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寂寞时,优雅吟唱:悠然自得的生活艺术
5155600000020

第20章 放开手,才能在寂寞中获得幸福(1)

1.放下得越多,寂寞感越少

电视台一则心理访谈节目中,嘉宾是一位心理学家,正在为一个年轻人解答疑惑。

主持人介绍说,这个年轻人来自一所重点大学,家境优越,是个独生子。当嘉宾问这个年轻人有什么难题时,他一脸愁容,说:“最近一段时间我感觉心绪很乱,精神状态也不好,都快要发疯了,就是担心期末考试时有的学科不能过关,可现在每天却学习不进去。”

“看得出你现在很焦虑,是什么原因使你的心情不能平静下来呢?”嘉宾问他。

“我最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不好,不会处理与同学的关系。上大学后,老师指定我当班长,因为我没有什么经验,上学期压力很大,在工作中与其他几位班干部关系紧张,尤其是男生班干部。现在,不仅男生班干部疏远我,就连其他男生也疏远我,使我感到很寂寞,也很自卑。”

年轻人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有一段时间我因生病不能去上课,开始时同寝室的同学还能照顾我的生活,当我刚好一点,就没有人管我了。我不能去上课,只能在寝室看书,可当某一科老师讲课的内容有所增加或是让学生写论文时,他们谁也不告诉我。上课时没有人愿意与我坐在一起,下课时都找些理由先走,而不与我一起走。”

嘉宾点点头:“我能感到你真的好寂寞。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呢?”

只见年轻人不假思索地回答:“是他们联合起来孤立我,不主动找我说班级里工作的事。”

嘉宾笑着问他:“你的意思是,希望别人能主动找你。可你是班长,你主动找过他们吗?”

“也找过,但我觉得他们应该主动找我。”

“看来,你特别希望别人主动。我想知道,上课时,你有没有主动去与其他同学坐在一起,下课时主动与其他同学一起走呢?”

“没有。”年轻人几乎一点都没犹豫地说。

“你是否主动问过其他同学关于老师上课的内容和写论文的事?”嘉宾又问。

“他们怎么就不能主动来告诉我呢?”

主持人在一边说:“我注意到了,这是他第三次强调希望别人主动。作为一名大学生,他好像不知道人际交往是双向的。”

嘉宾点点头,反问他:“为什么?就因为你是班长吗?”

“是的。”

“那么,当班长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我想是大家都围着我转。”

“噢,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你希望其他同学围着你转。听上去,这种关系好像不太平等啊。我不知道你对其他同学有没有尊重?有没有关心?”嘉宾问。

“不够尊重,因为我与其他同学都发生过冲突,也没想去关心他们。”

他想了一会儿,又说道:“我在与他人争论时总想让他人服从我的想法,在某项活动中,让他人看到我很强。所以有个同学对我说,你什么都想争第一,你长得又好,经常与女同学交往,谁还理你呀!”

“听同学这么说,你有什么感受?”

“我挺难过的,又觉得他们是嫉妒自己。”

“是别人嫉妒你,还是你太希望别人崇拜自己,围着自己转?班长这个角色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他沉默了一阵,说:“班长这个角色应该是为同学服务的,当然也是锻炼我自己的。”

嘉宾点了点头:“很高兴你能这么想。不知在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你是否意识到,虽然你是班长,但你与其他同学一样,也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为什么不放下班长的架子,去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呢?这样一来,结果会不会与你今天的处境有所不同呢?”

“我想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节目的最后,嘉宾告诫这个年轻人:“我相信你只要明白了这一点,就完全有能力找到与不同层面的同学,包括学生干部、普通同学、男同学、女同学,进行良好沟通的方法,也能够得到同学的接纳和喜爱。人际交往中的困难摆脱了,你就能更好地应付学习,在期末考试时过关,并取得好的成绩。”

大学生点点头,表示自己回去后会努力去做的。至于结果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倘若他不能真正放下班长的架子,放下那个高高在上的“自我”,那么他的人际关系是很难得到改善的,他的寂寞感也只会更深。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不如意的处境总是想不明白,又无力去改变,内心就会非常困惑,就会越来越没有力量,内心就会感到十分寂寞。而空虚、寂寞,这都是自我中心的表现;寂寞、寂寞感,都是我们自我保护的结果。

因为有寂寞感,所以就想去逃避寂寞;因为逃避,我们更加害小白寂寞;最后,我们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始终摆脱不了寂寞感的纠缠。

时下,很多年轻人都感到自己很寂寞。表面上,他们衣着光鲜,有着体面的工作,但他们总感觉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现实世界是完全分离的。即使经常出入各种聚会,置身于各种热闹的场合,和别人的接触很频繁,他们的内心还是会感到一种寂寞。

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感到更加困惑:为什么我会如此寂寞?为什么这个热闹的世界在我眼里是如此冷清?

