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是煤,成功就是熊熊燃烧的烈火。"对于成功人士来说,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据说,今日资本集团总裁徐新当初之所以选择投资网易,正是因为网易创始人丁磊的自信。
丁磊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宁波市电信局。这是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丁磊无法接受那里的工作模式和评价标准,自信的他从电信局辞职:"这是我第一次开除自己。有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将是人生成败的一个分水岭。"因为自信,丁磊在两年内3次跳槽,最终在1997年决定自立门户。后来,丁磊和徐新在广州一家狭小的办公室见面。徐新主动问他一些问题:"网易在行业内的情况怎么样?""我们会是第一。"丁磊毫不犹豫地这么回答。客观上讲,1999年初,网易刚向门户网站迈进,与新浪、搜狐相比,还只是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小网站。
徐新当然知道当时的网易不是门户网的第一,但觉得:"他很有上进心,而不是吹牛---是有实质的自信。我觉得企业家有这种精神是很必要的,你有这么一个理想跟雄心去做行业排头兵。我投的就是他的这个自信。"对于个人,有坚强的自信,往往可以使得平庸的男女,能够成就神奇的事业,成就那些虽天分高、能力强但却疑虑与胆小的人所不敢染指尝试的事业。
你的成就之大小,永远不会超出你的自信心的大小。同样,在你一生中,假使你对于自己的能力存在着严重的怀疑和不信任,决不能成就重大的事业。不热切、坚强地希望成功而能取得成功的,天下绝无此理。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自信。
河流是永远不会高出于其源头的。人生事业之成功,亦必有其大源头,而这个源头,就是梦想与自信。不管你的天赋怎样好,能力怎样大,教育程度怎样高,你的事业上的成就,总不会高过你的自信,"他能够,是因为他想他能够;他不能够,是因为他想他不能够。"这世界上,有许多人,他们以为别人所有的种种幸福是不属于他们的,以为他们是不配有的,以为他们不能与那些命运特佳的人相提并论。然而他们不明白,这样的自卑自抑,自己抹杀,是可以大大地减弱自己的生命的,也同样会大大减少自己的成功机会。
走自己的路
乔治·史密斯·小巴顿很快就要17岁了,他希望成为一名正规的美国军官。巴顿先生非常赞成小巴顿的想法,因为这能够充分发挥小巴顿的潜能。当时,从戎的最好出路就是在西点军校学习,因为学员毕业后立即就能被授予少尉军衔。不过西点军校并不好考,因为每次只招收150名新学员。考试由体力、智力两方面组成,非常严格。小巴顿先在弗吉尼亚军校刻苦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之后在巴顿先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马不停蹄地为小巴顿进行了多次活动之后,小巴顿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西点军校。但是进入军校的小巴顿也开始有了自己的苦恼,我们看看他当初给父亲写的信就知道小巴顿的烦恼是什么了。
1904年9月4日给父亲的信:我不知道您知不知道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军事天才,我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位伟大的将军。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似乎这种想法没有什么根据。我不比我的同学聪明,我的同学也不像拿破仑的同学崇拜他似的那样崇拜我。事实上我和别的同学唯一的不同就在于我有理想并有信心实现我的理想,而他们连理想也没有。
1904年11月12日给父亲的信:如果我对于您和妈妈是一种安慰的话,我会很高兴的。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我对我自己也是一种安慰,但我根本就不是。我活了19年,但感觉我都白活了,我比我小的时候强不了多少,别人似乎都成功了,只有我还是一事无成,虽然我一心地想要成功,也许我和别人一样没有失败,只是嫉妒让我这么想而已。我样样都会却什么也不精通,我认为如果一个人多少算是个人物的话,他至少该精通一门。我看到我的同学一点儿优越感都没有,而这种优越感应该是一个成功人士必须有的。我有的时候就想我虽不是那种徒有远大理想却无法实现的可怜虫---要真是这样的话,我宁愿我在10年前就死掉---也比在失败中度过一生的好。因为这样的话,我就没有机会想象这种可怕的地狱般的生活了。如果我沦为一个普通的军官的话,那么要不就把我一棒子敲死,要不就让我振作起来吧……振作起来,我怕我已经失去了那种您一直高度赞扬的自信心,我不能肯定我是否能成功,但现在是我人生一个新的开始,我要重新开始并且坚持下去。通常来说,周日我开始发奋了,周一我又松懈下来了,可能这封信我写得太悲观了,但自我感觉没有价值的念头太强烈,我必须得说出来……
