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5154000000026

第26章 美国作家(13)

长篇小说《今日的主》(1961)和短篇小说集《八个男人》(1961)在作者死后才出版。这些小说是作者脱离美共后侨居巴黎时所写,企图“探索新的主题和哲一”。如长篇小说《局外人》(1953)写一个厌世的黑人假装死去,改姓换名,想重新做人,却处处碰壁,引起无穷烦恼和孤独感,结果仍然是“局外人”。赖特后期的创作无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不及《土生子》。

赖特也写过一些报道和论文,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黑人的力量》(1954),写他1953年去非洲黄金海岸时的观感;《白人们,听着》(1957),是关于国际种族问题的演讲。

赖特创作的特点是故事生动、紧凑,文笔简练,字里行间洋溢着激情,富于感染力。

索尔·贝娄

索尔·贝娄,1915年出生在加拿大。父母是来自俄国的犹太移民,9岁时父母移居到美国芝加哥城。先后就读于芝加哥和西北大学,在人类文化和社会学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他的成名之作是长篇小说《奥吉·玛琪历险记》(1953),小说的主人公奥吉企图摆脱外界的控制,追求无限的自由,寻找支配自己的理想的本质。他害怕在一种不变的关系和环境中凝固僵化,又担心在不断的变动中失去生存的确定的内容。但是玛琪的愿望并没有实现。这里,作者运用讽刺手法,对玛琪这个决心摆脱一切束缚和控制的探索者进行了喜剧性的讽刺。

195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雨王汉德逊》,提出了“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问题。汉德逊继承了百万家产,却发现不了生活的意义,他离开美国前往非洲去寻找理想。他企图造福于人,往往适得其反。贝娄称他为“优秀品质的荒谬的探索者”。直到50多岁时,汉德逊才学到了“你要生活”的格言,懂得人生必须有益于社会。这是贝娄作品中最积极的思想。

长篇小说《赫尔索格》(1964)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它真实地描写了60年代的动乱在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上造成的压力和痛苦,提出了在动乱中应该怎样掌握现实,怎样对待生活这样一些人们感到困惑和迷惘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赫尔索格是一位生活优裕的大学教授。但对世界现状极端沮丧,精神濒临崩溃,不时给今人、古人、死人、活人写信,发泄内心的痛苦。他对现代社会也产生怀疑,最后在自然界找到暂时安慰,产生了新的希望。

1970年,长篇小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出版。赛姆勒是波兰犹太移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尽法西斯的迫害,对人道主义的信念产生幻灭。他目睹美国社会的惶惑、紊乱和疯狂,感到无能为力,但他对人类还怀有渺茫的希望。贝娄再一次提出人道主义的危机和资本主义文明的前途问题。

1975年发表的《洪堡的礼物》成为当时美国文学中的重要作品。也是贝娄60岁时写的一部小说,被列为1975年美国畅销书之一,并获得这一年的美国普利策奖金。小说描写精神文化对物质主义的失败,调子是喜剧性,含义是悲哀的。

贝娄还写过剧本《最后的分析》(1964)、短篇小说集《莫斯比的回忆》(1968)等,他也发表过文学评论。他于1976年出版了游记《耶路撒冷去来》。

贝娄是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现代派作家,他的作品包含了深刻的社会内容。他极力探索当代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同时对于个人在社会中的命运表示深切的关注。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大体上是一种“反英雄”。所谓“反英雄”,就是不同于过去文艺中的传统英雄,他们在这个摇摇欲坠的世界里流浪,继续不断地寻找“立足点”,他们从不放弃自己的信念,认定人生的价值在于尊严,而不在于成功。

贝娄的思想充满展示化、协调的倾向,他对社会主义抱有偏见,又对资本主义缺乏信心,因而对人类的前途感到困惑。这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这样,使贝娄的思想陷入了深刻的矛盾和危机。

贝洛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他擅长于表现人物内心的活动,想象丰富,感染力强。

他曾获得多种文学奖。1976年,他以“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阿瑟·米勒

阿瑟·米勒,1915年10月17日生于纽约一个时装商人的家庭,父亲在30年代初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破产。中学毕业后在一家汽车零件批发公司工作两年,后进入密执安大学,开始戏剧创作,写过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1941至1944年当过卡车司机、侍者和制盒厂工人,后又在海军船坞做安装技工的助手,同时为电台写剧本。1944年,《鸿运高照的人》问世,这是他的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本。

1947年,米勒以剧本《全是我的儿子》而成名,获得纽约剧评家奖。这是一出易卜生式的社会道德剧,写一家工厂老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向军方交付不合格的飞机零件,以致21名飞行员坠机而死,他虽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却受到良心的谴责,认识到那些丧命的飞行员“全是我的儿子”,因而饮弹自尽。

