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培养孩子成功特质的100个强者故事
5133000000036

第36章 爱新觉罗·胤———清代盛世英主

爱新觉罗·胤?,康熙帝的第四子。

康熙晚年立储的时候,诸多皇子为争夺皇位而斗得不可开交。胤?也参加了争夺皇位的斗争,但他没有锋芒毕露,而是处处做好人。他深知父皇对太子允秖又爱又恨的心理,处处为允秖说好话,同时又暗中与允祺保持联系。他又伺机讨好康熙,当康熙因废太子而伤心,卧病不起时,他主动到病床前护理,请医调治,问汤拿药。康熙为他的假仁假义所感动,对他十分信任。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驾崩,胤即帝位,是为雍正帝。

雍正即位之初,对诸兄弟的行为采取了容忍的态度。但雍正二年(1724年)征战青海获胜,政权稳固以后,雍正开始对诸兄弟举起了屠刀。

他发表上谕,历数允"罪行,休允"妻,并派人严加看管。后来他将允、允打入大牢,允囚禁致死,将允迁于景山,继续囚禁。至此,允"的势力被雍正帝扫除殆尽,雍正帝也从此落下了不亲骨肉的骂名。

雍正元年七月,直隶巡抚李维钧奏请摊丁入粮,雍正将他的奏章交户部讨论,户部同意了李维钧的条陈。雍正帝又命九卿詹事科道共议,诸臣提出亩有大小,地有好坏,担心分摊不均。雍正帝遂命李维钧拿出一个既无损于国家又无害于百姓的方案,李维钧于是想出一个两全其美之策,将地亩分为上中下三等,丁银按地亩等级摊入,田地好坏而负担不均的问题迎刃而解,雍正帝遂命于次年开始实行。在此后的两年里,福建、陕西、甘肃、江西等地陆续实行了摊丁入亩的政策。

年羹尧与隆科多曾经为雍正夺取皇位和巩固皇位立下了汗马功劳。二人自恃有功,开始擅权乱政。雍正皇帝决心将他们绳之以法。雍正三年七月,撤销了年杭州将军之职。十二月,雍正历数年羹尧九十二项罪行,命其自裁。雍正五年,雍正帝列举隆科多罪行四十一条,下令将隆科多囚禁在畅春园附近。雍正六年六月,隆科多终于死于禁所。年、隆集团的瓦解,大大加强了君权,有利于雍正推行各项改革,澄清吏治,关注民生。

为了办理国家要务和军机大事,雍正四年,雍正帝下令设立军需房。后于雍正七年更名为军机房,雍正八年再次更名为军机处。雍正创设军机处,是行政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他使自太祖以来诸王、贝勒、议政大臣会议决定国家要务的局面被打破,又使内阁形同虚设。军机处临近皇帝寝宫,一切活动都处于皇帝监视之下,军机大臣惟上命是从,这一切都大大加强了皇帝的集权力。

雍正四年九月,署云贵总督事鄂尔泰,上奏建议改土归流,并提出既要用兵,又不专恃武力。雍正授鄂尔泰为云贵总督,加兵部尚书,为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做了组织准备。鄂尔泰对苗地用兵,初战告捷,又乘胜向前推进,招抚了广顺定番、镇宁生苗等土司,兵锋直抵广东边境。广西土司见势不妙,纷纷收敛自己的行为,按兵不动。雍正八年,广西全境改土设置府、镇、县,土司纷纷归降,广西局势遂定。湖南、湖北也基本上归顺。到雍正十年左右,清廷在滇、黔、桂、川、湘、鄂等六省的广大地区基本上实现了改土归流和设官建制,西南边疆安定下来。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暴卒于圆明园宫中。

雍正帝是继康熙之后的又一代有为之主。他即位后敢于革除旧弊,办事雷厉风行,是康乾盛世有力的推行者。他执政期间,整顿财政,健全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改土归流,有力地推动了清朝政治、经济的进步。但由于他性格暴躁、多疑,为了加强皇权,推行酷政,骨肉相残,屠戮功臣,遂有“酷君”之名。