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大自然的故事
5133100000003

第3章 动物世界的爱与尊严(2)

张金荣是安徽省南陵县石铺镇长乐村人。1982年,他眼看着自家的一只白鹅在杨树塘里被一种叫土龙的动物叼走。后来他才知道,土龙就是扬子鳄。

1983年,县林业局向村民宣传扬子鳄和恐龙是同时代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国宝。一个大字也不识的张金荣主动请缨,承担了保护扬子鳄的重任。自从接受任务以后,张金荣和老伴就在杨树塘边盖了两间房,一张床支在水面上。床上方是几块塑料布,以此遮挡风雨。

张金荣在水塘日夜观察扬子鳄的习性,他很快发现扬子鳄喜欢吃动物的内脏。于是,他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提着篮子到市场上去买鸡、鸭、猪的心肺,然后再去河流边捕泥鳅和河蚌。天长日久,他对扬子鳄就有了如同养育儿女般的深厚感情。张金荣叫扬子鳄们为“张龙”。每次喂食,只要他叫一声“张龙,吃饭”,扬子鳄们便陆续地浮出水面。此外,张金荣还有一种特殊的呼唤方法,那就是吧嗒嘴,唤扬子鳄上岸觅食。

张金荣夫妇的生活本就不宽裕,而扬子鳄每天两公斤的肉食彻底拖垮了他们的生活。从张金荣受国家之托护鳄至今,国家给他的酬劳由开始的一年30元涨到现在的480元,张金荣还在养路段兼了一份工,一年660元,这两项收人也远远满足不了张龙的需求。村民们都说:“他们是省嘴里的喂水里的。”食物难以为继的时候,张金荣就到乡邻家赔笑讨干肉皮。

在张金荣的精心喂养下,扬子鳄也渐渐地通了人性。一次,某电视台来杨树塘拍片子,张龙非常配合,张金荣走到哪儿,它们就跟到哪儿,并且顺从地听张金荣的口令。

1985年,林业局将1.9米长的大张龙打上印记后运到40公里以外的查林扬子鳄保护站喂养。谁也没有想到,3年后,大张龙翻山越岭回归杨树塘。5年后,张金荣在喂食时,发现了大张龙,张金荣被感动得眼泪直流。

张金荣也有很多次发财的机会,但他为了保护国宝,毅然拒绝了。1993年7月的一个夜晚,两名陌生人想用每枚350元的价格收购鳄鱼蛋,并且承诺预付2000元定金,被张金荣断然拒绝。几天后,陌生人再次光临,涨至每枚500元,张金荣气愤地将他们推出门去。

1998年的一个晚上,有人愿以100元一寸的价格买2.6米的“大个子”张龙,张金荣摇头,后涨价为1000元一寸。不认字的张金荣说:扬子鳄是国宝。我不能知法犯法,再说不是正路上来的钱我也使不惯。”

20世纪80年代,有西方人断言:“中国没有野生扬子鳄。”根据是“中国人环保意识差,爱吃野生动物”。1998年8月,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鳄类专家约翰?森布亚那松博士来杨树塘,证实中国有否野生扬子鳄,张金荣用手划拉水面,嘴里发出“吧嗒吧嗒”声后,张龙们跃出水面。约翰对张金荣夫妇竖起了大拇指……

张金荣夫妇护鳄20余年,杨树塘的12条扬子鳄终于让西方人改口:中国有野生扬子鳄,它们在中国一户农民家中的池塘里。”

真正的友谊

孩提时代,来自法国西南部比利牛斯山脉下的一个乡村的约翰和彼克就对大自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立志以后专门研究动物,并到野生动物世界去探险考察。最终两人都如愿从名牌大学的动物学专业毕业了,而且同时被分到了一个动物研究权威机构。

刚进这个崭新的工作环境,每天接触着世界动物学方面的最新信息,两人异常兴奋。他们相约要共同奋斗,实现儿时的梦想。然而就在这时,现实给了他们的友谊一个严峻的考验。

这天,野外考察部门的负责人把他俩叫进了办公室,说总部已拨来一笔野外活动经费,打算在他们两个中间选出一个,派往亚马孙热带雨林作为期一年的实地考察,回国后将负责一个崭新的动物学课题的研究。最后,负责人看着他俩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都是刚刚分进来的,工作积极主动,可惜只能派一个人去。年轻人潜力大,我希望你们把握这次机会。”

