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大自然的故事
5133100000025

第25章 扑朔迷离的海洋奇观(3)

费布斯的计划是,一旦他这次探宝再度失败,就要靠卖掉这些货物获得的利润以弥补损失。他先使出障眼法,把“詹姆斯和玛丽”号抛锚在普拉塔港(今属于多米尼加共和国),自己扮作一个和善又只想为赚钱而卖货的商人,在岛上与海盗们周旋。“伦敦之亨利”号则肩负着探宝的秘密使命,在罗格斯船长的带领下驶往锡尔伯海滩,去搜寻“努埃斯特拉”号的遗骸。

几个星期下来,罗格斯船长毫无所获。最后,这位身心疲惫的船长也想重蹈上次探险无功而返的覆辙。将要撤退的前一天上午,在卡布隆角附近晶莹透彻的浅水中,他突然看见一颗光彩夺目的海鳃珊瑚,只见它在浅浅的海底时隐时现,把罗格斯船长眼前的一大片海面都闪耀得五彩缤纷。罗格斯船长马上叫了一个潜水员下去采摘,他想把这个美丽的珊瑚作为礼物送给费布斯以作为这第二次探宝失败的留念。

没想到潜水员下去后,在这个珊瑚边突然发现了几门全身长满珊瑚的火炮,火炮位于水下10~15米深处。他上来马上把这个意外的发现告诉了罗格斯船长。船长一听,当即又让另外几个潜水员下去勘查。终于,“努埃斯特拉”号在大片大片珊瑚的簇拥中露出了她神秘的面容!

原来,40多年以来,“努埃斯特拉”号一直夹在岩层中间,周身又被珊瑚缠绕覆盖着,静静地沉睡在加勒比海海底。

随后,罗格斯手下的潜水员们陆续从“努埃斯特拉”残骸中打捞出许多银条及大量的西班牙货币。当然他们知道这些东西并不重要,他们急于搜寻的还是当年“努埃斯特拉”号的幸存者奥塔维奥告诉他们说的船上那些价值连城的黄金、宝石和珍珠。然而,正当他们试图再度下海时,突然强风暴来临,“伦敦之亨利”号不得不全速逃往伊斯帕尼奥拉岛,向费布斯汇报探宝战绩。

当费布斯得知他的“伦敦之亨利”号已发现运宝沉船的消息后,立即指挥他的两艘事先已经检修过的、装满补给品的舰船驶往锡尔伯海域,并于1687年2月22日抵达。

打捞工作从一开始就危机四伏,潜水员要想进人沉船遗骸的内部,每一次都必须用铁爪把甲板和船舱板使劲地撬开,才能挤进被珊瑚缠绕的船舷。此外,潜水员的氧气供给是通过很长的皮管来完成的,橡皮管与漂浮在海面的猪膀胱相连,把空气导人潜水帽。由于受到这种几近原始的通气方式限制,潜水员在水下就不能长时间停留。猪膀胱容积有限,里面的空气很快就会耗尽,以至于潜水员很快就都生了病,几天后有几个潜水员连连吐血。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他们还是坚持着下海,打捞出大量的金条和银条。

几个星期以来,费布斯一直日夜坚守在打捞现场。原来他所关注的还不是那些零散的金条和银条。因为,当年“努埃斯特拉”号运宝沉船的唯一幸存者老奥塔维奥曾向费布斯详细讲述过,1641年7月底,总司令萌安?德坎波斯曾命令把一只价值连城的珠宝箱存放在“努埃斯特拉”号运宝船的最尾处,那只箱子里装满了专门为西班牙国王陛下准备的珠宝。令费布斯担忧的是存放那只箱子的地方恰恰是沉船在海底的最深处。费布斯几次要求潜水员潜到残骸的最深处,但每次都遭遇失败。后来,费布斯派出最有经验的潜水员,让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搜索到那个珠宝箱。然而,以18世纪的潜海技术来说,下潜到水下10~15米海底以下,简直是用生命来做赌注。最后,费布斯竟然亲自下潜,去搜索那只珠宝箱。费布斯几次下潜,只要他一出海面,嘴里和鼻孔就会血流不止,显得十分吓人。

