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培养孩子成功特质的100个强者故事
5133000000045

第45章 冯如——中国第一架飞虮的制造者

提起飞机的发明者和制造者,许多人都知道是美国的莱特兄弟。殊不知,一位与莱特兄弟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利坚的大地上,完全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制造和驾驶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他就是冯如。

1884年,冯如出生在广东省思于县一个贫苦的家庭里。由于家庭贫穷,冯如童年仅读过几年书,便綴学放牛了。他从小就对神话故事,尤其是飞人故事充满了兴趣。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只有12岁的冯如随亲戚到美国三藩市谋生。到三藩市后,他学习了英语和科技知识,目睹了日新月异的先进机器。他意识到:国家要富强,必须大量制造先进的机器。于是他更加发愤学习,专攻机器制造。6年以后,冯如转往纽约,在那里攻读机器制造专业。他白天当勤杂工,晚上读机械学,苦心钻研数年,精通36种机械原理,发明了抽水机、打桩机,制成了性能优良的无线电收发报机。

冯如留学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这两件事震动世界,也深深地震动了冯如,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首创动力载人飞机飞行成功;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双方把我国东三省作为战场,我同胞惨遭无辜伤害。这两件事进一步激发了冯如的爱国热情,使他更加明确了奋斗的方向。20岁出头的冯如立下了“制造飞机,报效祖国”的鸿鹄大志。

那时候,世界的航空技术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制造飞机的技术还处在探索之中,冯如搞研究一无资料二无资金,但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变卖了自己所有的金银玉器,仍不能解决问题,就到当地华侨中去募集资金。当地华侨听说冯如要造飞机以救国,都非常感动,但是,绝大多数人觉得光靠中国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制造出飞机的。冯如没有放弃,继续努力做宣传工作。最后,他募集资金1000多美元,办起了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飞机制造公司。

虽然有了资金,但资料也是一个大问题。当时莱特兄弟的飞机刚刚起飞没有多久,为了保持垄断地位,他们把所有资料全部封锁起来。冯如和他的同伴们只能靠掌握的空气动力学知识,自己绘制设计图纸。冯如把生活上节省下来的钱全部购买了报纸和杂志。他们没日没夜地干着,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上的难关。经过半年的努力,他们研制的第一架飞机终于诞生了。看着自己研制的飞机,冯如兴奋得流下了眼泪。

1908年4月,冯如在奥克兰市的麦园进行试飞,朋友们劝他换一个人试飞,保证自己的安全。冯如对朋友们说:“生命不足惜,只要中国的飞机能够飞上天,死也值得!”随着轰轰的马达声,飞机离开了地面。当升至数丈高的时候,一个倾斜,飞机突然坠落在地上。围观的群众呼唤着冯如的名字,向飞机跑去,冯如从残损的机翼下钻了出来,面不改色地对跑过来的助手们说:“看来我们还要再一次从头开始。”

虽然这次试飞没有成功,但冯如毫不动摇,决定再回厂房,继续研究。可是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的厂房被一场大火化为灰烬。几个月来辛辛苦苦绘制的图纸资料被大火烧得干干净净。正当此时,他接到了父母远隔重洋寄来的家书,信中谈到两位老人非常想念远离家乡的儿子,希望冯如能够立即返乡全家团聚。冯如看过信后,面对遥远的祖国,深情地说:“父母亲大人,请你们原谅你们的儿子吧,飞机造不成,我誓不回国!”

冯如千辛万苦又一次募集到一点儿资金,重新购置了工具器材,在奥克兰的麦园支起了帐篷,又矢志不渝地研制起来。凭着顽强的意志和艰苦的努力,冯如终于在1909年9月完成了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他称这架飞机为“冯如1号”。飞机在外形上与莱特型飞机相似,也是双翼、构架式机身,其方向舵也类似于莱特型飞机,但着陆装置经过了改进,起落架末端安装着4个轮子。

1909年9月21日,“冯如1号”正式试飞。冯如驾机迎风起飞,飞机飞行高度达2640英尺,是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首次试飞高度的3倍多,飞行了约800米后安全着陆。当时中西报刊争相报道这一轰动世界的壮举。

1911年2月22日,冯如携带飞机和设备登上了开往祖国的邮轮,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武昌起义爆发后,冯如毅然参加了革命,并被任命为广东革命政府飞机长,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飞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