从此,工作之余他们依然一起去喝酒、跳舞,但极少再说起共同的梦想,也不轻易透露自己工作的情况,并且暗地里都在拼命较劲,希望自己比对方出色。渐渐地,这对昔日的好友竟越来越疏远,一道无形的裂痕已经在他们之间出现了。

赴亚马孙地区考察的人选结果几乎让两人跌破眼镜:鉴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总部又追拨了考察经费,他们俩将同时被派往该地区。另外,他们此行还有一个附加任务:将本机构人工繁殖的两只美洲虎尼亚和瑞亚放归丛林。

约翰和彼克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这里是南美洲野生动物的天堂。

这是尼亚和瑞亚出生以来第一次来到真正的野生丛林。它们在笼中开始还很安静,过了没多久,两个小家伙竟兴奋地发出了“嗷嗷”的叫声。这样一来,路上那些野生小动物们吓得飞蹿而逃,连一群蜘蛛犲也绕道而跑。车上有了这一对小“山林之王”,约翰和彼克如同多了一道护身符。

美洲虎是世界上第三大猫科动物,可是现在已经日渐稀少了,即使约翰和彼克驾车穿行亚马孙,所见也很有限。

不过,一直待在动物研究所的尼亚和瑞亚可不知红钢鹿为何味。尽管未到美洲前它们一直被分开饲养,可并不妨碍它们在旅途中迅速地建立起亲密的友谊。

相对于那对美洲虎,约翰和彼克可就显得有点陌生了。一路上,两人说话并不多,大多数时候都沉默不语,从前的无话不谈似乎已经离他们非常遥远了。不过两人的合作还比较默契,经过一路跋涉,他们与两只美洲虎之间倒是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一天,约翰和彼克的车开到了一个比较开阔的丛林地带,两人决定休息。尼亚和瑞亚也被从笼中放了出来,它们兴奋地在车子附近蹿来蹿去。这时,瑞亚竟玩心大发地开始去扑一只美洲虎斑蝶,可无论它怎么腾挪跳跃,也抓不着。约翰和彼克饶有兴致地观看它那憨态可掏的样子,不禁感到很好笑,而自动摄像机已经将这一幕“蝶戏美洲虎”的情景拍了下来。

然而此时,两人都没有注意到顽皮的尼亚正沿着他们身后的丛林越走越远,原始而野性的山林气息似乎唤醒了它骨子里那种无拘无束的天性,尼亚被它从未接触过的热带雨林吸引了。

等到约翰将注意力从瑞亚扑蝴蝶的游戏中收回来时,他发现尼亚已不见踪影,不禁大吃一惊:“彼克,尼亚不见了!”两个人开始呼唤尼亚的名字,然而山林里传来的只有他们的回声。可是他们又不能贸然开着越野车在地形复杂、广阔无边的丛林里去寻找,只好在原地等待,希望尼亚玩够了自己能回来。

瑞亚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伙伴失踪了,它再也无心扑蝴蝶了,开始绕着主人和车子走来走去,不时大声叫着,显得焦躁不安,好像在呼唤尼亚回来。可直到黄昏,仍不见尼亚的踪影。两个人决定放弃等待,继续上路。

临走时,瑞亚发出悲哀的呜呜声,半天不肯进笼子,显然是牵挂着失踪的伙伴尼亚。约翰使劲将它推上了车,直到汽车已经启动了,它还在发出悲鸣。

彼克心里评然一动:两只美洲虎之间尚能建立如此深的感情,自己和约翰为什么反而形同陌路呢?他又转念一想,那是因为尼亚和瑞亚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没有生存的忧虑,彼此之间也没有冲突和威胁,现在尼亚已经回归大自然,以后即使遇到被放养的瑞亚,它们也不可能再成为过去那样亲密的虎兄弟了。约翰在彼克身边默默地开着车,不时从车前镜中看一下彼克,彼克显然也若有所思。