1904年12月26日给父亲的信:恐怕您对这儿的"辛苦"的含义理解得不太正确,因而您也就高估了我在这儿学习的好处。别忘了,我不是唯一的一个学生,我只是400名学生中的一员。其中有些学生非常优秀,比您的儿子不知强出多少倍。习惯是人类最强烈的情感,这一点从我身上可以得到证明,我一点儿也不刻苦勤奋。我现在没有课却也不知该如何打发时间。您说我上次考试成绩不错,但您知不知道,有40多个学员数学得了优秀,100多个人英语得了优秀。我即使是考得不错,也实在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我认为我自己真是糟透了,我这么说倒不是我有点儿泄气或是羞耻,而是说每次我骂过自己以后,过不了两天又恢复原样了,一点儿也没改变。我现在和别的学生没什么不同了,这可不大好,我得时时保持清教徒式的冷静的头脑……
我想我几乎没取得什么成功而只有失败,原因是因为我一直生活在对未来的幻想中。这种幻想使我工作,也阻挠了我的进步。我一直都告诉自己明天要好好学习了,结果今天就总是很懈怠,不为明天作准备。结果呢,我就只是一味地渴望明天而忽略了今天。我想如果我能够细致地做好今天的每一件事,热切地憧憬明天,那么我倒可能成功,所以我想我应该试一试。
1905年1月1日给父亲的信:我还没有实施我的刻苦学习的计划,但我一定会勤奋一点儿的,尽管您对我的成绩很满意,我却不这么想。太平常了,我还不是中上等的学生,一想到这个我就很难受。我希望我能赶到前面去获得成功……
1905年6月3日给父亲的信:障碍赛比得很辛苦,因为我不想输,然而我们还是输了,还要考法语和数学。我太蠢了,当然我这么说也是没有用的,我渴望成功的愿望是如此强烈,可我又太无能了,除了渴望,我什么也做不了,真是太不幸了……
1906年1月6日给父亲的信:可能是我天生愚蠢,因为尽管我已经竭尽全力了,可是我的法语和英语还是不理想。我是一头蠢驴!我一定要学会和命运作对,我应该从早到晚不停地学习。因为我不想再像头蠢驴……
我还是不太受欢迎,可能是因为我"太好斗",但这正是我比别人强的地方,那种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人是世界上最蠢的人。
从这些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之后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巴顿在西点军校是经常受挫的。但是,无论迷茫也好,挫败也好,甚至骂自己愚蠢,他从来没有真正地从心底贬低过自己。相反,少年巴顿一直试图用自己的努力来填平这些强烈的不满,他身上流淌着积极进取的血液,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与众不同:"我想可能是注定的吧,如果一个人已经尽了全力去准备的话,他一定会赢的……我希望,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都要达到我的目的。"西点军校前校长伊·L班尼迪克有句名言:"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只要精神不倒,敢于放手一搏,就有胜利的希望。"西点学子威尔逊也认为:"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无论遇到了多么糟糕的状况,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能贬低我们。
拿破仑的父亲原本是出身于科西嘉的贵族,后来家道中落一贫如洗。因此拿破仑幼年时的生活非常的清苦。他父亲为了让他有出息,多方筹措费用把他送到了柏林市的一所贵族学校去上学。在那所贵族学校里,学生大多家境优越,拿破仑经常受到其他贵族子弟的欺负和嘲笑。刚开始的时候,拿破仑忍气吞声,毕竟来这里上学并不容易。但是后来实在是忍无可忍,于是写了一封信给父亲,抱怨他的苦处。父亲的回信只有短短两句话:"我们穷是穷,但是你非在那里继续读下去不可。"就这样,他在那所学校里忍耐了5年之久,直到毕业为止。其间,他受尽了同学们的各种欺负,但每受到一次欺负和凌辱,就愈使他的志气增长一分,他决心要把最后的胜利拿给他们来看。
20岁的时候,拿破仑的父亲去世,只剩下母亲与他相依为命。那时的拿破仑只是一名少尉,微薄的薪水仅够母子二人勉强维持生活。由于体格不够高大健壮、家境贫困,拿破仑在军队里依然处处受人轻视。不仅领导不愿意提拔他,连同事也瞧不起他。他并没有因此贬低自己、自甘堕落,而是在别人休闲的时候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看书上,他希望自己能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彻底把自己变成一个强大的男人。
因此,拿破仑看书有着明确的目的,不读那些平凡无用的书来消遣解闷,而是专心寻求那些能使他走向成功的书来读。在那间又小又闷的简陋"书房"里,他终年勤学不倦,弄得面无血色。在那段孤寂、闷热、严寒的日子里,他从不间断地勤学苦读。单单从各种书籍中摘录下来的文字,就可以印成一本4000多页的书了。
