秀人物。古今中外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与人才的作用密切相关。中国历史上唐太宗之所以能够实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十分重视选才用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也正是选拔和使用了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成千上万能征善战的指挥人才和有组织才能、业务能力的各种专门人才。当今世界,人才争夺异常激烈。美国的经济、科技之所以发展得快,之所以成为世界头号科技、经济、军事强国,与其十分注意引进和吸收外国科技人才,把在世界范围内争夺科技人才作为国策密不可分。二次大战后的20年间,美国接收的各国科技人才达40多万名,其中仅著名科学家就有2000多名,至今仍以每年1万名的速度递增。冷战后,它又把挖掘前苏联的杰出人才当作一项战略任务,专门制定了接待和安置前苏联赴美学者的计划。中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社会主义事业要在国际风云变幻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抓紧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干部和各方面人才,也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选好人用好人,为国家输送一批批合格的人才。这一条做好了,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4.重视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当前,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要完成这一伟业,固然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但更重要的是急需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因为资金的积累和合理使用必须依靠人才,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要靠人才去创造和掌握。邓小平指出,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所以,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急需培养、选用一大批合格的人才。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党将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领导13亿人民坚持不懈地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新事业,任务光荣而艰巨,它迫切要求领导干部要努力创造一种环境,使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是关系着我们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也是时代赋予领导者的重任。

二、知人善任是领导活动成败的关键

领导者选人、用人的核心是知人善任。“知人”就是要了解人、熟悉人,指的是对人的考察、识别、选择;“善任”就是就是能够使每个人的德才情况与拟任职位的才能需要相统一,使其达到最佳结合。“知人”是基础,“善任”是关键。知人是为了善任,善任必须知人。知人善任,是领导活动自身的要求,同时也是制约和影响领导活动成败的关键。

知人善任是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的需要。任何一项领导活动都离不开正确地选才用人,领导者要进行科学决策,特别是一些方针政策和计划措施的制定,除了领导者本身的智慧和才能以外,必须借助各方面人才的集体智慧,需要有智囊人才和智囊团的协助。如果单凭领导者个人的智慧才能是难以作出科学决策的。另外,决策目标的实施更需要大批人才。主意再好必须有人去实施,只有通过人才的作用,才能将可以利用的自然的和社会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产生最佳的社会效果,实现决策目标。由此可见,正确地选才用人既是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活动的必备条件,又是决定决策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知人善任是领导活动复杂性的要求。领导工作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活动,特别是现代领导者所面临的任务更是纷繁复杂,既要组织协调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各行各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既要解决好人与自然的矛盾,又要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面对繁重复杂的领导任务,单凭领导者个人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于各类卓有才华的得力人才,才能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实现科学而有效的领导。无数事实说明,领导者只有知人善任,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否则,用人不当必然导致事业失败。

知人善任也是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是领导活动的主体,领导班子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领导职能的发挥和领导活动的成败。邓小平曾多次强调,“领导班子问题,是关系到党的路线能不能贯彻执行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不要说带领群众前进,就是开步走都困难。”为了保证领导职能的充分发挥和领导活动的成功开展,必须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而要建设好领导班子,就要善于识别和选用领导工作需要的各种人才。这就要求领导者要善于发现人才,大胆选拔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国家规定的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做好领导班子的配备和调整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使班子形成合力,步调一致,这是领导活动成功的根本点。

三、领导者要高度重视选人、用人、育人

毛泽东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是两件事:“出主意”和“用干部”。前者就是领导者提出和作出决策,后者就是搞好选人、用人、育人。

选人是领导者用人的前提。领导者要善于识别和挑选人才,首先要出于公心,做好对各种人才的考察工作。选人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按照新时期选人、用人的标准及原则去办,坚持德才兼备、唯贤是举的方针,打破旧的传统观念和条条框框的束缚,积极拓展选才的视野和渠道,使各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其次,通过一定程序,对干部和人才进行全面、客观、历史的了解,不但要看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以达到对人才全面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同时,对不同类别的干部和各种人才,采取不同的考察方法。再次,在全面分类考察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有效方法选拔优秀干部和人才,如民主选举、特聘法、委任法、竞选自荐法、竞争上岗法、群众测评法等。各种方法都各有优点和不足,要根据选人的对象和层次、类型的不同,有选择地采用。

选人的目的在于用人,用人要做到“善任”。只有“善任”,才能使人才更好地发挥其才能,做到人尽其才,“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才能得以贯彻落实。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考察、识别、挑选的各类人才,要充分合理使用,既要知道拟任岗位需要何种人才,又要知道何人具备何种才能,做到既知人又知事,使客观需要与主观能力达到完美统一。

领导者在选才用人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育才开发是增加人才总量、调动人才潜能,提升人才素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教育、培训是育才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和增值的基础。如果只注意使用,而忽视培养教育,无疑是对人才的掠夺性开发。是一种政治上的短见,久而久之,人才的智力来源就会枯竭。特别是在当今时代,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培育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领导干部要有战略眼光,把育人当作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为人才成长创造条件,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同时,人才的培养教育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可能一劳永逸,这就决定了育人的长期性和持续性,特别是对走上领导岗位和已经启用的各类人才,既要重视在实践中的锻炼培养,又要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再教育,这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我们事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

§§§第二节 领导者知人的原则选人方法和程序

“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这是唐太宗继帝位后与右仆射封德彝对话中的一句。每一个时代都有贤才,关键在于知。而知贤才,首先要能识别。但自古以来识人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在于他的复杂性。人的智商、情商以及在实践中的选择能力,是其他动物所无法比拟的。实践证明,看准人,并加以妥善使用,事业则无往而不利;看不准人,就会用人失察失当,纵是好事情也会导致一塌糊涂。

知人的复杂性和困难性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知人工作中无所作为,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并有一定的程序相配合,识人的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一、知人的原则

知人主要在德才两个方面。正确地选人,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德才兼备、唯贤是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者必须正确理解和按照德才兼备的总方针来选拔人才。所谓德才兼备,是指品德好,又有才智、才华、才干和才能。唯贤是举,是指选人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