事实上,正是他们自己对自己的执著造成了寂寞的感觉。只有放下自我,才能发现别人的存在,进而发现别人存在的价值。

当我们只是想着自己的感觉和想法时,对外界就失去了观察力,就会陷入自我的状态中。时间长了,自然会处在一种寂寞的状态里。

如果你对这种寂寞的状态习以为常,那么就会更加无视别人的存在,无法意识到他人存在对自己生命的价值,尤其是对自己生命提升的意义。

所以,要想消除寂寞感,就要放下自我,放下对自我的执著——包括自己的感觉、情绪、观念、想法。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只要你努力,必定会有所收获,而不是一个人在寂寞中挣扎。

1.乐观生活,拿得起,放得下

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不顺心的事,倘若你总是耿耿于怀自己的得失,难以达观处世,那么寂寞感就在所难免了。因此,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我们要及时“放下”,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毕竟,生活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愿望而且转移,更不会因为人的消极回避、等待而自然而然地变好。

2.学会关心别人、信任别人

当你感到寂寞的时候多半也会感觉空虚、难过和压抑。如果你在一个很多人的环境仍然感觉寂寞,那么这种寂寞才是最让人感到难过的。但是,一旦你打破了这种局面,中出这个牢笼,一切就能够变得美好起来。

你可以去尝试着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为他人做点什么,这样不仅能让你充实起来,更能够让你得到他人的回报而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因为,你们是互动的,关心对方,能够让对方感觉到友谊的温暖。

信任别人也一样,你会发现你交上了一个知心朋友。如果这种信任是可靠的,那么你就会感到非常快乐。

3.多和朋友交流

走出自己封闭的世界,多和外界交流,和朋友联系,这样你会发现自己还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在与时俱进,在和别人同步。

多联络你的朋友,和他们交流感情,会让你感觉到关心和温暖,让你感觉这个世界原本没有那么冰冷,其实你并不寂寞,还有很多人在关心、爱护着你。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等到自己感觉寂寞了才想起你的朋友,才去向他们索取温暖,而是应该在平时就多互相关心,保持友谊。

2.学会一切“从简”

时下,很多人习惯了过一种加法甚至乘法的人生,就是希望什么都更多、更好。存款,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好;职位,越来越高;房子住更大的,车子换更豪华的,总之是欲无止境。

然而,很多人在“加法生活中”反而会有一种迷茫的心情:花了很大的力气去追求这些东西,表面看来该有的都有了,可是,怎么没有变得满足和快乐?

在电视剧《奋斗》中扮演米莱的青年演员王珞丹,曾经就是一个热衷于加法生活的人。在她的同班同学中,王珞丹算是事业开展比较顺利的,一直就没断过拍戏。那几年时间里,她在工作上特别拼命,拍戏、拍广告、拍MV、配音、主持,什么活儿都接,为此在同学中得了一个“女超人”的绰号。

此外,她还热衷于参加各种聚会、晚宴,认识了很多名流。

最夸张的时候,她一个晚上要穿梭于好几个聚会,到一个地方喝杯酒,寒暄几句,然后再转战另一个地方。

按理说,她的生活已经非常丰富了,可她却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寂寞,一刻都不能闲着。只要闲下来,她就会心里发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总有一种祸事要发生的感觉,莫名其妙地想哭,想找个人说话。可她翻遍了自己攒下的3大本厚厚的名片簿,却发现没有一个人是可以深谈的。

她突然觉得这样的生活太可怕了,更可小白的是她开始失眠,身体各方面都有反应了,整个人迅速消瘦下去,皮肤也变得粗糙,经常一阵一阵的心慌。她知道自己该歇一歇了,可她身在江湖,就像童话里穿上红舞鞋的那个女孩一样,停不下来,一停下来就害小白,不知道该干什么。

这时,一个朋友的一句话提醒了她:“你这个毛病是现代人的通病,欲望太多,整个人也变得焦虑了。你要试着过减法生活,才能让自己活得更轻松。”

因为朋友的点拨,王珞丹开始了“减法生活。”在物质上,她开始“从简”,不再追求别墅、跑车,衣服、化妆品也开始从简。有时间时,她经常自己在家做饭,顺便DlY一个面膜,又健康又经济。

对金钱没有了那么多渴望,她的心态也开始变得平和。在事业上,她不再像以前那样什么角色都接,而是只接自己心仪的好角色。这样一来,她就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带父母去旅游。

看着父母亲满足的样子,她感觉特别欣慰。

同时,她扔掉了那3大本名片簿,和以前的老朋友都恢复了联系。闲暇时,约几个知己喝喝茶聊聊天,让她感到特别放松。

现在的王珞丹,再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寂寞感,生活得充实又精彩。她迷上了爬山,天气好的时候,一个人去爬香山。爬到山顶,看看山脚下的北京城,心里特别舒畅。她开始热心公益,经常会去北京市“儿童希望之家”做义工,买些玩具和食品去看望那里的孩子们。

在事业上,当她怀着一种“宁缺毋滥”的心态面对的时候,发现自己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因为心静了,因为闲了,她可以更好地体味、贴近和雕琢角色,刻画的人物就会生动而有质感。