虽然处境窘迫,但是孤独中的他依然气宇轩昂,把自己当成了正在前线作战的总司令,把科西嘉当做双方血战的必争之地,还为此画了一张当地最详细的地图,用非常精确的数学方法计算出各方的距离远近,并标明了某地该怎么防守,某地该怎样进攻。这种练习,让他的军事才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人在不如意的时候,抱怨和贬低自己是毫无用处的。唯有让自己足够鲜明,像黑夜里的萤火虫那样的引人注目,让命运都不忍继续埋没他。终于,拿破仑的非凡才华引起了上级的重视,将他升任为军事教官,专教需要精确计算的各种课程,拿破仑终于走上了一条晋升之路。
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打击,特别是在人生低谷的时候,但是只要我们相信自己依然能站起来,积极、坦然地去面对,去努力,就没有什么过不了的坎。
有一位泰国的亿万富翁玩腻了股票,转而炒房地产,他把自己所有的积蓄和从银行贷到的大笔资金投了进去,在曼谷市郊盖了15栋配有高尔夫球场的豪华别墅。但时运不济,他的别墅刚刚盖好,亚洲金融危机就爆发了,他的别墅卖不出去,还不起贷款。这位企业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墅被银行没收,连自己住的房子也被拿去抵押,还欠了相当大的一笔债务。
这位企业家的情绪一时低落到了极点,他从来没想到对做生意一向轻车熟路的自己会陷入这种失败困境。让人敬佩的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极,他决定东山再起。由于他的太太是做三明治的能手,因此他开始去大街上叫卖太太做的三明治。
昔日亿万富翁沿街卖三明治的消息不胫而走,买三明治的人骤然增多,有的顾客出于好奇,有的出于同情。许多人吃了这位企业家的三明治后,为这种三明治的独特口味所吸引,经常买企业家的三明治,回头客不断增多。现在这位泰国企业家的三明治生意越做越大,慢慢地走出了人生的低谷。
他就是名列1998年泰国十大杰出企业家榜首的施利华。
作为一个创造过非凡业绩的企业家,施利华曾经备受人们关注,在他事业鼎盛的时期,不要说自己上街叫卖,寻常人想见一见他,恐怕也得反复预约。上街卖三明治不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对于习惯了发号施令的施利华,能忽略过去,从新开始,真的需要极大的勇气。
无论经历了多么大的挫折或者失败,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不因此一蹶不振,那么失败过后的成功将会让人更加的喜悦。
刘琦开2001年9月考入重庆工学院,就读于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大学阶段开始在网上寻觅商机,自2003年7月为上海市浦东管材做成第一笔外贸生意后,到2005年年底,已在网上累计销售管材300万美元。后组建网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出任总经理,致力于重庆地区摩托外贸及网站建设。
刘琦开的从商历程可以追溯到大学时期。步入大学,刘琦开在对新校园、新环境的热忱渐渐冷却后,逐渐迷上了泡图书馆、泡网吧。他兴趣广泛,除了经济类书籍,文学、历史、艺术等范畴也兼收并蓄,为他日后塑造坚强的意志和淳朴的品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03年春节,回上海过年的刘琦开认识了广东斯派涂料有限公司驻上海的代理商陈明杰先生。陈明杰从商20余年,积累了大量市场运作的经验,求知欲极强的刘琦开天天缠着他讨教商战经验。陈明杰也毫不吝惜,倾囊相授,给予了刘琦开很多点拨,并怂恿他弄一批油漆到重庆赚取差价。
刘琦开是一个做事果断的人,他说干就干。然而初出茅庐的他遭遇了"非典"一劫,铁路禁运。油漆无法运到重庆,赚取差价就成了一个泡影。这一次失利对刘琦开的打击是沉重的,但他并没有失去自信。他仔细分析了失利的原因,虽然看上去这次失利是因为不可抗拒的因素,但换作一个成熟的商家,绝对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这次失利,也给刘琦开上了生动的一课。
回到学校的刘琦开开始对自己的个人情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他拥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等,这是他的优势,劣势在于没有多少可供创业的资本。他开始谋划走一条代理营销的路。
2003年暑假,刘琦开意气风发地回到了上海。经过多方打探,他得知一私营小钢管厂---浦东管材近期资金周转困难,经营举步维艰。刘琦开找到该厂主管市场营销的邓树林副厂长,展示了自己在市场营销领域的才华,凭着雄辩的口才,说服了他允许自己为该厂代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