1949年,他的《推销员之死》获得纽约剧评家奖和普利策奖,并使他获得国际声誉。剧本叙述一个推销员因年老体衰被老板辞退,深受打击,于神经错乱中驾车出外,车毁身亡。这出戏揭穿了美国流行的人人都能成功的神话,曾被美国一家刊物称为“一枚被巧妙地埋藏在美国精神大厦下的定时炸弹”。有人甚至把米勒看成是“一个被悲剧所迷惑的马克思主义者”,称这部剧本是“共产党的宣传”。1951年他改编了易卜生的《人民公敌》,在美国上演后获得好评。

50年代初,美国麦卡锡主义兴起,米勒于1953年根据北美殖民地时代一桩“逐巫案”创作历史剧《炼狱》,以影射当时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对无辜人士的迫害。他因早期曾参与左翼文艺活动而一再受到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传讯。1956年,他因拒绝说出10年前曾和他一起开会的左派作家和共产党人的姓名而被判“藐视国会”罪,处以罚金与一年徒刑,1958年最高法院将这一罪名撤销。在这时期,米勒写了一出反映30年代美国职工生活、带有自传性质的感伤独幕剧《两个星期一的回忆》(1955)和反映意大利籍工人在美国的不幸遭遇的两幕悲剧《桥头眺望》(1957)。

1956年米勒和妻子离婚,与好莱坞名演员玛丽琳·梦露结婚。1960年他根据自己的短篇小说改编成一部电影剧本《不合时宜的人》,描写一群空虚、孤独而无所适从的人相互寻求安慰。1961年电影拍摄完成,他们离婚,米勒又与原籍奥地利的女摄影师英吉保丽·莫拉斯结婚。

1964年,他发表一出关于现代人在社会上生存问题的剧本《堕落之后》,自传性色彩浓厚。有些评论家认为作者敢于暴露自己的灵魂而写出“一部意义深远的自传体文献,堪与奥尼尔的《直到夜晚的漫长一天》相并列而无愧”。

同年发表独幕剧《维希事件》,描写德国法西斯分子在法国维希市的一个拘留所审讯犹太人的残酷情景。米勒认为大多数观众会理解这出戏不只是一个战争时期的恐怖故事,“其中根本的争论点同我们当今活着的人也息息相关,而且它必然涉及我们个人同非正义和暴力之间的关系”。

米勒1965年起曾连任两届国际笔会主席。1967年发表短篇小说集《我不再需要你》。1968年发表心理问题剧《代价》,描写兄弟二人因所走的道路不同而彼此产生隔阂,受到好评。1975年发表剧本《创世纪和其他》。1980年,他又以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为背景写了一出社会剧《美国时钟》。1978年,米勒夫妇访华,并出版了一本反映中国人民当前生活的摄影集。米勒著有大量的戏剧评论,还写过十几部广播剧和电影剧本,以及报告文学和短篇小说。

米勒一贯反对西方商业化、纯娱乐性的庸俗戏剧,认为戏剧是一项反映社会现实的严肃事业,舞台应该是一个比单纯娱乐更为重要的思想传播的媒介,应为一个严肃的目标服务。

米勒的剧作深受易卜生的影响,善于把对社会生活的热切关注与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敏锐观察交织在一起加以表现。他曾先后获得纽约剧研究院金质戏剧奖章以及密执安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等。

洛威尔

洛威尔,1917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的一个有名望的家庭。他于1937年从哈佛大学转入俄亥俄州肯庸学院,求学于新批评派的约翰·克罗·兰塞姆门下,开始致力于“形式工整而内容艰深”的诗创作。1940年,这个清教徒的后裔皈依大主教。1943年因拒绝在陆军中服役曾被监禁。1946年发表诗集《威利爵爷的城堡》,得到好评,后获得普利策诗歌奖。所收的42首诗大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社会意义。他以天主教教义为依据,通过神话寓言,对清教徒在历史上的罪恶进行深入的揭露,对崇尚金钱和武力的美国社会加以猛烈的抨击。

1951年刊印诗集《卡瓦纳家族的磨坊》,其中有一首长约600行的叙事诗,以戏剧性独白描述一个海军军官的寡妻的梦想、回忆和病态心理。他在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采用传统的形式,格律严谨,语言凝练。

1951~1958年间,洛威尔没有发表任何诗作,他对大主教失去了信心。1957年前往美国的海岸朗诵诗歌,听到垮掉派诗人金斯堡朗诵的《嚎叫》而有所触动,转向惠特曼、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式的自由诗体。《人生写照》(1959)标志着洛威尔诗风的巨大转变。他创作了一组自由无韵诗篇,如《我们与佛鲁舅舅相处的最后一个下午》,表达了对童年的回忆,还有对父母追思的《洛威尔舰长》,对旧居和亲人怀念的《变卖》和《顿巴敦》,对不幸婚姻生活描绘的《夫与妻》,以及描写在精神病院中感受的《在苍茫中醒来》。以上这些诗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心理变化作了坦率和朴实的表述。在著名的《回忆西大街与勒普克》中,他从平静的50年代回顾狂热的青春岁月和狱中生活;《臭鼬出现的时刻》体现了他异化的痛苦和绝望中的自求解脱。这些自传性的诗篇充满了人生经验的真实情节,语言平易,亲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