再回头,王珞丹深有感触地说:“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减法来生活,我发现一切都变了,变得轻松,变得轻盈,连脸上的五官都舒展开了,不像以前那样总拧巴着。两只眼睛中间总是锁着一个大疙瘩。用减法过生活,就不那么赶了、不那么忙了。时间一长,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失去什么,相反,我的生命行囊里有了更多更美的收获。”

对那些在“加法生活”中倍感寂寞的人们,王珞丹的亲身经历说明:用减法过生活,把那些不必要的欲望和忙碌减掉,让生活空出缝隙才能呼吸,呼吸自如的生活才是最时尚、最丰富的生活。

眼下,很多年轻人都有一种厌世的想法,觉得活着没意思。天涯网做过一个调查:“如果可以选择,你会选择来到这个世界上吗?”

结果,98%的人选择不愿意。我想,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欲望太多了,欲望带来压力,压力带来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寂寞感也就在所难免了。

生命是礼物,上天把这个礼物送给我们,是让我们享受而不是让我们跋涉一段艰苦的旅程。你的生命究竟是礼物还是苦旅,完全取决于你对待生活的态度。

存在主义哲学有一句名言就是:拥有就是被拥有。即一个人拥有的越多就越不是他自己,因为一个人拥有的越多,就越没有时间做自己。

由此可见,拥有的东西太多时,人的生命内涵以及注意力也就分散了,最后反而会被拥有的东西所拥有,变成拥有物的奴隶,以致精疲力竭,丧失人生的意义。

其实,人生的减法比加法更重要。你放弃的越多,你得到的就会更多。古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思就是灾祸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了,过失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严重了。这是劝导人们要知足,节制,实际上是说人生需要减法,也就是说人需要放弃。

实践减法人生不但可以得到更多的幸福,也可使人生免灾。历史上,谋士张良历尽艰辛帮刘邦夺取了天下,他功高盖世,按说最有资格接受封赏,可他却毅然辞官不做,归隐山林,享受淡泊的人生乐趣,得以安度晚年。

韩信也是战功赫赫,而他对人生的期望值很高,拼搏于官场,最终却丢了性命。

学会适当的放弃,就是找一个可以感动自己的地方,有时间让自己慢一点,静下来,好好享受生活。人生需要减法,我们应该学会享受减法人生。

远离名利,看淡成败,安于淡泊。减去一切不必要的背负,让人生变得轻松,剪去多余的枝枝蔓蔓,让心灵变得自由而干净。这样,我们才能在寂寞中解脱,让自己体味到生命的多姿多彩。

如何减掉那些多余的东西,让一切“从简”呢?

1.用心生活,但不要把自己变成物质的“奴隶”

名牌的衣服、豪华的车子、漂亮的房子……这些都是我们追求的对象,但不是我们必须拥有的东西。

生活的本质在于合适和舒服,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那些身外之物,让自己的心灵在过多的欲望追求中变得寂寞,变得焦虑不堪。

2.努力工作而不苛求

有些人对待工作总是追求过分的完美,还把这种标准扩展到同事、下属身上,甚至事事亲力亲为,结果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工作效率也难以尽如人意。

这个时候,要学会减掉那些多余的东西,可以追求完美,但不能苛求,宽容对待同事或者下属工作上的瑕疵,学会与同事、下属共同承担和分享,那样你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成就感。

3.珍惜你的知心朋友,而不是热衷于参加各种派对

各种各样的派对固然热闹,也给了你结交新朋友的机会,但有几个人是可以深交的呢?在你们交换名片的那一刻,恐小白你就忘记了他(她)的长相。

从现在开始,要学会对不感兴趣和无谓的应酬说“不”,因为真正的友情是病床前的一束鲜花或一句问候,是失落时给予你的那个肩膀或一句“我懂”,沉淀下来的才是精华。

3.享受寂寞不等于高高在上

淳淳没想到,她的大学生活居然会变成这个样子。

去年九月,她来到这所学校报到。最初,看着美丽的校园,淳淳心里是说不出的高兴。那个时候,天空很蓝,心情很好。她想象着,自己将要在这里度过快乐的大学生活,能学到很多东西,能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一年多了,淳淳不仅没有享受到大学生活的独特之处,反而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寂寞。她来自大山里的一个小村庄,那里贫困落后,没有一丁点现代化的气息。因为贫困,她很少和同学交往,一直独来独往。

但是,她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她想和同学们嬉闹,融洽地一起生活。她希望在大学里,她可以改变以往独来独往的生活,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入学半个月时,淳淳和舍友们慢慢熟悉了。渐渐地,大家的缺点、毛病也一个个地暴露了出来,其中最让淳淳难以忍受的就是每天晚上舍友们之间的“夜谈会。”

在家里,淳淳习惯了按时休息、学习。可这半个月来,她几乎没好好休息过。不是她不想,而是宿舍太吵了。前两天,她还可以忍受,可舍友们越来越过分。每天晚上都要闹到半夜三点,兴致来了还要大喊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