汽车在亚马孙地区继续前行。可能是因为失去了尼亚,瑞亚也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生气,常常一声不吭地蹲伏在笼中,休息时也不再兴奋地蹿来蹿去了,连虎斑蝶停在它头顶也不理不睬。

越野车终于开进了广阔的彭巴草原,只见成群的羚羊在这里悠闲地吃草,间或有红钢鹿奔跑而过。约翰和彼克决定暂时驻扎下来。

眼看瑞亚一天天长大,他们开始有计划地训练它捕食草原上的动物,逐渐培养它适应野生环境的能力。开始的时候,它似乎不忍心咬死那些羊和鹿,常常放跑了主人为它锁定的目标。约翰只好同彼克商量不再拿他们用枪打死的动物喂瑞亚,让它自己找食物。

这一天,约翰和彼克来到一片矮灌木丛,准备采点野果。正在这时,约翰听到彼克低声叫道:“一只美洲虎!”约翰一听心中马上一个激灵,猛然调头一看,竟有一只威猛的美洲虎缓缓地朝自己和彼克踱了过来。奇怪的是,它的眼神竟非常柔和。清醒过来的彼克赶紧端起了枪,然而作为动物工作者,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决不愿伤害野生动物的。

这时,约翰灵机一动,吹了一声口哨,紧接着,正在不远处学习觅食的瑞亚猛地蹿了过来,一下子挡在约翰和彼克前面。可那只老虎明显地在体形上占优势,浑身散发着真正的“山林之王”的气息,瑞亚似乎很快被它的气势威慑住了,竟一动也不动。那只美洲虎也停下了脚步,盯着瑞亚。

然而,让约翰和彼克大感意外的情景出现了:两只美洲虎同时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啸鸣,然后蹿跃在一起,开始亲昵地啃咬、摩擦、打滚。此时,两人终于看清那只美洲虎正是失散已久的尼亚!约翰和彼克欣喜万分。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和两虎又共同生活在一起。虽然尼亚仍然像以前那样听从他们的调遣,但约翰和彼克还是发现尼亚身上已经有了很深的野性,每次捕食时它都显得非常凶猛敏捷,常常纵身一扑,一张口便能咬断一只红钢鹿的咽喉。相形之下,瑞亚就弱多了,常常只能给尼亚当帮手叼战利品。显然,完全回归自然的尼亚比一直和人待在一起的瑞亚更适应草原优胜劣汰的生活。

不过,让彼克和约翰觉得奇怪的是,每次捕获了猎物,无论大小,即使是一只野兔,尼亚也要和瑞亚分享。要知道,以尼亚庞大的体形,它的胃口应该是很大的。看来,这对虎兄弟并没有因为分离而削弱感情。不过,他们心里有点不平衡:自己作为人类尚有一己之私,它们是动物,难道就如此讲感情吗?

这一天,约翰和彼克来到河边钓鱼。两只美洲虎不耐酷暑,早就跳到河里游泳嬉戏了。两人看着那对虎兄弟可笑的调皮样,觉得很有趣,赶紧拍了下来。约翰若有所悟地对彼克说:“你看,它们可真是一对好兄弟啊!”一时间,彼克心里也颇有感慨。

正在这时,只见一条硕大而丑陋的美洲鳄悄悄地逼近了瑞亚,约翰赶紧吹哨大叫:“瑞亚小心!”可为时已晚,美洲鳄已经闪电般从水中蹿出,咬住了瑞亚的一条后腿,立刻把它往水深处拖。瑞亚惨叫一声,然而它无法转过身去反击,而且它毫无对付这种凶残鳄鱼的经验。

彼克和约翰在岸边焦急地看着,没有任何办法。这时,尼亚意识到眼前的危险,它怒吼一声蹿到鳄鱼旁边,虎口一张咬住了鳄鱼背’然而这种水中恶霸一身坚硬的皮,短时间内尼亚无法置它于死地,它仍咬住瑞亚的腿不放。尼亚很快将两只前爪扑在它头部,开始去抠它厚厚眼睑下的眼珠,那里正是美洲鳄的致命处。它终于放开了瑞亚,同时身子一扭,摆脱了尼亚,就势咬住尼亚,往水底沉。受伤的瑞亚猛地发出了一声约翰和彼克从未听到过的吼叫,凶猛地扑向那只美洲鳄,一只咬住了它的尾部,拼命地朝岸边拖。美洲鳄腹背受敌,只好放开尼亚,又扑向了瑞亚,但尼亚不让它得逞,继续用爪去扑它丑陋的头颅。