最终,费布斯和他的手下还果真找到了那只珠宝箱,经过三天的艰苦奋战,终于把它从残骸中拖到了“詹姆斯和玛丽”号的甲板上。费布斯和船员用自带的斧头万般小心地打开了珠宝箱。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们像天使,走进了《一千零一夜》中的童话世界,眼前看见的都是晶莹的钻石、珍珠、绿宝石和红宝石,简直像是在做梦。”

费布斯的打捞工作从1687年2月22日开始到5月初风暴即将来临时结束。这期间,他仔细地把打捞出来的每一件珍宝都进行了极为严格的整理,并认真做了记录、图样和目录清单。

当费布斯的“詹姆斯和玛丽”号及“伦敦之亨利”号急速张帆,要离开锡尔伯海域时,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法国海盗船“格洛伊”号早已得知风声,企图夺走他们千辛万苦打捞出来的珍宝。“格洛伊”号海盗船是一艘配备有20门舰载火炮的双桅横帆帆船,此刻,它正虎视眈眈地跟着费布斯的两艘运宝船紧追不放。费布斯十分清楚,由于他的船上满载着宝藏,根本无法与海盗交战。他想尽一切办法争取逃脱出海盗的魔掌。夜半时分,等到海上明亮的月光隐没之时,费布斯突然下令关掉船上所有的光源。海盗船一时措手不及。这样,费布斯的“詹姆斯和玛丽”号与“伦敦之亨利”号才借着夜幕的掩护逃出锡尔伯海域,直接驶往英国。作为一个成功的寻宝者,费布斯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重新返回了维特福德港。

费布斯打捞的宝藏到了英国后,交给了英国王室国库官员接管,经过国库官员严格的清点,费布斯和他手下的潜水员从“努埃斯特拉”号打捞出来的珍宝总共重达34吨,其中白银15.9吨,黄金3吨,其他贵重物品15.7吨以及数不胜数的西班牙货币皮阿斯特,据估算相当于当时英国最富有的人的年收入总和。

按照协议,普通海员、随部军官每人都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一份。而英国王室所获份额则达3万英镑之多,当年在危难关头毅然支持费布斯探宝的冯?阿尔伯马尔公爵更是获得其中的5万英镑。费布斯本人则分得这批珍宝的第16份,大约将近2万英镑。

更大的喜事还在后面,费布斯可谓名利双收。由于他探宝成功,不但被英国国王于1692年任命为第一任马萨诸塞州的州长,还由于他在探宝中表现出来的坚韧、勇敢和机智而被加封为骑士,从此人们尊称他为“威廉阁下”。

费布斯探宝成功的消息在欧美广为流传,成为千家万户的美谈。他不仅剌激了海洋探险热和冒险精神,同时,在他之后,到加勒比海探宝在极短时间内形成了一股不断高涨的风潮。在伦敦,沉船打捞公司为扩大企业的影响,曾经在泰晤士河由潜水员向市民们展示其技术。被打捞上来的财宝除分给赞助者、船员、潜水员之外,按惯例十分之一归皇室所有。

费布斯后来移居伦敦,于1695年44岁时死去。临死之前,他把他成功的探宝历程写成《恶魔及其海底秘话》一书。然而,令人感到困惑不解的是,费布斯自己在书中对他打捞珍宝的沉船残骸到底是不是西班牙的“努埃斯特拉”号运宝沉船提出质疑,并含糊其辞地指出,他的那次打捞“只不过是一种伪装了的海盗行为”!费布斯的书出版之后,他在书中的说法,马上引起世界各地寻宝者广泛的关注和各种各样的猜疑和联想。

人们不禁疑惑,莫非他打捞的财宝根本不是来自“努埃斯特拉”号运宝船?假如不是,那真正的“努埃斯特拉”号是不是还在锡尔伯海域?沉船的宝藏是否还静静地沉睡在海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