这时,河水被血染红了,美洲鳄在两只美洲虎的夹攻之下终于带着重伤沉了下去。尼亚和瑞亚赢了!它们并排着缓慢地朝岸边游来,一路上载沉载浮,但始终不离不弃,终于爬上了岸。

约翰和彼克激动地分别搂住了这对勇敢的虎兄弟,被它们的无私无畏深深打动了。摄像机已经拍下了它们在水中勇斗美洲鳄的全部过程,这将给两人的考察工作提供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千米长的距离无界的爱

几年前的一天,著名动物标本制作师艾科兰正背着猎枪在非洲索马里的热带雨林搜集动物标本。忽然,一只金钱豹趁他不备时对他发起了进攻。艾科兰被豹子扑倒在地,胸膛也被它那锐利的爪狠狠地压住了。但是,豹子在慌乱中没有咬住他的喉咙,却咬住了他的右手腕。

在这危急关头,艾科兰强忍着剧痛,举起左手将一梭子子弹射人豹子的腹部,鲜血从它体内不断地流出来。一会儿,豹子就大嘴张开,倒在了地上。

艾科兰这才松了一口气,跑到附近的一棵大树下,急忙把伤口包扎好。等艾科兰重新回到金钱豹倒下的地方时,发现它已不翼而飞。难道它没死?艾科兰仔细查看草地,他终于看到地上有一条长长的血迹,断断续续地向前方延伸过去。他顺着血迹一步步向前搜索。

血迹和被压倒的花草痕迹,把艾科兰引到了一棵巨大的松树跟前。他抬头一望,一条长长的豹尾和两条毫无生气的后腿从树洞口聋拉下来,鲜血已经把洞口的树干染红了。

艾科兰心中产生了怀疑,这只金钱豹正是刚才和自己搏斗的那只豹子,但它是怎么跑到这里来的呢?它又为什么要爬到这个树洞里呢?艾科兰大胆地向树洞里望去。啊!他看见了两只豹崽正依偎在金钱豹怀里,使劲地吸吮着奶头。它们浑身沾满了血,不停地往母豹怀里拱。艾科兰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原来是伟大的母爱促使这只金钱豹重新回到自己孩子的身边。艾科兰的眼睛模糊了。

后来,艾科兰把两只小豹崽送给了国家动物园,把那头母豹制成了一个标本,并在标牌上写道:“为了两只刚出生的孩子,这头母豹在弥留之际,竟爬了千余米长的距离,重新回到窝里,用血和剩下的一点乳汁拯救了它的孩子。”

相对人而言,动物的爱单纯幼稚,似乎不值得我们效仿,但在人类感叹我们的社会日益商品化,真情难寻的今天,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还能透出融融的爱意,对人类本身不也有很好的启发吗?

圣洁的爱

在寒冷的南极,有成百上千只雄性企鹅挤在狭长的冰岛上。它们要在漫长的黑夜和同样漫长的严寒中,站立在冰面上,整整64个不能进食的白昼,整整64个不能安眠的黑夜,整整64个日月轮回,才能换来小企鹅破壳而出的那一刻。而爱子如命的企鹅爸爸们,在整整64天光阴的折磨后,几乎成了一尊尊没有知觉的冰雕。

南极是一个冰清玉洁、银装素裹的世界。企鹅一对对钻出海面,登上岩屿。它们那永远都在凝望和企盼的姿态,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和雍容。圆圆的瞳孔里透出一派天真和安详。

此时,严寒使海洋敛住轰鸣和喧哗。就在崖上的冰山上,母企鹅产下一年中仅有的一枚珍贵的卵。造物主选择这个时节让企鹅繁衍,可能就是为了考验企鹅爸爸的父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